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神符!”他吃了一惊,辨认出这物件来历。
京中,天师府与神龙寺的招牌不同。
神龙寺擅药理,其售卖的伤药堪称一绝,武人锤炼体魄,耗费的药包也以神龙寺出产为上品。
行销大虞全境,各大府城,都有神龙寺旗下药铺。
天师府擅丹,符两门学问,产量稀少。
但每一炉丹,每一张符,都价值惊人,往往只有豪门大族,高官勋贵才用得起。
银色敕神符,撕毁可召唤一位神明助战。
神明来历,强弱则由符箓品质决定。
是有价无市的好东西,关键时刻,能保命。
“老先生,这东西贵重,我不能收。”赵都安将手盖在符纸上,一脸正色。
“……”张衍一看着他攥得死死的,没有半点松开意思的手,对这少年的脸皮厚度,有了新的认识。
“呵呵,拿着吧,此物便当老朽擅自抄录,小友关于天道见解的报酬。”老天师风轻云淡,一副高人做派。
赵都安眼睛一亮,心说《道德经》这么值钱吗,他沉吟了下,说道:
“我的见解其实还有很多……”
张衍一笑道:“小友上次可不是这般说的,你说只感悟出那几句。”
问题是,上次你就送了一碗醒酒汤啊……赵都安认真道:
“哦,是我这两天有的新感悟。”
“……”张衍一莞尔一笑,不甚在意地说:
“哦?那你且说来听听?”
以他的境界,倒不会真不懂那些异世界字句的含义。
但同样的道理,能否用足够凝练,精妙的句子来阐述,却是另外一码事了。
天师府的《天书》修了上千年,张衍一本以为已尽善尽美,无一字可增减。
但赵都安随口道出的,却竟比天书中历代大修士琢磨的字句更加洗练,直指天地大道。
不过,正如诗文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张衍一很怀疑,赵都安此前说的,已是最好的那些。
后续的狗尾续貂,哪怕仍旧不错,但也不够取缔天书上的文字了吧。
另一边,赵都安也在思考哪个句子比较值钱,他想了想,说道:
“方才老先生说,天地有仁,给予启示,我倒有不同看法。”
“哦?”
赵都安侃侃而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顿了顿,他道:“此为天地不仁。”
汤饼铺凉棚下,张衍一愣住了。
第109章 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道法自然”
天地不仁……天地不仁……
清晨的汤饼铺子内,当赵都安念出这一句话来。
原本不甚在意,也并未抱有期待的老天师,仿佛被击中了。
静静咀嚼着这个句子,虽年岁已大,但仍清澈如孩童的眼眸猛然亮了几分。
严格来讲,赵都安说的“仁”与张衍一方才提到的“仁”在语境上有所区别。
张衍一说,天地有仁,是在特定语境下的感慨。
喻指他作为信奉“天道”的术士,可从天道运转中,窥得凶吉祸福。
从而予以规避,这于世人而言,如同天地的“仁”。
是主观的感叹,却并不意味着,他当真认为,“天道”存在类人的情感。
而赵都安复述的句子,则是一种冷静,甚至略显冷酷的描述。
意指天地无所谓“仁”,亦无所谓“不仁”,天地自然而然存在,世间人世的种种,则遵循规律而生灭。
如是,天地之间便如一座巨大的风箱。
空虚而不枯竭,鼓动而风增,政令繁多扰民,不如保持虚静。
赵都安上辈子,看到有人用这句话,来阐述老子的“无为而治”观点。
将其解读为一种道家学说,对上层统治者的谏言。
但同样的句子,换了个世界,说给这位“天师府散官”听,意思就有了些许区别。
更像是对“修士”该如何认知天地。
如何自处,避免外界纷扰,守住内心的阐述。
……
“好一个天地不仁。”
张衍一不禁赞叹出声。
身为钻研天道的术士,他对此体会尤为深刻,看向赵都安的目光也愈发起了爱才之心:
“小友未曾修过天道,却已有如此鞭辟入里的认识,选择走武人一途,实属屈才。”
赵都安被吹捧的有些脸红。
赵公子还是要脸的。
且不说这话是抄的,哪怕抛开这个,但凡上辈子读书,上过物理课的,对客观世界规律认识都能达到这个水平。
他一脸正色:
“老先生,这种话切莫再说,我怕陛下误会。”
老天师笑了笑,有心说一句“徐贞观那丫头只会耽误了你”。
但想了下,终归没开口,转而说道:
“小友对天地的阐述颇有见地,且形象易懂,可在老朽看来,终归差了些。”
赵都安这就不服气了:
“先生这话我可不能当没听见。”
张衍一笑道:
“莫要误会,非是贬低,而是残缺。如你所言,天地不仁,修士当自守虚静。但只知虚静,依旧是凡人,该当如何修行?”
赵都安闻言,却是没急着开口,慢悠悠吃了几口饼子,喝了半碗浓汤。
如此,拉扯了老天师的好奇心片刻,才笑着说道:
“这个就更简单了。”
“简单?”张衍一挑眉。
“当然,”赵都安平静说道:
“老先生既也认同,天地不仁,天道自然存在。那吾辈应做的,便再简单不过,我以十三字概括。”
他想起上次经历,想要用手蘸汤汁写字。
但顾虑羊汤油花太多,字也太多,遂作罢。
十三字?
老天师好奇,《天书》中概括描述的字句,足有二十一个,近五百年,都未曾更改过。
这少年竟敢放下豪言,用十三字便可阐述明白?
张衍一有些期待了。
只听赵都安忽正襟危坐,一字一顿: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这一刻,饶是心中有了准备,甚至因上次“道生一”的教训,老天师悄然布下立场。
切断了二人与天地的联系。
但当这十三枚大字逐一砸入耳中,仍旧于这位屹立于这方世界顶端的大术士心海中,掀起一层层的风浪。
“法”,在这里是“效法”的意思。
赵都安抛出砸人的两个句子,连起来,便是说:
天地不仁,遵循客观规律运行,而人的修行,便是效法天地自然规律。
而最后“道法自然”四字,并非道效法自然,而是说,道效法其自身。
翻译成白话,其实并不复杂深奥。
正如这世间绝大多数的真知灼见,也都再简单质朴不过。
但想真正明白,却要很多人耗费一生才行。
而对张衍一而言,他虽早在很多年前,就已明悟了这些道理,却从未想过。
可以用这般凝练的文字,将对“天道”的理解,与修行的本质,阐述的清晰明白。
“天师府”历代的天师无人做到,张衍一同样不行。
但今日,却给一个走武人途径的,区区凡胎武者一口道出。
如何能不令他惊喜,意外?
“老先生,以为如何?”
赵都安也在观察对方的反应,嘴角露出得逞的笑容。
恩,看样子这两句,应该能卖上价了。
张衍一回神,深深地看了赵都安一眼,心中百味杂陈:
只凭“道法自然”四个字,他便知道,《天书》里的部分字句,又要修改了。
说来讽刺,张衍一担任掌门这上百年里,对天书的改动,都不如赵都安随口诌的半句多。
“不错。”
老天师情绪有点低落地说,旋即起身,意兴阑珊道:
“老朽还有些事,便不打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