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烟雨 第193节

  在这里有一座巨大的雕像,高足有二十丈,身披战甲手持长枪,骑乘一匹长着鳞片的战马,威严霸气,长枪直指前方,拥有气吞山河之势。

  每个人看到这尊雕像都心生敬意,高景明他们路过的时候都恭敬行礼,盖因这尊雕像乃是景国的开国太祖。

  也是在这里,陈宣也才抬头看到了秋路尽头山巅上的皇宫。

  哪怕是如今的他,在看到皇宫之时,心头亦难免生出了丝丝危机感,那威严的宫城之内,不但有宗师强者坐镇,而皇宫本身就有阵法保护,只是寻常人根本感觉不到而已。

  不过也仅此而已了,陈宣心说自己若是偷偷跑皇宫去溜达的话,不搞事情,小心一些想来问题不大。

  ‘京城果然不比小地方,单单是先天高手的气息就超过了三十个,这还不算低调隐藏起来的,若非我早就踏足了宗师境界,来此都得夹着尾巴低调做人’

  一路走走停停四处打量,边上的高景明打趣道:“阿宣,你怎么老是盯着青楼看,莫非心动了?先说好,京城物价贵得很,咱那点钱可不经花,听说四大花魁单单是见一面就得万两起步!”

  “这比抢钱快啊”,陈宣感慨,接着又道:“当然心动啦,华灯初上,你看那些个小姐姐们,环肥燕瘦笑语嫣然,谁不心痒痒?满楼红袖招,奈何年少青衫薄,只能辜负佳人们的一番美意咯”

  心头嘶了一下,高景明哑然道:“别的不说,阿宣你这文采是真心了得,简直妙语连珠”

  “少来,我这都是抄的”,陈宣摆摆手看着高景明鼓励道:“少爷,你可得支棱起来,考个状元,到时候我也能打着你的名头上青楼白嫖,拜托了”

  ……

第325章 约吗?

  城西桂香街,街道宽阔又整洁,两旁绿树成荫,庭院楼阁林立,住的人家非富即贵。

  陈宣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已是月上树梢头了,走马观花横穿半个京城花了好几个时辰。

  圣京城太大,寻常人步行一天都别想横穿整个京城,很多人在这里生活一辈子也不敢说了解京城的十分之一。

  富贵人家扎堆的地方治安良好,街上有武侯巡逻,陈宣他们到来还遭到了盘问,毕竟是生面孔,人家职责所在,充分理解。

  而陈宣他们身份清白手续齐全,是以武侯在了解后还亲自给他们指路带到了‘家门口’才离去。

  明明是确定身份是否属实,但武侯的做法真心让人心头升不起恶感来。

  开玩笑,在这条街上混的,若没点眼力劲早就不知道得罪多少人,被收拾成什么样了。

  这条街上除却每家门口的灯笼外,路边每隔十几丈居然还有路灯,木头杆子上挂着灯笼,在乡下小地方哪儿有这种公共设施?几里街道这一晚上得消耗多少蜡烛?不过想来羊毛都出在羊身上。

  小明居,一处并不临主干道的三进院子,便是高景玉提前给高景明准备的住所了。

  门头的牌匾还很新,陈宣严重怀疑‘小明’是高景玉对弟弟的昵称。

  他们到来的时候门口早已经有人候着,提前准备的丫鬟仆人护卫悉数到场,一共十五个人,扫洒的丫鬟,从事采买琐事的仆人,洗衣做饭的婆子,还有几个护卫,可谓配置齐全。

  有钱真好啊,高景明不过只是来临时待一段时间,居然就准备了一套‘别墅’佣人。

  进入院子,稍微寒暄认识后,高景明便让卫松担任这里的管事,尽快熟悉起来,作为私人秘书,他就是干这些的,而护卫方面就让耿宏负责了。

  虽然这里是高景玉安排的,但上下对高景明的决定没有半点异议。

  赶了十来天的路,他们倒也不至于疲惫,稍微熟悉了下环境,各自确定房间安顿,时间尚早,卫松耿宏他们里里外外忙活的时候,陈宣则和高景明在院子里喝茶闲聊。

  这片区域清静,纵使京城不宵禁,市井的喧嚣也影响不到这里,吹着夏日的晚风饮茶颇为惬意。

  “少爷接下来怎么打算的?”闲聊中陈宣看着指尖忽明忽暗的夜照清问。

  夜照清就是萤火虫,未曾想人口众多的京城也有,只是不多,不像乡下那种小地方,一到夏天就成片成片宛如繁星。

  高景明笑道:“没什么打算,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开考了,我得积极备考,报名之类的就让卫松他们去办吧”

  “这样也好,足不出户,两耳不闻窗外事,争取考个状元回来,到时候我出去嚷嚷一声,状元高景明是我哥们,定是风光无限,那样大概率去茶馆青楼都不会收我银子”,陈宣点点头道,还惦记着这事儿呢。

  虽说他要是将自己的修为展露出来,莫说吃喝玩乐不用花钱,还有的是人赶着趟送银子,但这种事情哪儿有白嫖别人的香?

  摇摇头,高景明失笑道:“哪儿有那么容易的事情,尽力而为吧”

  将指尖的夜照清放飞,陈宣目露凶光道:“其实很简单的,要不要我去帮你弄一套考题?只要你开口,我保管给你弄来,再不然,我打听打听哪些考生对你有威胁,提前套他们麻袋,让他们无缘科举,状元还不是你囊中之物?”

  “别,阿宣你可别乱来”,高景明赶紧摆手道,以他对陈宣的了解,似乎不是在开玩笑,真能干出那种事情来的。

  那还得了,分明就是要把天捅破啊,一旦真那么干了,事情败露,别说状元,一家子怕不是都要整整齐齐。

  陈宣顿时一脸遗憾道:“别那么迂腐嘛,达到目的就可以了,过程并不重要,况且少爷你不会真的认为所谓的科举就是公平的吧?”

  拉倒吧,天底下就没有公平的事情,尤其是科举这种东西,看似大家凭的真才实学,可为什么到头来上榜者大多数都是世家豪门有关之人?剩下的就一定是真才实学吗?若去了解,那部分多多少少都和世家豪门有所牵扯,只有那么为数不多的一部分真才实学,估计也只是为了让某些人的吃相不那么难看。

  不管什么时候,所谓的公平就是最大的不公平,这种事情不能去深究,因为会让人对这世界失去光彩的。

  “那也不至于做这种事情,我相信自己,纵使考不了状元,进士还是没问题的”,高景明松了口气道。

  前提是要一切顺利,心头嘀咕,陈宣不以为意说:“行吧,就看你的了,总之尽量考状元,我还想跟着青史留名呢”

  “别说我了,阿宣你呢,接下来有何打算?”高景明转移话题问。

  没骨头似的坐椅子上,陈宣说:“这都到京城了,少爷你接下来打算闭门苦读,几乎没我什么事儿,所以当然是吃喝玩乐享受生活了”

  “我一点都不羡慕”,高景明酸溜溜道。

  伸了个懒腰,陈宣起身说:“不和你瞎扯了,洗洗睡吧,赶明儿起,你负责吃苦努力,我帮你自由享受,咱们分工明确,活他个不负年华”

  “要不咱俩换换?”高景明看着他的背影哭笑不得道,其实只要他愿意,依旧能活得轻松自在,但真那样做他就不是高景明了。

  彼时年少,他在流玉书院进学,闲暇之余亲自耕作,深知农民的不易,在陈宣不着痕迹引导下‘偶得’木薯一物,便兴致勃勃上报,希望朝廷推广开来让跟多穷苦大众能多一分吃饱肚子的机会,当时甚至都没考虑过自己能得到什么,可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那时他就在想,为什么会是这样子的?

  明明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啊,最可笑的是,某些人认为平民百姓吃得太饱对家国不利!

  不应该是这样子的,那时他就萌生了一个念头,要做点什么事情,从而放弃了一些‘没意义’的东西,专心苦读,以科举为踏脚石,站在一定高度,才能真正把自己的想法实施下去,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换锤子,我都已经躺平摆烂了,再让我去过苦日子那怎么行?

  陈宣就当没听到,都已经准备离去休息的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回头饶有兴致道:“对了少爷,你这都来京城了,还没见过少夫人呢,啥时候去拜访一下?”

  “科举之后再说吧,以免分心,索性也没多久了”,高景明沉吟道,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终身大事固然重要,但目前科举更重要,十多年的苦读,到了验证所学的时候。

  陈宣一脸没劲说:“包办婚姻呐,你就不担心少夫人和你性格不合?亦或者长得一般般?”

  “娶妻娶贤,长相并不重要,至于性格,届时夫妻一体,凡事商量着来,哪儿有不合的道理”,高景明摇摇头道。

  陈宣无言以对,不玩了,走了……

  说到做到,隔天一早,陈宣在高景明幽怨的目光中溜达着出门,身上除了银钱什么都没带。

  小丫头苏柔甲不在,也没人帮他打理,是以穿着打扮随意得很,头发简单在背后扎了一下,松松垮垮不至于散乱,一身蓝白长衫,脚上还穿着人字拖呢。

  大夏天人字拖可是很流行的,上到公卿下到黎民,这玩意穿着方便凉快,可不是陈宣老家那边的专属,都是玩剩下的。

  别看这样的古代背景,人们为了能在夏天凉快一些,玩儿得可花,衣摆下裤子都不穿的大有人在,否则你以为那么长的衣摆是干啥的?

  反正陈宣那懒散随意的姿态,走在街上就是个十足的该溜子。

  桂香街这边是富贵人家的居住区,没啥意思,哪里热闹陈宣往哪里去,也没个明确目标。

  来到繁华街道,陈宣一路走一路吃,品尝京城的所谓美食,体验不佳,物价比其他地方贵得多,味道还不咋好,但也没浪费。

  看到书铺他就走了进去,买了一张京城的大体地图,就这足足花了二两银子。

  来到京城首先当然是要了解一下大体格局的,昨天是太晚了没时间。

  不过民间能买到的地图,上面也就囊括了个大概,不似军事地图那般详细,但也足够了。

  把买来的地图塞袖子里,没第一时间观看,出了书铺的门,陈宣目光巡视,对一跑腿等活儿的人招手,对方过来后直言道:“送一封信去水韵路便民堂多少钱?”

  大城市,这种帮忙跑腿之人多的是,是有组织的,只要你有钱,有的是人为你服务。

  闻言对方想了想道:“这位公子,水韵路有点远,来回一趟得半天时间,二钱银子”

  京城果然居不易啊,跑个腿,半天时间居然就要二钱银子,差不多阳县店小二一个月的收入了。

  陈宣也不在意,给了钱递给对方一封信道:“帮我送一下,尽快”

  “放心,保管帮公子送到”,对方接了活儿转身离去。

  这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陈宣也不担心对方拿钱不办事儿,否则找到他们这种人的组织,就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了。

  那封信当然是给他好哥们听风居士送去的,内容也很简单,已到贵地,约否?不便且回信,然后就是高景明现在住的地址了。

  能不能见到书信往来神交多年的好哥们陈宣也没把握,毕竟对方这么多年了一直神神秘秘的,没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不行陈宣也不强求,也不至于为了满足好奇心专门去调查。

  ……

第326章 安排

  四处随意溜达闲逛,饶是陈宣没有刻意去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但在他强大的感官下,通过人们平常的交流也了解到了不少东西。

  比如边关偶有摩擦但无大的战事,比如某个地方突发洪涝百姓流离失所,比如哪里江湖恶人生乱惹得侠客讨伐,比如某个地方出现异兽为祸,比如哪位朝中大臣年事已高准备告老……

  有景国的,也有他国的,林林总总不知凡几,该说不说,京城这种地方不愧是天下消息汇总之地。

  在众多浩如烟海的信息里面,最让人们津津乐道乃是接下来的秋闱,毕竟事关朝廷选才,简直全民讨论,大小赌场都已经开盘了,押谁能上榜,赌注随意。

  这俨然是一场全民狂欢的盛事,很多富贵人家已经公然放出话来,摩拳擦掌欲要榜下捉婿,甚至当下京城最为出名的四大花魁都曾言,若是三甲头名登门,定扫榻相迎同度良宵。

  不管真假,大家就图一乐,当不得真,积极讨论就当有一份参与感了。

  尤其是那些盘口里面,陈宣多次听说了高景明的名字,俨然是三甲头名的有力人选,他不知道这背后有没有人推波助澜行那捧杀之举,虽对小高有信心,押注或许能赚一笔,但他对赌博这种东西向来敬而远之。

  然后陈宣还了解到,其实周边各国相互之间都有质子制约的,但凡开战大概就先杀了对方质子祭旗……

  而让他稍微诧异的是,在众多信息里面,他还听到了周元这个名字,当初驼铃镇的镇长,而今已是青云直上,被调来京城任一县县令了。

  天子脚下的县令,其地位不下于外放的封疆大吏,七年时间,这是连升了多少级?难怪当初禁武司的左开仇对他那般客气。

  当然,在这种地方当县令,没点手腕是玩不转的,毕竟周围全是大佬,不过陈宣从人们口中得知,那位周元周县令似乎挺刚的,谁的面子都不给,俨然滚刀肉,扬言大不了丢官罢职,让很多人都不待见。

  人家依法办事儿,有理有据又没犯错,了不起也就丢官罢职了。

  以往在小地方窝着,接触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而今陈宣都不得不说京城还真够精彩的……

  闲逛到中午,他随意找了家街边饭馆对付一顿,不是大酒楼去不起,而是更喜欢底层的市井气息,自己就是个俗人,这样的环境更为亲切。

  靠窗位置,要了两道招牌菜,听着周围的高谈阔论,吃喝中他这才从袖子里掏出京城地图慢慢打量。

  这地图也就大致囊括了京城布局,具体到哪家哪户就不可能了,最多也就标注一些较为出名的地方,否则的话,持有一份详细地图,心有歹意是能做很多事情的。

  整个京城被两条主干道分成了四个大区,皇宫所在的那一片属于京师管辖,其余地方不规则的分属三个县,地图上有明确的划分。

  其中陈宣稍微留意的是那几座虚空浮岛,毕竟抬头就能看到,通过人们交流得到的信息,加上地图上的标注,以及陈宣自己的猜测,暗道有点意思。

  几座浮岛分属京城上空各处,并不集中在某地,有高有低,位置颇为讲究。

  抛开地图不谈,陈宣只是抬头看向那些浮岛,不用猜都知道,它们不止是奇观建筑那么简单,分明就是笼罩整个京城的大阵一部分,很可能还是核心关键之一。

  对于阵法,陈宣如今也就了解点皮毛,难以想象笼罩整个京城的阵法动用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资源,没有亲眼见过,也无法想象它能呈现出什么样的伟力来,想来也只有钦天监知道具体吧。

  准确的说悬于京城上空的浮岛有七座,它们的下方皆为园林湖泊这种人少之处,想来也是担心遭逢变故掉下来砸到人吧。

  浮岛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大的直径数百米,小的只有几十米,高的离地近千米,矮的百十米,反正高度不超过皇宫。

  然而不管大小高低,但凡掉下来,砸在地上造成的破坏力可想而知,也不知万一发生那样的事情阵法能否抵消那份冲撞。

  该说不说,这玩意分明就是在京城无数人上方悬了一把要命的剑,但凡有点脑子都应该趁早移走,可那不是陈宣能左右的事情。

  七座浮岛,除了看上去震撼之外,皆有各自的用途和归属,其中两座分别是太庙和文宫所在,太庙里面供奉着景国的历代君王和做出重大贡献的臣民,能把自己的名字送入其中,已是景国最高荣耀之一,而文宫则供奉历代先贤,历届新科进士都得去那里参拜,是为数不多能踏足文宫的机会,很可能生命中只有一次。

  另外还有两座浮岛名义上目前属于景国两大世家,分别魏家和袁家,这种事情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毕竟浮岛就在那里,也搬不走。

  陈宣猜测这样的归属不是固定的,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有可能导致归属权的更替。

首节 上一节 193/2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