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128节

  前几年,纪师弟曾经同你师父又比试一场,但已无关恩怨,只是切磋交流,看看双方这些年各自进境。

  纪师弟嘴上虽不说,但我知道他对元道友的修为艺业,素来推崇。

  至于些许内情,本派也只限于寥寥几人知晓,绝不会外泄,至于我这徒儿……”

  他看了一旁规规矩矩束手而立的纪川:“……他是纪师弟之子,后来无意中知晓一二,嘴上没把门的,我稍后会好好让他涨涨记性。”

  纪川低首:“师父教训得是,弟子知错。”

  不过,何东行看着雷俊,忽然一笑:“只是既然你已经知道了,那不妨跟着听听,恩怨虽已化解,但我仍乐意给元道友添点堵,嘿嘿!”

  这老道忽然有些孩子气的举动,叫雷俊哭笑不得:“前辈,这恐怕有点不合适……”

  话是这么说,但他其中心里快好奇死了……

  “元道友所言非虚,当年他确实是无心之失,因为那时候,他甚至连神智都尚懵懂。”

  何东行悠然道:“山貔贪嘴,得了灵气滋养后,口涎偏又销金蚀铁,什么都敢吃,什么都能嚼,结果有一日,就把纪师弟养的灵花也给吃了。”

  顿了顿,这老道士补充一句:“纪师弟栽培那灵花,已近六十载,就等甲子之期一到,便可收获。”

  雷俊闻言,嘴角抽搐一下。

  灵花生长六十年,不算长。

  但一个修士亲自花功夫栽培照料六十年……对照这世界修士的寿命来说,这已经是个很有分量的数字了。

  虽然不知道纪长老培育那灵花打算用来做什么,失去灵花又会蒙受什么损失,但看他儿子纪川时隔多年仍情绪爆炸,就能估个大概。

  尤其纪川平时看上去,还属于比较镇定自持的作风……

  某只滚滚误吃灵花,被蜀山弟子追杀,向巴蜀之外逃亡。

  幸亏有上上代天师出手,方才庇护某滚滚,赔偿蜀山长老,化解这段恩怨。

  除了当事人纪长老外,便只有何东行等极少数人知道个中详情。

  稍微知道少点的人,大约只晓得本派纪长老和龙虎山元长老有些旧怨,但不清楚具体细节,自然也就不知道元墨白的根底。

  而天师府那边,就更是少有人知素来德高望重,温和端方的元长老,还有这般黑历史……

  “可惜,你师父自当年离开后,再未入蜀,老道我很欢迎他重归故里。”何长老乐呵呵说道。

  雷俊也笑。

  心中想的则是,回去后应该不至于被师父灭口吧?

  蜀山那位何长老也不问雷俊来巴蜀具体为何事,详细去何方,只说道:

  “此间还有事料理,雷小友如果不急,稍等几日,晚些时候叫我这徒儿为你做向导。

  如今地脉变动频繁,蜀中不比川外,情况更复杂,你初来此地,莫要大意。”

  对方这是切实关照之言,雷俊不多推辞,谢过何东行、纪川师徒。

  蜀山众人,在此地围猎名为九爪石狮的大妖,通过种种手段,已经将这大妖成功困在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地底。

  接下来,何东行将亲自施法,从地下逼出九爪石狮,然后将之斩杀。

  纪川等蜀山弟子,在外围布置法器,从旁辅助。

  准备得差不多了,其他蜀山弟子也陆续来何东行这里集合。

  “何师伯。”一个丰神俊朗的年轻道士,腰间别着一根玉笛,腾云驾雾来到孤峰附近,向何东行复命。

  纪川在旁帮雷俊介绍:“雷道友,这是本派高师叔门下的林信然林师弟。”

  他并未太详细地介绍,只简单说了几句。

  但雷俊现在对某几个姓氏,比较敏感。

  更何况,来之前,元墨白就有提过,蜀山派里,有不止一个两个江州林族子弟。

  嗯,还有晋州叶族、荆襄方族,以及陇外萧族的……

  林信然的表现,相对纪川则要淡定许多,没表现出什么特别的情绪波动,如常和雷俊见礼。

  而晚些时候到的另外一个蜀山弟子,则和纪川当初第一反应近似,甚至犹有过之。

  纪川当初好歹还只是自己一人,情绪临时失控。

  现在这个名叫赵岗的蜀山弟子,哪怕何东行就在一旁,他仍然瞪圆眼睛,怒视雷俊。

  “这位是……纪师叔门下的赵岗赵师兄。”当着雷俊的面,纪川提起自己父亲,是按师门宗承相称。

  那赵岗作为纪长老门下亲传,此刻圆瞪双目注视雷俊。

  但何东行在旁,他不敢放肆,压下火气。

  不过,等何东行去做捕杀九爪石狮的最后准备时,在场只剩赵岗与雷俊后,他压低声音:

  “元墨白的弟子,我记住你了。”

  雷俊闻言,平静转头看对方。

  赵岗哼了一声:“咱们,来日方长!”

  “嗯,你记住了,但没用,就像你本人一样……”

  雷俊:“看起来也有两把刷子,但没毛。”

  PS:今日第一更

第127章这事,不能怪我吧?

  赵岗深吸一口气,眼睛直勾勾注视雷俊。

  雷俊平静与之对视。

  “赵师兄,家师召我们过去。”远处传来纪川的呼唤声。

  赵岗点点头,收回目光离开。

  雷俊则很淡定。

  如果他观察不错,这个赵岗虽然是纪长老的弟子,但只知道自家师父同元墨白有恩怨,不像是了解详细情形和元墨白根底的模样。

  相对这个打不过自己,斗嘴嘴也很笨的炮筒子,雷俊更在意另外一人。

  他视线看向远方。

  在那里,林信然正和纪川、赵岗等蜀山弟子站在一起。

  姑且先不说对方是不是江州林族或者幽州林族子弟。

  雷俊这趟出山前,师父元墨白曾经提及,如今蜀山派内部,同样不太平。

  眼下,倒还没有龙虎山李氏这样一家独大,世袭掌门的情况出现。

  蜀山派修士同样不禁婚娶,不过一般来说,师承传续方面,蜀山派秉承亲子不同承的宗旨。

  传人如果有子嗣,向来不亲自教导,而是拜入其他师兄弟门下为徒。

  将来如果有了更下一代,如无特大意外,也会再转入其他宗支门下。

  虽然也有大范围交叉的情况出现,但蜀山派内部,暂无特别庞大的宗族。

  只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蜀山派内部此前最大的分歧在于,入世和出世。

  相较于终南山纯阳宫和龙虎山天师府这另外两大道门圣地来讲,蜀山派同大唐皇室关系最为疏远。

  一方面是他们僻居巴蜀。

  另一方面也是蜀山派历史上素来如此。

  大唐之前的朝代,蜀山派也一直偏居巴蜀一地,少有出川,守着巴蜀群山,尽量避免外间风雨。

  但一方面是唐廷帝室为了对抗儒门世家五姓七望,大力扶持佛道圣地。

  另一方面是随着蜀山派自身发展壮大,需要越来越多的修行资源。

  作为道家外丹派或者说炼器派,鉴于传承道统,蜀山修士修行所需资源,其实相当庞大。

  于是近千年以来,蜀山内部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修士发出声音,由出世转为入世,更多同唐廷帝室以及外界接触往来。

  好处,当然有。

  蜀山日渐发展壮大,作为道门三大圣地中历史最短的一家,迅速坐稳自己的位置,道家炼器派发展壮大,可以同符箓、丹鼎两脉鼎足而立。

  蜀山派的势力范围渐渐走出巴蜀,踏足两湖,甚至接触关陇。

  但问题,也不是没有。

  大量外界人才流入蜀山,也让蜀山内部的声音越来越多,越来越杂。

  不知该说是幸运还是不幸。

  当前时代,蜀山涌现出不少修为高明的大修士。

  但偏偏缺少一言九鼎的领头羊。

  于是直接呈现的结果就是……

  山头林立。

  “一定要说的话,只要不撕破脸大范围内斗动武,山头林立也并非不可接受的情况。”

  元墨白当初言道:“追溯多年前的历史,本就是巴蜀群山间众多小门小派乃至散修联合,组成蜀山盟,最后渐渐发展为蜀山派,才彻底奠定道家外丹一脉传承的祖庭根基。”

  山头林立,甚至可以算是蜀山的传统之一了。

  “但现如今天下大局暗流汹涌,风云聚会,随时可能大变。”

  元墨白感慨:“怕就怕外界多方影响下,蜀山最终步了本派当年的后尘。”

  真要是内讧分裂,后果可大可小。

  或许有可能分散的力量整合为一束,进而更上一层楼。

  但更大的可能是,剧烈内耗,元气大伤。

  某种程度上来说,天师府也算前车之鉴,给蜀山派打了个样,让蜀山派内部各方领袖虽然常有争端,但还能一直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

  只是,正如元墨白所言,如今天下局面多变难测,一点计划,一点意外,可能就把无数人卷进去。

  唐皇张启隆出京前,便不可能料到,这趟出巡居然会落得个如此惊天动地的结果。

  甚至,几大名门世族的家主在最初还子应子,制衡唐皇时,也未必能料到最终结局。

  多方一起出手,因势利导不断变化下,才有尘埃落定后的一切。

  而这些是否他们希望看到的,那就如人饮水,各有冷暖了。

  这其中,有些人会发挥什么作用,惹人遐想啊……雷俊静静看着远方林信然。

  世家名族子弟,有楚羽、方岳、方简、楚昆、楚安东他们那样的。

  但也有方明远、方露、林缭等人那般。

  就是不知道这个林信然是什么类型了。

首节 上一节 128/12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