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第66节

  此神通较之袖里乾坤尚能些许,盖因涉天地之数也。他虽已成仙体,但学之亦需个年数。

  祖师道:“安心学就是,待你学成,或往一处去,那儿有你缘法。”

  姜缘问道:“师父,何等缘法?”

  祖师道:“护法神。”

  姜缘再问:“师父,在何处?”

  祖师道:“西牛贺洲翠云山,那儿有个神通广大的妖魔,与你有些缘法,待你习全本事,再去降之。”

  姜缘应声,遂不再提,祖师让他学得法天象地再去,自有祖师真理,他听言便是。

  祖师不再多言,姜童儿侍奉祖师回室,正欲静修神通,忽见真见走来。

  姜缘待人走近,方问道:“师弟,三日前方是论法说道,此来为再说法一场?”

  真见摇头道:“非也,我怎有此厚颜?乃是府外山中左氏一家,有人欲见师兄。”

  姜缘闻说,与真见言谢,往洞府外走去,此左氏一家与他有甚深恩情,昔年他曾有言,若是左氏一家遭妖魔欺害,可来寻他。

  今方寻他,他自当与之相见。

  少顷间,姜缘行至三星仙洞前,将府门打开,但见府外有个汉子站定,局促不安。

  汉子见姜缘走出,拜道:“上师,上师!”

  姜缘扶住,问道:“你乃今时左氏家长?”

  汉子道:“正是!今忝为左氏家长。”

  姜缘再问:“家中可有出何事?”

  汉子摇头道:“未曾出事。”

  姜缘笑道:“既如此,你寻我可有何心中烦闷,不解之处?若有此等,但可与我说上一二,我方解你心中困惑。”

  左氏家长说道:“非有心中烦闷不解,自先祖得上师恩泽,一篇道德真言,方使再无困扰之处。今寻上师,乃因我将离山回老家,蒙受上师海恩,故前拜别于上师,若有惊扰上师修行之处,莫怪,莫怪!”

  姜缘道:“怎个回老家去?”

  左氏家长答道:“实不瞒上师,我侍奉家母多时,不日前家母寿终,故我无心再留山中,欲往山外去,家父有言,老家在东,是以多积柴薪,归家去矣,那时做个富家翁。”

  姜缘问道:“既如此,你离山去,是去做个富家翁不成?”

  左氏家长摇头道:“上师,怎有富家翁做?家中多代柴薪,一来用之,二来朽矣,今未有柴薪带回。”

  姜缘道:“既如此,你归老家南瞻部洲作甚?”

  左氏家长道:“上师,家中不知几代人念想归家,我若不回,我子必回,我子不回,我孙必回,子子孙孙,怎个言说,不若我回老家去作罢。”

  姜缘闻言,沉吟良久,说道:“你今无牵无挂,愿随我修行否?”

  左氏家长道:“未有性命,怎敢修行,此番拜谢上师恩情罢,我自去也。”

  说罢。

  左氏家长三拜姜缘,遂起身离去,往家中去。

  姜缘望之叹息,未作多言……

  求月票。

  看评论区有小伙伴问女主,估计是没了,修金丹的那能破元阳(*^▽^*)

第98章 说甚心猿,谈甚意马(4k)

  却说左氏家长辞真人去,一意归家心向东。

  姜缘返三星仙洞,行至静室前,但见祖师室门半空,他朝里走去,祖师正坐蒲团,假合双眼,静候着他。

  姜缘行进拜礼道:“师父。”

  祖师睁眼问道:“童儿,左氏离山去否?”

  姜缘道:“师父,此间府外,左氏家长与我辞行,正是归老家去。”

  祖师道:“左氏一家自你修行始初来,数百载不知几代去,今下山去矣。童儿作是何想?”

  姜缘道:“师父,有道是‘人各有志’。弟子曾多邀左氏子修行,左氏一家缘法易得,然一心斫柴,红尘未了,教来日归家,做个富家翁,一代如此,代代如此,此乃左氏之志也。今数百载去,此方归家,全了志向,可贺。”

  祖师笑道:“拦不得?”

  姜缘道:“拦不得。”

  祖师道:“怎说?”

  姜缘道:“师父觉弟子道心怎般。”

  祖师道:“你心如金石,数百载苦修不移毫厘。”

  姜缘道:“师父,左氏一家志何曾有移,是故拦不得。”

  祖师笑道:“善。左氏一家多代与你有恩情,你与左氏缘法未绝,他年定有再会时,无须忧心,且遣一护法,保其东去就是。”

  姜缘唱了个喏道:“是,师父。”

  祖师道:“且去,待事毕好生修行神通,早教法天象地习全,收降护法神,我尚有妙法传你。”

  姜缘闻说拜礼离去,取了玉拂尘,行至府门前,呼唤一声,白鹿自山崖间跃出,少顷间,白鹿至前,泯耳攒蹄,满心欢喜。

  姜缘轻抚道:“鹿儿,你今有些许微末本事,逢左氏一家下山东去,你且暗中护持一程,莫教魔障伤身,妖祟害命。待入南瞻部洲,你回就是。”

  白鹿啼叫一声,自参法会来,得了好事,将横骨作用,却能开口,只听应声道:“遵令!”

  姜缘道:“西牛贺洲魔多妖众,我量你力浅难行,今我有拂尘在此,你且持之护身,若教魔障害你,你道我法号,若其不退,我定有知,我云雾间二十四万里,顷刻即至。”

  说罢。

  真人将玉拂尘递与白鹿。

  白鹿摇身一变,变作一老道,瞧他模样,穿着一领百衲袍,足下踏云头履,腰系着熟丝绦,仙风道骨,白鹿接过玉拂尘,跪伏道:“领命,领命!绝不敢误。”

  姜缘指定白鹿,笑骂道:“你这鹿儿,好事得多矣,莫忘修心。”

  白鹿赔笑道:“托老爷缘法罢。”

  姜缘道:“且去,且去!好生护持。”

  白鹿不敢有误,拜礼后持玉拂尘离去,护持左氏家长。

  姜缘方是返了三星仙洞静室,修习法天象地。

  ……

  话表,猴王登天,玉帝除其为‘弼马温’,在御马监做个正堂管事,麾下监丞,监副,典簿,力士,大小官员等不计其数。

  猴王上任,心猿意马,即将官员唤来,查明本监事务,又点明数天马千匹,那等天马俱世间难得的好马,猴王见了心喜,暗道:“天庭果是良地,马儿好,宝物多,有道是‘天宫异物般般有,世上如他件件无’,正是此理哩。”

  猴王曾在三星仙洞藏书地儿,学了不少本领,此间有条不紊吩咐,着力士刷洗马匹,扎草,饮水,煮料,又着监丞,监副等督办,不得有误,大小官员俱有事加身。

  诸般吩咐下,不觉二三日过,猴王亲巡御马监,但见马匹夜间喂食,日间舞弄,渐是肉肥膘满,真是个‘嘶风逐电精神壮,踏雾登云气力长’。然天马教猴王驯养,虽是神壮,但却生了桀骜,气焰嚣张,乃意马无疆也。

  猴王不觉这等,与天马多有亲近,此日间,猴王巡视下,望千数天马,他心中暗道:“此等果真皆是好马也。不知能否赠匹与大师兄,那才是真造化。再赠些马儿与我那些个兄弟,定是得称老孙了得不可。”

  他差二三人来,问及天马事。

  猴王问道:“尔等知天马怎下界否?”

  众等道:“须是请得旨意,方是纵马下界。若无旨意,不教天马下界的哩。”

  猴王再问:“再无他法?”

  众等道:“无法,无法!”

  猴王心有不甘,说道:“天马须是下界奔行哩,此等亦不成?”

  众等摇头道:“不成,不成!”

  猴王抓耳挠腮,恼道:“这般不成,那般不成,却待怎地?”

  众等慌了道:“却是不可!天条这等说,犯不得哩。”

  猴王作罢,只得看管天马。

  ……

  有道是‘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天上二三日间,四大部洲二三载去矣。

  南瞻部洲灌州,白鹿化身老道,手持玉拂尘,护左氏家长至此处,路途无有魔障敢近前,但有敢近前妖魔者,只将真人法号道出,妖魔自退。

  西牛贺洲一带,姜真人自成道,祥云滚滚九万里,仙山古洞俱拜后,无有不知者。

  白鹿护左氏家长行入灌州,不再留心,盖因主人公称他送其入南瞻部洲即可,他当归去。

  白鹿不再留心左氏家长,乃教归山,忽是见炊烟袅袅,自大街小巷来,白鹿只觉饥饿难耐。

  白鹿暗道:“往日我常吃得山中灵果以作饱腹,护左氏下山来,二三载未得进食,今功成矣,不若在此城中寻些茶饭,吃足再归家去,量我有拂尘护身,若教土地那等相拦,打退就是。”

  白鹿正是个‘艺高人胆大’,按落云头,正要寻些茶饭吃,他走至一庙中,但见庙里供奉三牲,时果,香茶,烈酒种种,香味缭绕。

  白鹿望庙中无人,做个掏摸的事儿,刚是走入,忽见鬼判现身,梅山六兄弟康,张,姚,李四太尉,郭申,直健二将军齐齐将庙门围住,不使白鹿出去。

  再见一将走出,但见那将仪容清俊,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手执三尖两刃枪,威气不泄神光凛,正是昭惠灵显王,二郎显圣真君是也。

  真君呵斥道:“是那来的精怪,胆敢闯我府中。”

  白鹿怎见这般阵仗,知是不妙,将玉拂尘持起,要教外走。

  梅山六兄弟迎上去,白鹿只管使本事,将拂尘遮挡,要阻攻势,逃往家中。

  此拂尘乃是真宝贝,左右遮挡,管教梅山六兄弟近不得身,任是梅山六兄弟使何般本领,断破不得拂尘遮挡。

  却说此拂尘,玉柄乃坤元之精所化,麈尾乃太上老君之宝也,随真人修行多时,真人成道,自得好处,白鹿持之,与梅山六兄弟相斗,虽是苦战,但一时半会败不得。

  相斗五合,二郎显圣真君怎容放肆,持三尖两刃枪打去,寻得良机,一枪将拂尘挑开。梅山六兄弟遂将白鹿擒拿,真是个‘功成垂败’。

  真君问道:“你是那来的,怎在我庙中卖弄?”

  白鹿不敢造次,战兢兢道:“我乃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广心真人坐骑,奉真人令,护持一凡夫入南瞻部洲。今功成将归山,不想腹中饥饿,故寻些茶饭来。”

  真君闻说,笑道:“兄弟们,我这真君庙,是教精怪寻茶饭的地儿来了。”

  梅山六兄弟大笑不止。

  真君道:“拿了。待其主来,我方见有甚本事,教精怪无法无天。”

  梅山六兄弟领命,使白鹿现出原形,拴于庙后。

  ……

  却说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姜缘一心修习法天象地,二三载不曾有变,只道有时听祖师讲道,有时与真见论法,心如止水,修个道来。

  一日,真人心有所感,教往东望去,不知何般事由,他道浅薄,未有甚深法力遍观三界。

  姜缘遂出静室,行至祖师室前,他见祖师室门半开,入里拜见祖师。

  姜缘道:“师父,弟子修行间,心有所感,不知是何等事由。”

首节 上一节 66/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