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个光阴迅速,不觉半载过,夏去冬来。
此日间,姜缘元神舒展,精元丰满,正个立鼎之时,他朝室外走,待与祖师言说,方教洞府外立鼎。
童儿走至祖师门前,清风徐来,教门自开。
祖师盘坐蒲团,他张望童儿,眼前一亮,只见那童儿‘头戴金玉冠,日月紫袍穿,履鞋足下踏,面相丰神茂,双目有灵光,手中拂尘拈,果是有道仙真’。
此怎像道童,有天仙相。
姜缘跪伏道:“师父,弟子将立鼎矣!”
祖师笑道:“去罢,去罢!立鼎于你,甚易,需教你知,鼎炉成矣,非功成不歇。”
姜缘道:“弟子记下。”
祖师假合双眼,再不多说。
姜缘拜礼而退。
待童儿离去,祖师方是睁眼,见童儿远去,他捋须笑道:“好童儿,好童儿!”
……
三星仙洞中,此方诸弟子于老柏树下会讲,说的是各自修个什么门道。
忽是姜缘途径,诸弟子见得仙相,既是惊讶又是羡慕,怎不见礼作拜。
姜缘回礼道:“师弟等,我尚需修行,不作多留。”
说罢,他拂尘轻挥,远去矣。
大众道:“师兄修个什么门道?怎个这般仙相,是那世修来的缘法。”
真见说道:“莫作这般姿态,大师兄修的,是个金丹正道也!”
大众问道:“怎个金丹正道,怎未闻说?”
真见指定大众,说道:“你等不修心,怎知正道在处?我与你们分说,金丹正道乃艰难道也,需生死之间,与二神争斗,稍有不慎,粉身碎骨,再有诸般缘法,次次于生死里险斗,方得修行之机,此道怎个难字说?非教书中读,我亦不知此法。”
大众闻言,毛骨悚然,闭口不提,怎敢起修此生死道的念儿,只道师兄多误,有个简单门道不修,怎挑这般门道。
……
姜缘离三星仙洞,寻得青苔石,他盘坐青苔石中,感悟天地二气也。
祖师有言,立鼎于他甚易,此道纳天地二气聚身,结鼎炉罢。他曾于肺府中,得见肺炉,二道有相似之处。
姜童儿心中暗道:“祖师传授口诀中有言,鼎炉作脐下一寸三分处,水火共济现鼎炉。”
他有心猿意马相助,水火共济,甚易也。只待纳天地二气,立鼎炉就是。
姜缘沉定心神,闭目养神,静候时机。
待天地二气可取时,作他立鼎之际。
不觉光阴去,半日时间过去,日落西山,东方月上。
姜童儿始终盘坐不动,似泥塑仙像。
终于寅时,东方天色微舒白际,姜缘睁眼,只得良机已至,他手中玉拂尘一挥,身中紫袍作响,他泥宫大震,借元神之力,方教地浊,天清二气入身。
童儿手中拂尘玉柄,本作坤元之精所生,身中紫袍日月彰显天清,二者配合,教他轻纳天地二气,尽入他身,入脐下一寸三分处,正要立鼎……
求月票,追读
第51章 金鼎玉炉,镇元子
却说天上清清,地下昏昏,真个黑白分明时,姜童儿纳天地二气,入得身中,见清清天气自他天灵入体,见浊浊地气自他涌泉入体,二气如龙虎,怎肯降伏结鼎炉。
姜缘暗自心惊,未想立鼎尚有这般之险,他不急不躁,令心猿金公降伏天气,木母意马降伏地气,黄婆居中调度。
天气如龙,地气如虎,却个难斗的,幸得心猿神通广大,木母归正守心,足得降伏龙虎。
天地二气教四人所降,乖乖入得脐下一寸三分处,二气相见,怎个不安,龙虎作斗,有得心猿看护,方教二气相融。
童儿一番降伏下,二气乖伏,已是日上三竿,他借得良机,吞吐天火入腹,借心猿神力,教火势烧起,欲现鼎炉来。
大火作他脐下烧起,风搅烟来,直冲泥丸宫,幸个意马而来,教护泥丸宫不失,姜童儿觉得脐下火烧得疼。
姜缘紧守心神,教火势不绝。
“此火烧,较金公现时尚烈矣!”
“昔年烧金公,只道风搅着烟来,煼得我神智不清,红了眼,险些得个眼病,今时烧鼎炉,却个疼痛多。”
姜缘心中暗道,不肯服输,吞吐天火,助长火势,他心神再定时,见脐下中,乾坤二气教大火煅烧,果是相融,再定睛一见,木母在旁煽风点火,怎地火势烈烈,竟有木母作为。
心猿,金公,意马,黄婆俱在,护他周全,烧得鼎炉来,他只待忍痛,吞吐天火,再借肾水,成鼎炉便作功成!
……
立鼎炉亦作非等闲功夫,若非姜缘得五人相助,断无功成时。
光阴迅速,不觉半载过,童儿日日吞吐天火,教火势不绝,更兼呆头木母时时扇风,鼎炉渐成。
此日间,姜缘终有进展,他脐下一寸三分处,有个鼎炉状有形,天地二气消弭,此时正是结鼎炉时,姜缘方教请意马动肾水来,于此间火势汹汹时,教鼎炉现。
怎料木母一心扇风,不得指令。
姜缘急令心猿将木母拉开,调肾水来,往火势里奔,待水火相融时,见他脐下有鼎炉现来,仔细一瞧,此鼎炉,似金似玉,似鼎似炉,真个‘金鼎玉炉’,隐有造化藏其中,非是妙人怎得见。
金丹正道有七步,一步‘立鼎’,今功成矣。
童儿自青苔石上起,得紫袍身中着,他自是无垢于身,他往三星仙洞去。
不消多时,姜缘返得仙洞,径入瑶台,果见祖师坛中盘坐,却是等他。
姜缘曳步向前,跪伏拜礼:“劳师父久等。”
祖师笑道:“我料你天资了得,近日必成,果是成也,童儿,鼎炉如何?”
姜缘说道:“此鼎炉似金非金,似玉非玉,造化其中,鼎炉无火,内作空虚,却个丹道基也。”
祖师颔首道:“不错,正是鼎炉!今鼎炉起,万不可松懈,只教丹成前,气不得出,若泄精华,身死道消。”
姜缘闻说,毛骨悚然,谨记在心,说道:“师父,弟子知矣!定不泄气,教早日采药。”
祖师正欲说些什么,忽有所感,抬头朝仙洞外张望,他说道:“童儿,采药之说,只待与你分说,你既明矣,闲时同你说道一二。洞外有友来访,你可随我去接待接待。”
姜缘心中惊讶,怎个祖师亲去接待,若常时有修行的了,只管唤他接待罢,那个需祖师亲去,他拜礼道:“是。”
祖师朝三星仙洞外走去。
姜缘紧随其后。
待行至三星仙洞外,祖师将中门大开。
姜童儿运气双目,仔细一瞧,天远处隐有祥云来。
姜缘问道:“师父,那来的是谁?”
祖师答道:“那来的是我一友,家住西牛贺洲万寿山五庄观,道号作个镇元子,混名道个与世同君,昔时不知我来,今知得了,来与我道贺哩。”
姜缘闻言,顿是知得来者,缘是这位道人。
他作‘大梦之中’,自《西游记》中,知得此人,是个修大法力的道门中人。
他师父于天地间有名,于这等大法力者作友,不以为奇。
师徒二人谈说间,祥云急坠,到来三星仙洞前。
姜缘一瞧,为首作一童颜鹤氅仙道人,其后跟二道童,无甚法力。
祖师迎上前,说道:“镇元子。”
妙道人不羁,大笑道:“菩提,你这厮入西牛贺洲,却不告我知,当罚!他日论道说法,你低我一头!”
祖师见得友人心中喜说,笑道:“我洞府立此,年份未深,唤你作甚?今时定洞府,便唤得你前来了。”
镇元子指定祖师,说道:“昔年我万寿山上立五庄观,头个唤你来,怎到你就变了。”
祖师笑笑,说道:“莫作这般姿态,随我入洞府一叙。”
镇元子方是不言,随祖师入得洞府。
两位道童面向姜缘行礼,说道:“道兄。”
他二人知得姜缘有不浅法力。
姜缘回礼道:“二位请入洞府。”
他遂带两位道童入内。
一行至楼台,祖师带姜童儿落座,镇元子亦带两位道童落座。
镇元子望向姜缘,眼中有惊,说道:“菩提,你此弟子,怎个立鼎?”
祖师笑道:“正是五人已齐,丹成在望。”
镇元子上下打量,良久堪叹道:“竟这般了得,此作南瞻部洲生人,南瞻部洲气泄已久,竟尚有如此人杰生,此间事了,我待去南瞻部洲寻个缘法,我此二弟子,修得二千馀年,不得门道,果无缘法。”
祖师摇头道:“你此二弟子,不得缘法行正道罢,你不妨教些旁门,道字门中三百六十旁门,你许个旁门就是。”
镇元子摇头道:“我此太乙玄门,与你个二家合一者,不同,不同!”
祖师笑道:“二家配合本如然,愿学者,尽心学。”
镇元子说道:“若人人如你这般,怎个玄门,灵山说?归作一处不妙?菩提,莫说此等,今来寻你,自是为你道贺来,再者,与你论道一二。”
祖师欣然应允,教童儿去取室中火枣来迎客,姜童儿领命去……
求月票,追读!
预计十天左右上架,会进行爆更,小伙伴们记得追读噢哦,爆更不会失望的!
第52章 采药
姜童儿得祖师令,于静室里取盘火枣,复返楼台。
祖师道做个‘法会’,与镇元子论道说法,姜缘与二道童遂调开桌椅,铺设丹盘,设左右二席,祖师领童儿坐了右席,镇元子领二道童坐了左席。
镇元子瞧丹盘火枣,指定祖师,笑道:“菩提,你倒是舍得,取这般多枣儿来。”
祖师笑道:“你来道贺,我怎个不舍?”
镇元子道:“罢,罢,罢!既你舍得,我再作个添头。”
说罢,大仙袖袍一挥,有四枚果子落丹盘里,大仙有一枚,祖师有一枚,姜童儿有一枚,二道童分得一枚。
姜缘低头一看,此真仙果,模样似三朝未满的婴儿,四肢俱全,五官咸备,闻得果香,教他泥宫大震,神爽体健,灵台清明,果是宝物。
他见此果,心中知得,此物作‘人参果’了。
祖师说道:“镇元子,莫不是你那灵根长果了?”
镇元子颔首捋须笑道:“正是,结三十果子哩!”
祖师转头望向童儿,笑道:“童儿可要谢过镇元子,此果难得,乃仙根所生,名作‘人参果’,又作‘草还丹’,却是仙宝。此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得三千年方得熟,教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需以神通收纳,或是金器击落,最是轻便,果有神效,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就活四万七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