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963节

  雷俊默然,静静在罗渊中盘膝打坐,太清八景宝蓑遮体,始终如不存在一般。

  过了一段时日后,他又离开罗渊。

  悄然而至,悄然而去,仿佛从始至终不曾来过。

  离开罗渊后,雷俊来到今汉人间。

  远望大汉龙虎山,雷俊向山中行去。

  无人知掌门亲临。

  雷俊仿佛无形之人,负手在后,静静游走于山间。

  龙虎宗坛内,此刻三洞十二上真宝箓齐全。

  此前受损的九天仙都宝箓,也早已修复完成。

  大汉龙虎山一支,门人弟子,静心修持。

  但是,也有不和谐的音符。

  就在雷俊来到山中时,执戒堂里,正在进行一场审讯。

  “谢恕,你可知罪?”大汉龙虎山一脉高功长老付与舟,此刻亲自审讯。

  堂下在押者,乃是个中年道人。

  雷俊认得是大汉龙虎山一脉中三天境界的长老,其名谢恕。

  对方双目圆睁,对付与舟等人怒目而视:“坐视唐人欺师灭祖,你们才是有罪之人!”

  他冷哼道:“付与舟,终你这一生,你都不可能修成大乘境界了,你就真的甘心?!”

  对方愤怒,付与舟等人却神情平静:“无所谓甘心与否,世事如潮,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贫道等人既然生逢此时,除了要面对过去前辈先人,也要给未来后辈谋划。”

  谢恕怒喝:“你已经上三天八百岁寿元了,自是不在乎,可我们呢?!”

  往日,面对如此质问,付与舟多是叹息,如今则平静以对:

  “你有理由恨贫道等人,但时运如此,不由个人。”

  他挥挥手,吩咐周围执戒堂长老和弟子将还在怒喝的谢恕押下去:“请开龙虎宗坛镇压其符经后,押送大唐祖庭。”

  雷俊静静看着这一幕。

  在大汉龙虎山一脉,谢恕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付与舟、马宗祥等上三天修士能稳定自身心绪。

  便是周天道人尚在时,他们登仙希望也渺茫。

  八重天和九重天实力分别虽大,但寿元上并无差距。

  尚未授箓的年轻弟子,则有希望重新开始,新入门弟子更不必说。

  道法改元后,最尴尬的恰恰是谢恕这样原本作为宗门中间层骨干的中三天修士。

  早在当年,雷俊对此便有预估。

  这些年来,类似事有过不少先例,但他无心因少数人株连全部。

  到如今,付与舟等人亦能平静以对。

  似谢恕,此前稍有异动,便被付与舟察觉并拿下。

  处置方式,一切依旧例。

  雷俊亦无需过问,只静静旁观。

  旁观时不时出杂音,但整体已经渐渐平稳上了正轨的大汉龙虎山。

  他不惊动山中门人,身形悄然上升,再入太清度人洞天。

  和先前在玉清弥罗洞天时一样,雷俊只静坐不动,闭目养神休息。

  洞天内,大量符箓符阵,闪动光辉。

  这里不同于玉清弥罗洞天中无人,而是有大量龙虎山弟子在其中活动。

  但眼下,因雷俊的影响,人们同样对太清度人洞天内的变化视而不见。

  不知过了多久,雷俊睁开眼。

  视野中的景象,仿佛重现当日大汉龙虎山之战。

  他看见彼时的大汉天师季道成。

  看见汉太子项璟。

  还看见天穹之上,如隐若现的周天道人。

  季道成和项璟的形象很快消失不见。

  但云卷云舒之间,仿佛凝聚成周天道人的面容。

  只是一阵清风吹过,那云气凝聚的面孔转瞬被吹散,再不复见。

  雷俊平静看着这一切,离开太清度人洞天,离开大汉龙虎山。

  而后,他周游今汉人间。

  大汉皇朝新皇项昇登基之后,朝局已经暂时平稳。

  大部分名门世家,避往两晋人间,再避往连山。

  眼下还留在今汉人间的世族,当前则在主动进行另一番行动。

  自我拆分。

  琅琊王氏最是彻底。

  苏州李氏,以及从前位列五姓七望的大汉荆襄方族等名门世家,亦紧随其后。

  雷俊默默而行。

  他看到了荆襄方族的方骏眉、方惜武等人。

  看到了苏州李氏的李飞扬、李婷玉等子弟。

  看到了琅琊王氏的王严、王不久、王嘉楠等人。

  王嘉楠所在一房,原已搬迁到蜀地。

  大汉蜀山派弟子王嘉楠这时东去,前往浙东,看望迁至此地的王不久一支。

  雷俊静静看着对方赶路,不现身亦不多言。

  仿佛与时光一体,静看沧海桑田变迁。

  “七哥,这些年可曾再见过六叔?”王嘉楠见到王不久,族兄弟二人对坐片刻后,他轻声问道。

  王不久摇头:“自当年一别后,再未见过六叔,近年来打听其行踪,亦未有收获。”

  王嘉楠闻言沉吟。

  王不久平静看着对方。

  “六叔判断无误。”王嘉楠轻叹:“时代浪潮如此,气运如此,我辈也只能顺势而为,我此刻只是担心六叔个人安危,他之前伤势,似并未痊愈。”

  王不久:“我相信六叔无事,眼下时局清平,他老人家更可以寄情山水。

  至于我们,不论六叔在或者不在,如今都唯有继续走下去,也该当继续走下去。”

  王嘉楠轻轻点头。

  被他们惦记的六叔“王旭”,此刻正在大宅之外高天之上。

  他平静听着二人对谈,然后悄无声息离去,继续在人间行走。

  雷俊漫步,不求完全顺路。

  离开今汉人间,他接下来先前往九天之一的蓬莱。

  梧桐神木枝,当前便在蓬莱之海中得到滋养,并不断成长,已经比先前更加巨大,并生出大量新的枝叶。

  雷俊自梧桐下经过,来到观天台。

  蓬莱海面上雾气聚散,昔日人间道国西方白帝韩青陶和南方赤帝李航的面容依次在雷俊眼前划过,然后又纷纷消失。

  最后反倒是当时雷俊没有当面交手的中央黄帝严克济,面容凝聚停留更久些许。

  雾气变化起伏间,那老道的面容,很快又化为佛门尊者普光的相貌。

  雷俊目光平和,迈步而过。

  雾气散尽。

  雷俊重新登上观天台。

  但眼下雷俊不调出玉清周天宝镜。

  他目光平静观览四方。

  大唐人间、两晋人间、故宋人间、大明人间和五代十国人间的景象,却仿佛都在他视野中呈现,似虚似实,玄之又玄。

  雷俊在蓬莱观天台上端坐多日后,终于重新起身。

  离开蓬莱,雷俊转而进入地海,在黑雾弥漫昏暗无光的地底世界中前行。

  忽然,他停下脚步。

  眼前景象恍若昨日重现,再现他当初一战定地海的场面,斩杀控制文黎一族族长黎钟定的罗渊大妖尸蚤王,惊走贪黎一族族长黎元衡。

  不过雷俊没有多关注这里。

  他视线游目四顾。

  那边,应该是地海垂天七渊之一错断渊的方向吧……雷俊心道。

  他会心而笑。

  那里是当初小师姐唐晓棠突破九重天大乘之境的地方,昔年还是八重天境界的他,曾在那里为唐晓棠护法。

  雷俊不惊动此地大唐修士和九黎中人,平静游走四方。

  他脚步渐渐变快。

  走过地海之后,再赴大同。

  往日大战之下,大同林族之主林政,苏族之主苏广,还有大同方族的方熙、方行等人,身影仿佛再次一一重现。

  接着又一一碎灭。

  雷俊故地重游,直到看见大同内两国大军对峙的场面,方才放慢自己脚步。

  视线大约一扫,雷俊便知是荣国和这里的天子封地之间,发生冲突。

  荣国乃大同十六国之一,如今日渐昌盛。

  天子封地,则属于大同周天子或者说周王王令直辖,从前在大同只具有象征意义,而近年来则渐渐开始具有实际影响力。

  荣国公世子丘明,周王之子辛陆,皆入龙虎山天师府道门修行。

  两地之间,偶有冲突,但最终结果,大都克制。

首节 上一节 963/12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