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家 第36节

  而这等直指长生的法脉,其自然也不是什么人都能修行的。

  根据余缺所知,他即便是考入了县学,也不一定能够得授五庙正法,而大概率会得授五庙正法的分支法脉。

  譬如黄归山刚才口中的七杀一脉,其便是一条分支法脉,其隶属于太岁法脉,但是并非太岁法脉本身。

  其属性不纯,多半是杂糅了其他旁门左道而成,难以直指长生,但是可以接洽转修上太岁法脉。

  “坊间传闻,唯有在小举之后,再次考过了‘中举’,拜入道宫中,亦或是在小举开辟祖庙时就已经展现了天人之姿,定能保送道宫,方才有资格得传五庙正法。

  余缺在心间琢磨着:“甚至即便是拜入了道宫,常人也不一定适合五庙正法,依旧得继续修行左道法门。”

  而此刻在黄归山的口中,他余缺竟然有不小的概率,可以直接拜入堪比五庙正法的法脉,怎能让他不激动!

  不过激动一番后,余缺便及时冷静下来了,心间还生出了警惕。

  他看着背对着自己的黄归山,小声的试探问:

  “晚辈激动了!黄师刚才这般言语……莫非是您手中有那太岁法脉的传承,可以让弟子获得‘教外别传’?”

  五庙亦可称之为五教,所谓的‘教外别传’,便是指无须经过考举,便可传授的上等法门。

  这一类法门传递,往往不施设文字,不安立言句,直传仙道心印,有醍醐灌顶、入梦传功、往者传来者等方式。

  不过这等“教外别传”,可是比荫庇子孙、保送小举的事情更是罕见了,余缺只在话本小说里见过。

  黄归山听见了余缺的话,其身子顿时一僵,口中再次咳嗽,沉吟了好一会儿后,才无奈的说:“倒也不是这般。”

  对方口中嘀咕:“我一个臭九品炼度师而已,哪有教外别传……你若是想要拜入那太岁法脉当中,同样是需要参加县考小举,等入了县学,再获得机会,才可在考入道宫之前就先修行太岁法脉。”

  “原来还是需要先考入县学啊。”

  余缺听见这话,面上顿生失望,但是他心间的警惕心也放松了许多。

  确如黄归山自嘲所言,此人一个九品炼度师,并且还是属于在炼度师行会中混的不太咋地的,能知道点常人所不知道的内情,尚在情理之中。

  但若是其手中真有一方“教外别传”,还随意就透露给了余缺,那就未免过于离奇了。难保不是此人在忽悠余缺,想要对他图谋不轨。

  此人能给余缺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已经是难得可贵。

  不过下一刻。

  余缺便长吐一口气,轻笑道:“既然都是要先考入县学中,还要另有机缘才行,那弟子又何必非要去选择‘太岁法脉’。

  此等前朝法脉,虽说也是正神,但一看就是麻烦多多,容易碍着官府的眼啊。”

  他口中自语着,还咧嘴一下,又道:

  “更别说这等法脉,一听就瘆得慌,保不准还要继续拔舌抽筋种种,受常人所不能承受之苦。

  晚辈可不想再受一遭折磨,倒是觉得那天地爷的法脉似乎不错!”

  黄归山听见这话,身子再次愣住,他终于转过身,没好气的看着余缺,喝道:

  “你这家伙知道个甚,那天地爷的法脉,也是你能修的?

  你若是世代簪缨,又或者是本朝宗亲,方才有资格去修行天地爷的法脉。

  不仅如此,其他的五庙正法,你如果想要在县学中就修行,必须得开辟出灵庙才有可能。也就是说,你得身具灵人血脉才行。”

  黄正山摊摊手,面对余缺,问:“此两者情况,你都符合吗?”

  “与国同休、灵人血脉……”余缺咀嚼着对方的话,眉头顿时紧皱。

  他的仙学成绩不差,自然是知道此两者的含义。

  其中前者指的是当初开朝的那批门阀宗亲,都是与国同休之辈。

  后者则是指的是生而有灵之辈,放在古时候,便是称之为有“灵根”,哪怕灵根再差的,个个也都是修行问道的好种子。

  只可惜他余缺,即便算上伏家一脉,往上数的祖宗十八代,个个都是根正苗红的草根,未曾出过一个货真价实的灵根血脉。

  虽说血脉与否,除去部分过于强悍的,现如今都得在开辟祖庙的时候才知道分晓。但他估摸着自己,也会只是个“草人”,不会是“灵人”。

  余缺低着头:“这样说来,弟子除非考上道宫,否则大概率是没指望接触到五庙正法了?”

  黄归山摇摇头,直接道:“非也非也,并非大概率,而是九成九。”

  对方指着余缺:

  “开辟祖庙时,庙大三尺以上,方才属于灵庙,三尺及以下,皆为草庙。

  如此便划分出了草人、灵人与否,而你如今尚未开庙,便修出了阴神,拥有了神识,已经可以看出端倪了。”

  余缺闻言,心头顿时一沉。

  他念头动弹,立刻就意识到对方口中的端倪是什么,那便是他现如今的神识范围,恰好也就是三尺,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果然如余缺所想的,黄归山口中又道:

  “《七尸回光返照灯仪》乃是效果极好的养神类科仪,你若是血脉清奇,带有灵性,所修出的神识往往会超过三尺。

  现如今你的神识刚好卡在三尺这条线上,便代表着科仪已经将你的潜力开发殆尽,再无寸进一丝一毫的可能。等你开辟祖庙时,所开祖庙的只会小,绝对不会大,顶多三尺正正好。”

  余缺呆立在了原地,他心间顿时就有不甘的念头生出,想要顶撞黄归山。

  对方岂能如此轻易的,就否定了他的天资和潜力!?

  但是不甘的情绪稍微翻滚后,余缺便将之压下了,转而面带苦笑:

  “草人而已,这倒也在晚辈的意料之中。反而黄师说我开辟祖庙时,祖庙有可能达到三尺大小,这对于晚辈这种跟脚而言,已经是出类拔萃、大大的好事了。”

  黄归山微微挑眉,没有想到余缺这厮还挺有自知之明,挺能摆清自个的。

  不过紧接着,余缺的话便让此人觉得,过于有自知之明了。

  只见余缺的苦笑变成轻笑,欣然道:

  “三尺祖庙便三尺祖庙吧,据弟子所知,祖庙但凡能够达到九寸以上,便能令修行者有踏入八品境界的潜力。

  晚辈祖庙若能有三尺,已经是比九寸大了许多呢,等将来晋升时再扩大扩大便是了,亦能满足修行五庙正法的条件。”

  此外,据余缺所知,所谓的灵人血脉除去天生的之外,世间亦有灵物,可以让人炼入祖庙中,化草庙为灵庙。

  因此血脉一物在修行上,虽然会让人呈现出云泥之别,但也并非桎梏,无法锁死仙家的道途。

  黄归山目中讶然,他听出了余缺话中的意思,那便是余缺并不心动能提前就修行到“太岁法脉”,而仍旧是想要往五庙正法的方向去靠拢。

  此人拧着眉头,低声问:“你为何这般抗拒太岁法脉?黄某可以保证,七脉之言绝非虚假,且太岁法脉不重天资,于你而言,很是契合。”

  余缺果断道:

  “回黄师,太岁法脉也是很好,但是五庙正法对于晚辈而言,可以更加的海阔天空也。”

  见黄归山的目光依旧疑惑,他再次低声言语:

  “晚辈名为余缺,非为余孽也。此等前朝法脉的干系,着实是太重,更何况晚辈已然是炼度中人,小有前途,又何必去沾染这等法脉。”

  黄归山闻言,面上讶然,这才意识到余缺着实是嫌弃“太岁法脉”的因果种种。

  此人有心想要解释,时隔八百多年,种种前尘往事早就烟消云散,以及本朝的天地爷一脉,早就在大肆的扶持着太岁法脉,机遇众多。

  甚至曾经有某一任天师,欲要倒行逆施,再次打压太岁法脉,结果却被五庙祖地和本朝宗亲给联手废黜了,震慑四方。

  但话到嘴边,黄归山意识到自己今日的话着实有些多,再说下去反而会惹人生厌。

  且面前这少年,十六岁不到的年纪就跨入了炼度师一行,的确是在炼度一行上颇有天资,大有前途,有选择的余地。

  因此黄归山欲言又止,最后口中只是轻轻叹道:

  “七脉正法之一,又岂会干系太重,被称为余孽……

  罢了罢了,今日黄某只是为你高兴而已,法脉种种,优劣与否,等你入了县学,需要选择法脉修行时,自行估量便是。”

  余缺见此人没有再过多的推荐,心间大松一口气。

  他连忙作揖,低声:“是晚辈无知,令黄师费心了。”

  两人又在静室中寒暄了片刻。

  余缺偷瞥此人数眼,见对方面色有所恢复,他便精神一振,连忙问起了自家的箓职一事。此事才是他今日前来的重点啊。

第43章 送礼女教谕

  两人静室中待了半晌。

  最后余缺同黄归山走出,他拜别此人后,默默的朝着炼度师行会大门走去,并未留在行会中去拿箓职。

  这并非是余缺不够格,也不是还得再选择一个良辰吉日,而是余缺思忖一番后,暂时选择了先不告知行会。

  他打算等考完了小举后,再来行会中验明九品炼度师的身份。

  因为根据黄归山交代的,余缺成为炼度师后,他虽然拥有了一次授予箓职的机会,但是所授的箓职,仅仅是九品下等。

  若是想要箓职再得迁转,就非得建立功劳,一并苦熬年限,甚至是非得炼度水平突破到八品,可炼八品鬼神了,方才会再得晋升。

  这是因为每一品级的鬼神,其虽然有正从划分,但是严格说来,正品和从品压根就不是同一品,大体上还是只有九品划分。

  这也就导致炼度师的手艺考核,和鬼神一般只有九品考核,有关于衡量手艺的箓职一物,其上中下等,靠的全是年限、比试名次等种种来衡量的了。

  而对于余缺这等年少有为的炼度师而言,在行会中苦熬年限,无疑是最不值得的一种选择。

  因此黄归山建议他,最好是凑到了两次可授箓职的机会后,再行授箓,如此一来,一加一便可得授九品中等箓职。

  这样余缺一下子便免去了至少十年的苦熬功夫。

  并且在朝廷方面,箓职的迁转授予,其实是无法叠加的,且通常是依据功劳的积累来实现。

  其中九品小功一次,可得九品下等箓职,但至少三次九品小功,方才可积累成一次中功,而中功,才可获授中等的箓职……此中的规矩颇是繁琐,余缺也是听黄归山讲了许久,方才理清。

  总而言之,他若是能够一口气的能够得授九品中等箓职,便是赚了大便宜,极其有助于他的仙道修行。

  而且他现在正好就有了个钻空子,得授九品中等箓职的机会。

  那便是他如果在县考中不仅过关,还获得了箓生的身份,便自动享有又一份箓职,两相叠加,便可升为中等箓职!

  余缺在初听见自己还有这等能钻空子的好机会,他原本还有些不安,担心过程中会出现不测。

  熟料那黄归山直接笑着说:“你当此等空子,为何八百多年还未被补上?不就是因为有些人在考小举之前,就能想办法的提前获得一份箓职么。”

  这话让余缺默然,顿时明白自己获得中等箓职的空子,乃是达官显贵们习以为常的路子。

  此外,他本来也有点担心,自己耽搁上两三月再授箓,是否是在白白浪费时间,最后会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是耽搁到他的考举,使得他在考举时,炼度师的身份无法体现,便不会对他进行加分。

  好在黄归山又进行了解释,说余缺完全可以当日考完小举,当日便前来炼度师行会中验明正身,更迭身份。

  而小举的红榜,七日后才会发布,时间够够的,两者并不冲突。

  并且这样一来,考举的过程中,旁人并不知晓余缺已经是真正的炼度师,也就不会聚众的针对打压他,同他竞争好名次。

  这样略微藏拙一番,反而更加方便他的考举。

  等到考举完毕,到时候即便他的九品炼度师身份众所周知,外人想针对也无法针对。

  余缺在行会中踱步走着。

  他再三的思忖着黄归山的交代,直到彻底的走出了炼度师行会的大门,依旧是没有发现不妥之处。

  且黄归山毫无理由要坑害他,即便对方想要让他修行那太岁法脉,也得等他考中县学再说。

  于是他的心头顿时一松,不由的暗赞:

  “果然是身有一老,如有一宝。

首节 上一节 36/1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