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妖魔水浒开始 第198节

  “如今兄弟我在小魏王麾下担任先锋,你们可知军士们粮饷多少?每月足足五两银子,足额的饷。每场大战下来,还有补助……”

  “兄弟们,一年才几个大钱啊!为那些贪官污吏卖命,值吗?”

  “看看刚刚那大炮的威力,一盏茶的时间后,那些炮弹可就要落到兄弟们的脑袋上了。”

  “张都监,难道为了一己之私,就让数千兄弟惨死?就让数万黎民受刀兵之苦?”

  这时,城中知府等官员已经决定降了,张清瞥了一眼匆匆赶来的文官,心中一狠,一不做二不休,喝道:

  “兄弟们,抓了知府去降,这是大功。”

  “张清,我特么日你祖宗十八代……”那知府被绑了个结结实实,被张清的亲兵抬着,走出了破烂的城门。

  张清空手骑着马到了梁山阵前,抱拳拜道:“张清愿降,这是知府以及城中大大小小官员,尽数擒来献给魏王!”

第280章 河北苦赵宋久矣

  都说宋朝富,可富的是地主阶级和上层人士,身处下层人士的百姓,长期生活在食不果腹的剥削社会中。

  如今六贼掌握朝堂,贪污腐败可以说是极其夸张的,上层人物豪掷万金而不吝啬,下层人物食不果腹而饿死。

  不管是梁山起义,还是方腊起义,都是官逼民反。

  河北人民自然也是苦赵宋久矣!

  山东小魏王以一万战兵,两万辅兵,三万民壮往北开拔,当真可以说是望风而降。

  黄河下游这片土地,真的是太苦了。

  特别是最近这一百年里,属于华夏有史以来第三次黄河重大改道期间,所带来的灾难远远甚于前两次。

  在此期间,黄河下游几乎每两三年即出现一次决口,每三四十年发生一次大改道。

  黄河水时而北流,时而东流,始终没有稳定在固定的河道中,流经大致以澶州、濮州为顶点,在北起太行山、南到淮河的方圆千里内摆动,水过之处,田庐荡然无存。

  北宋都城开封距黄河决口地点并不远,且黄河下游无论南北均是国家赋税的重要贡纳地,治理黄河自然成为北宋王朝的大事。

  然而,朝堂之上,究竟保北流堵东流,还是保东流堵北流,却难以形成统一意见。

  这便导致黄河的治理极为艰难,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几乎可以看到朝堂上众说纷纭、难分难解,背后黄河再起狂涛、洪水滔天的景象。

  河北东路以及整个山东,便在黄河泛滥与朝堂的苛捐杂税中,过得生不如死。

  如今曹杰领着大军抵达沧州,一路上根本没有多少抵抗。

  毕竟没有几个州府能出一员如“没羽箭”张清这般的战将。

  大军抵达沧州府地界,曹杰颇为感慨。

  不由回想起第一次来沧州的场景,寥寥数人。

  当年那镇海吼铁狮子一吼惊退辽国天寿公主,他因此发下的誓言,如在耳畔。

  今天,他曹杰领着大军来了。

  沧州府,它是河北东路所辖的十一个州中,人口最多的州府,也是军队最多的州府。

  可如今眼前的景象,配不上他的军事地位。

  几年前,曹杰便知道沧州这个军事重地已经彻底糜烂了。

  从林冲看守的草料场便能管中窥豹。

  官府不重视沧州的草料场是因为太平盛世、无外寇入侵之患吗?事实恰恰相反,沧州不仅有兵患,还常年发生战事。

  沧州地处河北东路河间府,常年受到契丹人的侵犯,军事物资非常紧缺,草料更是战争的重要军事物资。

  契丹人多战马,每次寒冬过后因为牛羊冻死的、饿死的非常多,他们常常会在冰雪消融后组织军队到边境劫掠粮食和人口。

  宋军要与契丹人交战,战马是不可或缺的骑乘工具,毕竟如果追不上契丹人这仗也就没办法打了。

  由此可见,沧州军队作战非常需要马草,如果草料场出事,粮草无法正常供应,将会造成前线战场的极大失利。

  可偌大的草料场也只有一个老军在看守。

  陆谦几人更是没什么犹豫的,一把火就给烧了。

  这样的沧州府,就是纸糊的老虎。

  果然,大军一直抵达沧州府城下,也没遭到像样的反抗,那城中的文官武将早早就等在了城门口。

  沧州知府跪迎道:“罪人杜充,拜见小魏王!”

  早有兄弟去接管了沧州城的城防,曹杰骑在那匹“金毛犬”段景住所献的照夜玉狮子马上,扫了一眼,问道:“怎么就这几个当官的?”

  杜充低眉顺眼回答道:“同知、推官、知县等官员,这几天都已经遁逃。”

  “你怎么不跑?”曹杰问道。

  杜充硬着头皮说:“在下仰慕小魏王威名,愿意献城赎罪。”

  这当然是鬼扯,杜充投降的原因,是他乃本城主官。就算逃跑又如何,朝廷问罪起来,他不死也要脱层皮。

  至于其他那些文武官吏,则是本地人,逃也没处逃,只能来投。

  曹杰正要打马入城。

  和来路的其他城池秋毫无犯不同,沧州府却是要驻扎下来,充当临时大本营。

  这时,曹杰突然一勒缰绳,扭头问道:“你说你叫什么来着?”

  “罪人杜充,字公美,相州人,哲宗绍圣间进士。”杜充详细介绍起自己的出身。

  他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哦!杜充啊!”

  这可是个名人,金国第二次伐宋攻破开封前夕,杜充镇守BJ大名府,自诩“帅臣不得坐运帷幄,当以冒矢石为事”,似乎是韩信再世,不但能运筹帷幄,还能亲自带兵上阵。

  但完颜宗望的金国东路军一来,杜充不敢与之交锋,唯一的对策是下令开决黄河大堤,使黄河水自泗水入淮,企图以此阻挡身后追兵。

  杜充决河非但没有阻止金国东路军,还致使当地百姓被淹死二十万以上,因流离失所和瘟疫而造成的死亡数倍于此。北宋时最为富饶繁华的两淮地区毁于一旦,近千万人无家可归,沦为难民。

  军事行动不力也就罢了,后来宗泽去世,杜充代替担任东京开封府留守,其人接任后,立即反其道而行之。

  宗泽在则盗可使为兵,杜充用则兵皆为盗矣!

  这是历史给他的评价。

  杜充上任后,不但不再北伐,不再支援北方民间抗金武装,而且把宗泽已经招抚的抗金武装当作潜在的敌人加以排斥。丁进、杨进两部首先叛而为“盗”,王善、张用等部也有异动。

  一听曹杰的语气,似乎认识他,杜充就有些想法了,以为献城可以获得重用。

  毕竟这一路打来,确实有不少官员得到了重用。

  但曹杰心中却是冷笑不已,整个河北东路落入掌中,也该拿人来开刀祭旗,其他大官都跑了,正好把杜充拿去公审,收服河北百姓的心。

  “来人,抓起来!”曹杰大手一挥,身后刘唐便领人一脚将其踹翻,五花大绑。

  杜充很是有些懵逼,这剧本不对啊!

  他大声惊呼道:“魏王,我有献城之功,为何如此对待降官?”

  “官兵连抵抗都没有,我需要伱来献城?关起来,查查他在沧州犯了哪些恶,三日后公审!”

第281章 莫道石人一只眼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魏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杀贪官,打污吏,开了城门迎魏王,魏王来了有余粮。

  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魏王。

  有田种,有衣穿,大家快活过一场。”

  沧州城里,乃至于整个河北山东,都流传着“魏王”的童谣。

  每个造反者,都知道这种通俗易懂、易于传唱的歌谣的作用,这是造反的标配。

  太史伯阳父奏曰:凡街市无根之语,谓之谣言。上天做戒人君,命荧惑星化为小儿,造作谣言,使群儿习之,谓之童谣。小则寓一人之吉凶,大则系国家之兴败。

  与童谣相匹配的,自然还要有鬼神之异象。

  陈胜吴广的篝火狐鸣、鱼腹藏书。

  汉高祖刘邦斩白蛇。

  “合法性”很重要,“君受神权”便是造反早期证明自己合法性的唯一途径。

  尽管很俗套,但极有效果。

  当然,证明自己合法性的进一步是稳固自己的权力,获得足够的利益。

  所以刘邦斩蛇的原因便很简单,向大众宣布自己的合法性,要起义做领袖。

  同样,山东河北两地出现各种童谣、异象,也是一种“小魏王”的神化。

  黄河岸边,“玉臂匠”金大坚望向出水的巨大石人,表情狂热。

  那一丈多高的石人,满是青苔,可被擦干净之后,便看清楚容貌乃是一位仪容清俊、相貌堂堂的青年人。

  这青年石人静静闭目而立,气势俨然,眉心一枚竖起的天眼圆睁,闪现道道豪光。

  那自不是什么神通,纯粹就是一颗偌大的宝石安放在唯一睁开的竖瞳之中,在阳光的照射下显现出的异象。

  金大坚用毕生所学,以曹杰的容貌来雕刻这尊石人,在黄河河底酝酿半年时间,终于借着黄河泛滥改道出世了。

  “还不够,这种异象还不够……”

  “古时汉高祖刘邦斩白蛇,今石人出世,也当在世人面前斩个妖魔鬼怪才是……”

  对此,曹杰早有安排。

  前年,那秦桧吃了“船火儿”张横的板刀面,命魂“铁背虬王”逃入黄河,隐身河底,正合今日杀了成就曹杰的大名。

  为了演这一出大戏,梁山出动不少好汉。

  “入云龙”行云布雨,“混江龙”、“浪里白条”化出龙身负石人入水,又有“金刚”、“罗汉”护驾,以及“赤发鬼”、“操刀鬼”等鬼将开道。

  如此一群凶魂搅动黄河,那铁背虬王无所遁形,活活炼化在黄河两岸的百姓面前。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这一句箴言响彻黄河两岸。

  民心颠覆,只在旦夕之间。

  这一系列操作之后,整个山东半个河北之地的黎民百姓便彻底心向“魏王”了。

  满山东河北有歌唱道: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看天下,尽贼虏,天道残缺匹夫补。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贪官方罢手。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地主作马牛。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造反的风暴迅速从黄河下游席卷九州。

首节 上一节 198/2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