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世事多变。
就雷俊所知,这些年天理门户几次洞开前后,大唐人间,有部分名门旁支子弟,悄然前往天理。
虽然人数相当有限,他们,也算是另一种角度的开枝散叶。
幽州林族这边,雷俊除了整理一些物资外,便是注意收集他们积累下来的各种书信。
通过这些书信,雷俊便可以更进一步掌握幽州林族见字如面的奥妙。
在他悟性提升到自然层次的如今,这一切将更加顺利,事半功倍。
一如先前他通过沧州叶族信息往来,连续截获玉栏山和南雨原的相关讯息。
幽州林族相关书信,当前最为雷俊所关注的,是一些他们和九天十地当中大同的关系。
虽然相关讯息极少,但此刻显得异常珍贵。
雷俊破坏了幽州林族和荆襄方族接引大同回归大唐人间的祭礼,阻断对方干涉大唐人间洛阳之战的可能。
洛阳之战如今告一段落。
可雷俊并没有忘了大同。
浏览相关书信后,雷俊若有所思:“嗯,再去荆襄那边看看。”
他离开沧州。
余下善后事宜,交给旁人,雷俊不多操心。
自沧州向西南而行,雷俊前往荆襄。
路上接到消息,雷俊在中州停顿了一下。
但没有前往洛阳。
虽然有张盈和上官庆等人主持局面,但此刻的帝京洛阳仍不平静。
此前大战固然是有虚幻帝京阻隔,但在这座城市开战,意义已然不同凡响,民心随之动荡不安。
名义上,赵王张腾和太子张徽全部身陨。
朝堂之上,甚至都塌了半壁江山。
张盈、上官庆他们还有的忙。
雷俊到了中州,在佛门圣地菩提寺旧址停下。
女皇张晚彤当前驻驾于此。
萧雪廷留在北海驱退北海鲸王。
张晚彤当前身边难得无人,一身便装,独自立于山巅之上,目视洛阳方向。
雷俊来后,她语气如常,随口问道:“让雷卿家为难了?”
“陛下无需担心,贫道无妨。”雷俊言道。
包括女皇在内,唐廷帝室此番声望大损。
相对应者,则是雷天师同龙虎山挽狂澜于既倒,声威扶摇直上,如日中天。
纵使当初他们打崩须弥金刚部时,都远远无法相比。
一定程度上,筑成雷天师此番声威的垫脚石,除了张腾、叶炎等人之外,还有女皇本人。
如此,雷天师名震大唐。
纵使修为境界尚有不如,但在当前这个时间点,在短时间内,隐隐然有大唐第一人的声势。
消息传开,莫说大唐内外,便是此方人间之外其他地方的人闻讯,接下来也会把更多目光,投向雷俊。
雷俊对此淡定,一如他过往一路行来。
他不为扬名而行事。
反过来,也不会为了不扬名而行事缚手缚脚。
一切顺其自然便好。
“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或许仍要劳烦雷卿家和龙虎山。”女皇张晚彤言道。
和云州之战前一样,她本人能不动手的情况下,都尽量不会动手。
雷俊:“陛下所想,亦贫道所愿,江山代有才人出,相信大唐很快会有更多有道之士涌现。”
“观你修为,第三页天书,你应该已经揣摩透彻。”女皇言道:“有空闲时,来朕这边阅览余下的。”
雷俊:“贫道先谢过陛下。”
双方皆神情如常,语气平静。
雷俊没有多言,只最后问了一句:“陛下,这天书的来历?”
女皇:“昔年天宫。”
雷俊闻言若有所思。
双方就此事不再多言,雷俊转而说道:“关于大同,陛下那边可有消息?”
女皇:“陇外萧族在那边有一支繁衍,当年曾有回归此方人间之意,朕授意远舟他们拒阻,彼时南北二林和荆襄方氏,没有介入。”
远舟,是陇外萧族当代族长萧航的表字。
当年,正是陇外萧族因归顺唐廷帝室而内部生出动乱的时候。
林族、方族自然因此敌视陇外萧族。
但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亦不希望大同回归。
“林、萧、方三族,在大同皆成了气候。”
女皇言道:“不过世事变迁,除他们之外,那里还有韩、苏两族。”
雷俊闻言,微微挑下眉梢。
阅览天师府敕书阁内古籍,这两个姓氏,也曾出现过。
数千年前,韩氏和苏氏,也曾是直追五姓七望的大族,虽然根底没有五姓七望深厚,但在一定时期内,同样能人辈出,奠定自身地位。
不过之后,随着时间推移,这两族都渐渐式微。
能屹立多年不倒的名门世家,终究是少数。
但现在看来,当年这两族也有旁支入大同碰运气,结果成功站稳脚跟,繁衍至今,还成了气候。
“大同回归此方人间,多处受阻。”女皇最后则说道:“但那里已经成功与另一方人间相通,远舟最近了解到的情况,那方人间里的皇朝,仍称为汉。”
雷俊颔首,心道晚些时候联系康明,双方消息可以更进一步印证。
“贫道正往荆襄一行,稍后待萧居士自青州返回陇外后,再行拜访。”他同女皇说道。
女皇微微点头。
雷俊接下来问道:“不知萧春晖居士,接下来有何打算?”
女皇:“他有心入天理,乃至前往明人间一游,万卷书早读过,如今他欲行万里路。”
雷俊:“三位萧居士皆俊杰,有过人之材。”
萧春晖“身死”,在大唐成了黑户。
这位原先许多人眼中女皇储备的宰辅之才意外“身亡”,令很多人不禁猜想未来朝局走向。
尤其是在经历长安之战、洛阳之战后,局势微妙的现在。
雷俊听女皇提及萧春晖并不会留在大唐人间李代桃僵后,心中便生出别的猜想。
女皇的步子,一如既往迈得很大。
萧春晖自甘过渡,外出游学,不用多问,将使更多学宫中人顶上来。
雷俊在沧州的时候接收外界诸多消息,已经听说方岳随大将军上官云博一道,前往荆襄。
虽然方岳被众多方族中人敌视,但他并没有就此同荆襄方族割席的意思。
当初荆襄方族树大根深,他孤身脱离赴京,其后受方族在内各大名门世族明里暗里非难,面不改色。
如今方族式微,方岳却也不是为了反戈一击。
相反,他是去尽量劝解保全荆襄方族核心圈层以外一些方族子弟。
如此,难免两边不讨好。
在唐廷帝室角度,亦不免惹人非议。
但方岳还是去了。
只是如此一来,基本彻底断绝他接替萧春晖的可能。
可以继续留在当前学宫祭酒的位置上,恐怕都要谢天谢地。
不过方岳自己,似是更喜欢现在这份差事。
以当前大唐朝局而论,四姓五望一起坍塌,影响最大不在高层,而在中下层,相关牵连人等众多。
接下来转型阶段,可能将持续多年。
在此期间,长安、洛阳、建业、岳麓四大学宫继续扩张,已是可以预见的局面。
雷俊早年听方岳聊过相关设想,短期内仍将是以大型学宫为基础,然后广开书院,鼓励讲学游学。
五姓七望积累的经学典籍,经由整理后,将不断在这个人间下沉扩散。
文脉散开,更多读书人涌现,书籍普及,但转型需要时间。
那同样将是巨大的工程,需要人力和耐心。
以及,大量的资源。
对于如今的大唐人间而言,如果想要后续不断达成女皇的构想,这需要持续不断的大量投入,以完成转型。
好在,这趟终究有四姓五望和大量皇族公卿的积蓄作为初始支撑。
问题是将来。
损有余补不足,固然为大众所欢迎,但长时间推行阻力会越来越大。
不足者变作新的有余者后,未必乐意补后来者的不足。
届时,需要新的变化。
变化,有不同方向。
这位女皇陛下,属意哪种?
雷俊静静看着女皇。
…………………
帝京洛阳,张盈、上官庆等人忙碌之余,同样在关注相关事。
“地海那边传来最新消息,唐国师斩杀破黎一族族长黎岩。”
卢震同张盈、上官庆言道:“接下来唐国师正同地海五族联军首领黎钟定交手时,原本的地海之主黎元衡,忽然改为同黎钟定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