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199节

  而动手的话,纵使一人压全山,终究难以避免犯上作乱,欺师灭祖的争议。

  元墨白自不会坐视。

  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那大家便都再无顾忌。

  只是,他的四师兄姚远,比他更快一步出手。

  作为主持府内大小事务多年的高功长老,作为师门长辈,姚远为唐晓棠背书,说服力就全然不同。

  这一刻,唐晓棠冲锋在前。

  姚远则为她提供了法理依据。

  而且,姚长老也不是缩在后面看着。

  这位从前和二师伯李红雨友善,近些年则极为低调的姚长老,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不留余地。

  唐晓棠动手的同时,姚远也一起参战。

  他强行阻断了上清雷府洞天与李松之间的联系,致使这位太上长老借上清雷府洞天疗伤的打算未能尽全功。

  李松本就年事渐高,此刻再伤势未愈,哪怕面对初成八重天的唐晓棠,招架起来也感到艰难。

  万幸有天师袍救场,否则李太上长老面对年龄不够自己零头的道童唐晓棠,一张老脸要被按在地上摩擦。

  而李紫阳、姚远这对师兄弟,则同室操戈,也上演一场龙虎斗。

  天师府新一次李外之战,正式开始。

  ……只是略有些黑色幽默的是,元墨白因此暂时置身事外了。

  仿佛一如既往,严守中立。

  当然,他无心坐山观虎斗。

  诚如其本人所言,因为个人原因,他对天师之位没有强烈意愿,也基本没有接任的可能。

  之所以暂时不动,是因为龙虎山这条大船,船上船员争夺船长之位的同时,需要有保底的压舱石,至少保证船本身不能先沉。

  “虽然不见血河派上三天的高手,但齐硕到附近了。”元墨白的提防并非无因。

  齐硕,乃黄天道高功长老。

  先前一战,黄天道死伤惨重,掌门太平道人休养暂无音讯,近年来便是齐硕等聊聊三、两人主持支撑黄天道大局。

  龙虎山天师府爆发大战,果然少不了黄天道来凑热闹。

  可能,还有一些人也藏在暗处。

  “如今山上已非安乐妙境,是否回山,你自行决断。”元墨白交代道:“山外同样不太平,你自己多小心。”

  雷俊确实在考虑相关问题。

  不过,就在这时,他脑海中光球忽然闪烁,浮现字迹:

  【龙虎失血,群鲨云集,似危实安,凶中藏吉。】

  雷俊阅读这十六个字,微微挑眉。

  他再仔细看随后出现的三条签运:

  【上上签,日落前赴大榆岭一行,可得三品机缘一道,后续可拓展,虽有风浪然有惊无险,无后患隐忧,大吉!】

  【中中签,返回龙虎山,山下可得六品机缘一道,但遭逢危险,当慎重行事,平。】

  【中中签,游走于山外,行踪隐秘,低调行事,无额外所得,亦无所失,平。】

  居然出了一道上上签?

  雷俊惊讶。

  而且,还是一道后续可拓展的三品机缘。

  大榆岭……

  雷俊向北方望去。

  那是位于龙虎山外围的山岭之一,位于龙虎山以北。

  雷俊眼下在龙虎山以南,要不经龙虎山前往大榆岭的话,还需要绕段路。

  不过算算时间,应该可以在日落前赶到。

  只是不知,那里究竟有什么。

  雷俊心中思索,面上不露声色。

  他身边,也有些由他带队行动的年轻同门,这时大都将视线望过来。

  有些人茫然,有些人迟疑。

  当中,既有李姓子弟,也有外姓子弟。

  而他们彼此间看向对方的眼神,都异常复杂,只是不信任的底色,大都一览无余。

  “雷师弟?”

  远方,陆续有其他同门,一起聚拢过来。

  雷俊闻声,打眼一扫,先看见不少熟人。

  为首两个身着深红道袍的授箓弟子,一个如书生般温文尔雅,一个则板着面孔,神情严肃。

  前者是前任天师李清风亲传四弟子,方简。

  后者则是太上长老李松的嫡孙兼徒孙,李空。

  李空同雷俊见礼后,沉默不语,虽然板着面孔,但目光复杂。

  方简则开口道:“雷师弟,我们预备回山,可要一起同行?”

  雷俊摇头:“我当前,会先留在山外。”

  他看着方简、李空,慨然说道:“家师来讯,除血河邪道外,山外还有黄天道徒活动的迹象,显然都想要趁火打劫。

  山上现在确实发生了不愉快的事,不过那终究是在本派内部,可以关上门慢慢解决。

  但绝不能容许外道邪派狂徒借机得逞,不可给他们半点机会,叫他们以为天师府已无人!”

  周围一些天师府弟子闻言,都精神为之一振。

  “雷师弟,伱真的有元师叔的风范,面若平湖,心有惊雷,不论外间风高浪急,本派都有你们作为中流砥柱,实在是一大幸事。”

  方简徐徐说道:“方某不才,愿效法一二。”

  雷俊所言,周围众人听了,都感到信服。

  但此刻听方简这么说,有些人则感到惊讶。

  毕竟,有些时候,方简并不代表他个人。

  李空在一旁默默听着,这时开口说道:“重简师弟、重云师弟所虑甚是,山外便辛苦你们了,只是,也需注意安全,山门当前亦空虚,我回山听候元师叔调遣。”

  当前的局面够复杂,元墨白、雷俊、方简等人能置身事外,便足够李氏族人松一口气。

  李空深深看了雷俊、方简一眼:“希望……风平浪静后,我们仍能如现在一样聚首。”

  李空个人这些年来同雷俊来往还算平和。

  ……虽然,李空觉得好相处可相交的,是他雷师弟的对外人设。

  在场李氏子弟,大多随李空一起离开,赶往龙虎山山门。

  外姓子弟,也有部分人回山。

  他们特意避开李空等人,预计从另一个方向回去。

  这种特殊时刻,雷俊、方简并不强求。

  他们只是把愿意留下的人,做简单的重新编队,然后指挥安排。

  此地没有其他长辈,雷俊、方简自可直接做主。

  “上官师弟,你不回山?”雷俊看向另一个熟人。

  和他同年经传度入府的上官宏。

  上官宏向雷俊打了个道家稽首:“雷师兄所言,正是我心中所想,身为天师府弟子,首先当以天师府为重,不可给外敌钻空子。”

  迎着雷俊平和的目光,上官宏轻声说道:

  “家师已出关,但身体仍不适,当前只呼吁三师叔祖、三师伯、四师伯和唐师姐暂且罢手,有事可以公议解决,莫要给外人看笑话。”

  雷俊闻言,默默点头。

  上官宁,或者说唐廷帝室的态度,这次也变得暧昧起来了。

  这当中自然有他们暂时无力插手的缘故。

  包括女皇陛下在内,唐廷帝室当前紧急要务,是平息吴王引发的动乱,尤其是东海妖族登陆!

  故而他们暂时无暇南顾。

  上官宁本人更是有伤在身,伤势比李松都只重不轻。

  但暂时抽不出身,不代表不能明确表态以作震慑,乃至于晚些时候秋后算账。

  可现在完全不表态,就着实有些惹人遐想了。

  两不相帮,严守中立自然可以。

  但之前李氏一族尤其李紫阳一脉,一直在努力靠拢唐廷帝室。

  现在看来,至少在这件事上,女皇陛下同先帝张启隆的想法,似乎并不一致……

  事发突然,女皇又赴东疆沿海平妖乱,联络不便。

  上官宁第一时间有此决断,如果不是她自行其是的话,那就是早跟女皇已经通过气了。

  当然,眼下李氏还有希望,并未真正露败象。

  李红雨、李正玄两大高功法师,都不在龙虎山。

  一旦他们回山,局面便可能大变。

  或许那时才能看出上官宁和唐廷帝室的真实打算……

  “五师伯是老成持重之言,比我们思虑周详。”雷俊心中转着念头,面上不动声色,说着毫无营养的客气话。

  他视线转动,从上官宏的面庞,转到远处另一人身上。

  那是个看上去二十岁上下年龄的年轻道士,沉默寡言,跟在方简身旁。

  乍一看,颇为不起眼。

  但其实除了雷俊外,不少人都时不时瞟这年轻道士一眼,暗中观察。

  年轻道士不姓李,姓徐,名叫徐瑞。

  但是,他的师承有些特殊。

  他的师父,是前任天师李清风之子,李正玄。

  昔年少天师开门纳徒,本欲收亲侄李凤河为开山大弟子,但因为种种原因,他最终选择一个外姓道童。

首节 上一节 199/12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