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所言,的确有理,然而事已至此,君臣之间已生隔阂。”纣王说道。
“况且昔日武成王在众目睽睽之下,指天立下誓言,说和孤势不两立,誓要反商,如此逆贼,孤如何能赦免?”
“竟有此事?”闻仲惊道。
“无有虚言。”纣王说道。
“竟然如此,便是反贼,且待老臣将他拿了回来,严明典刑。”闻太师拱手道。
闻仲虽然知道,其中必定有着一干隐情,兴许武成王黄飞虎受到了天大的冤枉也说不定。
但不管如何,这不是他反叛的理由。
既然发下誓言,励志反商,不管你是什么原因造反,那么在闻仲的眼里,就是乱臣贼子。
“只可惜了,武成王,我们这个陛下啊,也是荒唐。”回朝不过短短半日,闻仲就接待了不下好几拨的各路臣子。
都是向他这个老太师,喊冤诉苦,指望着他来主持公道的。恶
闻仲也是搞不明白了,他东征东夷也就几年,离开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一回来之后,这短短的时间,朝廷怎么就败坏到了这个地步了。
感觉局势都已经有点大厦将倾,摇摇欲坠的感觉了。
宫廷之内有妖女妲己,纣王身边有两位宠臣费仲,尤浑,还有一个不简单的国师申公豹。
这些,都被闻仲闻太师记在眼里,看在心里。
不过,这些都不是当务之急,之后自己来慢慢处理都行。
当务之急,还是武成王黄飞虎的反叛,这是震动天下,吸引了无数诸侯目光的大事。
朝廷若是不能迅速反应,用雷霆万钧之势镇压下来,那么难保其他三百诸侯,不会蠢蠢欲动,心里起一些别的心思。
闻太师沉思片刻,当即便传令手下吉立、徐庆两人,“快马加鞭,发飞檄传临潼关、佳梦关、青龙关三路总兵,万万不可走了黄飞虎。”
“带本太师亲自前去拿他,以正国法!”
但终究还是晚了,武成王已经是带着一干亲信,在儿子黄天化的帮助下,到了西岐不远的岐山,安营扎寨。
这黄天化也不是一般人物,乃是阐教十二金仙清虚道德真君的大徒弟。
本来跟随师父在洞天福地潜修道法,不知日月。
不料这一天,突然被清虚道德真君派遣下山,只说他父亲遭遇危难,速去相救。
这黄天化本来一头雾水,但好歹还是寻到了被一路追杀的黄飞虎和一阵人马。
在他道法的帮助下,成功帮助黄飞虎甩脱了追兵。
顺带一提,死在皇宫的贾氏,正是黄天化的亲生母亲。
却说黄飞虎带着黄飞豹,黄飞彪,以及一干黄家亲信将士约一千人马,在西岐不远的岐山安定下来。
黄飞虎对两位弟弟说道,“待我先往西岐,去见姜丞相。如果西岐肯接纳我等,那自然是再好不,我们就进城;如果不接纳我们,再回来做计较。”
毕竟是朝廷榜上的通缉犯,西岐现在还没有正式扯上反叛的大旗,怕惹祸上身也不好说。
主意既定,于是黄飞虎便飞身上了坐骑五色神牛,骑行了七八十里地,独自一人到了西岐城。
只见西岐山川秀美,景色宜人,和朝歌大有不同。
进到西岐,只见道路宽敞,井井有条,此中繁华比之朝歌更盛。
其中,老人出行,行人自发让路,尊卑有别,真是好一处地方。
黄飞虎不由叹息道,“久闻西岐曾经出了一位西伯侯,可称为圣贤,我还隐隐不相信,今天一看,果然是民安物阜,的确有舜日尧天之状。”
当然,这一切肯定也离不开姜子牙的治理。
这时代,打仗的人才其实并不缺少,缺少的是那种擅长内政的人才。
但恰巧,姜子牙便属于那种,极少数的,既擅长军事,又擅长内政的人才。
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
在那个时代,知识是极其宝贵的,毕竟纸张还没有发明,能够记载文字的只有竹简。
而竹简,搬运保存,阅览都不是很方便,布帛这些又过于昂贵。
那个时候,拥有最多书籍,最多知识,不是王侯贵族之家,也不是什么皇宫。
而是教派,在各个修道教派,各个修道士之中,知识才是最多的。
偏偏姜子牙可是在昆仑山玉虚宫中修行的,玉虚宫中,别的不说,各种各样的典籍真是无数。
阐教弟子每次收录了什么书籍,都会刻录一份,送到玉虚宫来。
姜子牙修道上面没什么天赋,闲来无事,只能是杂七杂八地书都看了一点,可谓是字面意思上的皓首穷经,读书破万卷。
如此大的见识,放到那个时代,对于那时的恶知识分子来说,简直可以说是降维打击。
进城之后,黄飞虎径直来到了相府。
姜子牙听到下人恶禀报后,连忙亲自到大门迎接。
黄飞虎下拜,姜子牙顶礼相还。
姜子牙说道,“武成王驾临,姜尚不曾远接,失礼之处,还请恕罪。”
黄飞虎叹息道,“如今黄飞虎已不是什么武成王了,不过一区区叛逆,弃商归周,如失林飞鸟,聊借一枝。”
“哪里配得上丞相如此客气。”
“还请不要嫌弃飞虎微薄之躯,如蒙接纳,感激不尽。”
第两百零五章 魔家四将!
闻仲得知武成王黄飞虎投靠西岐之后,心里感慨万分,虽然对武成王的遭遇惋惜非常。
但是,反贼就是反贼,他身为大商太师,累受国恩,自然不能徇私枉法。
西周不过区区一诸侯国,竟然敢无视朝廷的通缉,公然收容黄飞虎这等反贼。
此举分明是大逆不道,反叛之心昭然若揭。
闻仲不敢怠慢,如果说当只一个武成王反叛,倒也还好,武成王威望虽然高,自身也是难得的一个帅才。
但他的势力,都是建立在大商这个朝廷之上的,离开了大商,黄飞虎可以说不成气候。
西岐却不一样了,是大商八百路诸侯中,最有实力的那一批诸侯。
上任先王姬昌励精图治,素有贤明,在加上请回姜子牙这个大贤之后,国力蒸蒸日上,到了今日,俨然已经是不可小觑。
须得认真不可,一不小心,不能兴起雷霆之势剿灭西岐。
形成对峙之势,其他诸侯难免会蠢蠢欲动,兴起别样的心思。
这就是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消息传到朝歌,闻太师闻仲也是没什么心思,沉下心来处理朝堂了。
只能是拿着打王金鞭,在朝会之上,怒打费仲,尤浑两位宠臣,逼得纣王不得不把自己这两位亲信下到大狱,才稍微平息闻太师的怒火。
闻仲又逼迫纣王,立下保证,远离妖妃妲己,亲近贤臣,疏远小人。
稍稍扫荡了下朝廷的沉疴,提拔了一干可以托付的忠臣,方才向纣王请命,愿为元帅,征讨西岐。
纣王被闻太师这一套组合拳搞得心烦意乱,心里是巴不得闻太师赶紧走,走的越远越好。
哪里还不会答应,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一切都听太师的。
闻仲哪里看不清楚纣王的那点小心思,不过,他也没想着这短短时间能把纣王的坏毛病给纠正过来。
西岐反叛,军情紧急,只能兴雷霆之师速速剿灭。
这一番动作,也只是为了震慑纣王,让他一段时间内,略微有些收敛。
只带他闻太师速速平定西岐叛乱,再回来细细整顿朝纲。
什么妖妃妲己,什么幸进小人,等到他回朝,会让他们看看,这大商只要有他闻仲在,就塌不了。
闻仲收拾好心情,点齐兵马,讨伐西岐。
本以为不过是手到擒来,不出十天半个月就能解决,班师回朝。
毕竟闻太师三朝元老,提兵征伐多年,整个天下几乎没有一个人,能比他战阵经验更为丰富的。
再加上,殷商一直一来都是正统,朝内也不乏能人异士。
诸多修士,贪恋荣华富贵,想要进入尘世修行者,多是在殷商朝廷为官。
闻仲只是稍微一发军令,便招揽到了一些修行之士。
其中,以佳梦关的四名大将,魔家四兄弟最为出众。
这魔家四将,也不是什么平凡人物,到了后世,也是家喻户晓,大名鼎鼎。
没错,他们就是后来被封为天庭正神,看守天庭门户南天门的四大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魔礼海。西方广目天王,魔礼寿。南方增长天王,魔礼青。北方多闻天王,魔礼红。
四位天王的职责乃是看守天庭门扉,虽然是个看守门户的,但好歹看的也是天庭的大门。
顺带一提,其实天庭本有四大门户,东南西北,在帝俊太一统率的妖庭时代,四大天门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可是,到了昊天当天帝,统领天庭的时代,对于整个天界的掌控本来就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也正常嘛,毕竟封神封的都是大教弟子,人家身后可是有着圣人撑腰的,一个鸟天帝,即使手握封神榜上的真灵,掌握他们的生死又如何。
还真的敢对他们动手吗?
昊天最后迫于形势,无奈之下,把东西北门废弃,只留下一座门扉供于出入,也就是南天门。
不如此也是没有办法,四座天门实在是太多了,这些仙神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好控制出入,不好管理。
只是,可惜了魔家四将四位天王,本来各自看守一座天门,威风八面。
结果,最后同时挤到了南天门这一个小小的地方,委实是有点憋屈。
这魔家四将,毕竟是封神榜上有名有姓的人物。
作为闻仲的先锋大将出马,端是给西岐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西岐很长时间都是被搞得损兵折将,焦头烂额。
增长天王,名魔礼青,身长二丈四尺,面如活蟹,须如铜线。
手持青锋宝剑(,上刻有符印,中分四字:“地,水,火,风”,这风乃黑风,风内有万千戈矛。若人逢着此刃,四肢化为齑粉;若论火,空中金蛇缠绕。遍地一块黑烟,烟掩人目,烈焰烧人,并无遮挡。
持国天王,名魔礼海。
用一根枪,背上一面碧玉琵琶,上有四条弦,也按“地、水、火、风”,拨动弦声,风火齐至。
魔礼红,手持混元珠伞,以伞之义谐“雨”;伞上有祖母绿,祖母印,祖母碧,有夜明珠,碧尘珠,碧火珠,碧水珠,消凉珠,九曲珠,定颜珠,定风珠,还有珍珠穿成四字“装载乾坤”。这把伞不敢撑,撑开时,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转一转,乾坤晃动。
魔礼寿,用两根鞭。囊里有一物,形如白鼠,名曰“紫金花狐貂”(西游记中是蛇),放起空中,现身似白象,肋生飞翅,食尽世人。
这四兄弟,真的是悍勇非凡,手持如此灵宝,一时之间打得西岐是抱头鼠窜。
姜子牙虽然有打神鞭在手,但被四人围住,却是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只能是狼狈逃窜。
正当闻仲信心满满,准备一股作气拿下西岐的时候,变故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