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381节

  “不了不了,我今日擂台斗法,也颇为疲惫,想早点回家休息。”赵都安笑着说。

  众官员这才依依惜别。

  “赵大人这就走了?”

  郡主徐君陵迈步,笑吟吟道,她脸庞酡红,眉眼间满是兴奋和得意。

  骄傲的像是一头雌孔雀。

  白日里,擂台上胜者是赵都安。

  那晚上,这文会上,胜者便是她徐君陵了。

  “呵呵,郡主要送我回家么?”

  赵都安笑眯眯道,抛出一句看似调笑,但也能理解为调戏的话。

  徐君陵蓦然想到,当初二人在茶楼上,赵都安言语轻薄自己的那一幕,不禁有些气。

  闻言伸长了高傲的脖颈,淡笑道:

  “赵大人说笑了,只是想着今夜章台宴,赵大人却未留下墨宝纪念,多少有些遗憾。”

  “你想要我的墨宝?”

  赵都安乘着醉意,眼神笑盈盈问。

  徐君陵嘴角微翘,神色自然:

  “当然。不过,赵大人若不擅诗词的话……”

  “笔来。”

  赵都安眼神古怪地看了她一眼,忽然说道。

  徐君陵一愣。

  周围的文官们也是面露惊喜,意识到赵都安要写诗,这可是稀罕事。

  顿时有人,从附近将摆了笔墨纸砚的桌子,直接搬了过来,双手呈上毛笔。

  “郡主说的没错,此情此景,的确该记下。”

  赵都安笑了笑,迎着郡主高傲的目光,抬手,胡乱抓起毛笔,蘸满了墨。

  视线扫过章台苑。

  这会,余下的宾客们都听说赵大人要写诗,纷纷好奇地聚拢过来。

  赵都安抬眸,环视满室的朱红紫贵。

  赵都安垂目,瞥见连案上的镇纸,都昂贵的被雕成金鞭模样。

  他笑了笑,回忆着半年来,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这满朝文武从个个鄙夷,到如今堆笑谄媚。

  心中情绪蓦然翻涌。

  赵都安落笔:

  《夜记章台》

  今在虞京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

  天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文章献纳太和殿,歌舞淹留玳瑁筵。

  赵都安提笔,随手一丢。

  迈步穿过人群,大袖飘飘,走入夜色。

  无人阻拦。

  厅堂内,灯火摇曳,金碧辉煌。

  站的最近的礼部尚书,将这首诗念了一遍。

  然后,原本看热闹的官员们都愣住了。

  徐君陵神色呆呆的,盯着那纸上狂放不羁的文字。

  韩粥于人群中轻声诵念,不住品味。

  董太师起身,默念了一回,昏黄浑浊的眸子亮了亮:

  “这诗……”

  然后,他又咀嚼了“天子红颜我少年”这一句,神色有些怪异。

  下一秒,这位老太师忽然招招手,唤来一名亲随,指了指这一纸诗文,道:

  “给陛下送去。”

  ……

  更新晚了,说起来,这首诗开书的时候我就想魔改了。。

第286章 赠女帝,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情诗”(五千字)

  京城上空的乌云,在傍晚前散去,好似宣告这场斗法的结束。

  赵都安换了新衣,骑乘骏马,披着西天的霞光,哒哒抵达“章台苑”

  ——皇室在京城内的一座别苑,专供宴席,上头是礼部主管。

  “赵学士!”

  赵都安方甫抵达别苑外围,就听一道熟悉的声音,从停放马车的方位快步奔来,脸上洋溢笑容。

  “韩粥?”

  沉浸于沮丧中的赵都安一怔,然后看到了韩粥身后,其余的修文馆学士们,笑容扩散:

  “是你们啊。”

  多日不见,相逢是说不完的话。

  赵都安的马匹被小厮牵走,立即被一群学士簇拥着,朝章台苑大门走。

  一群苦哈哈,整日埋首修文馆内的读书人们兴奋不已,七嘴八舌中,不乏恭维与惊叹。

  俨然,都得知了赵都安在斗法上的表现。

  “赵学士,怎么独自一人来?我可听闻,斗法结束后,你赵家的门槛就被踏破了。”韩粥笑着调侃。

  赵都安苦笑地眨眨眼:

  “所以,我才在外头躲清静啊。”

  下午,告别张衍一后,他回家了一次,发现家中挤满了来拜访恭贺的人。

  姨娘和妹子迎接的焦头烂额,赵都安也顿感头大,易容给家中下人传了个信,自己就先躲出来了。

  而听完他诉苦,一众修文馆学士们相视而笑。

  当初“入阁”时,他们每个人都有相似体验。

  “……当初我等也是这般,给吓得不敢回家,比当年科举高中,春风得意时,还要夸张。便索性跑出来一起喝了顿酒,想想也是快意事。”

  韩粥感叹,继而钦佩道:

  “不过,我等与赵兄相比,却是小巫见大巫了,今日朝野官员云集,为你庆功,何等排场?”

  旁边另一名学士摇头:

  “半山兄此言差矣,赵学士前不久,亦有军中诸多将领为其庆贺,已是熟门熟路了。”

  一时吹捧声不绝。

  赵都安只是浅笑,说话间,已进了章台苑。

  此刻天色已然见晚,苑中各部衙门官员聚集。

  赵都安随口与韩粥等人攀谈,身周围拢追随,面带笑容的人群,愈发庞大。

  令围观者不由感叹:

  两月前,官场上的舆论声音,还曾将韩粥与赵都安对比,认为前者更胜一筹。

  那时,赵都安走到哪里,还常有官员横眉冷对,瞧不上他。

  但时至今日,地位待遇,已是倒转。

  行走在一群修文馆学士中,俨然有了京城年轻一代第一人的气派。

  章台苑中,侍者如云,更有乐师舞女歌舞助兴。

  赵都安径直入了最大的殿宇,殿中摆着一张张圆桌。

  堂内,却已都是四品以上大员了。

  “哈哈,我大虞朝的武曲星来了。”

  曾有过一面之缘的礼部尚书起身迎接,笑容满面。

  身旁,曾在神机营校场上,一同审阅的老迈的兵部尚书,也是起身,笑着调侃:

  “今日赵佥事壮举,我等武臣亦是沾光,你个文官怎好抢老夫的话?”

  赵都安哈哈一笑,与堂内诸多官员寒暄了句,继而看向早先一步抵达席间的董太师,拱了拱手:

  “太师,怎劳烦您过来?”

  身披大学士袍,须发皆白,已是耄耋之年的董玄故作不悦:

  “怎么,你入了武勋四品,便嫌老夫了?”

  赵都安忙摆手,董玄才露出笑容,拍了拍身旁留给他的椅子,叹道:

  “既是庆功宴,总该有个老臣来撑场子,袁立都察院那边有事,薛神策看了你那开天剑,似有所悟,也推脱了。李彦辅么……呵呵,想必是不愿来的,便只有老夫过来了。”

  都察院有事?

  发生啥事,让袁老银币亲自抓着,连一顿饭都抽不出时间?

  赵都安心中好奇,却也没问,只是寒暄着坐下。

  结果屁股没坐热,堂外又进来一道文雅大方,引得诸多目光的熟人。

  “郡主也来了?”赵都安惊讶。

  徐君陵今晚盛装打扮,配合原本就不俗的容貌,踏入这几乎全是老男人的饭局,登时如亮起一束光。

  她明眸皓齿,巧笑倩兮:

  “怎么?赵大人莫不是嫌本郡主无官无职,进不得这章台苑吧。”

  “郡主哪里话,”

  赵都安哈哈大笑,命人搬来座椅,继而笑道:

首节 上一节 381/9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