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448节

  你可知道,昨日江南高家,与其正妻所出的家族,联袂而至,抵达京城,只一日的功夫,就拜访了足足三十多家府邸。”

  南方士族的人来了?

  我怎么不知道……赵都安吃了一惊,然后挠挠头,心想自己好像压根没关心这个事,那没问题了。

  他笑嘻嘻道:“您这在白马监悠闲度日,消息倒比我还灵通。”

  老司监瞥了他一眼,“呵”了声,淡淡道:

  “人在一个地方活久了,认识的人,总归要多些。”

  赵都安深以为然,将手中擦干净的几枚冬枣递过去,笑道:

  “所以,您是说,今早朝会上这一出,是士族在发力?”

  老司监点了点头,靠在椅子里。

  秋日天高云淡,京城的天空也格外澄澈,只有丝丝缕缕的几片云,飘在很高的地方。

  “这只是个开始,庙堂上诸多势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天下,原本就是一个个士族瓜分把控,皇家无非是其中最大的一个。

  往日里,这帮南方百年大族不显山不露水,之所以如此,对朝廷的畏惧是最大的缘故,人一旦畏惧朝廷,便会想发设法,攀关系,渗透进来……

  但畏惧,不意味着一味挨打,你小子这半年来,的确对士族动手的太频繁了。”老司监叹息道。

  赵都安苦着脸,冤枉极了:

  “我哪有这本事?您要说太频繁,那也是时间不够所致。”

  兔子急了还咬人,何况百年底蕴的大家族。

  赵都安何尝不明白?

  女帝把控朝堂也好,推行新政也罢,最好的,最平稳的,自然是“温水煮青蛙”。

  但虎视眈眈的八王,鬼祟的二皇子残党,会留下足够的时间给人烧水吗?

  若全然为了稳定,哪怕明知高廉是幕后主使,也该假装不知道,先稳住南方士族集团。

  但最终,女帝还是决定冒险,挟这半年来积累的威势,以临封官场开刀。

  只要高廉顺利被杀掉,士族们大败,士气跌落,新政阻力也会减少……当然,在赵都安看来,这个操作,多少有点刀尖上起舞的意思。

  要么让士族们一蹶不振,甘心认命,要么就会激起反心,当然,更大可能性是各种想法都有。

  内部再分出不同心思的派别来。

  就像据他所知,女帝在新政“开市”这件事上,就故意在吸引一部分士族加入。

  用“开市”这块香饽饽,分裂整个士族集团,拉拢一部分,打压一部分……以上种种,都是朝堂上不曾明言,但赵都安凭借经验,从朝廷的举动政令上,品出来的策略。

  所以说,贞宝也并不是一味在扫清障碍。

  在对付高廉的同时,也悄然向另外一些大族递出了甜枣。

  “吃几颗就行了,人老了,吃不了太甜的。”老司监只接过几枚冬枣,幽幽道:

  “总之,你且看着吧,接下来几天,南方士族对京城里说得上话的人物的游说,只会多,不会少,今天李党的动作,只是释放讯号,真正的反攻,还没开始呢。”

  赵都安大口咀嚼枣子,说道:“反正与我无关。”

  这时,监中有使者找过来,老司监起身去处理公务。

  只留下赵都安独自在小院中,以枣下酒。

  

  他闭上双眼,舌尖抵住上颚,吐纳气息流转。

  虽是坐卧,却进入如佛门罗汉般的打坐冥想状态。

  ……

  恍惚间,赵都安再次进入《六章经》。

  出现在荒郊野外。

  抬起头,仍旧是昏暗的天空,周围是稀疏的林木。

  他抬头望去,前方依然是那座破败的庙宇。

  “……这算不算复活点。”

  赵都安吐槽,整理衣冠,欣然第二次朝古庙走去。

  裴念奴留下的记载不多,但他还是寻到了一些古籍,确认了卷宗记载的真实性。

  同时,在那些古籍的描述中,对这位“第一女术士(古称:方士)”的阅读喜好,掌握的更加详细。

  比如说,身为六百年前,纵横江湖一时的巨擘之一,裴念奴不喜情爱话本,认为“情情爱爱小家子气”。

  也不喜建功立业,出将入相,打天下的故事,认为“功名利禄过眼云烟,一个字,俗。”

  平生最喜听仙鬼玄奇故事,据说源于幼年时期,对成仙的向往。

  哪怕自己后来也成为了天下一流高手,仍旧对该类题材热衷一如既往。

  “不就是喜欢玄幻仙侠么……”

  赵都安嘀咕了一句,人已经走到了破败庙宇台阶下。

  深深吸了口气,他屏息凝神,打是打不过的,那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下一刻,赵都安气沉丹田,朗声背诵道:

  “一个普通山村小子,偶然进入当地江湖门派,成了一名记名弟子。他以这样身份,如何在门派中立足,如何以平庸的资质进入到修仙者的行列,从而笑傲三界之中?且听《凡人修仙传》第一回。”

  “韩立睁大着双眼,直直望着茅草和烂泥糊成的黑屋顶,身上盖着的旧棉被,已呈深黄色,看不出原来的本来面目,还若有若无的散发着淡淡的霉味……”

  赵都安大声念诵。

  这一刻,他无比庆幸,自己上辈子上班通勤路上,无聊听书的习惯……

  背诵的同时,赵都安迈步,缓缓推开了破庙的门。

  里面依旧如上次所见一般,荒草萋萋,角落里躺着破烂丹炉,正殿荒废已久。

  他眼珠四下乱转,没有找到裴念奴的踪影。

  但口中讲故事的动作,却没有半点停顿,得益于昨晚的默诵练习,这时讲出来,虽然不算声情并茂,但胜在流畅自然。

  而当他第二次走到庭院中央,果不其然,再次感受到一股强横的威压。

  来了!

  赵都安心一横,压制气机,不做任何抵抗,更干脆闭上了眼睛,站在原地沉浸在说书中……

  而预想中的,被敲开头盖骨的痛楚并未到来。

  有戏!

  赵都安按耐住欣喜,继续讲述:

  “……韩立从未想到,此次出去后钱财的多少对他已失去了意义,他竟然走上了一条与凡人不同的仙业大道,走出了自己的修仙之路。”

  沙沙……

  冷风拂过破败的古庙。

  闭着眼睛背书的赵都安并不知道,就在他面前的正殿屋檐上,一袭大红嫁衣垂着,任凭风吹,毫无所动。

  裴念奴手中的金红两色秤杆缓缓垂落,覆在脸上的暗金面甲后的孔洞里,透出古怪的眼神。

  渐渐的,曾跻身江湖一流强者的嫁衣女术士缓缓坐在了屋檐上,裙摆下,垂落一双小腿,绣鞋微微摇晃。

  暗金面甲后,煞气渐渐舒缓。

  “这故事……没听过。”

第316章 人证死了

  赵都安上辈子看过一个心理症状,名为“山鲁佐德情结”,名字缘起于《一千零一夜》的女主角:

  皇帝每晚召一名少女入宫,翌日杀掉。

  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中止杀戮,主动进宫,她每晚给皇帝讲一个故事,并在关键情节断章,于是,皇帝为了听到后续,只能留她性命。

  第二天晚上继续给自己讲,然后再断章……一连讲了一千零一夜,最终打动皇帝,放弃杀戮。

  此刻的赵都安,就采用了相同的策略。

  考虑到每一个修行者,都幻想成仙,再加上,如西游这种明显典故背景不合适的要刨除,还需要是长篇……他最终选了这个。

  虽然肯定记不住原文,但他记得大概情节。

  哪怕忘了一些,也可以凭借丰富的阅读经验编一段……总归,拿来“投其所好”是足够了。

  “……欲听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赵都安讲完一段,睁开眼睛,果然看到了坐在头顶屋檐上,做听戏状的金甲嫁衣女术士。

  双目对视。

  裴念奴从故事中醒来,眼神幽冷地盯着他,声音断续:“继……续……”

  果然可以交流!

  赵都安心头一喜,微笑拱手道:“前辈,且容许晚辈之后再为您讲述,我此来,乃是想……”

  裴念奴冷笑一声,身旁悬浮的秤杆倏然掠出一抹长虹。

  “噗!”

  赵都安眉心被洞穿,身体僵直,直挺挺倒下,被踢出《六章经》前一刻,只听到对方的声音:

  “下次……再来。”

  ——

  “呼……”白马监庭院内,赵都安猛地惊醒,额头沁出汗珠,心中骂骂咧咧:

  “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这么凶么,连关小黑屋的步骤都省略了?哦,是了,她可能知道,关不了我小黑屋……”

  “怎么了?”这时,老司监办完事走了回来,好奇询问。

  “没什么,做了个噩梦。”赵都安无奈道。

  恩,考虑到这个方法奏效,他决定持之以恒,再做尝试。

  对方之所以不上钩,可能是他讲的篇幅太短,不足以构成足够的吸引力,就像小说只看几章,断了不会有太强烈的反应。

  但等看个几十万字,沉浸进去了,再断,方能效果拔群……恩,前提是不被愤怒的前辈锤死……

  赵都安默默总结经验。

  “不说了,下官告辞。”

  他起身,风风火火回家去了,准备多多码字,攒足够的稿子,尽快完成攻略。

  “……毛毛躁躁。”

  孙莲英张了张嘴,无奈背着手摇头,心想你小子欠我的桂花酒,还没兑现。

首节 上一节 448/9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