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烟雨 第229节

  出了轿子,小公主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招呼道:“宣哥哥跟我来”

  接着两人鬼鬼祟祟实则明目张胆的进入偏殿,并不空荡,该有的都有,有宫女太监随时候命,隔壁就是议政大殿,刚到陈宣就听到了尚玄帝的声音,平淡中带着威严。

  “……如何应对?这便是本次殿试考题,各位爱卿开始作答吧,望众爱卿做出锦绣文章”

  议政大殿鸦雀无声,不知如何精巧设计,尚玄帝的声音明明不大,却能清楚的响彻每个角落,在他话音落下,便是一阵铺纸磨墨的沙沙书写的声音。

  平时没必要陈宣也没把感官放大时时刻刻接受各方面信息,无数信息涌入脑海那得多累?

  来到这里听了半句的他看着小公主哭笑不得道:“都怪你,赖床耽误时间,我们来晚一步,连考题是什么都没听到”

  闻言小公主脖子一缩胆战心惊小声道:“宣哥哥小声点,隔壁可是我们整个景国的权利中心,除我父皇和太子哥哥外,还有一大帮朝中大臣呢,要是知道我们在隔壁偷听偷看,我也没好果子吃”

  哟,平时无法无天的你也有怕的时候?陈宣心头好笑,如同往常那样不以为意道:“别担心,有我在,我们说的话不会被别人听到的,放松点”

  有点犹豫是不是听他的,小公主反而诧异道:“宣哥哥,我怎么感觉你比我还大胆?偶尔来这儿我都得小心翼翼,反倒是你,第一次来就跟……就跟回自己家一样!”

  这叫艺高人胆大,你不懂,心头嘀咕,陈宣打量周围转移话题道:“就这?那还不如不来呢,换哪儿不是一样?”

  下意识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她指了指边上招呼道:“来,这边,能看到大殿情况”

  她指的地方有一道门,边上还摆着凳子桌子呢,在她说话的时候已经有太监无声无息把门打开一条缝了。

  两人凑过去透过门缝就能看到隔壁大殿的情况。

  门后首先是悬挂的珠帘,再就是轻纱幔帐了,那轻纱幔帐几乎是透明的,而且利用神乎其技的编织手法,从他们这边看是透明的,另一边却看不穿,就跟单面玻璃似的。

  他们所在的地方虽是隔壁偏殿,但地势颇高,能将议政大殿的情况尽收眼底。

  整个大殿的面积不下于半个标准足球场,两人合抱的柱子高五丈,雕龙刻凤,足足八十一根撑起了这座恢宏的大殿。

  最上首自然是皇帝金龙宝座了,身穿滚龙金袍头戴平天冠的尚玄帝往哪儿一坐就威严无尽。

  在皇帝宝座左边低一些的地方,则是太子参政监国的座位,一身金色蛟龙服,头戴金冠的周尘不苟言笑的坐在那里目视前方,已有三分帝王气度。

  在他们身旁两侧,有太监低眉顺眼雕塑般静候,亦有太监宫女持宝扇华盖仪仗,更有金甲银盔御前侍卫。

  视线前移,宽阔的大殿中间摆了数百张案几,数百位今科进士奋笔疾书,今天他们才是主角,有人抓耳挠腮,有人眉头紧皱,有人一脸从容,他们的表现皆在皇帝太子乃至周围数百位大臣的注视之中,可想而知压力有多大。

  走到这一步,他们已经是鱼跃龙门实打实的进士了,只要表现得中规中矩都不会被剥夺功名,但若表现好的话,可以争取一下二甲乃至一甲三个名额的读书人最高成就。

  在诸位今科进士周围,则是数百张案几,后面坐着朝中大臣,有的神游天外,有的关注诸位今科进士的表现,有人小声交头接耳。

  再在大殿周围,则是宫廷禁卫,他们宛如影子雕塑一样,很不起眼,不注意都难以发现他们的存在,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便是他们施展雷霆手段的时候。

  陈宣的目光一眼就锁定了高景明的身影,一身进士服的他坐在最前排靠左第二的位置,姿态端正一脸从容,一手拂袖一手持笔悬腕奋笔疾书。

  ‘这次殿试的题目难道是赈灾救灾?’角度的原因,陈宣的眼睛就跟望远镜一样扫过一些今科进士身前的案卷,上面肯定是没有题目的,唯有他们阐述的方式方法,根据他们的阐述陈宣大致推断这次殿试的考题。

  尤其是高景明的案卷,陈宣一眼扫过表情就跟便秘一样。

  他开篇的一句话简直语不惊人死不休,直接来了句‘别把灾民当人……’

  ‘啊这……我貌似有次和他闲聊吹牛逼的时候说过类似的话,和大人赈灾救灾的经典案例还是印象深刻的,这就被小高套用了?所以这叫什么事儿啊,到底算是他学识过人活学活用呢,还是抄答案作弊?’

  陈宣心头哭笑不得,然而这是人家在殿试之时给的解决之法,应该算是他的吧?谁先提出就是谁的,读书人的事情能叫剽吗?别人有能耐整出这样的答案那也是他们的本事。

  挠了挠屁股,陈宣总感觉有些看不懂小高了,说他君子之风吧,知道活学活用,说他正人君子也是事实,毕竟他是靠真才实学走到这一步的。

  莫非这么多年被自己感染了,有灵活的道德?

  ‘不对不对,不是这么个事儿,不管他从哪儿得到的智谋策略,那都是他自己的,这点是事实,我和他吹过的那些牛,他能加以利用那是他的本事,否则的话要先生老师做什么,难不成一个人还能生而知之?’

  这么一想陈宣也就释然了。

  小高也是真的敢啊,把这种赈灾之法拿出来,那些‘正人君子’能接受得了?争议是肯定的,贯彻务实理念,抛开仁义道德,一切以解决问题为主,当真是把剑走偏锋发挥到极致了。

  这次殿试的题目大概率是赈灾没跑了,莫非是因为荣国大旱的因素,老皇帝临时想出来的?毕竟这种事情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落到景国身上,而且纵观历史,旱灾洪灾蝗灾雪灾等等灾害还少吗。

  目光从小高身上移开,陈宣的视线从其他人处扫过,嘴角一抽,有个家伙比小高更狠,坐在小高隔壁的隔壁,他的赈灾之法中规中矩,侧重点是治贪,务必将灾难之时的赈灾物资发放到灾民手中,提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监察手段,谁敢伸手就砍谁,抄家扩充赈灾物资,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解决问题的同时更应该把过程中搞出问题的人解决了,蛀虫就应该去死!

  看到他的答卷,陈宣直呼人才啊,而且是个狠人,若是和小高提出的理念相结合,卧龙凤雏齐活儿了,妥妥的!

  不是贬义,是真的卧龙凤雏,他俩若是凑一块绝对能干大事儿。

  目光看向龙椅上的尚玄帝,陈宣心说您老人家算是捡到宝了,得这两人,一个比一个狠,用好了不知道能多省心……

第382章 来了

  大殿静悄悄的,能清楚的听到人们的呼吸声和笔尖触碰纸张的沙沙声,这样的气氛下,一些今科进士喉咙不舒服想咳嗽都强忍着,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若是落个殿前失仪丢了功名估计想死的心都有。

  周围众大臣耐心等着一群后辈作答,没有发出动静影响他们,哪怕小声交流都压低声音,那些正在奋笔疾书的今科进士,将来是他们的同僚啊,很可能同殿为官乃至一个不注意就爬自己上面去了。

  一些等候的臣子目视诸位今科进士心头有些欷歔,此时此刻恰如彼时彼刻,他们也是从这一步过来的,也曾小心翼翼,也层如履薄冰,不知不觉间,一晃眼他们都混成官场老油条了。

  正在奋笔疾书的高景明动作顿了一下,姿势不变,目光却朝着周围转了一圈,心头有着异样的感觉,就像有人在暗中偷窥一样,而且那种感觉他很熟悉。

  ‘不会是阿宣在暗中打量吧?莫非他悄悄混进来了?不会吧,他本事大不假,可这种地方是他能乱来的?’

  想到陈宣那无法无天的性格,搞不好还真能干出这样的事情来。

  应该是想多了,阿宣不是没有分寸的人,而且他本身就对科举这种事情没兴趣。

  收起思绪,高景明强迫自己不去想那么多,继续奋笔疾书……

  小公主偷偷观望了一会儿就收回了目光,总觉得有些无聊,所谓的殿试和她想象中的不一样,还没有平时朝政好玩呢,朝政的时候还能看到大臣们吵架,有时候还会撸起袖子干仗,比这精彩有趣多啦。

  收回视线的她见陈宣似乎浑身刺挠的样子,还在抓屁股,顿时失笑道:“宣哥哥你身上不舒服呀?”

  “啊?没有……对,要不纤凝你帮我挠挠?”陈宣回头及时改口道,逗小公主很好玩的,少女的脸红胜过世间一切美好。

  果不其然,她脸颊微红淬了一口不依道:“宣哥哥就知道欺负我,坏人”

  “我哪儿欺负你啦?”陈宣继续逗她。

  羞恼的小公主眼珠子一转,笑道:“好呀,那我帮宣哥哥挠挠”

  旋即小公主在陈宣还有这好事儿的期待注视下,抬手放在他腰间,小手掐着软肉用力一拧哼哼道:“宣哥哥我帮你挠得还舒服吗?”

  “嘶,轻点”,陈宣装着倒吸冷气龇牙咧嘴道,一点都不疼,反倒是有点酥酥麻麻痒痒的,配合一下做做样子,给人家小姑娘点面子,要不然她没成就感。

  同时心头无语,女孩子掐软肉这招莫非不分大小都无师自通?

  她瞪了陈宣一眼说:“看你还敢不敢欺负我”,顿了一下又有点心疼道:“疼吗?要不我帮你揉揉”

  “疼,估计都青了”,陈宣点头,跟真的一样。

  翻了个漂亮的白眼,小公主道:“活该,那你就疼着吧,我才不上你当”

  一帮今科进士在隔壁为了命运努力拼搏,他俩在这边打情骂俏,当真是同人不同命。

  这一打岔陈宣也不在关注隔壁那边了,接下来他们的命运如何看自己,哪怕是小高陈宣都不会去主动干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小公主在边上坐下百无聊赖说:“哎呀,肚子都饿了,宣哥哥要不要吃点东西?”

  这都过了正午,早上吃那么多已然消化,陈宣回了个字点头道:“吃”

  随后小公主就吩咐周围候着的太监去传些吃的来,完了想到了什么,看着陈宣掩嘴噗嗤一笑。

  “纤凝你笑什么?”坐在她边上的陈宣纳闷道。

  她顿时收起笑容轻轻摇头抿嘴说:“没什么,想起了高兴的事情”

  “莫非谁生孩子了不成?”陈宣当即哑然。

  小公主当即笑得前仰后合道:“这个笑话你早就给我说过啦,一点都不好笑,嘻嘻”

  她其实是想到老皇帝一直说陈宣是猪,然后这会儿她说要不要吃点东西陈宣就一口应下,就觉得很好笑。

  总之就是在意的人,一点小事都能勾起自身情绪。

  没一会儿就陆陆续续有太监宫女送来吃食,两人边吃边聊,等着隔壁的结果。

  隔壁龙椅之上,老皇帝也不是时时刻刻都在盯着下面的一群进士,只是偶尔抬头看一眼,更多的则是在将注意力放在身前的奏折上。

  看着看着,他眼神朝隔壁方向撇了一眼,嘴角勾起一丝笑容。

  作为皇帝,一举一动都在无数人的关注之中,有眼尖的大臣留意道他的表情,暗道陛下这是遇到什么高兴的事情了吗,看来今天应该能轻松点了,陛下高兴,那便是晴天。

  放下奏折,老皇帝看了下方的大殿一眼,旋即抬手朝着边上低眉顺眼的汪公公示意了一下,然后汪公公朝着边上纷纷一声,搀扶着老皇帝在众目睽睽之下离开了大殿。

  这种情况常有,皇帝又不是雕塑,而且老了,坐了半天活动一下亦或者去隔壁休息很正常。

  然而他这举动却是让很多今科进士心头一紧,正襟危坐忐忑不安,莫非陛下要来巡视?那必须得好好表现。

  结果他们想多了,老皇帝头也不回的去了幔帐珠帘后的隔壁。

  一来这边,老皇帝看着自己闺女和陈宣有说有笑吃吃喝喝就气不打一处来,压低声音咬牙切齿道:“臭小子,这是你能来的地方?老夫在那边坐得浑身酸痛,你却在这边好不安逸,当真岂有此理”

  这是嫉妒,隔壁还有正事儿呢,陈宣也不和他对杠,起身道:“伯父请坐,要不一起来点?”

  “父皇快坐下休息,累了吧,我帮你捏捏肩”,小公主也跟着安抚。

  两人一唱一和整得老皇帝没脾气,顺势坐下老怀大慰道:“还是小扶摇知道心疼为父”,说着他又看着陈宣一脸嫌弃道:“没上进心的臭小子,你来看有什么用?有本事自己努力点啊,说不得坐在隔壁的就有你了,你真要坐在那边,老夫独断专横也要……哼”

  “也要怎样?把状元给我啊?”陈宣给他拿碗筷哑然道。

  老登哼道:“就你?还状元,你觉得自己行吗?老夫的意思是把你打发到苦寒之地挖土去”

  “您老这话说得,莫说我不在那边,即使你把我丢苦寒之地又如何,刀山火海对我来说那都不叫事儿”,陈宣不以为意道。

  想到陈宣的修为,还真是这么回事,老皇帝顿时无语道:“看把你能得”

  别说,在隔壁的时候,他就是威严无尽的老皇帝,和陈宣在一起就是个邻家老顽童一样,格外轻松,似乎任何烦恼都随之而去了似的。

  几人吃吃喝喝,逗闷子片刻,边上汪公公轻轻咳嗽了一声提醒。

  老皇帝意犹未尽的放下筷子道:“时间差不多了,臭小子,给我安分点,若是敢扰乱殿试看老夫不……不把小扶摇禁足三个月!”

  小公主顿时傻眼,不是,关我什么事儿啊?

  老皇帝偷得片刻闲,回头又去主持殿试了,他从第一次见陈宣开始,直到如今清楚陈宣的修为,自始至终都没谈论过任何家国大事,就像普通忘年交一样,从不谈正事儿。

  事实是他们两人一句话就能决定无数人的命运,老皇帝是基于身份地位,陈宣是基于实力,正因为如此,他们才刻意避讳这些,心照不宣,不带任何目的,最是纯粹无比。

  重回宝座的老皇帝恢复了那副从容威严,片刻后,他微微点头示意,汪公公便开口道:“时间差不多了,诸位停下吧,一路走来殊为不易,诸位幸苦了,陛下得诸位良才甚至尉,特赐恩荣宴,望诸位往后恪守勤勉为国效力,不负一身所学”

  距离一帮今科进士作答大概过去了一个时辰,汪公公话音落下,不管他们答得好不好,有没有把想要表达的写完,都到此为止了。

  殿试不是科举考试,不会给他们太多时间,考的是他们随机应变的办事能力,莫非还让皇帝等着他们不成?

  于是一众今科进士纷纷停下笔墨,有人忐忑,有人从容,有人意犹未尽,纷纷起身行礼道:“多谢陛下”

  恩荣宴啊,一辈子大概只有一次,皇帝赏的,对目前的他们而言,简直就是至高无上荣耀。

  “免礼,众爱卿坐吧”,老皇帝笑道,旋即目视周围的一干大臣说:“天灾自古有之,难以测度,唯患后补,众爱卿不妨传阅看看,朕之大才有何良策应对”

  此言一出,昭示着殿试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一帮今科进士的答案,需要众大臣评判,关系着他们接下来是位列一甲二甲还是三甲。

  尽管他们皆为进士,但三甲名次却关系着他们将来的高度,所以今科进士的心都提了起来。

  与此同时,一群太监进来收走进士们的答卷笔墨,将答卷分发给周围的大臣们传阅评判,又一群宫女前来,鱼贯而入端来了膳食放在进士们的案几之上,周围的大臣们当然有份。

  隔壁的陈宣抽空看了一眼,回头对小公主笑道:“这就是恩荣宴呐?就一盘羊肉,一只鸭子,还有一盘水果,有点寒酸了吧?”

  “我不道啊,似乎礼制规矩就是这样的吧”,小公主摇摇头道。

  就在此时,隔壁传来一声冷哼,有人拍案沉声道:“荒唐,此等言论,简直……简直不可理喻,枉为读书人,有何颜面坐在这里,羞与之为伍!”

  闻言陈宣眉毛一跳,暗道来了,还以为一场殿试顺顺利利波澜不惊就结束了呢。

  那番话一出,整个议政打听为之一静,人们纷纷将目光投向开口之人,尤其是一群今科进士,心都悬起来了,是谁写了什么不当言论才让这位如此愤慨?

首节 上一节 229/2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