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299节

  而本该对此了如指掌的京营,乃至于枢密院,却都默契地当起了装眼瞎。

  反正死活不去看,随赵都安折腾去。

  更没有人会想到,新式火器正不断酝酿。

  至于“小阁老”等文臣,更是只知大略,以为是赵都安在查案。

  哪怕得知天师府疑似参与,也只以为,是赵贼借人脉辅助调查——类似的事,早发生不止一次。

  而身为无数目光的焦点,赵都安接下来的行动,堪称人间迷惑。

  他起先装模作样,工作了几日,旋即彻底摆烂。

  整日与一群武官饮酒作乐,时常不去军营,在家中休息。

  再后来,据说赵阎王某日无聊,在营中拉了二十多人去蹴鞠。

  恩,赵都安还别出心裁,将蹴鞠的规则大改。

  命火器局的人,定做了古怪的“球门”,重新定了规则。

  于是,上行下效,没过几天,新的蹴鞠玩法便传遍了经营,又进入整个禁军。

  赵都安堂堂四品武官,整日沉迷玩乐,指挥使石猛也不好阻拦。

  只能无奈任凭这一股歪风邪气蔓延。

  这令明里暗里,无数观察的官员们面面相觑。

  不禁开始自我怀疑。

  猜测是否是他们想多了。

  赵都安此番入神机营,并没有别的目的,只是单纯镀金升官?

  而对于更多中低层武官而言,对这位整日只知玩乐的“长官”,非议之声越来越大。

  那股因小公爷被罢官而引起的抵触情绪,不断发酵。

  ……

  枢密院内。

  薛神策收到的,来自底下武官的抱怨声,也越来越多。

  “呵呵,薛大人,我听说那位小公爷今日又来找你了?”

  午时,身材偏瘦,五十余岁的二品知枢密院事笑呵呵迈进堂中,脸上一副打趣模样。

  薛神策正在休憩,瞥了“同事”一眼:

  “王大人何必来打趣我?”

  说着,招呼他坐下喝茶。

  像文臣多过于武官的中年知事叹息道:

  “这些日子,那小公爷每日固定上门一次,几乎都成了一道风景。

  每次过来,都只有两件事,一个是来要说法,问他们一伙人,究竟违反了哪条规矩,要求官复原职;另一个,就是告赵都安的状。”

  这位枢密院大员摇了摇头:

  “这汤平心中明镜一般,但非要明知故问。

  登门一次,便是打咱们这帮人的脸面一次……这是在施压示威呐,京营中最近流传的那些抨击的声音,只怕也有他们的功劳……

  陛下不开口,你我倒要受这夹板气。”

  薛神策闻言,也是轻叹一声,颇感头疼。

  若是旁人,他随手打发即可。

  但汤平来闹,他就只能受着。

  镇国公虽不在京城,但京师里可还有一批武勋权贵给“小公爷”撑腰。

  薛神策虽为武臣第一,却也要照顾这帮武勋的情绪。

  “再撑一撑吧,等那姓赵的挂职结束,便能消停些。”

  薛神策摇头,顿了顿,又道:

  “何况,陛下应不会一直容许此人胡闹下去。”

  王知事却瞥了他一眼,说道:

  “你说,咱们是不是想错了?这赵都安,入神机营后的表现,可半点没有查案的意思,除了最初去火器局做做样子,便只剩下玩乐。”

  薛神策迟疑了下,说道:

  “切莫小瞧此人,以他过往手段,如今表现,未必真实。”

  王知事挑眉:“哦?伱是觉得……”

  薛神策摇了摇头:

  “我也猜不准,但……你说,此人是否故意在激怒我等?

  踢走汤平等人是第一步,如今吃喝玩乐,败坏军纪,是其二……只等有人忍不住,对他出手,陛下便可借由头动手?以整肃大虞武官?”

  王知事也眉头紧皱,只觉棘手:

  “若是这般,还真难办。”

  两名跺一跺脚,这座朝堂也要颤一颤的大人物,此刻竟拿一个指挥佥事毫无办法。

  苦闷之际。

  忽然,院外一名传令军卒奔来,踩着秋风,止步抱拳:

  “禀二位大人,神机营佥事赵都安送来公函!”

  什么?

  二人一愣,目露疑惑:

  这个挂职的混子,能有什么事?

  还递来枢密院?

  薛神策一招手,军卒将公函送上,他飞快扫了眼,神色有了微妙变化:

  “你看看。”

  王知事接过,也表情古怪。

  公函称,明日神机营中,赵佥事将主持一次军卒操练,以展示新式军阵战法。

  特邀枢密院上级武官前往观摩。

  “什么新式战法?石猛有汇报过么?”王知事想不起来。

  薛神策迟疑道:

  “他之前,倒是送信来说,那赵都安的确拉走了一些军卒出去。

  不过……都是以操练之名,外出蹴鞠玩乐。

  此外,便是与火器局走得近,不过涉及上个案子,石猛刻意没有去探查,以免惹麻烦,知道的便也不详细。”

  王知事啧啧称奇:

  “如此说来,倒是有趣了,我倒好奇,这赵都安,究竟葫芦里卖什么药。”

  薛神策冷哼一声:

  “哗众取宠。”

  他怀疑,是赵都安得知军中舆论不妙,故而准备借枢密院一众将领的身份,压制舆论。

  心中叹息一声,却还是命军卒传回消息:

  明日上午,自己将率枢密院诸将一同前往。

  陛下的面子,终归要给。

  “对了,明日上午去的话,咱们的小公爷来枢密院,岂不是要扑空?”王知事打趣道。

  薛神策端起茶盏,淡淡道:

  “那便一起去,又如何?”

  

  王知事愣了下,看着他,若有所思。

  ……

  ……

  当日,关于赵佥事要主持操练,邀请诸多大人物观摩的消息,小范围流传开。

  再次引得非议,上任的武将以操练的名义,刷声望镀金,是军中传统艺能了。

  人们不惮以最大恶意揣测,这是赵都安的又一次作秀行为。

  唯有火器局内,苦熬了大半月的陈火神兴奋的一夜无眠,手中摩挲着已是成品的新式火枪,激动憧憬明日的到来。

  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

  秋风飒飒。

  赵都安起床时,便感受到空气中秋意又浓了几分,家中青绿的花树,也显得萧瑟迟暮。

  “天凉好个秋啊……”

  呢喃一声,赵都安眯了眯眼,望着天穹上飘飞的云絮,与飒飒的秋风。

  心想:是个练枪的好天气。

  前些天,他便拿到了火枪的成品,令他大为意外的是。

  公输天元不愧是天才,在火绳枪的基础上,竟然创新性地再次进行了改良。

  用术士的思路,制造了一批“半自动”的火枪。

  极大地提高了装弹效率,这令他原本有些不满意的表演效果,得到了大幅增强。

  也促使他,做出了今日操演的决定。

  赵都安穿戴整齐。

  与往日一般在家中用过了饭,这才出了府门,独自骑马朝城外赶去。

  侯人猛与钱可柔昨夜便留在神机营,与陈火神一同筹备今日操练。

  当赵都安不急不缓,抵达神机营驻地时。

  远远已听到了校场上的鼓声,以及墙头上,那秋风中剧烈抖动的旌旗。

  “大人,您可来了。”

首节 上一节 299/9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