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烟雨 第11节

第22章 小意思

  两个白面馒头分量挺足,就着小咸菜陈宣填饱肚子,他身体缩水成小孩了,就连饭量都变小。

  初来乍到,他也不知道要做什么,青鱼她们离去的时候说有人会来叫他启程出发,不见人来,陈宣只能干等着。

  天色一点点变亮,院子里早就忙碌了起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陈宣留意到,仅院子里的仆人就有七八个,另外还有十来个护卫,他们装扮明显不同。

  这还不算青禾她们那样的贴身丫鬟以及何管家这样身份特殊的人。

  仅仅只是出门在外就如此阵仗,陈宣也难以想到真正的高家是何等光景。

  对于书童的身份他倒是并不排斥,这算什么,曾经为了一个月几千块钱熬夜加班都是经常的事情,累死累活的当牛马毫无怨言,如今身为书童,包吃包住还包四季衣服,说不得那素未谋面的少爷以后出门在外钱袋子都是自己管,还要啥自行车?

  多少人做梦都想要这份美差呢。

  好吧,陈宣以往也就芸芸众生中普通的一员,若是他有亿万身家,指定难以接受如今这样的落差……

  一大早没见着何管家,也不见有人来提醒自己启程出发,陈宣反倒是看到离去不久的青禾青鱼簇拥着一个美妇过来。

  饶是以往在网上见惯了古装美颜小姐姐,这会儿陈宣也忍不住好奇多看了一眼。

  美妇仪态端庄,雍容大气又不失温婉,尤其那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婉约,是那些东施效颦的COS无论如何都望尘莫及的。

  在陈宣看来,那些网上的古典小姐姐,大多都是另类擦边搞涩涩而已,在看到前方那款款而来的美妇之后,他才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古典美。

  ‘想来她就是青禾她们口中的夫人了吧,她男人当真是好福气,能娶到这样的女子。’

  陈宣心头嘀咕,多少带着些羡慕,倒是没有什么龌龊的想法。

  一眼过后他就低头没再多看,人在屋檐下,他也不懂此间规矩,万一引起对方不快就得不偿失了。

  说句不好听的,以后还得仰仗人家赏口饭吃呢,陈宣不觉得有什么好丢脸的,给谁打工不是打工?

  此时在高夫人看来,陈宣就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了,心说到底是小孩子,突然换了生活环境难以适应,倒也正常,不过也因为年龄小,适应起来也快。

  来到陈宣两米开外,高夫人主动开口道:“你便是小陈宣吧,入我高家,按理说昨天就应该见见你的,奈何天色已晚,况且你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所以留待此时,来,孩子,抬起头来让我看看”

  她声音温婉,犹如一汪清泉,闻言陈宣下意识抬头,便看到了一张平易近人的温和笑脸。

  稍作沉吟,陈宣赶紧拱手道:“见过夫人”

  莫名有些紧张,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大概类似于看到面试官吧,总得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

  见他如此反应,高夫人脸上笑容不变,不过心头却是暗道这小陈宣往后的仪态举止却是需要调教一下的,以免出去失了礼数让人看轻高家。

  不过他还小,可塑性很强,而且能第一时间意识到自己的身份行礼,以他这样的年纪已经实属机灵难得。

  迈步上前,高夫人伸手摸了摸陈宣的脑袋笑道:“好孩子,入我高家,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只要做事本分勤勉,我高家也不会亏待你的,以后有什么不懂或是难处需求,可以去找何管家,也可以找青禾她们,他们做不了决定也可以来找我做主”

  “是,谢过夫人”,陈宣点头道,心头自嘲自己也是个没出息的,这会儿居然有受宠若惊的感觉,哪怕明知人家也就做做样子,这些话听听就行了,别太当真。

  可该说不说,高夫人能亲自过来见他,还表达善意,属实是令人眼红羡慕的事情。

  也亏得陈宣是她为儿子四处奔波寻觅的书童,以后是要陪伴他儿子成长,将来还是他儿子左膀右臂,才有这样的待遇。

  否则的话,高家那么多下人,很多平时连见她一面的资格都没有,还想让她自降身份寒暄,想屁吃呢。

  见过面了,交流两句,目的达到,高夫人也不打算过多停留,适可而止,以免陈宣心态飘了,于是笑道:“很快就要出发回程,我也得去收拾一下,你别乱跑,否则找不到你耽误了时辰”

  “好的夫人,我记住了,绝对不会乱跑”,陈宣当即点头,主打一个乖巧,没办法,习惯了,以往老板晚上发信息来说要加班还不是得回一句收到,然后在心头大骂他祖宗跑去加班。

  目送她们离去,陈宣心说以后在高家,只要不作死搞事情的话,想来日子应该还是挺好过的,至少高夫人也好,何管家也罢,还有青禾她们,都是挺好相处的人。

  就是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样,如此阵仗,定是高门大户,想来狗屁倒灶的事情一定不少。

  管他呢,真有狗屁倒灶的事情就当看乐子了,还能牵连我这个‘小屁孩’不成?

  ‘老东西,居然暗算我,把我弄去卖了,你给我等着,待我站稳脚跟有你好果子吃!’陈宣在心头咬牙道。

  被船夫拐去卖了的事儿他一直记得呢,每每想起都牙根痒痒。

  说起来陈宣能去高家,还有对方一份功劳,孑然一身来到这个世界,无依无靠,否则指不定过着什么样的日子,反正陈宣有机会就要狠狠的‘感谢’那老东西。

  高家看样子来头不小,陈宣估摸着找老船夫算账的日子应该不会太远。

  想着这些,时间倒是过得挺快。

  天光大亮,一个十七八岁的灰衣少年找到陈宣,有些好奇的打量了他一眼笑道:“宣哥儿,我叫王海,何管家让我来问问你,有没有什么需要收拾的,若是没有的话,就随我来,我们马上就要启程出发了”

  院子只有那么大,陈宣的事情估计早就传开了,尤其是高夫人亲自来看他,很多人都目睹了的,所以王海明明比陈宣大十几岁,态度却好得不行。

  陈宣能有什么好收拾的,摇摇头笑道:“我随时可以出发,劳烦带路”

  “别那么客气,随我来吧”,王海点点头,旋即靠近陈宣压低声音说:“往后还请宣哥儿多多关照,若是能在少爷面前美言几句感激不尽,不管宣哥儿现在听不听得懂,一定要记住我说的啊”

  说着还不待陈宣搞清楚什么意思,他就感觉手里被王海塞了一小块硬物。

  “王哥你这是?”看着手里的银白色金属陈宣有点懵。

  王海打哈哈说:“别叫我王哥,叫我小王小海都成,小意思,宣哥儿你收好就是,就当请你吃糖了,走吧,别耽误了时辰”

  眨了眨眼,陈宣懂了,这是在……巴结自己?

  问题是自己看上去也就五岁小屁孩,合适么?

  若自己真是小孩,不懂这点意思,到处嚷嚷的话……咦,他怕是巴不得呢,因为通常小孩子都会对第一个示好的人印象深刻,别人知道了也只会后悔自己动作慢了。

  嘶~,高门大户里的人心眼真多。

  心头哭笑不得,都还没到高家,更没见到那素未谋面的少爷,这就已经有人开始烧冷灶了?

  有点意思,陈宣莫名对以后的日子期待了起来……

第23章 伐尽山林只为薪

  跟着王海离开小院,穿堂而过来到客栈外的街道,时值朝阳初升,街道上已经热闹了起来。

  客栈作为歇脚之地,自然多的是早上退房离去的旅人,当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君行。

  不过陈宣却是被一溜马车吸引了注意力,足有七八辆,前后加起来更有近二十个骑马挎刀的护卫。

  马车也不只是坐人用的,有几辆还载着行礼。

  这明显是高家的车队,仆役丫鬟忙碌着出发准备,陈宣心说感情之前看到的不是全部,暗道自己格局小了。

  单单是一次出行就如此阵仗,高家到底什么情况?陈宣心头充满了好奇。

  此外陈宣还留意到,每辆马车上都插着一面银白色的锦缎三角旗子,上面写着一些字,但他一个都不认识。

  留意到陈宣的目光,带路的王海有些自豪道:“宣哥儿,你现在还不识字吧?那旗帜上写的是阳县高家几个字,出门在外打出旗号,以免被不开眼的给冲撞了,至于不识高家旗号的,若是犯浑那就是找死!”

  高家这么牛的吗,想来打出旗号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吧。

  说话的时候两人脚步不停,他们来到车队中间稍微靠后的一辆马车处,王海道:“宣哥儿,你乘这辆车,没其他事情的话我就先去忙了”

  原本陈宣还想从他嘴里打听一下高家的情况,眼下却不是时候,只能作罢,点点头道:“有劳了”

  “宣哥儿客气,需要我帮忙扶你一下吗?”王海摆摆手笑道。

  不用他扶,车边有个小凳子呢,陈宣说:“不用,我先上去了”

  王海在他上车后方转身离开,其他人都在忙,他也不可能闲着,估摸着去叫陈宣反倒省了一些活儿。

  车夫想来还未就位,陈宣干脆掀开帘子进去,里面居然有人,一共四个,其中三个看上去二十多岁女孩子,最后一个是中年妇女,陈宣进来的时候全都好奇的打量着他。

  陈宣也明白,那么多人自然不再可能有单独一辆车的待遇,面对她们的目光,倒是落落大方的笑着打招呼道:“几位姐姐好,婶婶好”

  “你便是宣哥儿吧,嘻嘻,嘴真甜,叫得姐姐心花怒放”

  “模样也生得周正,将来定能长得玉树临风,陪在少爷身边也能长脸”

  “来来来,宣哥儿坐姐姐身边,让我好好瞧瞧”

  三个年轻女子当即叽叽喳喳起来,像是遇到了心仪玩具似的,对陈宣的态度很是友善,他也不怯场,在空着的软垫上坐下,倒是没真坐人家身边去。

  那个中年妇女则一辆微笑的看着他们。

  经过短暂交流,陈宣明白了她们的身份,三个年轻女子都是随行的丫鬟,但不是青禾她们那种高夫人的贴身丫鬟,而那中年妇女则是绣娘,陈宣身上的衣服还是她昨晚赶工做的呢,没见过陈宣的情况下仅凭描述都能做得合身,可见手艺精湛。

  没多久感到车外一沉,旋即一声出发的提醒响起,马车便缓缓启动了。

  阳县高家,只是一个县的大户吗?可昨天何管家买自己的时候,那派头又不像小地方大户的做派。

  启程前往高家,不似来时那样处于封闭的马车上,陈宣可以掀开车帘打量外面,一切都不是近些年来影视剧中展现出来的那种光鲜亮丽古代,反倒像老版水浒中那样的场景,充满了陈旧气息,而且更胜。

  同乘几人估摸着陈宣是第一次来这样的‘繁华’地方,见他好奇打量外面也不打扰。

  车队处于闹市也快不起来,足足半个多时辰后,陈宣才看到了一堵城墙,一二十米高,满是岁月痕迹。

  穿过城墙,外面是宽阔的夯实土路,人来车往,天长日久下来变得坑坑洼洼,马车也颠簸起来。

  入城的排起长队,商贾旅人挑夫,一眼看不到头。

  一路打量,自始至终陈宣都没见着离街在哪儿,他是在那里被买的,一辈子估计都忘不了。

  “宣哥儿,都已经离开金霞郡城了,把帘子放下来吧,省得灰尘进来大家都灰头土脸”,一个叫果果的丫鬟提醒道。

  放下帘子,陈宣琢磨了下好奇问:“我看城外虽称不上荒凉,但目之所及却不见人高的树木,倒是远方青山如翠,这是何故?”

  “宣哥儿这都不知道吗,难道说宣哥儿以往都不曾去过城镇?”另一个叫秋菊的丫鬟哑然道。

  我应该知道什么吗?话说在此之前我还真没去过古代城镇呢。

  见陈宣愣神,绣娘张芬略微叹了口气解释道:“好叫宣哥儿知道,城外附近之所以不见树木,皆因柴米油盐柴排第一,附近稍微高点的树苗都被人弄回家去当柴火烧了,就拿这金霞郡来说,十万人家,每日要消耗多少柴火?周围的山林早就被伐尽,柴火只能去更远处寻”

  “是的呢,不止这金霞郡,任何大点的城镇周围都看不到高大的树木,当然,有主人家专门栽种的不算”,果果接过话茬道。

  秋菊也点点头说:“不知宣哥儿之前留意到没有,排队入城的队伍里面,多的是担柴之人,他们从远处打柴来卖,虽然辛苦也能换些钱粮补贴家用,每日这金霞郡卖柴之人估计没有三万也有两万,是他们肩挑背扛,方使这金霞郡十万人家日日有炊烟,否则连口热乎的都吃不上”

  闻言陈宣有些哑然道:“卖柴的这么多吗?”

  问话的时候他也在心头琢磨,果然不管什么时候,能源都是首当其冲的重要,这古代没有电能,柴火消耗自然也就大了。

  “如今春耕农忙,打柴的就少了些,若是入冬,打柴卖炭人的数量得翻倍不止,从早到晚络绎不绝,家家户户都得屯柴炭过冬,城里虽好,柴火花销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绣娘张芬摇摇头道。

  她们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对于底层人民的生活颇为了解,在高家做事兴许还接触过很多。

  目光看向车外,虽然视线受阻,但听了这番话陈宣心头也难免生出几分感慨,伐尽山林只为薪呐。

  难怪古代动不动就水灾泛滥,树木砍伐得多了,植物生长跟不上砍伐速度,水土流失严重,山洪水灾也就在所难免……

第24章 很吓人吗?

  道路颠簸,尤其马车还没减震,时间久了简直受罪,渐渐的车内几人都不怎么说话了,其中一个叫小娟的丫鬟脸色都开始发白,明显是晕车迹象。

  古代赶路太痛苦了,难怪有个词叫舟车劳顿。

  但出了金霞郡城之后,也就半个多小时,陈宣就发现外面逐渐再次变得喧闹了起来。

  好奇之下,他掀开帘子朝着外面看去。

  却是高家车队来到了一个繁忙的码头,一条宽阔的大河延伸至视线的尽头,目测河宽三四千米,难以看清河对岸。

  ‘这么宽的河?怕是长江黄河都比不上吧’,陈宣心头惊叹,意识到自己应该是来到了异世界,而非认知中的历史古代。

  河面船只往来难以计数,小的船只只有几米长,大的足有数十米上百米之巨!

  码头上是一副繁忙景象,无数皮肤黝黑光着膀子的苦力在搬运货物,那鼓起的肌肉和血管一看就知道这碗饭不好吃。

首节 上一节 11/2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