不过淮安王只派来个女儿来探,恒王倒是胆气足,直接把世子丢过来了。
至于“东湖萧家”这个青州大族的女家主,更富有传奇色彩,据说起初名不见经传,只是萧家新家主的内人。
后来家主意外暴毙,只留下个两岁的幼童,眼看萧家主脉难以维系,大权旁落之际,这位丧夫的寡妇突然以高明手腕击败了想要夺权的二房、三房……
同时,也才给人知道,原来她在丈夫死前,就早已替丈夫打理族中商队生意,掌握实权……
之后更以女人身份,扛起了家族掌舵人的位置,成为了极为罕见的“女家主”,也有了大虞朝最富有“寡妇”的“美誉”。
不过这两人进京后,暂时也没什么动静,赵都安还摸不准这两人的完整意图。
“东湖萧家也是个颇有底蕴的百年大族了,”薛神策先感慨了句,才说道:
“不过,一山不容二虎,这大虞朝,除开淮水道比较特殊外。其他地方,皇族的权势越大,地方士族自然便会越小。那萧夫人以一介女流,却能维系家族不倒,的确也不是个简单人物。”
赵都安意外地看了他一眼,这话信息量可不小。
看似什么都没说,但又好像说了很多。
赵都安想了想,从怀中将两颗尚温的红薯掏出来,递给薛神策一颗,笑道:
“舍妹今早烧的,大人品鉴品鉴?”
先示好,再套取情报。
薛神策愣了下,神态古怪地看了笑容灿烂的赵某人一眼,伸出手,擒住一颗红薯,与赵都安一同剥开皮,露出里头温热的,散发着淡淡热气的金黄“红薯肉”,咬了口,只觉满口甘甜。
暮秋郊外,冷气中吃红薯,别有一番滋味。
二人沉默地吃着红薯,薛神策咽下食物,继续说道:“至于那徐祖狄,你可知他探亲探的是谁?”
“不是陛下吗?”赵都安吹着热气,问。
薛神策淡淡道:“恒王与大长公主乃一母同出,所以,这徐祖狄小时便与大长公主最亲近。”
恩?这小子和云阳那婊子是亲姑侄?
赵都安愣了下,这是他不知道的。
薛神策捏着红薯,似笑非笑地看他,说道:
“徐祖狄进京后,一直忍着没怎么挪窝,但昨晚,他去了驸马府,见了云阳公主的儿子李浪。赵大人,最近可要小心些了。”
赵都安曾亲手将云阳公主送进寂照庵禁足,更将李浪按在梨花堂揍了一顿,并丢进过诏狱。
这个仇,当初给徐贞观压下来了,但如今,徐祖狄入京,得知亲姑姑和表弟都给赵都安收拾过,能忍?
赵都安将最后一口红薯塞进嘴巴里,沉默不语。
恰在这时。
突然间,前方远处有一骑奔来,马蹄砸在地面,扬起一串烟尘。
骑马之人,赫然穿着锦衣,乃是梨花堂“四朵梨花”之一的侯人猛。
老侯策马至近前,猛地勒住缰绳,翻身下马,疾奔至近前,面色急切:
“大人,不好了,咱们的人被抓了!”
第347章 赵都安:好久没人敢这么和我说话了
赵都安心头猛地一沉,心说不会这么巧吧?
他先瞥了旁边啃红薯的“军神”一眼,才沉下脸来:“怎么回事?”
侯人猛一路赶回来,这会也注意到了旁边的枢密使,欲言又止。
“说吧。”赵都安平静道。
侯人猛点头,取出一封信,双手举着递了过来,同时解释道:
“上午咱们堂口点卯,发现少了三个人,一开始没太在意,以为是迟到了,但后来,有人送来这封信,说要您去提人。”
赵都安接过信纸,纸上字数寥寥,没有内容,只有一个地址,以及落款:
徐祖狄。
说曹操,曹操就来……赵都安面无表情攥紧信纸,扭头对薛神策吐了口气,苦笑道:
“薛大人提醒的还真及时。”
薛神策将最后一块红薯咽下,询问道:“徐祖狄?”
“恩,看来是我的人给这位世子殿下扣下了,要我去赎人呢。”赵都安叹道,主动将手中的信纸递了过去。
薛神策接过,扫了眼,皱了皱眉,似乎也没想到,对方的报复来的这么快。
他提醒赵都安,也只算是对其帮自己传信的回报。
但时间偏偏这么巧,顿时令他的这个“提醒”变得有点尴尬起来。
“薛大人,看来稍后的宴席下官只能失陪了。”
赵都安拱了拱手,自己的人被扣了,他必须立即过去处理。
薛神策略一沉吟,忽然说道:
“左右时间尚早,本使陪你一同走一遭吧。终归是恒王世子,闹得太僵,对你没好处。”
这下轮到赵都安诧异了,这么明显的浑水,这位武臣第一主动掺和?
薛神策似看出他心中所想,淡然地笑了笑:
“总不能白吃了你的红薯。梨花堂也归禁军管辖,便也是本使的部下,将军去捞士卒,放在哪里都说得通吧。”
投桃报李?
还是借助这个机会,主动与恒王对上,以向女帝表明立场,修复因枢密院内鬼造成的不信任?
赵都安一时间念头纷杂,不确定薛神策的想法。
但怎么想,都不算坏处,薛神策要陪自己去,那身后一大群将领必然也要跟随。
有整个武勋集团做后盾,去压一个尚未继承爵位的世子,着实大炮打蚊子了……赵都安笑了笑,没有拒绝,沉吟了下,道:
“大人有心,下官便不推辞,只是终归是私事,且容下官先去会一会那徐祖狄,大人在后方掠阵,如何?”
薛神策含笑点头。
赵都安当即策马,带上侯人猛,朝远处城门赶去。
薛神策落在后头,等了一等,后面乌泱泱一大片武将才跟了过来。
石猛好奇道:“枢密大人,赵佥事这是……”
薛神策扫了眼众将,淡淡道:
“不必多问,且随本使走一遭。凑凑热闹。”
……
……
前方。
等跑出一段距离,赵都安放低马速,面色凝重地看向侯人猛,道:“具体怎么回事?”
通过察言观色,他早看出老侯方才没放开,说话有所保留。
侯人猛也拉扯缰绳,靠近了些,回禀道:
“那人来传话的时候,说了扣人的原因。”
接着,他将情况描述了一番:
被扣押的,乃是梨花堂的三名普通的锦衣校尉,属于赵都安记不住名字的那种。
根据对方的说法,昨晚这三人散值后,去胭脂胡同那边喝酒,席间看上了邻桌一名貌美妓子,要求对方过来作陪,邻桌的客人自然不愿,双方起了口角。
之后三名锦衣校尉趁着醉意,直接冲过去将人狠狠揍了一顿,对方受伤逃跑。
三名校尉也没在意,继续留下喝酒,却没想到对方叫了人过来,直接将他们一锅端,绑走了。
“对方说,那个被打的酒客,乃是驸马李叔平的亲戚,人家被打后找去了驸马府,给在那边的恒王世子得知,派去逮人的,也是世子的随从。”侯人猛解释道。
赵都安面无表情听完,揉了揉眉心,平静道:
“你认为,是对方故意做局,还是巧合?”
侯人猛想了想,诚实道:
“说不好,事情确实有点巧。但这种破事,的确是那三个家伙能做出来的。”
言外之意:
以锦衣校尉的普遍素质,真做出来依仗武力闹事的行为,也完全不奇怪……
顿了顿,又补了句:
“前提是对方的说法是真的,不是编造的。”
赵都安没吭声。
其实这件事是真是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捏住这个由头,目的还是针对自己。
毕竟诏衙锦衣,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想找黑点,一抓一大把。
“算了,这个事稍后再说,先去会一会这位世子殿下。”
赵都安冷笑一声,“咱们两个去就够了,免得让其他堂口看笑话。”
“是。”
侯人猛有点惭愧,他没好意思说,被抓的三人是他的手下。
……
信封上的地点,在城中一座白墙黑瓦的大宅。
也是徐祖狄一行人入城后,下榻的地方。
当赵都安抵达宅子门口,发现门外有两名披着软甲的士卒守门。
按照大虞的礼法约束,每一位王爷都可以豢养规定数量的私兵,徐祖狄此番入京,也带了些人手。
“来者止步!”
两名青州私军扶着刀柄,迈步拦截。
赵都安翻身下马,淡然道:
“梨花堂缉司赵都安,求见世子殿下。”
一名私军上下打量着他,神色怪异,一方面惊异于来人的年纪容貌。
另一方面,则是赵都安一路赶过来,身上还穿着武官轻甲,加上细皮嫩肉的模样,猛地看上去,十足一个军中镀金的小将,很难与诏衙这种机构里的头目联系起来。
“出示腰牌,验明身份。”那名私军冷冰冰道。
赵都安愣了下,皱了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