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烟雨 第78节

  因为赵家比武招亲引来的练武之人多,这种人扎堆就容易生事儿,在客栈内陈宣都能听到附近街上几处同时发生的干架动静……

第140章 明白人

  在客栈安顿下来后,陈宣让耿宏安排一人去采购马车,不需要多好,三辆就可以了。

  他们一行八人,原本两辆就够了,但陈宣考虑到还有额外的用途,作为生活秘书,出门在外很多事情自然都是由他来考虑的。

  没去在意外面的纷纷扰扰,他取出地图查看接下来的路线。

  这地图一般人可弄不到,虽不似军事地图那么精细,却也是朝廷内部官员流通的了,比江湖人士手中的简易地图详细得多。

  接下来他们要穿过丰州,再过叶州,最终到达辉州所在的流玉书院,得有十来天左右的路程。

  从这络石郡出发,绕路,近路,小路,官道,等等加起来,一共有八条路线可以到达辉州,根据行程速度以及路况推算,每条路线到达辉州的时间短则五六天,长则近二十天。

  其实他们若是快马加鞭抄近路的话,两三天也是可以到达辉州的,但小彩小叶她们肯定扛不住路上的奔波,哪怕她们也练武,这种高强度堪称急行军的赶路也够呛,倒也不赶那点时间。

  考虑道安全以及吃住问题,陈宣放弃了近路小路,时间原因也抛弃了更为稳妥的绕路,最终在三条不同的官道上取其一,大概十来天路程,和预期相符。

  其实这种事情早就考虑过了,当下陈宣也只是再次确定,还得临时考虑天气原因,毕竟他们在南方的时候可看不到北方的天空。

  ‘尽管已经再三考虑计算了,但终究有一个夜晚要在荒野度过啊,这还不算其他万一突发情况’

  看着规划的路线陈宣也是无奈。

  话说他这个秘书当得越发称职了,承受了不是他这个年龄该承受的压力,但工作嘛,不分贵贱,而且工资高福利好。

  好吧,其实以他如今的能耐,每个月二十两太少,但做的事情也少。

  把路线规划好后,他起身去给桃树浇水,高家园丁梁伯给配的营养水,连配方都教给陈宣了,不抢他饭碗就成。

  此去流玉学院,少则两三年,多则四五年,陈宣自然是要把桃树带上的,依旧种在花盆里,倒是方便携带。

  五六年了,桃树依旧‘要死不活’的样子,活得很好,就是长不高,至今还一尺多高,植株都婴儿胳膊粗了,分了三根树枝,时至今日也没开过花。

  ‘一根主杆,三根分支,虽每年都换新叶,但几乎都维持在一百零八片,这要是巧合才怪了’

  在几年前留意到这点的时候,陈宣对这颗桃树已经重视起来,不再把它单纯的当做念想,到要看看它最终能长出什么花样来。

  因为这桃树的‘巧合’特殊外形,陈宣还尝试过用它掉落的叶片泡茶,先用小动物试过,没毒,自己才品尝了下,没啥卵用,或许是时间不到?

  自己穿越这个世界拥有了惊世骇俗的武学天赋,桃核变异也属正常吧?只是现在还看不出什么端倪来。

  浇水完毕,陈宣将其放在窗户边,随后坐下拿出纸笔开始写写画画。

  写了两张纸,一张装信封,等下寄回去,给高家抱平安用的,另一张则是采购清单了,接下来的陆路得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可以用不上,关键时刻没有就难搞了。

  不久后耿宏敲门进来回复,道:“宣哥儿,二河已经把马车买回来了,三辆,花了七十八两银子,每辆大概二十五辆左右,其中马匹贵,二十多两一匹,不是什么好马,拉车足够了,马车倒是便宜,这会儿已经安排在客栈马厮喂养,我让人看着的”

  “嗯,麻烦你们了”,陈宣点点头道,旋即把信和清单递给他说:“耿叔,再劳烦一下,安排人把信寄回去,然后清单上的东西尽量采购装车,明天一早就要出发的”

  耿宏接过,匆匆浏览清单,惊讶道:“宣哥儿当真是考虑周全,放心,我这就去采购”

  “行,虽是些常见的东西,但实在买不到就算了,也不是必须的”

  接着耿宏拿着清单和信离去,心头再度忍不住赞了一声,不得不佩服,很多细节方面的东西宣哥儿比他考虑更周全,原本还想提醒一下的,结果被上了一课。

  清单上都是路上需要的东西,木炭,方便携带的炉子,水囊,碗筷,干粮,调味料,米面,蔬菜,草料,被褥,照明用品,甚至还有驱虫药品……

  难怪要安排买三辆马车,否则东西太多根本放不下。

  处于防范意识,耿宏亲自去采购,毕竟很多东西都是要入口的,经他人之手却是不放心。

  这些都是陈宣的工作范围,只是离了高家就需要他自己考虑了,不似以往那么省心,好在他只负责安排,不用亲自去跑腿,轻轻松松。

  完了他就无事儿一身轻,时间也来到了下午。

  “黎少侠一手清风剑法连败八位挑擂者,武功高强,人也长得英俊,或成最大赢家,最终抱得美人归”

  “那可不一定,擂台还有五天时间呢,很多人都没上台,还在观望,还有更多人在赶来的路上,最终还得经过赵小姐的考核,现在还为时尚早”

  “听说快刀刘青也要来,不知是真是假”

  “刘大侠?就是年前一月之间连扫八个匪徒窝点的刘大侠?”

  “可不就是他,听说他一手快刀如疾风无痕,杀人不见血,若是他上台,估计没其他人什么事儿了”

  “说起刘大侠,去年他端掉的八个匪徒窝点,终究没能把恶匪杀绝,一些侥幸逃脱之人,事后不敢找他报仇,把怒气撒在平民百姓身上,造成了匪徒十倍伤亡,当地官府为之震怒,当时刘大侠倒是走得潇洒,可怜了当地的百姓,事后刘大侠得知此事心如刀绞都吐血了”

  “有这样的事情?”

  “可不是,这些大侠路见不平倒是痛快了,当时压根就没想过老百姓的死活啊,匪徒是杀得完的吗?杀了一窝还有一窝,原本的匪徒还有他们的规矩,通常只拿好处不杀人,可这一惹怒那还得了?大侠们一时的痛快,以为做了好事,苦难的却是百姓啊,他们高来高去四海为家,秋后算账也找不到他们头上”

  “哎……”

  偶尔听到外面的交谈之声,陈宣倒也没去看赵家擂台热闹的想法,明天一早还得赶路呢。

  不过该说不说,还是有明白人的,提起江湖中人,也不是尽传他们的美名。

  那天陈宣在猿失足峡没有杀人,倒不是下不去手,也是有各方面考虑。

  当时除掉那些水匪倒是简单,可杀起来就没完没了了啊,一旦杀不完,以后过往船只绝对遭殃,成为泄愤的目标。

  况且即使把猿失足峡的水匪一次性杀光了,那里简直就是一块肥肉,下次占据那里的水匪会比现在的更好吗?现在的也就平时兜售平安符,偶尔做点欺男霸女的事情,下一批万一吃人呢,这可不好说。

  他陈宣总是要离开的,不可能=能一直镇守在那里保一方平安,即使真那样,水匪盘踞必定关系到一些人的利益,那样一来很多人都容不下他的。

  这世间啊,黑不黑白不白,他早就看明白了,只能尽量把结果朝好的方向去引导。

  十全十美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傍晚时分,耿宏忙活几个时辰,已经把清单上的东西采购完毕装车,高景明他们休息了半天也恢复了些精力,但依旧没什么胃口,吃了点东西还是那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都没去看热闹的想法,对传得如花似玉的赵家大小姐也没兴趣,难不成还上台去和大家比武在这里入赘扎根啊?

  天黑后各自休息去了,明天还得赶路,接下来十天左右的陆路可要比之前的水路辛苦得多。

  这一夜陈宣依旧睡得很浅,因为夜间总有高来高去的人到处忙碌,也不知道在忙活些什么,只要不影响到他们这边也懒得管。

  下半夜的时候,夜色下也不知道是谁咋呼了一声,说赵小姐失踪了,她闺房里有打斗的痕迹,绝对是被人掳走的!

  这一声咋呼简直让诸多夜间活动之人打了鸡血似的,四处奔走,踩得瓦片咔咔响。

  对此陈宣也是无语,只要不影响自己等人休息,随他们去吧,好在有耿宏他们守夜,倒也不必他出手驱赶。

  那赵小姐是不满家里比武招亲的安排呢,还是赵家自导自演?亦或者是一些人在擂台看不到希望,然后干脆铤而走险直接抢人?

  陈宣脑海中闪过这些念头,也就无聊的想想,关他屁事。

  隔天一早他们相继起床,吃了早餐结账整装出发,街上到处都是讨论昨夜赵小姐失踪的事情,这事儿闹得还挺大,他们出城门的时候还遭到官兵盘问,但在出示功名凭证后倒是避免了被搜查马车,他们的车上没有藏人,这点陈宣还是能保证的。

  “赵小姐居然失踪了,那她家比武招亲的事情是不是就不了了之啦?”

  闲来无事的高景明都忍不住提了一句。

  “谁知道呢”,陈宣一点兴趣都没有。

  ……

第141章 结伴

  三天后的晌午,陈宣他们已经沿着官道来到了丰州和叶州的交界之处。

  事先有着详细规划,每天赶多少路都是有数的,是以几天来到也没经历露宿荒野的情况,都在城镇客栈过夜。

  只是路上条件就相对艰苦些,吃喝都在车上,自带有干粮冷饮水。

  但所谓的艰苦也只是相对于城镇而言,倒也算不上吃苦,干粮不是梆硬的馒头饼子,而是肉饼卤肉烧鸡之类,水也不至于喝冷的,内力催动烈性武功就能加热。

  若非长途赶路,其实他们就跟游玩踏青没什么区别。

  然而几天的奔波难免有些风尘仆仆,哪怕每天都在城镇客栈洗漱也挥之不去。

  随着他们继续北上,越发地广人稀起来,有时几十里都看不到人烟,这也是陈宣预料中会有露宿荒野的原因所在。

  州与州之间人烟稀少是正常的,深入地域就会好很多。

  丰州和叶州之间的这条路交界有一片山脉阻隔,倒是不险峻,却也称得上重峦叠嶂了,植被也不丰茂,只是若非大晴天,这段直线横穿过去几十里的山脉经常被云雾笼罩,因此被称作雾罩山。

  除非施展高明轻功亦或者飞行坐骑横渡过去,否则直线横穿没多少人能做到,沿山官道弯弯绕绕没有一百里也有八十里,过去就踏足叶州境内了。

  他们三辆马车,陈宣乘最后一辆,倒不是起了断后防备的心思,表面上他才十一岁内力浅薄,有耿宏他们也轮不到他。

  而是因为这辆车上半数空间载着诸多行礼物品,陈宣独乘倒也宽松,不方便去和高景明小彩他们挤一辆车,也不用和耿宏他们共乘。

  背靠厚厚的棉被,闲得没事儿陈宣悠然看书,不时看一眼车外,雾罩山脚越发近了。

  他看的不是武功秘籍,也非诗词典籍,而是话本小说,挺有意思的。

  不过以陈宣的眼光看来,这本小说内容倒也谈得上生动有趣,但遣词用句却显得有些稚嫩,像是一个心性未定的年轻人所作,也不知道那个叫听风居士的作者有何能耐,居然能把这种‘稚嫩’的小说出版发行,此前也没听说过这个作者有其他作品。

  书名叫做《凌云记》,内容嘛,大致是一个年轻少侠,武功有成,养了一只能载人飞行的仙鹤,一人一鹤闯荡江湖的故事。

  几乎都是些锄强扶弱的紧凑内容,一开始还挺有趣,但这样的内容多了,没有其他方面调剂,就显得有些单调。

  陈宣严重怀疑那个叫听风居士的作者是一个不懂武功的人,因为其中很多关于武功的内容和事实不符,陈宣甚至还怀疑对方是向往江湖中人的自由从而幻想出来的内容。

  这本书是连载的,目前陈宣读的是第一册,后续还未发行。

  有空倒是可以给那个作者写封信去,探讨一下后续内容,就是不知道人家理不理自己。

  这时代你若喜欢一部作品,是能写信直接给作者的,开喷也行,但人家理不理就是一回事了,当初还小的高景明,识了一些字,也曾写信给白马剑君行侠记的作者,只是过后就石沉大海了。

  当然,信不是直接寄给作者,而是寄往书后面留下的书局地址,那边会酌情转交,能不能落到作者手中还两说。

  运气好的话,通过这种方式,大家有话题,还能交个笔友。

  此间这种情况很多,通过书信往来引为知己,却一辈子都不曾见过面,又不能视频通话,倒是能避免见光死的尴尬局面,更多的则是一份美好的念想。

  又翻了几页,陈宣感觉马车停下了,不禁问:“怎么停了?”

  赶车的护卫之一姜凯是一三十许的汉子,善使一根齐眉包铁棍,他回答道:“宣哥儿,前面似乎有情况,我见雾罩山脚下有几辆马车在那里停留,耿大哥已经过去了解细节了”

  “等下听耿叔怎么说吧”,陈宣点了点头道。

  他也看到了前面的情况,几辆马车明显不是一起的,半数拉着一些油布遮挡的货物,隐有药材味儿传来,人也只有十来个分成两三个小团体,气氛倒也不是剑拔弩张,只是极个别脸上多有忧虑。

  眼看耿宏回来了,陈宣下车上前,虽然耿宏过去交涉的时候陈宣也顺带听了一耳朵,强大的听力将内容听了个七七八八,但还是先听耿宏叙述。

  他对也是纳闷的高景明解释道:“公子,前面倒是没出什么状况,只是那些人停在雾罩山脚下不敢过山,打算停留等人多了结伴过去”

  “这是何故?”高景明哑然问。

  耿宏指了指云雾缥缈的雾罩山说:“公子,听他们说,春暖之后,雾罩山有蟒蛇出没,水桶粗细,十来丈长,牛马都能一口吞下,寻常刀剑难伤,近来已有不少人遭难,是以他们心生恐惧不敢过去,官府也在山脚贴了告示,还下了悬赏,暂时还未除去此患,想来确有其事”

  “这样啊,确实得小心些,那我们怎么办?”高景明沉吟道,询问耿宏的意见,没有自作主张的打算硬闯。

  水桶粗的蟒蛇,十来丈长,虽然他们个个武艺傍身,却不知具体,万一遇到却是一番凶险,还是得小心些为上。

  耿宏也有些为难,纠结道:“事情八成是真的,这春暖之后蟒蛇复苏倒也正常,若只是一般蟒蛇,长到那么大我等倒也不惧,就怕那蟒蛇是异兽,身据特特异之处,比如鳞甲如铁,能够喷吐毒雾乃至烈火寒冰,那就不是我等能够对抗的了”

  闻言高景明不着痕迹的摸了摸衣领下面的蛟龙角项坠,有这玩意,只要不是蛟龙那个级别的,一般异兽皆会自动回避,可这种事情却是不能轻易冒险的。

  他犹豫道:“那耿师傅你的意思呢?和他们一起,等人多之后结伴而行?”

  “我也是这样想的,稳妥为上,可这样一来,怕是会误了时辰,就没法在天黑之前踏足叶州进入城镇过夜了”,耿宏点点头道。

  高景明认真思索片刻,看向陈宣问:“陈兄弟,你觉得呢?”

  看了看雾罩山方向,陈宣沉吟道:“皆可,高兄做主就是”

首节 上一节 78/2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