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比喻倒是浅显,陈宣认真道:“学生谨记”
“嗯,既然如此,该交代的我早就交代过了,接下来便看你自己的,记住勿要操之过急即可,一次不行慢慢来就是,我们还有一整个假期时间,总会成功的,去吧”
再三嘱咐后,陈宣点点头走向事先准备好的静室,就在小院内的一个单独房间,学堂放假安静也不会有人打扰。
在陈宣进入静室后,玉山先生也带着高景明去了另一间静室,作为师父自然是要在边上亲自看着才放心,还方便指点。
来到静室后,陈宣盘腿坐下,倒也一点都不紧张,作为成年人的沉稳还是有的,况且玉山先生也说过,内功这种东西,哪怕再难,只要持之以恒总能练出来的,别人连功法都没有,仅凭粗浅的方式天长日久都能由外而内产生内力,自己有着泽元诀,天赋还不错,凭什么不行?
盘腿这个姿势对他来说自然是没有难度,学堂教的中正拳本就有着拉伸筋骨的功效,何况他还练了几年的静气养身功,不客气的说,练瑜伽的都没他会摆姿势……
盘腿坐下,陈宣闭眼静心抛开杂念,开始默念心法口诀感受体内的气机。
所谓的心法口诀,乃是功法的核心刚要,没了这玩意,其它能看不能练屁用没有,修成内力的难度无疑上天,即使天纵之资质自行补全心法修炼,那也不是原来的了。
而且心法口诀关乎着未来的精神方面,可想而知有多么重要。
说白了心法口诀就相当于一篇特殊文章,在阐述功法的核心思想,仔细品读能在精神上得到共鸣,契合于功法本身修炼,但那是后期。
初期的心法口诀,它里面的文字读音,哪怕默念下来,呼吸节奏会被改变,以此让自身出现微妙变化,从而感受自身去捕捉那一丝若有似无的气机。
反正上乘功法是这样的,而粗浅功法,需要繁琐的肢体动作加上呼吸节奏长时间下来才能调动气机,就像静气养身功一样,而上乘功法只需要默念心法口诀就可以了,差距犹如云泥。
沉下心来默念心法口诀,陈宣开始了泽元诀的正式修炼,心态想法亦跟着心法口诀而发生了变化。
自身仿佛处于绿水青山间的一片镜湖之上,身下镜湖平静无波。
其实这种状态是形容他自身,无比放松平静,而想要感应到那一丝气机,则需要平静的湖面动起来,哪怕出现一丝涟漪,便是体内气机的出现,用意识捕捉到,引导在体内运转,便能化作第一缕内力。
然而沉寂于修炼中的陈宣,仅仅几个呼吸,精神状态中身下平静的湖面就出现了波浪,越来越汹涌,乃至于翻起了浪花,就像煮沸了一样,又仿佛湖面下有无数地下水在涌出。
真实情况却是,当他修炼的时候,体内源源不断的涌出暖流,就如同修炼静气养身功中正拳的时候一样,那哪里是一缕气机,分明是他整个人都被无尽的气机给快速填满了!
这天赋,真不愧为距离人仙之境一线之隔的刘昌河都为之惊叹的亘古未有。
整个人都被气机填满了,陈宣哪儿还用得着去刻意捕捉啊,心念一动便引导一片开始按照泽元诀的行功路线在体内运转起来。
随着他运转功法,源源不断的有气机加人进来,越来越多。
当他功法运转一圈下来,汹涌的气机暖流已经化作一股中正平和的精纯凝实内力了,随着功法运转,那一股内力在更多气机加人下越发凝实凝练!
是的,陈宣第一次真正修炼泽元诀,飞速入门修得内力,而且还不是按照一丝一缕算的,而是一股,硬要形容的话,差不多是小拇指那么粗吧,简直惊人,用一日千里来形容都不为过了。
内力已成,陈宣心念一动,按照泽元诀的后续法门运转那一股内力,很快内力便如水般散去融入了四肢百骸。
不是他散功内力消失了,而是被陈宣融入了身体,确实可行后,他再运功法,原本散入身体仿佛消失的一股内力再度瞬间凝聚起来按照功法运转。
如此几次之后,陈宣再度将越发壮大一些的内力散入体内,睁开眼睛,双目仿佛都明亮了很多,但很快又变得寻常。
‘泽元诀也有自身特性啊,他的特性便是修炼的内力能融入身躯仿佛消失不见,让人难以察觉琢磨真实修为!’
心头喃喃自语,陈宣算是明白泽元诀名字的由来了。
泽是内力似乎化作雨露融入身躯无声无息泽备自身淬炼筋骨体魄,元是化元归一顷刻将融入体内的内力聚拢起来,聚散之间随心而动。
再度将内力汇聚起来在体内运转,感受其在体内游走,陈宣心说这第一次修炼就得到了这么多内力,而且中正平和精纯凝实,还有进一步上升空间,仅当下就不亚于一些练武多年的后天武者程度了,是不是有点夸张了些?
‘其实也算正常吧?毕竟自己第一次接触静气养身功就能出现内息了,几年下来的积累,加上天赋原因,有这样的收获也在接受范围,不过随着后续修炼,以往的积累消耗,内力的提升速度也就慢下来了’
想明白之后陈宣也不纠结那么多,反正内力能容入身躯,自己不显摆他人也几乎察觉不到。
如今既然有内力了,那么内力的神奇效果是不是也能直观体验一下?
毕竟飞檐走壁草上飞水上漂开碑裂石摘叶飞花等手段谁不向往。
时年七岁半,内力习得,根基已成,距离小目标又近了一步……
第113章 水到渠成
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陈宣暂时按捺尝试点武功的想法,静下心来继续修炼泽元诀增长内力。
脑袋里面装着那么多武功,它们又跑不了,内力才是关键,只要内力雄厚了,抡王八拳都能打出恐怖的威力来,况且经脉没打通,再高明的武功也发挥不出来啊。
静室内陈宣沉心修炼,每运转一圈泽元诀内力都会增长一分,进步飞快,但几年来的积累也在快速消耗。
其实内力的修炼是有点上头的,每一次运转内力,它在体内游走,似乎能明显感觉体质的增长,这种感觉比练习静气养身功之类的明显多了,而且这还只是运转内力的附带效果,并非专门修炼淬体武功,以至于陈宣都有点不想停下。
尽管内力在不断提升,但他也牢记过犹不及的嘱咐,是以修炼了一两个时辰就停下,感觉身体胀胀的,暖暖的很舒服,那是体质得到提升最直观的体现。
起身后也没感觉身躯僵硬酸麻,反而神清气爽酣畅淋漓,稍微伸了个懒腰,身上微微传来噼里啪啦炒豆子般的声音。
爽。
心头暗自高兴,很快陈宣发现,内功有成之后,连感官都变得敏锐了很多,耳聪目明,原本有些昏暗的静室都变得格外清晰,甚至都能看到空气中漂浮的微尘。
感受着体内不断游走的内力,陈宣也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水平,绝对是赶不上耿宏他们那种修炼多年之人,论程度想来还不如修炼几年的小叶小彩她们,毕竟他天赋再好也才修炼多久?
此间内力没有多少年的说法,只有质量和浑厚程度以及性质的区别。
拥有内力之后,陈宣有了直观的感受,那就是这玩意明显感觉得到,但看不见摸不着,但它是真实存在的,没有具体形态,处于体内,是自身的一部分,能用意识驱动。
反正它并不给人一种自身突然多出额外东西的奇怪之感,就很自然。
因为内力并没有具体形态,所以陈宣这会儿硬要形容的话,那就是自己的内力大概有成年人大拇指粗了吧?
其实这样的形容并不准确,只是一种感官上的错觉,否则体内有那么粗的一根玩意到处搅和谁受得了……
稍作沉吟,陈宣犹豫了下,将自身内力散入四肢百骸沉寂下来,让人察觉不到,仿佛根本没有内力一样。
倒不是他不信任玉山先生,也不是刻意藏拙想当老阴逼,而是他自己都明白,自己这进度着实有些惊世骇俗了,还是稍微低调点,这样更让人容易接受。
要知道玉山先生说过,修炼内力这种事情,个人天赋原因进度也是不一样的,同样的功法,有的一两年才能入门习得第一缕内力,这种人算是平凡资质吧,更差的榆木疙瘩几年甚至十年都有可能。
而天赋好的只需几个月,一两个月习得内力算是天赋上等了,不到一个月算是天才吧。
当然,这也和功法以及有无名师指点有关。
可陈宣这才刚修炼就拥有了内力,两个时辰下来内力就相当可观了,已经不能用天才来形容,太夸张了,索性低调点。
别看这些年在高家平平淡淡,实际上这世上心思歹毒的人多了去了,只是被高家这层光环过滤了而已,若是被人知道自己的情况,估计多的是人嫉妒心作祟之下要把自己扼杀在摇篮,那种人就属于见不得别人好,多了去了。
不是谁都有胸怀宽广的君子之风。
走出静室,另一边的高景明他们还没出来,陈宣干脆坐屋檐下等着,观树动云动听风声。
顺便脑袋里面也琢磨点接下来的打算。
如今内力有了,接下来主要的是积攒内力,然后循序渐进打通经脉,再修炼些御敌防身的武功。
回忆脑袋里面刘昌河给的那些武功,陈宣很快就有了打算,轻功是必须要学的,这玩意跑路保命必备,其次考虑到身体原因,不适合一些大开大合的武技,所以技巧性的武学就有必要了,暗器也顺便练练吧,关键时刻有大用,兵器方面也选一门,但要短小精巧的,否则不方便施展。
如此一来,他很快打定主意,一两年内,练好一门轻功,一门点穴擒拿的手上功夫,一门掌法,还有暗器和用扇子作为武器短兵武技。
这就足足五门功夫了,似乎有点多,但考虑到自身天赋应该问题不大,这还是在每天大量时间都花在文化学习的前提下。
关于用扇子作为兵器的武功,陈宣也有自己的想法,一来如今个头小,好施展,再则它帅啊,而且这玩意的一些招式用毛笔也能施展,方便携带。
再则也可对未来进行延伸,有了这样的前提,将来练习剑法棍法枪法也容易上手。
反正对陈宣来说,有条件就多练一些武功,每多一门手段总没坏处,虽然专精很重要,但手段多了也能应对更多局面不是。
其实他也有想过提升修为的根本内功这种东西能不能兼修这种问题,类似于清源流云功的祛毒抗毒特性他就很眼馋,但目前来说自己也才刚上路也,就别好高骛远了,先练好泽元功,以后再说。
玉山先生说过,兼修不同根本功法的人也有,但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贪多并非好事,哪个都想练,反而哪个都练不好。
你要是天才那就另当别论了。
在他琢磨这些的时候,过了一段时间,玉山先生也带着高景明走出静室。
高景明一脸垂头丧气,显然没有修成内力,不是什么一天就入门的绝世天才,玉山先生一脸平静,这种情况很正常,嘴上不停的安抚鼓励自家徒儿。
“阿宣,你怎么样?练出内力了吗?”很快高景明就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陈宣身上。
玉山先生也看了过来,陈宣的天赋他是了解一些的,上下打量心头顿时有数,凭他的眼光修为自然看出陈宣没有内力在身,莫名松了口气,要是一下子就修成内力那也太妖孽了点,须知景国近百年来最年轻的武学宗师江远,一开始都花了五天时间才修得第一缕内力。
陈宣摇摇头道:“还没呢,哪儿有那么简单,先生也说过,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得循序渐进”
玉山先生暗自点头,不气馁这样的心态就不错,比自己这个傻徒弟好多了。
“哈哈,你也没练出来啊,我也是”,高景明顿时乐了,估计心头找到了平衡,有点没心没肺吧,而且小孩子心思单纯,压根就没在意陈宣练的是什么功法。
此时玉山先生笑道:“好了,今天才第一天,没进步很正常,你们不用焦躁,平常心即可,去玩儿吧,别忘了读书,事后总结一下,明天继续”
高景明当即道:“走,阿宣,我们下山去,带上耿宏他们去玉水河划船洗澡,这天气不在水里游两圈可惜了”
学堂已经放假了,不禁止出入,对此玉山先生也没在意,这个年纪本就该玩的时候,有高家的护卫看着,安全方面也有保障。
就是自家徒儿有点跳脱了些,没点读书人的样子,见他和陈宣勾肩搭背暗自摇头,但也就对亲近的人如此,陌生人还是有点形象的,随他去吧。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陈宣他们每天都会上山来小院静室修炼内功,高景明的进度很慢,但在玉山先生一次次的鼓励下倒是坚持了下来。
原本是可以服用丹药提升效率的,但玉山先生并没有那样做拔苗助长。
一个月后,陈宣觉得时机差不多,便将九成九九的内力沉于体内,只留一缕,证明自己已经修出了内力,得到了玉山先生的赞许,勉励他戒骄戒躁。
他这样的表现并不平庸,但也称不上绝世天才,天赋算是上等拔尖了,在一定的接受范围,玉山先生倒也并未惊讶。
对于陈宣比自己先练出内力,高景明羡慕之余倒是没有嫉妒,反而为他感到高兴,都吉尔哥们,有什么好嫉妒的,。
或许是因为陈宣在前面的刺激吧,高景明过后奋起直追,前后差不多两个月的时候总算修成了内力,给他高兴得睡觉都在手舞足蹈。
他这样的天赋已然是上等了,真心很不错的,不是天才,但也远超常人,放眼江湖门派都是千里挑一的好苗子。
而这个时候的陈宣,内力已经可以用手腕粗来形容了,内功修炼简直是一日千里。
但到了后面速度也慢了下来,几年的积累总规有耗完的时候。
然而这样的慢也只是相对他自己而言,起进度依旧惊人,内力每天都‘肉眼可见’的增长,这等内力,都不需要他刻意去打通经脉,一些经脉在内功运转下自行畅通。
水到渠成不外如是了,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内力修炼之余,陈宣也开始了武功的修炼,首先当然是轻功,名为青云飞絮,介绍上说修炼到一定程度,行动间犹如青云般飘忽让人捉摸不定,而且身如飞絮,草上飞水上漂不在话下,甚至树梢腾挪都只是等闲。
这门轻功若是自身修为踏足先天施展的话,真气加持下还能在虚空腾挪,力道用完之前具备一定的滞空性,不管是赶路还是逃命都有着无与伦比的实用性。
而在他们修炼出内力之后,玉山先生嘱咐持之以恒的修炼,依旧以学业为主,待到内力积攒到一定程度,他再传授对敌护身的武学。
这时假期也快结束了,在玉山近两个月,他让两人先回家一趟,开学再回来,更是严厉的告诫,两人虽然修成了内力,但不能在学堂好勇斗狠,否则他必将严惩!
……
第114章 要不要跟上去看看?
‘吱了……吱了……吱了……’
玉山下的别院内,高景明手中抓着一只知鸟了,略微刺耳的声音不停在他手中响起。
这是他施展轻功上树去抓的,过程中还拿着一本书呢,抓着知了就像是抓住了夏天的尾巴。
但把玩片刻后,他还是将知了放飞了,犹如放飞了自己的童年。
看着知了飞走的方向片刻他才收回目光,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书上,认真看认真读。
这已经是他们习得内功后的第二年秋,升入蒙学甲级的第二个学期。
去年冬天,在陈宣高景明内力有一定火候之后,玉山先生传了他们一门轻功,虽然陈宣有更好的,但依旧认真学了,今年春天,玉山先生又教了他们一门剑术,依旧认真学了。
此后玉山先生就没再教他们武学上的新东西,让他们先把轻功剑术练好,贪多无用。
有内力加持,高景明施展轻功抓知鸟还是很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