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上,霞光万丈,阳光泼洒得如此肆无忌惮,像是为云层披上了一件雍容瑰丽的金黄外衣。
天地寂寥,气象祥和,唯独一道剑虹划破长空而来。
祁嘉节请徐信观剑,观的不是他手上那一柄剑,而是自东越剑池飞出的这一道剑。
铸造于东越剑池最大却封炉数百年的大奉剑炉,据传大奉王朝末代皇帝曾经将一方传国玉玺丢掷炉中,故而剑炉有大奉气运留存至今。
广陵江畔徐信杀广陵王的消息传到太安,便有离阳扶龙派练气士至东越,这座剑炉便是悄然开炉,日夜不息,剑气炉火积蓄不断。
他们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只是为了今日这一剑。
剑光悄然而落,徐信伸出手掌,一道长剑浮现,刺中他的掌心,它通体紫金光芒流淌,长达一丈,却细如柳叶,这把无鞘剑,全剑皆是剑尖。
一剑光寒十九州。
这道一鼓作气从东越剑池来到北凉十万铁骑面前的无名长剑,掠过东越道,广陵道,江南道……及至此地之时,已是几近攀至颠峰,势不可挡。
徐信的掌心抵住剑尖,这道出炉之剑被阻碍后,如有人性灵气,震怒之后,气势不减反增,剑气纷乱萦绕,照映得徐信满身紫金气。
“不过如此!”
徐信低头看着那持长铗剑指自己的祁嘉节,只是冷声说了四字评价之后瞬间握拳,那横跨千山万水的浩然剑气崩碎,东越剑池封炉数百年的大奉紫金剑,亦随之崩灭,紫金气尽散天地间。
“噗!”
祁嘉节抬起的长铗剑亦是在同一时刻粉碎,化为齑粉,他本人身上同时爆开无数血雾,虽然不死,但也残了废了,对他这种人来说,一死百了才不算惩罚,人要为做的事付出代价才行。
“转道,上阴学宫。”
徐信一声令下,十万北凉铁骑转道,奔驰向上阴学宫。包括徐凤年在内,没有人发出疑问,徐信要转道,那转道过去便是。
十万铁骑向上阴学宫而去,徐信自然是要出气,孝子贤孙做的孽,自然是祖宗来还,儒家的天,该变了。
第965章 上阴学宫道德林,初代儒圣张扶摇
2024-07-17
“嘿!徐小子你终于来了啊!”
临近上阴学宫的一处小城,当十万北凉铁骑疾奔将至的时候,城头上跳下一个徐信熟悉的人,吊儿郎当的抠脚老剑神李淳罡。
他并不是一个人来的,徐信接着还看到姜泥、曹长卿、邓太阿几人,另外在这城中,看到了原本应该等在剑州的徽山轩辕敬城,以及轩辕家的两位一品供奉,黄放佛和洪骠。
“你小子突然转到往上阴学宫的方向,曹长卿说感应到天象有变什么的,我们就来了,没想到还能在城中碰上轩辕家的人,你这老丈人好像也是感应到了一些情况。”
李淳罡笑着如此说道,轻轻一跳又到了旁边柿子徐凤年的马首之上盘坐着,这老无赖般的行为让徐凤年无奈,只能翻身换马。
北凉十万铁骑南下,基本都是一人双马甚至三马换着骑,所以并不用担心坐骑的问题。
“天象变化?心血来潮?”
徐信听了李淳罡的话,只是若有所思,在向着轩辕敬城、曹长卿和邓太阿三位高手点头招呼之后,他遥望上阴学宫的方向,眼神有一些变化。
“徒弟快来,徐凤年的马肯定是上好的宝马!”
李淳罡向着姜泥招呼,后者无奈抚头,一直就感觉这个师傅不靠谱,但当时看这老头可怜还是没能拒绝拜师,现在想后悔都晚了啊!
西楚一行以及徽山轩辕家的突然加入,只是队伍行进过程中的一点小小插曲,大概当天下午,十万北凉铁骑就抵达了接近上阴学宫的街集。
可能是临近上阴学宫的缘故,城中茶楼酒肆取名都颇为风雅,据说任意一家年老客栈墙壁上,都能留下各朝各代文豪儒士所写断篇诗句。
徐信和十万北凉铁骑策马穿街,一路上虽然喧腾,倒也没有闹出太大动静,更没有什么马踏街集肆意破坏的场面,北凉军俱是骑术过硬,加上徐信下达过军令,自然无人敢闹出乱子。
上阴学宫这边早早得到了消息,有学院的祭酒、教习等先生,并着一些主动要求的学生,组成浩荡的队伍,在学宫外的空地相迎。
绵延千年的学宫,始终都是私学,不曾为哪一朝真正掌握。
历朝历代掌控上阴学宫辖境的君王,不论雄才大略的明主还是不思进取的昏君,都不曾试图插手上阴学宫,也许有过些小动作,但到底都没有成功。
这座一直游离庙堂之外,被誉为学宫只要尚存一楼一书一人,便是中原文脉不断。
哪怕至离阳王朝,对上阴学宫一样以礼相待,不过面对这不听话的私学,朝廷也扶植了国子监和姚家理学,希冀打造出三足鼎立的士林格局。
但在明面上,离阳朝廷还是给了上阴学宫许多特赐恩典,当世学宫大祭酒贵为半个帝师,哪怕朝廷开科举取士被国子监分流去不少读书种子,上阴学宫仍然是当之无愧的文坛执牛耳者。
若说武当山、龙虎山是仙府道都,那上阴学宫便是圣人城。
近千年岁月来不断的发展,尤其是在初代儒圣张扶摇的时代,学宫越发繁盛,琴棋书画,诸子百家,所学所教广博精湛。
不过随着那场九国春秋乱大战落幕,百家争鸣的景象已经不再,可士子人人平等,学术不分高下的浩然风气,也是流传了下来。
上阴学宫的士子来自天南地北,不分地域,不重身份,无关贫富,只要通过学宫三年一度的考核,便可入学,成为上阴学士,这些鲤鱼跳龙门的学子,又被誉为稷下学子。
如今上阴学宫大祭酒齐阳龙,是与龙虎山赵丹霞并列为当朝国师的存在,地位超然,神龙见首不见尾,大多时间都在京城。
而今日带着一群学生出宫相迎的,乃是学宫仅次于大祭酒的三位祭酒之一的王先生,这三人被尊为稷上先生,教的不是一般经书典籍,而是圣人大道。
同时,王先生也是徐渭熊的师傅,他在上阴学宫专门传授纵横术和王霸略,曾经在名动天下的两场大辩中先胜后负,赢了名实之辩,却输了天人之争,从此少有露面。
他收徒苛刻,近十年只收了徐渭熊做学生,还放话说是这将是他的闭关弟子,衣钵可传,此生足矣。
春秋国战时期的上阴学宫蔚为壮观,号称诸子百家贤士三千,道儒法兵阴阳等九家最是得势。
昔年人屠徐骁横扫春秋,几番灭国,闹的天下沸腾,被人指为春秋大魔头,与上阴学宫关系奇差,唯独眼前这位王先生,帮徐骁说了许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言语。
当时这位王先生刚刚胜了名实辩论,风头如日中天,若无意外,再赢下天人之辩,便可成为下一任大祭酒,去那道德林栽下一株道德树。
但最后的结果,他先胜后败,说不清楚是否有他为徐骁说话的原因,但是后来徐骁主动将徐渭熊送去上阴学宫拜王先生为师,似乎有所佐证什么,反正徐家和他是有渊源的。
“上阴学宫,还真是气派啊!”
上阴学宫之外,徐信勒马而立,并没有多看那位王先生一眼,他是来找麻烦的,但并不是来找现在这些上阴学宫祭酒和学生的麻烦,这群书生还不配被他找麻烦。
“王先生,客气了,客气了,快快快,不要多礼……”
北凉王徐骁的声音响起,他亲自下马扶起了躬身行礼的王祭酒,那热情寒暄的模样,也让上阴学宫的教习和学生们松了一口气。
十万北凉铁骑南下之事,整个天下都在关注,他们突然转道上阴学宫,是把学宫上下都整懵了,完全不清楚学宫是怎么得罪了北凉?现在看北凉王的态度,似乎也不像,难道是特意来招揽人才学子?
一部分学子脑洞大开,认为这是北凉已经在为日后治天下做准备,要提前招揽人才,一部分人竟是有些蠢蠢欲动。
“我们去道德林!”
徐信说了一声,接着打马向前,入了上阴学宫。
上阴学宫道德林,寓意十年树木千年树德,乃是天下学子信仰的圣地,唯有稷上先生和大祭酒可进。
不过徐信策马而过,倒也没人阻拦。远远便是看到那一棵棵大树,以及一尊尊树立的石碑,上面书写了历史与功德,而在靠近树林和碑林处,有一小草庐。
一个目盲的琴师坐在草庐外正抚琴,听到徐信的马蹄声临近,他抬起头“看”了过去。
“张扶摇,伱还要装到什么时候。”
徐信的声音响起,惊天动地。
第966章 春秋三甲黄龙士,言出法随老儒生
2024-07-17
上阴学宫,道德林外的草庐内,目盲的老琴师盘膝而坐,焦尾古琴横膝而放,左手悬空,右手正在琴弦上摸索,似乎是在重新调弦。
然而随着徐信那一声张扶摇三字起头的话,无数双眼睛俱是落在了他的身上,皆是不敢置信的目光。
当徐信的声音落下,这个老琴师原本浑浊的盲目瞬间变得清晰,气质也是一变,从琴师变成了儒士,就好像是一个不苟言笑的老古板,像是个严厉的学塾老先生。
初代儒圣张扶摇,一个本该在八百年前逝世或者飞升之人,但却一直活在了人间。
他是儒道成圣的始祖,无数读书人心目中的典范。
尤其是当大奉王朝开国,儒家地位水涨船高,之后历朝历代,此人都被君王尊奉为至圣先师。
无数文臣,无论是否名垂青史,生前都以陪祭其左右,视为无上荣光。
张家圣府,号称万世师表,代代尊封衍圣公。
张家与龙虎山赵家,南北称圣八百年,但是没有谁真的觉得赵家能够媲美张家,尤其是在天下读书人心中,羽衣卿相的赵家,连给张家提鞋也不配。
这一切荣耀的源头,便是眼前这个看着普通的老儒生,初代儒圣张扶摇。
“这小子果然是来找张老头的,真要是让他再夺了张老头的气运气数,那可真是兼通三教了啊!”
上阴学宫内,无数人俱是看向道德林旁的那个小草庐,而混迹在众多学宫弟子之中的一个老头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徒弟也在围观这一场盛事,他说话的时候不时低头,似乎是害怕被人认出来。
“老黄头,我说你有很多仇人吗!为什么怕成这样啊!”
老人的男徒弟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奇问道,他是个和徐凤年差不多年纪的年轻小伙,相貌还算周正,腰上挎了柄木剑,就是有些流里流气的。
老人的另外一边,是个带着黑白大猫肩扛向日葵的姑娘,自然就是老黄头的徒弟兼干女儿,呵呵姑娘贾嘉佳。
他们这样的组合,说实话,不论是走到哪儿,都是很吸引人关注的,所以老黄头遮掩面容的举动根本没什么意义,除非他不和俩徒弟待一起。
“呵呵……你小子以后就知道了。”
老黄头学了学自家闺女的呵呵冷笑应付这傻小子,故作高深的当了回谜语人。
“老黄头你这话说半截的习惯得改,太让人不舒服了。”
佩木剑的小伙满心无语,接着又看了看那边马上和草庐外的两人,说道:“老黄头,照伱话里的意思,骑马的能赢?也对,毕竟是天下第一。”
“不过,这什么张扶摇真的活了八百年?”
“八百年啊,老乌龟都活不了这么久吧!”
“不会说话,就给我少说两句吧!”
老黄头听到徒弟的形容,脸上的表情略微有些僵硬,沉重声道:“算起来,你们应该称呼他为师祖。”
“师祖?他是老黄头你的师父?”
佩剑小伙惊奇的看向老黄头,肩扛向日葵的少女贾嘉佳也是瞧向了这老头,没想到这老登藏的挺深啊,以前只知他仇人满天下,是春秋大魔头,却不曾想,他还是初代儒圣张扶摇的徒弟。
不过贾嘉佳又想了想,觉得这事在意料之外,但也情理之中,毕竟这位养父可是说出“为天地立心”等多句名言,公认为天下读书人中第一流的人物。
“温华,你小子怎么也跑来凑这个热闹了,还和这呵呵的小姑娘一起。”
很快有人注意到了老黄头这边,招呼配木剑小伙温华的这人,自然是柿子徐凤年,他也认出了带着黑白大猫的呵呵姑娘,以前在北凉城的时候经常见到,貌似是某个酒铺老板的远方亲戚。
但现在感应着这姑娘的气息以及她身边那只凶悍的黑白大猫,他也意识到眼前这姑娘并不简单。
“我当然是来凑热闹了,比不得徐大少你,身边美人环绕,我还看到了那什么轩辕家大小姐,难不成你……”
温华暧昧的笑容,却让徐凤年的脸上表情僵住了。
他连忙捂着温华的嘴巴,都不敢回头去看那紫衣的轩辕青锋,而是连忙警告道:“那是我弟妹,别乱说。懂吗!”
先前最早认出温华的其实不是徐凤年,而是轩辕青锋,只是给柿子面子,她没有发作,只是提醒了一声柿子,这才有了徐凤年找过来的事情。
“懂,懂懂懂!”
温华连连点头,徐凤年这才放过他。
“你个老徐,现在越混越可以了,连你弟弟都混成了天下第一,这回更是来上阴学宫找初代儒圣的麻烦。”
温华笑着勾过徐凤年的脖子,想起老黄头先前的话,便是在他耳边低声道:“你小子给我交个底,你们准备怎么对付上阴学宫,小王爷他,不是准备把这位读书人的老祖宗都干掉吧?”
“温华,别的事我都能说清楚,但黄蛮儿他……不好说,先前我们碰上京城第一剑客祁嘉节拦路,他请黄蛮儿观了一剑,似乎是有衍圣公的手笔,所以黄蛮儿才决定转道上阴学宫……”
徐凤年向温华阐述了一些缘由,事实上在徐信道破张扶摇身份之前,包括北凉军在内的其他所有人,都不清楚徐信突然转道上阴学宫的原因。
“祁嘉节那一剑只是个引子,就算没有张仪德插手的那一剑,徐龙象也会来上阴学宫。儒道圣运最精纯者,就只有张老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