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在影视世界 第1051节

两个人做了那么多,想了那么多,但是付出和回报完全不成正比,倒是郝淑雯,这个曾经一听“林跃”这两个字就炸刺的大姐头,因为突如其来的疾病,成了林跃最亲密和在意女人。

……

十五分钟后。

四人来到位于沙子口斜街的缘赵记。

临近中午,过来这里吃饭的客人络绎不绝,瞧穿衣打扮和说话口音,本地人居多。

林跃要了四碗炒肝,两屉猪肉大葱包子,一碟酸辣黄瓜,一碟花生米,还有一瓶北冰洋汽水,那是给郝淑雯的。

候有片刻,服务员端着托盘过来,先把做好的炒肝拿给几人,包子还在灶上大火猛蒸,得再等几分钟。

来北京有一个星期了,萧穗子还是第一次吃炒肝,这里毕竟是首都,改革开放后,各地美食争相落户,不说两广特产,江淮风味,单单周边地区的美食,什么北京烤鸭、保定驴肉,天津大麻花,德州扒鸡,唐山虾酱,文安熬鱼,香河肉饼……变着样的吃,一个月都不带重复的。

“这汤……好稠啊。”萧穗子拿勺子擓了擓碗里咸香四溢的汤汁,捞起一块猪肝放进嘴里,咀嚼几一阵后眼睛亮起:“唔,不错,好吃。”

林跃说道:“你是上海人,本帮菜比较清淡,还以为你吃不惯这个呢。”

萧穗子说道:“口味再清淡的上海人,在四川呆了整整十年,也早该适应重油重辣的饭菜了,别说,这炒肝看着不怎么好看,吃起来味道真挺好的。”

要说为什么有这样的认识,很简单,因为掌勺的厨师面前放着一口大盆,里面不仅有切成小块的猪肝,还有一段段的小肠,这对于万事追求精致的上海人而言,有些不讲究,得亏林跃在炊事班当班长的那几年,变着花样地给他们做一些市面上少见的饭菜,什么烤鸭肠,卤鸭脖,泡椒鸡爪,羊杂汤,酱猪蹄……总之经过近十年的洗礼,对于那些看起来不怎么好看的食材,吃喝的时候并不排斥。

林跃说道:“如果你不用勺子会更好。”

这话把萧穗子说懵了,看看碗里的食物,很奇怪他为什么这样讲,要知道勺子可是服务员给放在碗里的。

“炒肝呢,要这样喝。”

他把碗端起来,手拖着底部,放到唇边嗦了一口。

萧穗子说道:“是跟喝面茶一样吗?”

她记得林跃带她喝面茶时,讲过食用要领,后来吃炸酱面,又跟她说了一段关于炸酱的心得,他说炸酱面的酱讲究小碗干炸,就是酱炸好后放置三天,不能坨,不能干,上面要飘着一层浮油。而北城的酱和南城的酱也不一样,南城人喜欢用六必居的,实惠,北城人喜欢用天源的,地道……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已经不是会做饭更会吃饭的范畴了,而是升华到民生风俗、饮食文化这个层次。

林跃说道:“对,炒肝呢,制作过程需要勾芡,这样做出来的汤汁会比较粘稠,锁住热量的同时更能保持它的风味,如果用勺子不断地擓,汤汁就澥了,味道会变。”

她把碗放下,皱着眉头沉吟片刻,盯着他的眼睛问了一个问题:“我记得……你不是滇南人吗?怎么对北京的饮食文化这么了解?”

------------

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我想谁发财,他就会发财

林跃笑了笑:“我小时候在北京住过,还有一些东西是在书里看来的。”

对于这个回答,萧穗子表示怀疑,文字再灵活,能细致到把整个北京城展现在读者面前?从林跃带她和郝淑雯逛街时的表现来看,那就是行走的北京地图啊,而且还带讲解功能。

不过他这样说,她也没有办法反驳。

林跃不愿意她将注意力放在这件事上,转移话题到刘峰身上。

“你来北京快两年了吧,朱克和小芭蕾就回来几个月,你怎么跑他们那儿工作去了?”

果然,萧穗子听到这句话,一下子有了兴趣:“是啊,北京这么大,去哪儿找不到一份糊口的工作,偏要给他们打杂。”

刘峰说道:“之前是在火车站帮人卸货,有次不小心扭到腰了,我去附近的医院看病,正好朱克去那儿体检,他说认识那里的医生,我让他帮忙找下熟人,看能不能在医院开方子,去外面的药店拿药。后来他见我手头拮据,便邀请我去他和小芭蕾组建的舞蹈团工作,说大家是文工团的战友,理应互相关照,而且那边的活儿比较轻松,不像在火车站卸货那么累。”

“所以你就听了他们的话?”萧穗子说道:“你知不知道,朱克这么做是为了羞辱你。”

“为什么?”

“你以前可是咱们文工团里的先进个人,劳动模范,活雷*,现在给他们的舞蹈团打杂,凭刚才朱克颐指气使的语气,你觉得他们有把你当成战友吗?”

“我没想那么多。”刘峰说道:“只要能按时给钱就行。”

萧穗子顿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他实诚呢,还是榆木脑袋呢:“你说你,好歹也是个连长,退伍费不少吧,怎么就混成这个样子。”

刘峰把喝到一半的炒肝放下,十分随意地说道:“捐了。”

“捐了?”

她瞅瞅林跃,再瞅瞅刘峰,这次不只语塞,心也挺堵的。

“你们啊,真不愧是一对好战友。”

几人聊到这里,旁边捧着玻璃瓶喝汽水的郝淑雯忽然唱起歌来。

“送战友踏征程。”

“默默无语两眼泪。”

“耳边响起驼铃声。”

“路漫漫雾茫茫。”

“革命生涯常分手。”

“一样分别两样情。”

“战友啊战友。”

“亲爱的弟兄。”

“……”

她唱得很深情,很自然,并不会因为现在饭馆里而拘谨,旁边桌上客人都停了下来,听得十分入迷。

萧穗子发了一回儿呆,与林跃相视而笑。

等她唱完,三人一起鼓掌。

郝淑雯看着他说道:“我是不是唱的比……何……何小萍好听?”

文工团里的人都知道,这是他为何小萍写的歌,其背景是何小萍一直得不到上台表演的资源,他为了给她创造条件,就在文工团接到上级命令,赶去慰问退伍士兵的前几天写了这么一首歌。

“是,你唱得好听。”

听到林跃的称赞,她笑的很开心。

这时来送包子的服务员也夸她唱的特别好,不过郝淑雯没有回应,完全无视了那人的存在。

“来,尝尝他们家的肉包子。”

林跃用筷子夹起一个包子放到郝淑雯面前的小碟子里,完事冲刘峰说道:“我记得你说过,你们家往上三代都是做木匠的。”

“对。”

“不如你辞掉现在的工作,开个装修公司吧。”

装修公司?

不只刘峰一脸懵,萧穗子对于这个提议也表示震惊,没有想到他这么敢想。

要说开餐馆做厨师,去报社应聘编辑,她还能理解,装修公司……参考以前林跃的表现,这跨度不是一般大。

“我打个沙发,做套桌椅还可以,开装修公司……干不了。”

刘峰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当个修修补补的工人没问题,开公司做老板,他不是那块料。

林跃说道:“我说你行你就行。”

完事指着南边待拆迁的棚户区说道:“这里是首都,全国的人都往这里来,必然会制造大量住房需求,既然建了房子,就必然要装修,用书本上的话讲,这就是商机。”

“可是……”

“没有可是,别忘了,你欠我一条命,我让你干,你就得干。”

刘峰没话说了。

萧穗子面带怀疑看着他:“你怎么说一出儿是一出儿?这能行吗?”

林跃说道:“我什么时候让你们失望过?”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他是土木工程系高材生,《叶问》里,他是hk大学建筑系客座教授,《流金岁月》里,他是建筑系博士生,在1981年的北京搞装修,有困难吗?

很明显,答案是no。

给他这么一问,萧穗子也哑火了,是啊,这家伙最擅长的一件事就是给人带来惊喜,既然他要带刘峰开装修公司,那就一定有把握吃上这口饭。

“我……”

“没你的事,好好读书。”

林跃一句话封死了她所有的想象空间。

……

当天傍晚。

一辆黄色面包车在路边停下,林跃推开车门,拉着郝淑雯的手把她从车上扶下来,然后是刘峰和萧穗子。

“往哪儿走?”

刘峰指指前面:“看到斜对面那条胡同没有?拐进去一直走到底就是何小萍的家。”

“你确定是这里?”

“确定。”

萧穗子搞不明白他为什么问这个多余的问题:“刘峰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过来看八顿,怎么可能会记错。”

说完观察到林跃的注意力根本没在她的身上,而是怔怔看着胡同口的牌子。

“怎么了?”

“魏染胡同么。”

“这个胡同……有问题吗?”

林跃说道:“城南旧事你知道吗?”

萧穗子点点头。

她听说过这本书,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读过。

“《城南旧事》的作者小时候就在这条胡同里生活过,没想到何小萍现在住这儿……”林跃转念一想,不对呀:“刘峰,我记得在文工团的时候何小萍说她家在长椿街附近,怎么跑琉璃厂来了?”

刘峰解释道:“长椿街那是他母亲和继父的家,她现在和父亲住一起,这是她小时候住的地方,后来给封了,他父亲回来后又还给了他们,从此父女二人便在此处生活。”

“她父亲回来了?”

萧穗子永远记得何小萍看见她父亲的来信后满含期待的眼神。

刘峰说道:“去年回来的。”

“那你给我写信的时候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怎么知道你会在意这件事。”

“……”

萧穗子无言以对。

“走吧。”林跃打断两个人的争执,朝着胡同里面走去。

何小萍她爸回来了,这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要知道电影里何小萍躲在被子里给她爸写信的一幕,连他看了都很有感触,现在……父女二人终于团聚了,她也不用再忍受那个继父、继父的子女,以及继父家保姆的虐待了。

还有,她现在应该不叫何小萍,改回朱小萍了吧。

郝淑雯的情绪有些不高,低着头,碎步向前,给人的感觉像个犯错的小孩子。

首节 上一节 1051/13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