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469节

  那是老皇帝在位时期的人物,赵都安那时只是个小卒,虽在宫中任职,但凭借他的地位,压根没有资格凑到贵人们眼前。

  但也粗浅知晓,老皇帝驾崩前几年,因预感到自己寿命无多,便热衷于延寿的法子。

  天师府的丹药、神龙寺的药草,吃了许多。

  但人之天寿,难以强留,老皇帝也怀疑,天师府和神龙寺因要制衡皇权,而敷衍他,不肯出力。

  所以派遣人尝试在江湖中寻找能人方士。

  国师就是那时候入宫的,彼时自称无名江湖术士,所修神明,乃是大虞疆域之外之神,虽无法逆天改命,却可令人延寿。

  老皇帝彼时已病痛缠身,病急乱投医,之前找来的诸多术士都束手无策。

  无名术士出手后,只一夜,就令老皇帝焕发光彩。

  老皇帝大喜过望,当即赐予重赏,并恳请他留在京城伴君左右,为此,更赐下“大虞国师”的名号。

  这名号一出,顿时将名不见经传的国师推上风口浪尖。

  张衍一自然不在乎这些,压根懒得搭理,但天师府内却有人不服,认为一个外来的妖道,上来就敢称国师,着实嚣张。

  更不认为有人能逆转寿数,定是妖道用了什么歪门邪路。

  但任凭他如何查,却也没看出老皇帝身上有什么问题。

  神龙寺的辩机见状,也曾与之接触,一翻对谈后,辩机直言国师不凡,确有独到之处。

  一时间,大虞国师声势大振,成为京中名流座上宾,无数人以邀请国师做客为荣。

  赵都安隐约记得,彼时,二皇子徐简文就与国师走得很近,屡次邀请其做客……恩,二皇子向来喜结交能人异士,这才养出了匡扶社的班底,倒是不意外。

  而据传言,当初玄门政变,二皇子杀入宫中时,大虞国师就在驾崩的老皇帝寝宫——是被紧急召唤,替先帝延寿去的。

  但值得一提的是,国师虽手段不凡,却是出了名的不擅长厮杀战斗。

  所以,在玄门政变时,死于乱军之中……尸体被箭矢射成了刺猬,头都给切下来了。

  女帝荡平叛军后,公开的叛军名录中,大虞国师也赫然在列,意味着,他彼时也是二皇子麾下的一员。

  不过,先帝宠幸重赏的国师,竟然也是叛军……这事多少有点打先帝的脸。

  加上人已经死在了政变中,所以,后来很快就没人提这个名字了。

  导致三年过去,大虞国师这个人,愣是已经快消失在了人们的记忆里,只当是已经死去的“历史人物”存在着。

  可今天。

  本已死了的大虞国师,竟然回来了?

  “督公,张晗说的是真的?怎么可能?”

  赵都安惊愕道,他是真的惊讶了,也明白了来的路上,为何衙门里气氛诡异了,“就凭借一句话,一个印章?”

  他这会已想起,这个印章图案,就是大虞国师的私人印章。

  “这东西,你给我根萝卜,我都能伪造出来。”赵都安摊手,觉得太扯了。

  然而马阎神色却依旧严肃,摇了摇头,道:

  “伪造不出的,那妖道的印章极为独特,有特殊的验证方法,我拿到后,与衙门库房中,妖道当年留下的一些盖着印章的公文对比过,的确出自一人之手,这涉及到术法层面,包括字迹也相同。

  当然,印章的事且放在一边,或许的确可伪造,但重点在于,当初我们就怀疑过,这妖道压根没有彻底死!玄门政变当日,宫中死去的妖道,很可能不是真身!”

  猛料!

  赵都安一下坐直了,这个消息,是他这个当初的无名小卒接触不到的。

  他喃喃道:

  “我记得,国师……呸,这妖道死后,京城坊间的确有个说法,是他逃了,宫里死的不是他,还有说,先帝之所以驾崩,就是这个妖道下的黑手……

  但这些说法,都是市井间流传的,而且是很多个说法之一,我一直当成谣言故事听的。”

  马阎摇头道:

  “坊间传言的确大多是编造的,百姓最喜议论宫中的事,更喜猎奇,不意外。但这妖道可能没死绝,也的确是真……这是陛下当初的判断。

  只是,这两三年过去,都再没有这妖道出现的任何踪迹,包括匡扶社中,也没有他出现的痕迹,我们这才以为,此人的确是死了,但……”

  说到这里,作为玄门政变的亲历者,当时浴血奋战搏杀的供奉高手,马阎盯着桌上的拜帖,没吭声。

  但赵都安心头,已经替他补全了下一局:“但他回来了。”

  是的。

  一个本该死在三年前宫廷中的幽灵,再一次归来。

  是有人在伪装假扮?还是当初真的没死?而是逃出了京城?潜藏了起来?

  没人知道。

  但赵都安很清楚,一个曾经在京城中搅动风雨,且与二皇子徐简文一派的逆党再度归来,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而且,还是这般正大光明地宣布,明显是试图告诉所有人,他的归来。

  “陛下知道了么?”赵都安心头一沉,问了句废话。

  同时苦涩腹诽,心想自己真是个乌鸦嘴,还好柿发生……

  “我拿到帖子后,立即去了宫里,路上得知其他衙门也拿到了,都呈送去宫中,我便先返回了。”

  马阎平静说道。

  作为专门对付逆党的衙门,国师的归来,俨然属于诏衙的业务范围。

  这才有了清晨这场会议。

  赵都安也明白了,他们接下来的目的,就是等待女帝下一步指令,同时,马阎已经提前派人出去,搜查寻找国师的踪迹。

  不过想也知道,这注定徒劳无功。

  “马督公,陛下有命!”就在这时,堂外一名小太监急匆匆走了进来,道:“陛下召您入宫议事,带上赵大人。”

  看来事情大条了……赵都安站起身,看向那名太监,道:“陛下只召集我们?”

  “呦,赵大人在呢?”太监先行了一礼,才道:

  “若是旁人问,咱家不敢说,但赵大人开口,自然不会隐瞒,陛下召了皇党不少位大人入宫,还命人去了天师府。您二位可不敢耽搁,事情要紧,速速动身!”

  赵都安与马阎对视一眼,心头同时一沉。

第325章 撑死妖道?(求月票)

  第325章 撑死妖道?贞宝竟然召集了皇党集会?

  这般大的阵仗?……赵都安暗暗吃惊。

  陛下究竟召集我,顺便带着他,还是召集这小子为主,但顾忌本公的面子才捎带上我……马督公瞅着太监脸上,殷切热情的谄媚劲儿,瘦长的脸一阵吃味。

  二人心中想法,不足为外人道。

  马阎当即起身,简单安排海棠等人留守。

  自己与赵都安没有乘坐马车,而是各自骑乘一匹马,与年轻太监一行三骑,直奔皇宫。

  抵达宫城后,早有人等待,领着他们直奔上次皇党聚会的那座殿宇。

  赵都安有些恍惚,这是他参与的第二次集会。

  上一次,还是“新政”出台,朝堂上针对其展开风雨,他则在舞台之外打游击,谋算李应龙,击败小阁老后,去宫中赶上小朝会。

  “陛下,马督公与赵大人到了。”领路的女官轻轻敲门,说道。

  里头传出一声进。

  二人这才整理衣冠,迈步跨入门槛,吱呀门开,依旧是熟悉的偏殿。

  女帝端坐面朝殿门的主位,两侧,依照文武摆放着一张张座椅。

  此刻,一眼扫去,耄耋之年的太师董玄,儒雅清俊的大青衣袁立,不苟言笑腰背挺直的“军神”薛神策等熟人,都已入席。

  房间中气氛沉闷,每个人都显得心事重重模样。

  “坐吧。”徐贞观心情似乎不大妙,看了二人一眼,没有表达出多余的话。

  在公开场合,贞宝对他向来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赵都安咂咂嘴,习惯性走向最靠近门口的椅子。

  没办法,他这个四品虚衔,在这种层次的会议里,依旧只能排在最末。

  “赵佥事,你坐这就行。”

  薛神策意外地开口,示意他坐在倒数第二张椅子上。

  赵都安愣了下,目光转动,对比上次,才发现屋中多了三把椅子。

  皇党招新了?

  我咋不知道……赵都安虽好奇,但还是点了点头,默默落座。

  房间中无人说话,等待其余人到来。

  接下来,陆续有人到来,除了上次的老面孔外,第一个让赵都安惊讶的,是皇宫禁军内,千牛卫的一位副官。

  其与赵都安只有寥寥几面之缘,上次有交集,还是他调兵围攻青山传人柴可樵。

  “陛下。”身材魁梧的千牛卫副官抱拳行礼。

  徐贞观轻轻“恩”了声,示意他入席。

  对方走到赵都安身旁,身上还披着轻甲,朝他客气点点头,挨着他坐下。

  ……不对劲吧,禁军副官啥时候也能参加小朝会了……赵都安挑眉,就听到外头又传来声音:

  “天师府丹道神官与孔翰林到!”

  吱呀门开。

  这次,是两个新人联袂到来,看样子,是同时抵达皇宫的。

  赵都安好奇看去,目光先被一名神官吸引。

  其神官袍暗红为底,胸口绣着一尊丹炉。

  外表约莫五十岁上下,目光炯炯有神,迈步进门时亦显傲气。

  另一个孔翰林,年岁看着更大些,已是仓髯白发,是个瘦巴巴的老头。

  二人进门,一个稽首,一个拱手:“参见陛下!”

  女帝清冷颔首,二人在赵都安对面的另外两张空椅子坐下。

  见人齐了。

  徐贞观细长的凤眸扫过全场,说道:

  “今日召集诸卿到来,所为何事,都知道了吧?”

  无人回答,这便是默认。

  徐贞观也没等人回应,继续说道:“蛊惑妖道再现人世,你等如何看待?”

  领导开会,哪怕有了定调,也要先征集意见,听取发言。

首节 上一节 469/9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