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童儿未有多言,与菩萨相谈会儿,返静室中,教习火候。
……
待童儿返静室里,歇息阵儿,教灵足时,习起火候。
姜缘心神安定,与泥丸宫中元神呼应,请元神而出。
泥丸宫里元神得令即出,未曾拖沓,他只见那泥丸宫外,一个‘小人’走出,‘小人’端是奇妙,他能觉,能教其动,教其想,清明万般,不受纷扰,乃真我也,元神也。
他使元神习得火候,元神得令,既唤五人来,同其一道运火。
姜缘入定,缓吸真息,然则真息入体,元神尚未功备,真息将元神阵势打乱。
他身中阵乱,教他尽心安抚,二三时过,方才安息,他心中暗道:“此火候,非我想那般好掌握,有循环绵密说,非得元神与我同心,五人齐心为用,才可习得火候,不然断不能成。幸我烧金公时,有些手段,不然恐百载不得门道。”
姜缘知得,欲习火候,需得多习,方可掌握。
他未得多想,再令元神与他一道习此火候。
真息吞吐……
元神化火……
不出意外,童儿再是功败。
他却不气馁,安息后,方教再习得火候来。
……
和风暖意来,熏风送雨去,又逢金风萧瑟走,朔风凛凛止,循环往复,真个光阴迅速,不觉十载过去。
姜缘于静室习火候,一步不出。
静室外,弥勒菩萨盘坐于此,静候姜缘功毕,怎奈童儿修行不知个岁月。
祖师自静室出,见弥勒菩萨盘坐,上前去问道:“弥勒菩萨,你怎在此?”
弥勒菩萨说道:“道兄,我方侯真人外出,随其修行。”
祖师说道:“我那童儿习火候时,不知几载可成,你在此等,能等个什么来?”
弥勒菩萨合掌道:“道兄不知,我终不得禅法精妙,故欲自真人言行间,窥一二法妙。”
祖师叹道:“我那童儿修的是金丹正道,怎个会禅法?你怎学得了?我恐你见多了,将佛法作金丹道矣!弥勒菩萨,我那童儿与你说个甚,你可与我说道一二。”
弥勒菩萨遂将姜缘说过的话,转述于祖师知。
祖师闻说,颔首道:“不立文字,直指本心,见性成佛,重于觉悟,童儿不是说得很明白了?”
弥勒菩萨笑脸作愁容,道:“道兄,此间未有说个怎修,未有经文可读,怎个修成?”
祖师笑了几声,指定弥勒菩萨,说道:“弥勒菩萨此为一叶障目矣!为何要修?为何要经文?童儿此言极明,在悟,在禅,不在修,此法不可修,不得经文,你道是东来佛法,怎会与此间佛法相同?”
弥勒菩萨闻言,身有无量光,竟是有所明悟,愁容尽去,笑意盈盈,他合掌拜礼:“果是我一叶障目,劳道兄解惑!”
祖师颔首不语。
弥勒菩萨离去。
祖师望着童儿静室,知童儿习火候,他往瑶台去,登坛开讲大道。
……
静室中,姜缘习火候逐渐娴熟,然则以火候烹炼鼎炉四药,尚是不足。
此方需他与元神一心,五人齐心协力,方可调动火候,毫厘不差,如若不如,火候出错,大道不成。
姜童儿在‘止火’后,堪叹道:“火候果难,我若习全火候,烧得大药功成时,不单是大药成,我亦烧作混元一体,元神,五人,我,一心难分。”
他深感金丹正道之能,每一步里,自有道秘,立鼎时乾坤二气入体,作成丹之始,采药聚身中先天之药,此方火候,既是烧药,亦是教他再无分神时。
余四步,烹炼,温养,交媾,九转成金丹,定有神效。
此间修行,一步一步行至不朽圆满,届时金丹成矣。
姜缘心有所感,再是收绪安息,再作习火。
……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再有十载过去。
姜缘习得上品火候二十年馀,终是逐渐掌握,教元神为用,五人齐心,三者一体。往往童儿吞吐真息时,元神教配合自如,五人运力相聚,元神起止二火,文武转动时,童儿亦作真息调动,与之相合。
此方作火候功成,他曾烧金公,有个底子,方才能教二十载功夫,学得火候。
火候功成,他丹道三步已成矣,待余四步功成,他即得金丹。
姜缘方起身,朝外走去,神色自若,二十载苦修,作他而言,如是浮云,他修此道来,使光阴良多,二十载做不得甚。
童儿离了静室,往祖师静室去。
他待走近时,见祖师室门大开,果在侯他。
姜童儿上前拜礼道:“师父,弟子习得火候矣。”
祖师睁眼望向姜缘,颔首笑道:“童儿,丹成更进一步,我料你四十载习得火候,未想二十载功成。”
姜缘说道:“师父昔年教我烧金公,有底儿在,故是不难。”
祖师道:“今明火候法性,你觉如何?”
姜缘思量后,说道:“师父,金丹正道,火候为重中之重!此火候,教元神,五人,我,再无离舍,混元一体,作是圆满之始,丹成之相!”
祖师闻言,十分欢喜,暗自道:“好童儿,好童儿!果将丹成,修持正道者,最忌习火候而不知三者和离,不知圆满之相,终是有缺,童儿有所悟,教人欢喜。此间可将烹炼之法教导。”
求月票,追读
第58章 浅谈火候
求个追读,月票,推荐票,拜谢小伙伴们。
……
浅谈一下书中的火候一说,书中的火候是简化版本的,而且看的书有点多,所以可能下意识这里取一点,那里取了一点,火候往详细了说,有起息火,文武火,熏针火等等区别,候也有调药之候,探取之候,封固之候等等区别,但火候不分家,就不一一详说。
但为了大部分小伙伴们能够看得懂,会简化很多,看到书中的火候,小伙伴们应该能看得懂吧?
……
图穷匕见,求个月票和追读,大概还有一周出头一点就上架,到时候爆更,不会让小伙伴们失望的,拜谢!
第59章 求人不如求己
祖师喜说童儿知得‘丹成之相’,要教童儿烹炼法儿,好教早日成丹。
祖师盘坐蒲团道:“童儿,既你明丹成之相,我方教你烹炼,你觉如何?”
姜缘笑道:“师父,今方明火候,光阴作耗,却待听师父开讲大道,再些行烹炼,行道秘四步。”
祖师闻言,挽掌道:“童儿,果真不急?”
姜缘摇头:“不急。”
祖师含笑不语,取个棋盘来,要与童儿走上一局。
姜童儿低头一看,是‘围棋’,他行礼坐下,执白子。
祖师方才落子棋盘星位。
童儿笑着执子应对。
师徒二人,你一子我一子的落下,棋盘霎时如战场,黑白巨龙厮杀,随二人棋子对弈火热,真是个‘棋盘为地子为天,色按阴阳造化全’。
师徒二人对弈棋局,正下到次日来,童儿败下阵来,自愧不如。
祖师收棋局,说道:“童儿,你较往前,棋艺有多进展矣,早前我胜你多矣,今我胜你三四子。”
姜缘道:“我尚觉师父让我,我许久未学棋艺,怎会棋艺进展?”
祖师笑道:“此与棋艺无关,从前你心急,仙相未成,故你以围棋,多输我矣。今你心静,不似从前,故你输我少矣。”
姜缘恍然,拜礼于祖师。
祖师说道:“既你不急烹炼,代我走遭。”
姜缘唱了个诺道:“师父只管吩咐,弟子定当操持。”
祖师道:“自你我师徒入住山中这等年数来,山中弟子来来去去,从不修心。有南瞻部洲生人逃三灾来,聚山下间,安于廛里,常闻山中有人,知我三星洞,故立祀以祭。我不曾护山下人,怎收此礼?我教真见下山劝阻,却是不从,童儿,你亲去一遭,劝个山人,莫要行祀。”
姜缘应声说道:“是。”
祖师遂摆手,教童儿离去。
姜缘拜礼方离静室。
……
姜童儿离静室,取玉拂尘,正待下山去。
童儿有三宝护身,一作紫袍,一作玉拂尘,一作豫鼎,此三宝教他丹成前保命之宝。
他出行带三宝,往静室仙洞外走去,行至山道,过一山坡,远远的见一樵夫带人走来。
此樵夫正是昔日那左氏家长,今垂垂老矣,反观身旁汉子,正值壮年,真个是‘一代传一代’。
老樵夫走来,将两束柴薪置地,拜礼道:“上师!”
身后汉子紧随老樵夫动作。
姜缘回礼道:“小子,多年不见了。”
他采药,习火候,耗光阴三十多载,昔日樵夫老矣。他早已了然,修行无岁月,往往他静修些许,人间数代已过。
老樵夫堪叹道:“上师果神仙也!三十馀年过矣,上师驻颜有方,一如别时,真神通,真神通!”
姜缘笑道:“小子,你今方斫柴,归家矣?”
老樵夫道:“正是,正是!敢问上师何去?”
姜缘道:“我奉山中师命,闻山下有民以祀礼待我师,此举劳民伤财,正奉师命劝阻。”
老樵夫闻说,答道:“缘是这般,上师,山下果有庙,里边不仅有老神仙,还有上师您。”
姜缘惊怪道:“怎有我?”
老樵夫笑道:“上师有所不知,您昔日降妖伏魔事迹,教人知晓,玉竹山,恶风山二处妖魔,与昔日灵台方寸山周遭妖魔,俱是您所除,您威气不泄哩。”
姜缘怎料他昔日奉师命除妖,守方寸山,教人所知,今来立祀以祭,他说道:“小子,你便与我同去,引个路来?”
老樵夫欣然应允,将两束柴薪连同老斧交与汉子,只道:“拿回去,拿回去!我道与上师同行。”
汉子只得将柴斧提起,往家中去。
姜缘笑道:“此子乃个行孝的君子。”
老樵夫说道:“不教我烦心作罢,谈何行孝,我叹他走我老路哩。”
姜缘问道:“小子,你知你家住山上几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