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664节

  万魂幡上黑雾缭绕,同时浮现一个中年道人的身影。

  “鬼王”宗汉看对方觉得眼生。

  不是当前这个时代的蜀山派修士。

  联想到万魂幡的一些效用,宗汉大致猜到几分。

  “那名为清霄府的法宝,确实有重新现世的迹象。”

  抵达人间后,姬尧、李林雪比先前在黄泉时更加肯定。

  清霄府,乃昔年大唐蜀山派前辈高人李克道长祭炼而成并留存至今的至宝。

  姬尧的万魂幡倒是没能拘禁李克的邪魂。

  眼下黑雾中那个面无表情双目无神的中年修士,乃是李克的亲传弟子,同样也是大唐蜀山派多年前的前辈长老,名为石春斌。

  李克亡故后,清霄府便由石春斌祭炼温养。

  通过石春斌的邪魂,姬尧、李林雪有所感应。

  “须弥金刚部已经覆灭,唐廷帝室同孤鹰汗国大战后伤了元气,龙虎山天师府当前呢?”李林雪冲宗汉问道。

  宗汉:“同须弥金刚部一战,天师雷俊负伤,在龙虎山休养,大唐国师唐晓棠在海外伏妖,另一位九重天大乘高真许元贞则入了传说中的蓬莱。”

  李林雪看向里蜀山掌门姬尧:“这方人间的蜀山暗弱,但可能是唐廷帝室余下力量集中驰援处,龙虎山天师府当前则同样空虚。”

  当初巴蜀、南诏一战,里蜀山一脉折了九重天高功长老亢安道人为首的大量高手。

  其中亢安道人正是被前任天师唐晓棠斩杀。

  对方更斩伤白骨神舟,累得里蜀山近年来一直费力温养修复。

  姬尧:“蜀山和龙虎山,哪里都不去。

  我们这趟的目标首先是三个。

  其一,那名叫清霄府的法宝。

  其二,丁口。

  其三,高修为层次的大妖。

  余下其他,晚些时候视情况再做决定。”

  虽然亢安道人折在龙虎山唐晓棠剑下,但姬尧此刻并不失冷静。

  经过上次大战后,虽然当前已经没有了须弥金刚部,但姬尧不打算再直接冲击唐廷帝室。

  就算要动作,也如宗汉所言,待地海九黎、东海天理、北海罗渊等其他地方都有动静后,再一起围猎大唐不迟。

  眼下,先将清霄府等存在稳稳落袋为安。

  他冲身旁一名里蜀山高功长老点点头。

  对方于是取一只缩影囊,交给“鬼王”宗汉的行尸。

  宗汉道谢一声后,便即离去。

  看着缩影囊内东西,他心头微微发热。

  另一边,里蜀山掌门姬尧冲李林雪交待道:“田师弟留守黄泉,我去取清霄府,这边辛苦师叔了。”

  李林雪和她身后一众里蜀山修士齐声应诺。

  PS:一万字章节

第371章杀入黄泉(二合一章节)

  姬尧携万魂幡离开。

  李林雪则转头看向身边其他里蜀山修士,目光落在一个中年道人身上:

  “长朋,掌门将白骨神舟暂交你掌握,你接下来自己行动,寻找合适的大妖加以猎杀或擒拿,收容其生魂、血肉。”

  名叫路长朋的中年道士应声答道:“是,师伯。”

  其人看上去面目清癯文质彬彬,虽然和其他里蜀山修士一样着布衣麻鞋,但观之更似儒家文士,而非道家高功。

  不过,在丁川身陨后如今的黄泉,他是仅次于姬尧、李林雪、田凌枫之下的里蜀山第四高手,八重天仙游四海圆满的境界修为。

  最近一两百年内,因为从大宋人间方面有众多收获,黄泉中里蜀山一脉迎来发展良机。

  除了白骨神舟、天禽地兽镜两大至宝先后功成外,便是亢安道人和田凌枫先后突破至九重天大乘高真之境。

  甚至,还有一位八重天圆满的里蜀山高功长老,身陨在八重天和九重天之间的天堑劫难下。

  饶是如此,仍有丁川和路长朋,在不断积蓄,为冲击最后的天堑劫难做准备。

  可惜,此前在大唐人间,他们先后遭受巨大挫折。

  里蜀山高功长老和中三天修士,皆损失惨重。

  甚至直接折了九重天的亢安道人与八重天圆满的丁川。

  其后虽然从大宋人间再得补充,恢复些许元气与积蓄,修复受损的法宝,但不足十年时间,里蜀山新生代修士还不足以填补上来,故而当前里蜀山一脉高手数量较先前仍显单薄。

  路长朋上次留守黄泉,这次则随姬尧、李林雪上来大唐人间。

  “不要放松警惕。”李林雪言道:“早先黄泉被触动,真相一直不明。”

  路长朋:“是,师伯。”

  在他驾驭下,偌大的白骨神舟仿佛隐于无形,然后悄然脱离里蜀山修士的队伍,独自行动。

  李林雪带着其他人向前,不急不缓,靠近大唐疆域,靠近人口稠密地区。

  她虽有黄泉剑在手,但并不直扑蜀山派山门霄顶。

  这位里蜀山太上长老只是静静坐镇中央,为其他里蜀山修士压阵。

  其他人散开,各自搜罗人口。

  李林雪的存在……则有几分像是摆明车马,吸引大唐修士的注意。

  她有意为姬尧和路长朋作掩护。

  路长朋携白骨神舟离开,不入大唐疆域,目标是大唐人间的强悍妖族。

  天禽地兽镜虽已初步祭炼完成,但想要具备更强的威力,则需要加以储备。

  便如万魂幡储备人族修士的邪魂一样,天禽地兽镜储备的关键,在于足够强大的妖兽或灵兽之属。

  在当前的大唐人间,相对而言,大唐疆域以外,里蜀山更容易有机会。

  大唐疆域范围内,吸引里蜀山注意力的,其实是“鬼王”宗汉提及大唐北疆新建牧场、林场,学习异族法门,豢养大量异兽。

  但前往那里需要斜跨几乎整个大唐疆域。

  路长朋驾驭白骨神舟虽然可以尽量隐秘行事,但仍有些不稳,不符合里蜀山预期。

  是以路长朋只先在雪域高原或南荒一带活动,尝试猎捕、猎杀当地大妖。

  如此一来,一定程度上等于给大唐皇朝减轻少许边疆隐患。

  不过于黄泉里蜀山而言,当前重中之重是积累自身储备。

  天禽地兽镜能发挥更大威力,则里蜀山将来亦有更大活动空间。

  九重天大乘高真李林雪虽然没有率领大批里蜀山传人北上大唐蜀山派山门霄顶,但他们步步为营,蚕食四方掳掠人口,唐廷帝室方面自然有所应对。

  帝京洛阳,太子监国,谕令下达给相应靠近的几大重镇。

  荆襄方族族主方景升,亲自出马,并携方族众多高手向西南而进。

  蜀山方面,既然里蜀山不来攻,则蜀山奉御命,主动南下。

  年事已高的长老徐端留守霄顶,掌门章太冈亲自带队,新任的紫青双剑剑主纪川、谢一楹皆同往。

  东边潇湘之地,湘王张洛带领潇湘高手西进。

  为防万一,陇外萧族族主萧航,携浩然剑再出,南下驰援荆襄方族和蜀山,共同面对里蜀山威胁。

  没有萧航和浩然剑坐镇,向西而去的雪原和西域方向,显得空虚,唐廷帝室方面,遣人填补。

  经历同孤鹰汗国、须弥金刚部的大战后,大唐皇朝当前亦亟需恢复元气。

  受此影响,各方面人手都开始有些捉襟见肘。

  帝京洛阳方面,已经在第一时间传讯给深入东海的当朝护国法师唐真人,希望她杀退海王菊后,先回返陆上。

  虽然眼下只有李林雪露面,但如今世人皆知,黄泉里蜀山有不止一位道家九重天高手,掌门姬尧实力甚至更在李林雪之上,大唐不得不防。

  唐廷方面,同时亦遣人前往龙虎山,慰问雷天师伤情。

  雷俊以天书暗面调整自身状态,仍一副法力气息低落的模样,接待朝廷来使。

  同一时间,蜀南黔州一带,大唐修士同里蜀山修士再次接战。

  此番接战,虽然大唐蜀山派同黄泉里蜀山乃是宿敌,且蜀山派掌门章太冈亲自带队,但大唐方面领军人物,当属荆襄方族族主,九重天大儒方景升。

  经常将防范黄泉里蜀山一事挂在嘴边,如今黄泉里蜀山当真重现大唐人间,荆襄方族倒也没有推搪。

  洛阳方面唐廷帝室谕令下达,荆襄方族顿时整体行动起来。

  除了族主方景升亲自出马外,荆襄众多高手一起出动,尽显大族底蕴。

  虽然方族大老爷方浣生留守祖地,长子嫡孙方竺当前在帝京洛阳,但荆襄方族仍然高手云集。

  同方鹤州同辈的上一辈方族家老方世翰。

  方族三先生方善同。

  出身青州叶族的三夫人叶玥。

  方族五先生,同辈人中最出色的女性大儒方菲。

  方族六先生方度。

  率领族中其他族老及新生代、中生代子弟,一同随族主方景升迎战黄泉里蜀山邪修。

  不过,真正交上手以后,第一时间吸引他们注意力的并不是里蜀山修士。

  而是大唐蜀山派弟子。

  就见眼前淡淡金光闪烁,纯正和阳之气尽显,顿时将里蜀山修士惯常流露的黄泉死寂阴气压下。

  “那是……”方三先生方善同,和自己妻子叶玥对视一眼。

  远方,方六先生方度的声音传入他们夫妇耳中:“应该就是之前传闻中蜀山派得天师府、纯阳宫相助,专门炼来对抗黄泉邪修的纯阳法器。”

  里蜀山修士,同样惊讶。

  余辉乃是已故里蜀山高功长老丁川的亲传弟子,为里蜀山一脉当前中三天修士中出类拔萃的剑修。

  本命法器一口飞魂剑杀伐犀利,剑下亡魂无数。

  当年,他曾随同恩师丁川等人一同到过大唐人间。

  不过战事未到最后时刻,余辉便因一些原因提前返回黄泉,故而没有赶上最后让里蜀山一脉元气大伤的南诏决战。

  那一战,令黄泉里蜀山一脉在意的是唐廷帝室整体反应迅速,大量调集各路高手。

首节 上一节 664/12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