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个地方陈宣暂时作为备选,还没确定,一来手头拮据,况且还欠着乌三娘三千两银子呢,再一个,偌大的墨城还有很多地方没看过,或许有更合适的在后面。
生活大多数都是这么寡淡,没有那么多刀光剑影尔虞我诈,犹如那让人看着就烦的清水账。
河对岸的荣嫂没有像前几次那样打招呼,陈宣看她脸色有些黯然,不是自己遇到事情的烦躁表情,而是经历了某些唏嘘的事情导致情绪不高。
这点察言观色陈宣还是有的,不触及人家伤心事的情况下,陈宣打招呼以开玩笑的语气道:“荣嫂,洗衣服呢,看你脸色很差,莫非荣大哥又惹你生气了?”
托着下巴无聊的小苗目光闪了一下,又?对面的荣大叔经常惹荣婶生气吗?
“陈小哥早啊”,荣嫂勉强笑了笑,接着道:“我家那口子啊,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看着就烦,若是惹我生气还好,家里还热闹些,可这大清早不知道去哪儿溜达了”
“那你这是……?”
荣嫂烦躁的搓了两把衣服,摇摇头叹息道:“哎,昨天闻香阁出事了,一个老东西去作乐,点了个小娘子,结果年纪大了,一高兴,没多久双腿一蹬咽气,他家人找来非说是小娘子害的,要她陪命,然后小娘子受不了那个气,估计是想到自己悲惨的命运吧,半夜就偷偷上吊了,多好的一姑娘,才十七岁啊,如花似玉的年纪,死得老难看了,舌头伸得老长,作孽啊”
这事儿陈宣还真不知道,昨天他是去的另一个方向。
类似的事情吧,发生得太多太多了,只是常人平时没有接触到而已。
闻言陈宣唏嘘之余感慨道:“闻香阁那么大的场子,就不管管吗?”
“管啊,怎么不管,可架不住人家一大家子撒泼啊,官府的人来了都头疼,毕竟是死了人,那小娘子也是气性大的,东家出面摆平就是了,她上什么吊啊,反正随着小娘子上吊,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哎”
陈宣有点后悔开这个口了,本是美好一天的开始,听到这事儿心情多少有点不美丽。
对岸荣嫂话匣子打开就有点收不住,继续道:“昨天我还和那小娘子聊天来着,她说再攒钱几年就给自己赎身,将来支个小摊过日子,也不嫁人,毕竟身子脏了,没必要寻个男人受气,可这样一来,一切都没了啊……”
她在那边嘀咕一会儿,见陈宣没反应,也就停下了,衣服洗得差不多,便起身道:“陈小哥你忙着,我先回去了,你那动作真好看,扭来扭去的”
陈宣:“……”
你这情绪来得快去得也让人措手不及啊。
还有你这话说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在河边勾引大姑娘小媳妇呢。
别说,沿河上下两岸的确有些大姑娘小媳妇偷偷的看向这边。
余光看到边上小苗捂着嘴,陈宣摇摇头道:“想笑就笑吧”
“嘻嘻,我才不会笑话东家呢,荣婶就那样,没坏心思啦,不过东家真好看,将来一定能讨好多个娘子”,小苗乐道,她还不懂荣嫂之前说的那些人间悲剧。
你还说没笑?
卖菜的来了,小苗当即上前问价,交流下来没一会儿就买了半篮子还带着露水的新鲜蔬菜。
带着菜篮子正要去厨房做饭的时候,她突然目光黯然道:“东家,这顿饭做完,中午我就要走了,以后不能给你们做饭啦,这段时间多谢你们的照顾,小苗都记得呢”
说着她认真给陈宣鞠躬感谢。
“嗯,做丰盛些,就当吃顿散伙饭了,以后跟着师父好好学,有空了就过来玩儿”,陈宣笑了笑道。
房子装修已经进入了尾声,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每个人有自己的人生,陈宣也只能从内心希望她将来好起来,但那种苦日子总会过去将来会好起来的鸡汤却是说不出口的。
她笑了笑去做饭了,只知道以后还能来就很开心,却不知一去后,哪儿有那么多空余时间再回来……
几遍养生功下来,太阳升起,陈宣也收功了,河对岸又传来荣嫂的声音,有些羡慕的看着这边说:“陈小哥,你们的房子弄得真好看,等我家有钱了,也照着那样弄,就是太贵了,不知道要攒多少年”
这边开工这么久,价格她早就打听清楚了,这么说也只是给心头存一份不切实际的念想。
“那还不简单,待荣嫂你家那几个小子长大出息了,别说这样的房子,大宅子里都住不过来呢,行,荣嫂你忙着”,陈宣回头笑了笑回屋去了。
“借你吉言”
面对不同的人自然是要说不同的话,人家小苗已经够可怜,没必要灌鸡汤,荣嫂不一样,她家几个孩子,是真有那个机会的……
饭后,几个工匠带领陈宣做最后的验收工作,确定无误,便要结清钱款了。
过程中,他们的徒弟主动帮忙里里外外简单打扫了一下,还把一些废弃的边角废料规整到了柴房去。
全部下来时间已经到了中午。
把该给工匠们的工钱都给了之后,高景明的钱也就剩下不到五十两了。
虽然依旧看似很多,但接下来的家具以及装饰品得有一大笔开销,勉强够了,好在高家的钱已经到位,过两天时间一到就能去支取接上。
饶是如此,陈宣依旧给工匠们包了个红包表示感谢,不多,每人一个大钱意思意思,连小苗都有。
因此送工匠们出门离开的时候,他们纷纷说了些好话送上好彩头。
“千来敲来万来凿,打得地基万年牢,东家住得身康健,富来又贵更世豪”,这是石匠送上的祝福。
“门前花开万紫红,庭院生烟福如海,屋中卧龟寿似山,房后流金贵万年”,这是泥瓦匠的由衷祝愿。
“前行坦途无风雨,彩云落下良善家,往来宾客无白丁,玉路金榜直通门……”木匠们也不吝送上真诚祝愿。
人渐去,声渐远,句句祝福在耳边。
本已经快要远去的小苗,放下最后一次带走的一捆树皮刨花,迈步来到门前磕头道:“我不会说话,祝东家福寿绵长,身康体健,家中有吃不完的粮,出门有花不完的钱,嗯……嗯……我走啦……”
说着她一溜烟跑了,抱起树皮刨花跟上了师父的步伐。
该走的都走了,庭院焕然一新,只是没有了往日的敲敲打打,倒也不至于冷清。
“宣哥儿,我们接下来……?”赵二河上前询问,似乎有些不适应这里突然清静下来。
收回目光,陈宣说:“接下来要忙的事情多着呢”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拟定好的清单递过去道:“这是我昨天出门选定好的一些采购物品,你们去通知一下店家,让他们送货上门来,家里空空荡荡的,得充实装饰好,算算时间,少爷他们明天应该就过来了,别到时候连正常生活的东西都没置办好”
“还是宣哥儿周到,我们这就去办”
拿到清单的赵二河他们便分头忙碌了起来。
然后陈宣就没法继续出门闲逛了,因为接下来等着商家陆续送货上门,他还得挨个检查确定以及付款呢。
只是这样一来,高景明的钱就所剩无几了。
忙忙碌碌直到晚上这里才算是消停了下来,一应家具几乎都已经到位,还有一些书画盆景之类的都已经摆放好,就待高景明他们过来入住,后续还有没有要添置的,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第183章 回信
这天早上陈宣他们来到城门口等候,随着日头升高,本就热闹的城门周围越发喧闹。
书院放五天小假,有条件的学子在书院过了二十多天枯燥的学习生涯,大多都会来到墨城放松一下,是以从早上开始,书院方向而来的马车牛车就没停过。
没多久眼尖的赵二河就指着城门方向道:“宣哥儿,那是不是少爷他们?”
“嗯,我们过去吧”,陈宣点了点头,其实比赵二河更先看到。
高景明他们几人乘坐的是一辆载客牛车,比马车慢一些,在停稳后陈宣上前招呼道:“少爷,一路上还好吧”
“这条路上能有什么事儿,阿宣这边怎么样了”高景明跳下马车笑道。
从小叶手中接过书篓,陈宣见小彩手中还抱着几个卷起来的画卷,猜测是高景明这几天打的初稿,也一并接了过来,这才道:“少爷,这边已经布置得差不多了,等下你们就能看到,看过后如果还有什么需要修改添置的再给我说”
“阿宣办事儿我放心,走,先过去看看”,高景明迫不及待道。
小彩小叶她们也在期待接下来要生活几年的地方,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书院那边,但这里毕竟是私人住所,意义却是不一样的。
一行人步行前往住处,落后一些的耿宏他们寒暄后,耿宏小声问:“小张,小姜,这段时间你们商量得怎么样了?谁留下谁回去?”
对视一眼,赵二河摇摇头道:“耿哥,你肯定是要留下的了,至于我们,还没商量好,宣哥儿也没提,我们也不好擅自询问”
“嗯,想来宣哥儿自有计较,过后你们听安排就是了”,耿宏点点头不再多言。
没多久他们返回小院,相隔一段距离陈宣就指给高景明他们看,无不眼前一亮,进门后更是上下打量,越看越满意。
“宣哥儿安排的这个住处真心不错,前面的街道方便,后面一条小河环境也好”,小彩惊喜道。
小叶也满脸喜色说:“还有院子布置得也很好,有凉亭有竹林,过段时间花木长好肯定很漂亮”
高景明更是不吝赞赏道:“阿宣,让你费心了,我感觉这里比家里都好,尤其是上下的大窗户,通透,过几年回家,我也要把家里这么改造”
“少爷满意就好,大体就是这样了,先看看还有没有什么私人物品需要添置的吧”,陈宣笑了笑道,心说都是花了钱的,不少呢,而且还是小高你的钱。
私人物品方面陈宣就爱莫能助了,他虽是生活秘书,管天管地总不能连吃喝拉撒都管了吧。
这些都是小事儿,打量熟悉环境后,高景明便安排小叶小彩她们去外面的街道添置一些小物件,有耿宏他们陪着保护顺便拿东西,不远,安全方面也没问题。
实际上当街强抢民女之类的事情终究只是少数,哪儿能见天发生,官府又不是吃素的。
随后高景明便迫不及待道:“走,阿宣,我们去书房,你不在的这几天,我于书院那边打好了初稿,你来帮我合计合计”
两人来到书房后,高景明就给陈宣展示他几天的成果,一副宽两尺高三尺半的松鹤延年万寿图。
这只是初稿,仅仅简单的勾勒出了大体框架和布局,真正完善的工作还在后面。
整体而言,图纸的底部以山石为主,有一只仙鹤伫立其上,随后左侧一棵青松挺立。
这张图的右边大部分区域都是留白,占据整张图的三分之一左右,最终会勾勒些许淡淡的云雾,反正这张图,最后不管是山石松鹤还是云雾,都会由不同的寿字组成。
“阿宣你觉得怎么样?”高景明期待问。
看完后陈宣说:“挺好的,就这么来吧”
书画这方面陈宣虽然也学过,但不精通,实在给不出更好的建议,高景明比他更会,没办法,陈宣的天赋都点在武学上了。
高景明也没为难他,点点头道:“行,那就这么定了,接下来就开始真正的完善,我已经让小彩她们准备好了颜料,阿宣你帮我磨墨,争取假期期间弄完,回书院差不多也是交贺礼的最后期限了”
陈宣没有半点异议,作为书童,给高景明铺纸磨墨打下手本就是分内之事。
随后两人便开始忙碌起来,重新取来一张新的画纸摊开,用不同的颜料书写不同的寿字一点点拼凑勾勒松鹤延年万寿图,不时商量,进度很慢。
毕竟每个字的朝向,颜色变化都是很有讲究的,最终成品要让人一眼觉得是一副完整的水墨画,但细看是不同的寿字组成,每一个细节都得把控好。
由高景明亲自操刀,他有不俗的武道修为,手稳是基础,已经有了初稿,完善起来问题不大,就是速度慢了些。
直到下午,连这幅图的十分之一都没完成,很考验‘功力’,说到底这就是个及其复杂的‘拼图游戏’……
下午饭是小彩她们做的,手艺比小苗好太多太多了,饭后陈宣高景明两人一头扎进书房继续忙活,直到夜深。
对高景明来说,这次放假可不是放松的时候,完成这幅图才是他最重要的事情,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了,都没空去墨城好好看看逛逛。
有了开头之后,慢慢来,他倒是渐入佳境。
不过在他来到这里的第三天,早上陈宣表示没法陪他继续忙活了,规定的时间已到,得去大通钱庄取钱,否则过了时间接下来他们连生活费都没有。
高景明自然没问题,还让陈宣不用急着回来,帮他在城内逛逛。
听他这么一说,陈宣有时候也觉得这个大少爷挺可怜的,看似要什么有什么,实际上很多事情将其束缚,并没有那么多无忧无虑的自由,哪儿像自己,虽然暂时是下人身份,其实自由时间比他多得多。
带上手续离开住处,陈宣直奔大通钱庄而去,地点早就打听好了,最近的一处位于墨城北门附近。
钱庄开在那种地方也正常,城门附近人流量大,方便人们存取用度。
路上陈宣顺便在驿站寄了封信,是给远在京城素未谋面不知男女老幼的听风居士的,几天时间了,回信自然已经写好。
回信内容嘛,双方如今连朋友都算不上,自然没有过多的寒暄,最多只是简单的问候,随后就是围绕着凌云记那本书接下来的内容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了,至于听风居士会不会采纳,那陈宣就不知道了。
考虑到这个时代的娱乐匮乏,陈宣给听风居士去的这封信,脑子一抽,提出了退婚流的概念,若是听风居士采纳,他(她?)自己润色加工,给凌云记接下来的内容安排上出版的话,也不知道会不会给这个时代来点小小的震撼。
如果对方真的采纳加以实施的话,凌云记后续书册不火还好,若是火了,搞不好很多富贵人家,尤其是有女儿的人家会坐立不安的。
毕竟那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话,陈宣是实打实给对方寄过去的,杀伤力是何等恐怖?
想想看,若是那本书后续火了,有女儿的富贵人家,挑选女婿就得掂量点,指不定未过门女婿家道中落,自己为了女儿着想退婚,然后三年之期已到,被扫地出门的女婿就翻身打上门来家破人亡啦!
‘若是听风居士采纳,话说要是这内容真火了,指不定成为多少人的励志奋斗动力……’
信都寄出去了,陈宣走在街上心头一乐,若是真的成了,他并不介意通过别人之手,给这个世界留下点自己熟悉的东西。
走着走着,陈宣突然一拍脑门,犹豫着要不要把信拿回来重新写过,他猛然想起,高景明说过,他姐这次省亲回去,会给他撮合一门亲事,别到时候弄巧成拙应在了小高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