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世界生活录 第341节

这个位于大马北部的港口小城,离北腼、国内更近,近了七八百公里。

开着战斗机,直接去新家坡不现实。以后李牧采购的所有东西,都会被运过来,存放在这些港口的仓库里。

他下了飞机,不用去新家坡,直接就能取货,航城直接缩短了七八百公里,既省事,也省时间。

接下来几天,李牧一直在处理民众的生计问题,尽管有他运过来的粮,平抑了部分物价,在周边地区的带动下,物价还是不可抑制的开始上涨。

物价涨了,工钱没涨,生计自然就要出问题了。

公署主管财务问题的谭麟道:“专员,职下认为,物价上涨,不仅仅是周边地区带动的,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法币贬值。”

李牧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随着战火蔓延,沦陷区越来越多,果府的信用降低,再加上货币滥发,法币越来越不值钱了。”

“你有什么好建议…”

谭麟道:“以职下的意见,现在的战场形势,果府的财政状况江河日下,收入会越来越少,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发法币。”

“本身果府地盘就越来越少,货币的增发量却越来越多,大规模的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法币也会加速贬值。”

“这个时候,无论是使用法币,或者持有法币,都得不偿失。”

“特别是物价,使用法币的地方,物价会越来越高,这不是增加粮食或者物资供应就能降下来的。”

“唯一的方法,就是用一种新的货币形式,取代法币,在市场上进行流通。”

说着,谭麟走上前一步,小声道:“专员,我们这里经济活跃,商业发达,人口众多,更有大量的物资保障,甚至于贩卖各地,条件十分优越。”

“其实,本地也能发行一些专供本地流通的信用货币。”

李牧想了想道:“咱们这里的条件是可以,不过,法币毕竟是法定货币,直接本地发行货币,是不是太扎眼了!”

谭麟道:“虽然扎眼,这却是抵抗货币贬值的最好方法,像阎老西,还有陕北、云、贵、川几地,现在都在私下里发行自己的信用货币。”

“一来,抵抗法币贬值,避免被果府收割大量财富;二来,这也是财源,只要民众认可,控制好通货膨胀,印出来的都是钱,都能花出去雇佣工人,采买物资。”

李牧点点头,考虑了好大一会道:“现在时机还太早了。实力不够,太早冒头,并不是好事儿。”

谭麟有些失望:“专员,那我们如何应对法币贬值?”

李牧道:“从两方面下手,银元和粮票。”

谭麟疑惑道:“银元和粮票?”

“专员是说,恢复法币发行前的状况,让市场上重新流通使用银元。”

“这确实是应对法币贬值的好方法,我国古代一直是银本位,银子本就有很高的货币属性。再加上银是贵金属,本身就有价值,不会像法币一样无限贬值,是乱世中少有能保持本身价值的货币。”

“可是,这样一来,就不像信用货币那样,可以自己印制,凭空少了好一大笔财源。”

李牧道:“咱们并不缺钱,没必要现在就出头。等以后条件成熟,在发行不迟。”

谭麟遗憾的点点头:“好吧!”

李牧道:“虽然不能发行信用货币,不代表不能发行一些商业票劵!”

谭麟眼睛一亮道:“商业票券?”

李牧道:“对!”

“咱们的粮食物资供应充足,这就为发行一些票券提供了条件。”

“如果公署发行一批粮食票券,凭这些票券可以去咱们经营的粮行兑换粮食,大家会不会认可。”

谭麟惊喜道:“当然会认可了,从折价卖粮,平衡物价开始,公署的信誉就立起来了。”

“多的不说,发行几百上千万法币的粮票,绝对没问题。专员,要不要发一笔试试?”

李牧道:“咱们现在缺钱吗?”

谭麟摇头道:“不缺,资金充足。”

李牧道:“那么多粮票发行出去,收回一大笔,一天比一天贬值的法币,有什么用?”

谭麟苦笑道:“是呀!收一笔法币放手里,也是贬值。”

“那还发粮票吗?”

李牧道:“发?”

谭麟愣了一下:“发…”

李牧道:“对,不过不是针对市场发,是针对内部发。”

“法币的贬值,物价飞涨,影响的不仅是公署,咱们雇佣的那么多工人,对他们的生计同样有极大的影响。”

“特别是那些勤俭节约,省钱持家的人,攒了一大批法币,以为总算有点家底了。再过几年经过大规模贬值,可能也就够吃几顿饭的,到那个时候这些人是什么心情。”

“那么节俭,那么省吃俭用省下的钱,最后居然不值钱了?”

谭麟叹息道:“按现在的形式,这种情况发生的几率很大,只要果府继续大规模增发法币,未来法币贬值十倍不止…”

李牧笑了笑,心想十倍,未来法币贬值的是以亿为单位的。十亿法币买个鸡腿的情况不是没有。

“所以,这种情况要避免发生。”

“我决定,内部发行一批粮票,拿着粮票可以去咱们粮行旗下的商铺兑粮,凭票即兑。”

“按现在的情况,这些粮票不但不会贬值,未来粮食越贵,它的价值越高。对于许多人来说,存这个比存钱保值。”

谭麟道:“这样的话,一拿出来,大家还不抢疯了。该怎么分配,是让工人自由兑换还是…”

李牧道:“粮票的数量也要有限制,不可能自由兑换,咱们也没那么多粮让大家自由兑换。”

“我觉得,可以采用支付酬劳的方式,发给大家。”

“以后,大家的薪金,可以根据职务和薪水多寡,发一定比例的粮票。”

“底层职位,薪水少,挣的钱大部分都要用来买粮,维持家庭的温饱,那就多发粮票,少发现金。”

“中高层职位,薪水高,不用为吃饭发愁,其他方面的消费高,那就少发粮票,多发现金。”

“尽量人性化一点,咱们这么做是为了方便大家,不是让大家更麻烦。”

谭麟道:“是,职下明白了。”

李牧接着道:“银元使用的推广,也不能强制,以后就从发工资开始。凡是公署启动的工程,酬劳以后都采用银元加粮票进行发放。”

“至于税收,以及世面上的商业行为,也不必强求,有公署做示范,大家都意识到法币越来越贬值,自然会越来越多的使用银元。”

谭麟迟疑了一下道:“可是…专员,等大家自己反应,会不会太慢了,只要公署召集大家开个会,银元很快就会取代法币的交易地位。”

李牧叹了口气道:“果府现在也不容易,全靠发行法币赚点钱,法币贬值太快,对抗战也不利,咱们就不落井下石了。”

谭麟迟疑了一下,默默点点头。

第448章 复兴银行

两人讨论了一会儿银元和粮票的使用发放事宜,谭麟忽然道:“专员,其实职下觉得,咱们地区,还缺一样东西…”

李牧道:“缺什么?”

谭麟道:“咱们这里商业发达,物价稳定,人口繁茂,往来商旅居多,平日里的各种交易,资金往来,更是百万千万计,却缺乏一家居中统筹的金融机构。”

李牧道:“你是说,缺一家地方支柱型银行?”

谭麟拱手道:“正是。”

李牧想了想:“咱们这儿有几家外来的小银行,不过规模都不大,确实缺乏一家主导本地金融经济的支柱型银行。”

谭麟高兴道:“如果有了银行,不但能让整个地区的资金使用效率更高,也能扶持一些有潜力的企业发展,百花齐放,涌现出更多优秀人才和企业。”

“足够多的企业,才能吸收足够多的就业,咱们最近吸收了太多的人口,也让大家尽量有个生计。”

李牧点头道:“行,这件事我赞同,确实有必要成立一家金融机构。你们替我物色几个合适的行长人选。条件嘛…银行业毕竟西方更发达,最好有留学背景,在一些大型银行工作过,担任过高级管理职务。”

谭麟道:“是,职下一会儿就办。”

李牧道:“那好,我会拨一千万法币,五百万块银元,三吨黄金,一百万美元,做银行的启动资金。”

谭麟大喜道:“谢谢专员,如此银行就妥了。”

说着弯腰拱手道:“请专员为银行赐名。”

李牧道:“就叫复兴银行,希望我们华夏大地早日复兴,重返世界之巅!”

谭麟激动道:“复兴银行,好,让我中华重回世界之巅。”

……

谭麟走后,李牧盘算了一下国内的家底,除却刚才承诺的启动资金,和手里的外币。

他现在有银元一千二百万左右,法币两千三百万左右,黄金两吨。

看起来很多,其实并不算多。

别看最近这段时间,他为了民生问题,采购了许多粮食,一些挣大钱的军需物资和商品采购的少了点。

其实,算起来,以他的采购成本,和卖出的价格相比较,粮食的利润真的不低,通常都超过百分之一百五,某种意义上算是暴利。

这么多粮食卖出去,收回的资金也是海量的,虽然大部分都是法币。

最近这段时间,李牧已经通过牧武商行和另外的渠道,去外地用法币大规模兑换银元、黄金和外币,消耗了一大部分,不然手里的法币比现在更多。

主要是粮食关系小民生计,不像军需品,李牧可以强硬的只收外币和黄金。索性法币到明年才开始真正的大贬值,如今市场还算认可。

买粮收回来的法币,去外地让点利,便可以兑换成银元、外币,或者黄金。

……

接下来两天,有一件大工程启动。

随着南阳地区的人口越来越多,商业越来越繁茂,小小的南阳城越发的拥挤,已经到了不得不扩建的地步。

于是乎,几个月前,李牧就在南阳城以东,画了一片上百平方公里的土地,计划建设新区。

建成后,和南阳老城区一起组成新的南阳城。

最近几个月,他一直在推进这件事儿,不但去租界请了许多城市设计师,还请了国内一些知名的设计建筑大师,比如一位姓梁的大师,南阳出身的杨姓大师…目前都在南阳。

新区自然没有城墙,李牧完全按照现在的城市去打造的,布局合理的下水道,贯穿全城的供水系统,垃圾处理系统,供电系统…

道路同样很有前瞻性,这是为未来跑汽车准备的,双向八车道,当然这是主干道的宽度。

路两旁按照二十一世纪的习惯,还设计有绿化带,民国的城市很少有这个,就连国外同样如此,由于城市建设的早,留下的空间太少,根本没有地方搞绿化带。

倒是未来的中国,哪个城市没有绿化带都不好意思。

如今,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包括设计在内的各种前期工作都已经搞完,已经可以正式开工了。

随着李牧一声令下,新城的建设正式开启。

刚好,南阳涌进了太多人口,很多还是逃难来的,身上没有余财,需要工作养家糊口。

这下好了,李牧为了进度,也为了安排就业,来者不拒,很快,一座占地上百平方公里的巨大工地便出现了。

几十万人一同在这里忙忙碌碌的,一座城市的轮廊,在他们的手下,也渐渐开始成型,这是一座于战火中诞生的新城…

随着前方战火弥漫,或者路被堵住了,或者该西迁的人已经迁了,涌向南阳的人终于少了,每天只有几千个。

这让李牧大松了一口气,南阳现在的人口刚刚好。

……

首节 上一节 341/4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