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火的经验教训积累下,他们如今对那新灵符也不算陌生。
攻击距离明显超出其他灵符不假,基本抹平了儒家咏诵一脉修士施法上的距离优势,甚至偶尔还反占上风,但可能消耗较大或者祭起灵符速度较慢,所以单人施展难以密集,时间间隔较长。
同时,论距离仍然被儒家神射一脉修士压制,尤其是本命法术修持有远矢、雁箭等进一步训练加强远射的人。
但是……
对面闪光的那座山峰,和这边距离也太大了。
别说五重天境界的道家符箓派修士,就是五重天境界的儒家神射修士来了也不容易。
是有蜀山擅飞剑的高手偷袭,还是有同为儒家神射一脉的中三天修士狙击?
就算是这两派修士,也要全神贯注准备良久后,才能有如此威力的一击吧?
总不能是上三天高手?
林族众人诧异不已。
好在主事者也算见惯风浪,很快冷静下来。
己方最有威胁的高手已经身亡。
对方却有出乎预料且不明底细的高手。
眼下已不宜再战。
这位中三天的林族家老当机立断:“走!先离开这里!”
林族中人冷静下来,没有多停留,当即纷纷撤离此地。
那领头的林族家老,则稍微犹豫一下。
他到那丧命的林族神射手身边,检查一二,飞快搜集痕迹,也不细看,只一味收拢,预备晚些时候再慢慢研究。
饶是这林族家老见多识广,这一刻翻查死者尸体,也不由得头皮发麻。
尸体正面的巨大伤口,已经叫人触目惊心。
而尸体背后,连椎骨带背脊,竟似乎都被由内而外的爆炸力量,搅烂掀飞。
血肉模糊已经不足以形容。
根本就剩不下多少血肉,伤口完全焦黑,甚至还有残存余火在燃烧。
若非这林族中人修儒家神射一脉传承,肉身气血之强韧远超其他儒家修士,怕是正面都无法继续保持人形。
道门飞剑虽强,但不会造成如此伤口。
倒是同为儒家神射一脉,有爆炎矢,造成伤害略有些相似。
可爆炎矢一离弦,便仿佛大日经天,声势骇人。
刚才对面上来的攻击,却只有电光一闪……
这林族家老百思不得其解,只在死者身后破碎的山岩中,发现一枚已经变形的金属弹丸。
“……是这小东西?”林族家老更惊讶。
他顾不上再多想,连忙收拾东西,预备离开。
但这时,他忽然心头警兆浮现,全身汗毛倒竖。
上方阳光洒落,照得地上两个影子。
一人在另一人身后,似乎高高举起什么。
那林族家老浑身上下剑气勃发,一边转身,一边大喝:“阴邪鬼蜮,岂可放肆?!”
伴随他这一声大喝,身后人本已抬手高举过头顶的动作,似乎略微慢了半拍。
但在这林族家老剑气凝聚反击时,那人手里东西仍先一步当头敲下。
剑气如网。
但瞬间就被打破。
出手之人,正是雷俊。
儒家修士的精神念头修为都很不错。
那林族家老修行的本命法门之一,更是江州林族秘传的浩然剑围。
臻至一定造诣,无需如何作势,剑气自然警戒周围,随时备战。
若非如此,这位中三天层次的林族家老也不至于及时察觉有强敌摸到身后。
但察觉归察觉,雷俊手里短棒打下,直接将对方长剑砸断。
短棒去势不停,仍稳稳敲在那林族家老头顶。
“砰!”
血花四溅。
那林族家老顿时身体朝后倒。
雷俊修为步入中三天后,先是四重天元符境界时阴阳合煞,然后五重天道宫境界时,再同炼阴阳二罡。
连续加持下,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他施展法术,威力比同境界修士更强。
这林族家老如果第一反应是逃跑,还能多坚持几回合。
但硬碰硬,当场就被雷俊打散剑气,一棒槌放翻。
虽然他修持的另一门本命法术颇为神妙,能从精神层面震慑对手,但雷俊精神修为同样不俗,动作只是略微一顿,短棒仍然后发先至落下。
“谢谢你帮我找回来。”雷俊招招手,收回那已经严重变形的剑丸。
严格来说,这元磁剑丸,并非雷俊真正意义上的本命第二法。
他的本命第二法,称之为两仪元磁法咒。
因为雷俊这次思维有些放飞自我的缘故,此法以两仪元磁为根基,能衍生出多种变化,承载雷俊多种不同的构思。
元磁剑丸,是此法应用方式的一种。
总体上,今天试验的效果很好。
威力不错,距离也让人满意,就是消耗太大……雷俊也微微苦笑一下。
看来还要继续改良。
一般同境界修士,都顶不住这么大的消耗。
雷俊一击之后,也需要时间恢复法力,否则他就在那边山上针对这边的敌人远程挨个点名就成。
好在这一击,就解决那个中三天层次的林族神射手。
雷俊一边依自身阴阳圣体周转阴阳二气,一边借助息壤旗灵力滋养,双管齐下,快速恢复法力。
在这个过程中,他第一时间冲下山,来到这边的山林。
虽然一些林族子弟作鸟兽散,匆匆撤离,追之不及,但尚不用担心人多嘴杂。
这世上有道家飞剑和儒家神射存在,消息传回,反而会混淆林族其他人视听,令他们疑神疑鬼以为天师府另有强援。
只要将眼前这个试图刨根问底的林族家老解决便好。
雷俊将尸首和现场整理一下后,重返仙流宫。
云展等人见他平安无事回来,这才纷纷松了一口气。
雷俊无需和他们多交待,只吩咐众人一起继续稳守仙流宫。
林族中人在这里又一次碰壁而回。
幸存撤离的子弟七嘴八舌描述,模糊不清的信息更让同族长辈难以判断。
虽然感觉可能性很低,但出于提防蜀山或其他势力参战相助天师府,相助仙流宫的考虑,林族众人的行动,反而更加谨慎起来。
雷俊在仙流山仙流宫,终于能过几天安生日子了。
而上上签命途昭示的七日之期,眼瞅着也已经来临。
“林族暂时不来攻仙流山,但我们不可轻敌大意,更要谨慎提防。”
雷俊一本正经吩咐:“诸位师兄、师弟谨守道宫,不要给对方可趁之机,我巡视山中,以防他们另有诡计安排。”
云展等人齐声应诺。
“雷师弟,你觉得最近淮山之乱,会影响本派同江州林族之间的战事么?”云展忽然想起什么,向雷俊请教道。
如今大唐天下,确实不大太平。
原本,五姓七望,便仿若一个个国中之国。
三道四佛这七大宗门圣地,虽然多数时候与唐廷帝室同声同气,但也都各自雄踞一方。
经历先前西域之战,先皇驾崩诸事件后,山河飘摇,大唐江山越发不稳。
除了信州龙虎山同江州林族之间的大战外,暗流汹涌的大唐皇朝其他地方,也生出乱子。
就在这几日,龙虎山天师府收到情报,北方大江以北的淮山,爆发白莲之乱。
白莲宗终于再次起事。
于民间闹出来的动静,比大江以南这边,还要更激烈,短短几天时间,就烽烟遍地。
当然,对此事头疼的人,不止唐廷帝室。
之所以云展等天师府弟子提起,是因为如今再次闹白莲之乱的淮山,位置上颇为特殊。
淮山本身交通不便,但作为大唐腹地,雄视四方。
向西北去,乃是佛门四大圣地之一菩提寺经常宣善传法的地区。
菩提寺与白莲宗之间的关系自然不用多提,双方是老冤家对头了。
而淮山向西去,则是荆襄方族的势力范围。
向南方去,隔着大江同江州相望。
而偏偏,这三家顶尖大势力,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西域之战,荆襄方族损失不小,近年来一直低调修养。
菩提寺近期忙着迎回祖师舍利和佛宝。
江州林族自不用多说,再次同老冤家天师府开战。
白莲宗挑选淮山起事,正是抓住难得的空当时机。
眼下林族无心处理,只守住大江天险。
荆襄方族和菩提寺,各分出少许力量,协助唐廷帝室平乱。
江南江州、信州打得热闹的同时,江北此刻打得更热闹。
“林族防备江北是肯定的,但不会下力气去管。”
听了云展的问题,雷俊随口答道:“他们的首要目标,仍是本派,我们不可大意。”
云展等人皆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