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837节

  联系娑婆中有佛门尊者坐镇,灵山多半也不简单。

  这两地,可能都有汉末大劫之前便已登仙的高手,存留至今。

  “那些石刀,当真是出自大矩么?”雷俊问道。

  许元贞:“不是大矩,也必是九天十地之一。”

  雷俊如有所思:“可能同异族与大荒的情况类似。”

  异族践踏文华,先后摧毁大明人间的大梁皇朝和大宋人间的大宋皇朝,其武道独特,蕴含荒莽苍凉气息,独树一帜。

  雷俊早前便猜测,可能同大荒有关。

  眼下大矩对五代十国人间的武道造成影响,可能亦是相同状况。

  不过当前还很细微,只是潜移默化影响,不似草原异族和大荒那般剧烈。

  “我在一个叫北梁的王朝,搞了一把石刀,正在研究。”许元贞随口说道。

  ……不愧是你。

  雷俊闻言眨眨眼。

  “汉朝那方人间近来如何了?”许元贞问道。

  地海、大同先后封闭,且都借用她分别留在故宋人间和今汉人间的布置,许元贞早已知情,亦不放在心上。

  今汉人间那边让她比较感兴趣的事,始终是大汉龙虎山一脉。

  “山雨欲来风满楼。”雷俊答道:“虽然先前黄金汗和须弥闹过一遭,但有些事筹备多年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至少空桑巫门中人更可能是做些调整,因势利导。”

  许元贞:“很好。”

  双方再聊一段时间后,许元贞主动结束了联络。

  雷俊则静坐不动,仰首望天长考。

  良久之后,他收束自己发散的思维。

  于雷俊而言,接下来的生活继续按照自己习惯的步调来。

  默默静心修行之余,温养法宝,处理府中事务,同时教导弟子。

  在教徒弟这一项上,雷俊同恩师元墨白一脉相承。

  虽然自己关于修道练法平日里常有各种灵感火花,但教导卓抱节、韩筱菲二人,他皆是最正统不过的路数。

  至少,在打根基阶段是如此。

  待根基牢固后,二人有自己想法,雷俊不介意他们自由发挥。

  山中静心修行,不知岁月长短。

  入夏后,雷俊渡过自己八十二岁生辰。

  隔年新春过后,龙虎山天师府迎来雷俊在天师任上,第四次授箓大典。

  程绒绒和韩筱菲皆天赋过人,不过这次授箓,她们将错过了,唯有留待下次。

  参考她们当前进境,再等六年,情况不定。

  届时会否为她们破例,当前尚未有定论。

  本次授箓虽然没有似韩筱菲、程绒绒这般超凡拔萃的妖孽,但同样有府中长辈看重的种子选手。

  当中个别人,出身背景还略有些特殊。

  代表纯阳宫来观礼的是年轻长老余逸辰。

  他身旁一个身着布衣麻鞋的女冠,则是来自蜀山派的代表谢一楹。

  他们是视线,此刻着落在参加授箓的一名天师府黄袍传度弟子身上。

  “那年轻人,是大同来的?”谢一楹轻声问道。

  余逸辰颔首:“大同十六国之一荣国的公子,名叫丘明,天资根底相当不错。”

  谢一楹微微颔首。

  她有耳闻,其实大同还有另一人也拜入龙虎山门庭。

  乃是大同周天子的独子,名叫辛陆,据说天赋根底不在丘明之下。

  但看样子,辛陆没赶上这次授箓。

  关于这个人,谢一楹就不好跟余逸辰打听。

  因为就她所知,当年有传闻,辛陆一身根底,其实更适于道家丹鼎一脉。

  不管是大汉纯阳宫还是大唐纯阳宫,如果他拜入丹鼎圣地修行,则当前修为进境不会落在荣国公子丘明之后。

  但最终周天子所命也好,辛陆自己的主意也罢,他还是几经辗转,入了大唐龙虎山天师府门墙,修习道家符箓派传承。

  时至今日,据说也已经达到二重天筑基圆满之境,距离三重天法坛只有一步之遥。

  但龙虎山天师府一直以来的规俗,至少要三重天法坛境界一层,方可参加授箓。

  正如需要一重天炼气十二层圆满,方可参加传度一样。

  辛陆这一步之差,便错过今年的授箓。

  不过好在不影响他接下来的进境。

  未来六年中,他可以继续认真修行,以期臻至三重天法坛境界,并继续努力。

  法坛一层境界是参加授箓的下限而非上限。

  今年这次授箓中,也多的是法坛二层和法坛三层圆满境界的弟子参加。

  只是关于辛陆其人,谢一楹不好在纯阳宫的余逸辰面前提起。

  辛陆当初舍丹鼎派而选符箓派,原因并不复杂。

  对于如今的大唐修行界而言,龙虎山天师府毫无疑问执道门之牛耳。

  如果辛陆只是单独一人,或许会更多考虑未来自身发展。

  但他的家庭出身,决定了他只可能选择龙虎山。

  尤其是荣国公子丘明也和龙虎山结下仙缘,皈依入道的情况下,周天子和辛陆更没其他选择。

  除非龙虎山铁了心将他拒之门外。

  但对于这一点,龙虎山天师府不会刻意为之。

  终南山纯阳宫上下同样不介意。

  谢一楹当下不提,余逸辰其实也不会在意。

  选择是每个人自己做的,个人选择,个人负责。

  何况,早在纯阳宫领受龙虎山符诏时,吕锦段、王玄、蒋渔、余逸辰等人便对类似状况有心理预期,不会因此心神动摇。

  龙虎山天师府得了大气数,最近这几百乃至上千年,除非时代大势再出整体惊变,否则大唐道门格局不会有变化。

  纵使大唐纯阳宫、大汉纯阳宫、大宋纯阳宫、大明真武观等丹鼎派圣地重新合流,也很难改变这一点。

  何况,真要是除了惊天动地的大变化,纯阳宫一脉传承身处其中,也未必是福。

  故而王玄、余逸辰等人接下来,便只默默修行,恢复自家宗门元气便是,余者不做他想。

  “余道友和谢道友臻至八重天境界,可喜可贺。”

  授箓大典结束后,雷俊招待作为代表的余逸辰和谢一楹。

  二人此前都在闭关,去年几乎先后出关,也分别修成丹鼎一脉八重天婴变境界和炼器一脉八重天仙游境界。

  倒退个五、六十年,说起他们,倒有些一时瑜亮别苗头的意思,二人年龄相仿,皆天资横溢,分别在道门两大圣地修行,从前臻至七重天境界的岁数亦大致相仿。

  不过如今大唐修道界的局面,龙虎山一枝独秀。

  纯阳宫、蜀山派不会也没必要争个第二的位置。

  双方当前都只认真专注于自家重新积蓄元气崛起。

  因为老一辈和中生代前辈折损过大,不论余逸辰还是谢一楹,当前都已经渐渐成为宗门中新一代顶梁柱。

  谢一楹身为紫微剑主,臻至八重天境界更是意义非凡。

  不计行方不明的陈东楼,自王东初、尉柒月、张东源先后身陨后,大唐蜀山派终于又有了八重天境界的大剑修。

  陈东楼自然是蜀山上下心目中最合适最强大的紫微剑主。

  但在陈东楼常年不回蜀山,音讯渺渺的情况下,谢一楹修成八重天境界,终于能令紫微剑焕发更明亮的光彩。

  “听闻蜀山章掌门和纯阳宫岳西陵岳道兄都成功臻至八重天四层圆满境界,可喜可贺,大乘可期。”雷俊继续说道。

  谢一楹同余逸辰皆道:“师兄近日苦修不缀,之前有言,遗憾错过天师和国师新纳高徒,此此番特意吩咐我们携带礼物,代为祝贺,还请天师勿要见怪。”

  雷俊:“章掌门、岳道兄太客气了。”

  去年传度大典时,蜀山派、纯阳宫其实都有嘉宾携礼问候,此番更多是进一步表达谢意。

  近些年来,道家三大圣地常有往来,彼此皆获益良多。

  休养生息下,蜀山派和纯阳宫正在渐渐恢复元气。

  除了余逸辰、谢一楹成就八重天境界外,两大圣地年轻一代弟子,都开始陆续涌现出亮眼的新人,天才辈出。

  虽然似辛陆那般投向龙虎山的情况在所难免且不是孤例,但天下之大,蜀山派和纯阳宫纵使偶然困顿,但同样在短时间内,渐渐步出低谷。

  尤其眼下正逢天地灵气潮涌的阶段,大唐人间虽偶有风波,但大体进入太平年景,更有利于修士修行。

  蜀山派方面,徐端年事渐高,纪东泉也已步入平台期,但包括叶东明在内,余者皆年轻。

  相较于刚刚臻至八重天一层的谢一楹,掌门章太冈静心苦修,已成功臻至八重天四层仙游四海圆满之境。

  距离其当年初成八重天境界时,大约过去四十年左右光景。

  不过,仙游四海圆满,不意味着很快便能突破至九重天大乘之境。

  章太冈还有漫长道路要走。

  不顺的话,一直被卡在八重天到九重天的天堑难关之前,也不是没有可能,类似先例不知有多少。

  与之情况相仿者,则是纯阳宫的岳西陵。

  某种程度上,他同章太冈之间,也似余逸辰和谢一楹那般。

  四十年左右前,二人亦是同时臻至八重天一层境界。

  如今,他们也同时为九重天而努力。

  岳西陵为人内敛,因为其师黄玄朴的缘故,此后越发低调。

  但其心境平稳,认真潜修,岁月风霜皆不掩其昔日便名动大唐的风采,直至如今成为大唐纯阳宫当前修为境界最高的修士。

  纯阳宫当代掌门蒋渔因为年岁缘故,当前修为境界逊色于岳西陵,但她进步速度极快。

  将来蒋、岳二人谁能更先登临大乘,眼下还要挂个问号。

  “大唐人间接下来的九重天修士,首先看沈、方两位居士。”

  送走客人,雷俊和同门闲谈:“然后便是蜀山派章掌门和纯阳宫蒋掌门、岳道友了。”

首节 上一节 837/12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