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座下第一走狗 第214节

  就在众人都以为,热闹要散的时候,赵都安忽然笑着说:

  “但我,还真就吃这套。”

  什么?

  董三还未回过神,就见赵都安身前桌上,忽有细密的冰霜蔓延扩散,那是转为寒冰的气机在沸腾扩散。

  赵都安缓缓起身,袖中的金乌飞刀倏然延展,化为一柄覆盖寒气的古朴短剑。

  迈步,朝对方走去。

  周围响起惊呼声,人群惊恐退散。

  董三更是愣在原地,感受到了真切的杀意。

  他不明白,为何赵都安明明看破了,还会动手?而且,上来就动刀?

  是谁给了他底气?就真不怕自己的爷爷迁怒吗?

  “大郎……”尤金花母女也面露惊恐,却不敢去拉。

  就在此刻,人群外围,忽然传来呵斥:

  “你在做什么?!”

  人群让开一条路,只见从茅房返回的董大,正脸色铁青地朝这边望来。

  董三少爷身子一颤,转身一看,顿时犹如老鼠见了猫:

  “哥……”

  赵都安表情一下变得怪异。

  其余人也难掩诧异。

  哥?能令董家三少爷这般低眉顺眼,叫哥的,大概唯有一人……

  “我问你!你在这……做什么?”

  董大沉着脸,大步走过来,这才看到提剑站在二女身前的赵都安。

  这会,因太热,方才的寒雾已消弭,赵都安也压下气机,董大瞧在眼中,也只以为是他提着寻常佩剑。

  “他是你弟弟?”赵都安神色怪异。

  董大汗颜拱手:

  “赵兄,舍弟缺乏管教,不知这是……”

  赵都安“哦”了声,平静道:

  “我之前得罪过他,他过来,侮辱我姨娘和妹子声誉。”

  董大脸色骤变,难以置信看向亲弟弟。

  瞬间脑补出整套剧情:

  必是性格顽劣的弟弟来找麻烦,见色起意,赵兄无力阻拦,被迫拔剑抵挡。

  而他一看董三心虚的表情,就知道,赵都安所说非虚。

  当即怒目圆睁,一股血气冲头,额头隆起青筋,怒火攻心:

  “你……死性不改,死性不改!”

  “哥……我……”

  “闭嘴!”

  一声怒斥,董三也真垂下头,闭嘴不言。

  董大强压怒火,一脸羞愧地朝尤金花母女拱手告罪。

  而后扭头,不知从哪里捡了条木棍,眼神失望地看向弟弟:

  “跪下!”

  “哥,我……”

  “我让你跪下!”

  “砰!”

  一棍朝后背打过去,京中名声赫赫,无人敢惹的第一纨绔,竟在众目睽睽下噗通跪倒。

  分明其身材远比文弱书生模样的董大壮硕,且也修武道,且愣是不敢还手。

  董大一脸怒其不争:

  “你上次与我怎么说的?说痛改前非,要令爷爷刮目相看,你就是这样刮目相看的?”

  这一刻,董书生已是失望至极。

  当众如此训诫弟弟,无疑对董家名声影响极差,但他还是这样做了。

  可见是心中失望透顶,宁肯让外人看笑话,也要给三弟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

  跪在地上的纨绔公子想要解释,但见兄长模样,又说不出口。

  赵都安见状,将金乌飞刀收入袖中,似乎用不着他了。

  “董公子,息怒!”

  突然,围观人群中,一人走出,大声道:

  “三公子虽有些鲁莽,但出手亦有原委,大公子何必如此,折辱自家人?”

  出声的,赫然是一名约莫二十七八的读书人,举止谈吐不凡。

  “许翰林说的对,莫要因外人伤了自家兄弟感情。”又一名读书人附议。

  “大公子,你发怒也要问清楚原委,三公子言辞或许不好听,但咱们这位赵缉司,却也是半点不留情面,对太师更无半点尊重,竟口呼其名,更要拔剑斩向三公子……”

  更多的读书人站出,表面劝阻,实则发难。

  

  赵都安见状,哪里还察觉不出异样?

  他看向那名许翰林,恩,对方就是这段日子,攻击自己的排头兵,“李党”成员?

  终于跳出来了么……他丝毫不慌,静静看这帮人表演。

  “什么?赵缉司?”

  董大一愣,也从众人七嘴八舌中,听懂了经过,不禁愕然望向赵都安:

  “赵兄,你是……”

  赵都安轻轻点头,微笑道:“是我。”

  董大懵了。

  心头一时有千头万绪,他想问,为啥你会去嫖小雅姑娘……

  但考虑到场合不对,忍了下来。

  继而,想到自己不久前,当着对方的面,谈论针对赵都安的骂声,顿时尴尬无比,怒火也消了数分。

  再然后,才后知后觉,心想自己记忆中的赵兄,与传言里那个比三弟还丑恶的酷吏……

  大相径庭。

  “原来大公子竟不知他身份?”

  那名许翰林大惊,调转枪口,冷笑道:

  “好一个赵大人,竟隐瞒身份,接近董家大少,却不知是存了什么心思?幸好今日三公子撞破,否则岂不是给你得逞?对董家不利?对太师不利?”

  好帽子……赵都安都想给他敏捷的才思鼓掌。

  他猜测,背后鼓动董三找自己麻烦的,就是“李党”这群读书人。

  对方早“埋伏”在附近,只等他还击,就跳出来,却不想横生枝节。

  如今见董大出场,只好临时换了个理由。

  “不是……”董大就想解释,这事有点复杂……

  但周围早摩拳擦掌,蓄势待发的读书人们不给他机会,当即纷纷开口,斥责赵都安:

  “方才你拔剑动手,意欲做什么?真当神龙寺斋园,是可以撒野的地方?你置神龙寺于何在,你置后园诸公脸面何在?”

  “是谁指派你这样做的?你奉了谁人的命令?”

  “你还当众诬陷三公子……说他故意挑衅,实在令人不耻……”

  群情激愤。

  读书人厉害在嘴皮子上,这会以许翰林为首的读书人纷纷开口,怒斥赵贼。

  赵都安一言不发,只是冷眼看他们。

  “陈大儒来了!”

  忽然,有人喊了声,只见远处有一名腐儒打扮的老人走来,似被这边吵闹声吸引。

  正是翰林院大学士之一,陈正儒。

  赵都安对这个名字不熟悉,第一次听到,还是董大不久前给他说过。

  陈正儒走到近前,先皱起眉头,喝道:

  “住口!斋园内呼喝,成何体统,发生何事?”

  许翰林“大喜过望”,忙道:

  “老师,你可来了……”

  接着,他飞快将经过描述了一番,在他的讲述中,董三的恶行被轻轻代过,形容为“说了几句怪话”。

  赵都安的行为,却被痛批。

  仿佛十恶不赦。

  “竟有此事,”陈正儒勃然大怒,抬眸看向赵都安,冷然道:

  “早听闻京中出了个能吏,今日一见,名不虚传。在中元祭神之日,这佛门清静斋戒之地妄动刀兵,只因些许言语,便欲杀人,更胆敢侮辱当朝太师,欺瞒董家公子……

  好一个能吏,好一个赵使君,老夫今日却是开了眼界,京中竟有你这等狂徒……

  先前听闻有人将你与韩半山相比,老夫还以为是个人物,如今看来,将你二人相提并论,才是辱没了韩粥,辱没了修文馆众青年学士,更辱没了太师威严。”

  赵都安耷拉着眼皮:

  “说完了?”

  陈正儒见他一副无所谓姿态,沉着脸:

  “孺子不可教,你有何话说?”

  赵都安正要开口,终结这场闹剧。

  忽然,人群之外,斋园入口方向,传来骚动,有人喊着“修文馆学士”的名号。

首节 上一节 214/98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