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1094节

  虽然高天随几大本命仙诀看上去把诸多道门传承几乎给克死了,但真要说的话那并非他主观意愿,而是偶然妙手天成,其本人修行思路也更偏向于“出题”。

  而按照张晚彤、白湄、金乌昊阳这些曾经跟郑白榆本人打过交道的高手描述,郑白榆在这方面与张晚彤相似。

  追求精进自身,但也不吝于花时间琢磨对手。

  相当于道家自然的儒家腹有乾坤层次悟性,为他保证了这方面的基础。

  观其行事风格,未尝没有给人预埋挖坑的可能。

  “但反过来……”

  雷俊淡定:“做的越多不一定错的越多,可相较于少做不做,难免给我们更多线索。”

  他没有从九华坤元鼎中取出那卷书册,只是说道:

  “郑白榆所求甚大,或许当初在归藏入时之渊时,他所求只是那奇异晶体。

  但这趟过去那方儒林大千世界后郑白榆滞留不归,现在不惜顶在前面助儒家旧学对抗魔佛传人,他该是有了更大的胃口才对。

  于是他改了自己原本的计划,现在的计划更大,涉及我们这边和对面两方大千世界,甚至不止。”

  楚昆深吸一口气:“……贤哲,还是皇天?”

  与道家无极相对,儒家腹有乾坤和文曲星照之上的资质,名之曰贤哲。

  而人间最古老修行传承之一的武道,习惯上将最上乘的五大顶尖根骨直接以上古五帝名之,纪念那个最原始最荒莽的时代,同道家先天五太,佛门无漏五根等根骨资质并称。

  而与道家无极、儒家贤哲相对应者,便称为武道皇天。

  正是曾经上古天宫之主,也是这世间第一位武道皇天,先天皇天。

  除此之外,佛门如来、巫门太一,皆为那本是先天之前所生的资质最高成就,后天得者皆稀少,寥寥无几。

  大道归真,一法通,万法通,到如此地步,彼此差距已经很有限,但通向它们的基础和道路区别则很大。

  从前雷俊、张晚彤等人便猜测,二十余年前郑白榆归藏中通过时之渊所谋,多半是助他修为更上一层楼所需的阶梯。

  如果说他还有更大企图,楚昆此刻第一个念头便是猜测对方是否盯上儒家贤哲或者武道皇天。

  以雷俊举例。

  两仪仙体、清静悟性的他也有成仙之姿。

  但那和太极道体、自然悟性的他自己比起来,完全是两回事。

  “当前还不确定。”雷俊摇头:“目前所知情况,先天不论,若是后天,不管我道家无极还是儒家贤哲、武道皇天,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人在前,后来者便都止步。”

  楚昆叹气:“诚如师兄你所言,北辰先生,或者说这位幽帝陛下,所谋甚大啊。”

  他收拾心情,转而正色说道:“师兄,郑、江二人合作的这祭礼法仪,我有心再仔细参详一番……或有助于我进一步揣摩时之渊那边的动静。”

  雷俊为九华坤元鼎内的书册、祭器再加持一重法力禁制:

  “有线索自是再好不过,旁的事你无需挂怀,师父和张掌门他们那边如有收获,也会第一时间送到你这边来。”

  …………………………

  儒林大千世界。

  时之渊位于人间。

  此刻,一个身材高大的黑衣男子正立在时之渊旁。

  宇宙洪荒开辟的浩瀚伟力在其体内蕴生,动静两宜,蓄势待发,但其目光莹润,面相儒雅文质彬彬。

  正是郑白榆。

  他此刻视线并不望向时之渊,而是看着面前有墨字凭空而生,显化光影镜像,从中倒映出另一个气质儒雅面貌清癯但神情端方肃穆的中年男子。

  “乐原先生。”郑白榆平静目视光影镜像中的此方大千世界儒家旧学领袖。

  乐原先生,吴海林。

第524章厚道人(二合一章节)

  虽然隔着一重光影幻境,但吴海林仿佛正站在郑白榆面前。

  “这段日子来,辛苦北辰了。”吴海林平静说道。

  郑白榆微笑:“乐原先生言重了,郑某离家虽久,如今难得游子归乡,能为家乡和这天下人做些事,是应该的,何况这些年来,得乐原先生你们多方相助,郑某受益匪浅。”

  乐原先生吴海林言道:“庶人作乱正烈,老朽当前分身乏术,但处置过东边的动乱,便立即前去助你一臂之力。”

  郑白榆:“郑某先谢过先生。”

  吴海林:“北辰费心了。”

  结束同郑白榆的对话,吴海林面前光影景象消失。

  他身旁出现另一个看上去年龄稍长,外观模样约五十岁许的文士。

  吴海林吩咐道:“时之渊那边还是要有人多盯着些。”

  “是,老师。”中年文士先神情肃穆应诺,接着轻声问道:“郑北辰在谋划些什么?是为了……成就圣师之境么?”

  吴海林:“难讲,其人心思深沉,不到最后关头不会轻易流露真实想法。”

  他虽然没有轻易下判断,但语气中流露出对郑白榆的不信任。

  身旁其他人也大都心里有数。

  就冲郑白榆已经换了自己一身郑家血脉,由儒入武,其人心思就耐人寻味。

  而对方在转世重修,儒武兼备的情况下,境界实力皆不凡,令人想不在意都难。

  虽然心中怀有戒备,但即便吴海林也承认,对方修为有更上一层楼的可能。

  而郑白榆多半在谋划着什么。

  吴海林身怀儒家腹有乾坤层次的悟性和文曲星照层次根骨中的照方寸,在相关细节方面最是观察入微。

  郑白榆显然也知道这一点,是以多有遮掩。

  他似是也不担心吴海林察觉他的遮掩,只要双方大面上相安无事即可。

  眼下儒家旧学和儒家新学争执正激烈,有严傲云存在,再加上同样突然起来的张晚彤,儒家旧学各大世家当前也顾不上深究郑白榆所思所为。

  虽然吴海林心中怀疑郑白榆看似老老实实守着时之渊,其实可能另有所图,但他当前大面上不会点破这一点。

  眼下于吴海林而言,首要问题是严傲云,以及……

  他自己在完成儒家立地成圣三不朽后,如何再更向上一步,成就儒家圣师境界。

  而对面儒家新学那边的严傲云,也同样已经站在那扇门前。

  如果不是因为对方的存在,二人互相牵制,不论他还是严傲云,想必都已经闭门读书静思,开始冲击那最后的关口。

  郑白榆的突然出现,并不足以帮助吴海林分担压力,制衡严傲云,让他可以放心去闭关。

  时之渊异动,那群魔佛妖僧的存在,也让局面变得更加复杂。

  郑白榆另有所图。

  局势混乱起来严傲云也可能因此趁乱而起。

  吴海林心中有紧迫感,但他兀自沉得住气,没有因此而急躁得做些什么,只用心观察郑白榆和严傲云。

  顺水推舟,因利乘便。

  吴海林目光宁和,眼睑低垂。

  另一边,时之渊旁,郑白榆同样静静看着结束对话后,属于吴海林的光影景象消失。

  他淡定收回目光,视线转而重新望向时之渊。

  对方应该已经有些许察觉了。

  儒家新学、旧学对抗越来越激烈,但最顶层的吴海林面对严傲云,近来却表现出几分克制。

  想来原因不单只因为儒家新学、域外天魔、地界群妖之流,也包括魔佛传人……以及他郑白榆。

  如此一来,确实令人少了浑水摸鱼的机会。

  但他郑白榆已经快出半步。

  无人干扰,这半步优势便始终在。

  充其量稍晚些时候最终抵达终点。

  要说吴海林、严傲云不急,他就更不急了。

  只是其他方面还有些变数存在。

  儒林大千世界这边的张晚彤,还有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那边的人,妖魔之世的大灭菩萨,都可能带来意料之外的变化。

  江凤歌如约出手。

  但有没有效果,当前还言之尚早。

  郑白榆看着面前时之渊,目光仿若已凝为实质。

  …………………………

  时之渊对面,九天十地大千世界。

  三清三宝洞天内,楚昆直接进了自己的九华坤元鼎内,静心研究那儒家书册和祭器。

  雷俊一边帮楚昆守着九华坤元鼎,一边关注人间动向。

  元墨白、楚昆、卓抱节一脉三代人,先前循着线索找到的地方,是金刚界羯磨部主阇底罗和异族斡杰汗负责。

  另外一边,昆吾派掌门张海鹏所去的另一个方向,一番搜索后,最终也找到一处墨池祭礼。

  负责这处墨池祭礼的乃是正儿八经儒家经学修士,并且是已经五经圆满的九重天平天下大儒,前大同萧族和大汉陇外萧族的族主,萧静。

  行踪暴露,萧静同阇底罗、斡杰那边的反应一模一样。

  没有固守保护法仪或者反扑的打算。

  当场令法仪逆转崩解,在原地造成巨大破坏,反用来为自己争取遁逃的机会和时间。

  眼下的局面,根本不是他们努力与否的问题。

  能隐秘成事自然最好,成不了就果断谋求自保。

  便是江凤歌也默许这样的方针。

  同样九重天圆满境界的张海鹏实力强横,更在萧静之上。

  但他不似元墨白那般身法速度奇快,同时还有大乘道景笼罩包围四方。

  是以萧静虽然不敌,但一心求去的情况下,成功遁逃。

  那片荒野除了墨池法仪外,还有不少萧静自己布置的祭礼法仪,除了尽量遮蔽行踪外,便是给自己准备后路,方便事发后第一时间遁走。

  张海鹏作为丹鼎派大乘高真,直接飞出自己的元婴阳神,击伤萧静神魂,但萧静并不多纠葛,强压伤势遁走。

  元墨白等人尽快清理了阇底罗那边后,便也赶来这边,可惜晚到一步。

  他吩咐了卓抱节相助张海鹏等人镇压这边行将爆开的墨池法仪,本人则继续追逐围剿萧静一行。

  萧静负伤,纵使早先未虑胜先防败,备下狡兔三窟,但此刻也漏了行藏。

首节 上一节 1094/12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