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门左道是此理,修之易,精之难,再有二神钻窍,蒙心遮眼,心猿张狂不定,元神受挫,此如何作长生。
祖师说道:“童儿聪慧!”
说罢,再讲道理,说个法经。
姜缘聆听妙音,喜不胜收。
……
待祖师讲完道理,说完法经,回室中静修,姜缘离了洞府,等翌日天亮,吞吐天火。
他见西方明月高悬,心中有数,往青苔大石去。
姜缘朝外走,忽闻呼喊,驻足往后,他见师弟大慧在唤他。
“师兄慢些,师兄慢些!”
大慧三步作两步,走至跟前。
姜缘笑问:“师弟非是睡梦坐禅,怎地寻我?”
大慧站定说道:“此来道谢,当年师兄于玉竹山里解我性命之危,非是师兄,我不得此修行门道也。”
姜缘摇头:“你我同门,不必言谢。”
大慧说道:“此是一说,然我入门来,未拜见师兄,乃我之过。”
姜缘再是笑道:“我日日于山间苦修,你如何寻我?非过也!”
大慧与姜缘寒暄一阵,关系熟络些许。
忽见大慧话锋一转,问起姜缘修个何等门道。
姜缘闻说,摇头笑道:“我修门道,远不如你,你只道修粮守谷,睡梦坐禅,可得长生,然我需日日吞吐天火,方可守个根源不失,教我魂儿不被阎君勾。”
大慧惊诧道:“师兄,吞吐天火是个何门道?”
姜缘说道:“吞吐天火,是个苦门道也。”
大慧再问:“师兄,门道尚有苦蜜分?”
姜缘笑道:“师弟有所不知,我日日吞吐天火,每当天火入体,教我肺府煅烧,风搅着烟,煼眼红,煼神痛,似作将我元神贬到九幽处哩。”
大慧闻说惶恐,心中惊惨,又暗自喜说,只当祖师传了蜜道给他,教他不必受此等苦难。
他连是宽慰姜缘,再是述说一二,便回静室修个睡功。
姜缘见大慧模样,摇头一笑,往洞府外去。
……
瑶台后,祖师静室。
祖师听洞府之声,他假合双眼,良久后,笑道:“善!”
“童儿有才,他日若我不在府里,童儿作主,我无虑矣。”
……
烟霞缥缈随来往,寒暑无侵不记年。
姜缘只道冬至炼阴火,夏至炼阳火,循环往复有十三,该有十三载。
过十三载光阴,姜缘肺府经文武火接连煅烧,通红炉状里,见二珠如火轮飞舞上下,二珠真个‘混元一体’,他见之既明,二珠当是他刀兵也。
然他仍是不明,怎地他刀兵作二珠。
此二珠怎为刀兵所用。
姜缘不明不解,然他知悉,待二珠成,金公现形,他诸般疑惑,自是不存。
十三载里,他非日日修行,除听祖师讲经说法外,尚有于左氏家中走动,左氏家长不知自何处,寻个逃难来的女子,结作夫妻,今育一子,教童儿感叹,他修行之余,已历人间数代。
再者洞府外常有修行的来,祖师心善,有缘者自入洞府,今洞府有弟子七。
姜缘久于修行,不知师弟等修行概况,祖师亦教他不必上心,早些修个门道来。
此日间。
姜缘青苔石上坐,苦炼金公。
忽见东方金光大亮,隐有熊吼,他张望过去,泥宫大震,教元神来助,他远远见东方有个‘熊’,正是苍老,似将亡也。
“周王室……”
“寿数该尽。”
姜童儿呢喃。
他有元神,教他断天数。
童儿未多想,忽见东方大变,紫气东来……
第25章 紫气东来
紫气东来三万里!
姜缘今见东方大变,紫气自东来,缘不知何说。
他教元神相助,窥见东方,自老熊发出哀嚎,方知周王室将亡,寿数用尽。
熊者,为周王朝之图腾,周王室姬姓,传自黄帝,为黄帝后裔。黄帝姓姬,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后建都有熊,亦称‘有熊氏’。
此熊为周王室之图腾,寿数。
熊者年迈,意味周王室寿数将尽。
自昔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后,周王室亡数即定。
然此紫气东来,作是何故。
姜缘曾见紫气,在洛邑之时,老子身居紫气。
“童儿,来。”
祖师声随风起,传他耳中。
姜缘不敢懈怠,起身跃起,往洞府返还。
不消多时。
姜童儿回洞府,行至瑶台前,见祖师高坐,上前见礼。
祖师亲下扶起,问道:“童儿,可窥天象?”
姜缘颔首,搀扶祖师坐于蒲团,说道:“师父,弟子见紫气东来,隐入西牛贺洲。”
祖师说道:“此乃伯阳之道,伯阳昔年入世,为周王室寻个生机,未想周王室这般不堪,任伯阳允生机,无法得之,今朝周王室朽矣,伯阳弃之。”
姜缘恍然,他道为何老子入世,在洛邑作‘守藏室’,缘是这般,为周王室寻个生机,然周王室一如闻道不前者,错失良机,今朝将亡,乃天定之数。
姜童儿再问:“师父,此与紫气东来有何故?”
祖师说道:“伯阳将出世,返天去也,伯阳尚有个名号,作太上也。伯阳出世,留一生机于世,此生机既是南瞻部洲之生机,亦作西牛贺洲之生机,紫气东来三万里,伯阳西行经西牛贺洲,三十三年后,再居天上,紫气自散。”
姜缘闻说,心中大惊,大梦之中他曾闻一神话故事《老子出关》,曾说老子西出函谷关,紫气东来三万里。
未想此等乃真,周王室今将亡,老子离去西行允个生机教西牛贺洲与南瞻部洲。
姜缘问道:“师父,生机于西牛贺洲,苦海可有变?”
他知西牛贺洲生人久居苦海,难以解脱。
祖师道:“变或不变,非在你我,在众生。”
姜缘恍然道:“师父,一如‘道常在’之说?”
祖师颔首说道:“然也,紫气东来,教人元神轻些,有心者,自闻道,无心者,教不会。”
姜缘说道:“师父,我等需如何做?”
祖师指定姜童儿,笑道:“昔年伯阳赐宝,你虽拜礼走棋,然恩情未尽,童儿你走一遭,为伯阳牵牛护法,教恩情还了。”
姜缘行礼说道:“弟子知悉,然弟子不在,无人侍奉师父,此如何能行。”
祖师说道:“无碍,三十三之数罢。”
姜缘只得应下。
祖师再道:“童儿,三日后入昔年函谷所在,伯阳定会途径,你于此处等候即是。”
姜缘再是应下,说个‘是’。
师徒二人正是谈话间,闻大慧走来。
姜缘见大慧之状,心中暗惊,此师弟当真不修心猿,教心猿张狂更盛,全不似个修行的。
不过十三载,怎教心猿这般放肆。
大慧拜礼说道:“师父!”
祖师问道:“大慧不去室中静修,怎个来寻我?”
大慧说道:“弟子自觉修行圆满,功果完备,欲出山教化世人矣,望请师父恩准!”
祖师说道:“修行圆满,当真也?”
大慧说道:“弟子如今睡功已成,休粮守谷了得,十载不食,亦无事也,弟子当得长生,悟了长生道妙。”
祖师颔首道:“既如此,你下山去矣。”
大慧闻说喜悦,朝祖师大拜,忽见姜缘,问道:“师兄何不与我一道,师弟有长生道妙与师兄共修。”
姜缘沉默良久,摇头道:“我无福消受,师弟慢走。”
大慧叹息,只得离去。
师徒二人坐视大慧离去洞府。
祖师坐于蒲团,问道:“童儿,今洞府弟子有谁?”
姜缘说道:“师父,今洞府弟子除我,尚有五人,我不知法号。”
祖师颔首:“五人皆修个小门道,他日下山,定生祸矣,如大慧般。”
姜缘摇头说道:“师父,道常在矣!不闻者,非师父之过!”
祖师含笑颔首,只道教姜缘早作准备,三日后往函谷去。
姜缘应了声,往洞府外走去。
三日后远行,三日里修行不可断,金公煅烧,日日不绝,不然火灭,苦修作空。
……
三日后。
姜缘得祖师吩咐,欲下山去,往南瞻部洲去。
他下山之际,左氏子知他出行远门,特来送行。
左氏子颤颤巍巍走到洞府前,持个包袱,说道:“上师,此等为我亲身所备,是山中浆果,地里干粮,上师带些,好教腹中不饥,那饥起肚里火烧,不好受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