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第137节

  左氏老者闻言,陷入沉思,不曾言说。

  姜缘坐在中堂,张望四处,心中堪叹,左氏一家在山中不知过去几代,只说积攒柴薪,有朝一日回归南瞻部洲,做个富家翁。

  那时左氏下山,不曾有柴薪下山,但却成了富家翁,时也命也。

  左氏一家于他有功,曾多次助他,今既见之后人,若能相助,他定会助其一臂之力。

  姜缘望见左氏老者仍在沉思,他开口道:“你且在此思量,我当去扶鸾观中走一遭。”

  牛魔王闻声,提起混铁棍,便要往外走。

  左氏老者说道:“先生少待,我与先生同往。”

  说罢。

  老者使人备轿,遭姜缘婉拒,只道脚力足矣。

  老者只得作罢,与姜缘一同步行要往扶鸾观走去。

  姜缘笑而不语,任老者跟随,他不曾骑白鹿,行在道上,往外便走。

  扶鸾观在城北,左氏房舍在城南,行走多时,穿街绕巷,方才抵达城北处。

  待行至城北处,左氏老者颤颤巍巍,力不从心,汗流浃背。

  姜缘笑道:“若是累了,不若在此处歇息,那扶鸾观正在前方,我去往那儿便是。”

  左良摇头道:“先生,不累。”

  姜缘道:“既是不累,那且随我一行。”

  左良跟随在姜缘身后。

  姜缘行入扶鸾观前,但见观前热闹,人来人往,有一道人身穿制袍,正在香炉前念念有词,但见那青烟枭枭,道人像是在进行某种仪式。

  牛魔王探头张望,说道:“老爷,这是在作甚。”

  老者说道:“先生,他们这是在请仙神,扶鸾观最擅长的,便是请仙扶鸾,据说其与仙神有旧。”

  牛魔王道:“我亦曾见过扶鸾门道,怎记得非是这般。”

  老者道:“这便不知得了。”

  姜缘摇头道:“不急,且先看着,是甚门道。”

  一众不再言语,望见那扶鸾观门前道人,左吆喝一声,右吆喝一声,随即取出个瓶子,四下一摆,只见有团黑气在瓶中现,隐约见得有个人影在瓶中。

  那道人面向四方,说道:“此瓶中乃是城外牛村土地也,今教我请来,与大众一阅,土地到底是何等模样。”

  说罢,道人取瓶子在众等面前展示,众等惊叹喝彩,感叹道人威风,竟能将土地装入瓶中。

  牛魔王见之,说道:“老爷,那瓶子中,果真是个土地,这厮有些本事,学的不是甚请仙扶鸾的本事,而是拘役鬼神的本事。”

  姜缘问道:“既是捉拿鬼神,怎个土地不曾上报?”

  左氏老者说道:“先生,不若我去问问。”

  姜缘摇头道:“你若问他,他肯说实?且容我将那土地唤来一问。”

  说罢。

  姜缘衣袖轻拂,但见瓶中小人消失不见,那小人落在他掌心间,他说道:“且回去,不需在此。”

  姜缘与牛王往后离去,左氏老者望着真人掌心,大惊失色,复见二人离去,又见观前混乱一片,不敢声张,紧随二人身后。

  不消多时,再回左氏府中。

  姜缘将那掌心小人往院前一放,一位三尺老儿落在地上,朝上叩拜,道:“拜谢真人相救,拜谢真人相救!牛村土地不胜感激!”

  姜缘道:“你怎个教其关入瓶子,卖弄于世人?”

  土地满眼堕泪,说道:“真人,非我所愿。那道人有些法力,强行拘拿,我未有法力抵抗,只能任由摆布。”

  姜缘说道:“你乃一方土地,你既受拘拿,怎不上报天界,请其做主?”

  土地垂泪道:“真人不知,原因有二,一来,我官小,上不达天听。二来,那道人与一江龙王有些姻亲,有其包庇,任我如何上报,俱拿道人无法。”

  牛魔王将混铁棍放下,说道:“一江龙王,有这般能耐?”

  土地道:“那龙王有些能耐,但其受水猿大圣管辖,正是借着水猿大圣的名头,方才成势。”

  姜缘问道:“水猿大圣是何等?”

  牛魔王道:“老爷,这水猿大圣,我知得一些。此妖居于淮水之中,遇水即兴,常兴风作浪,以成水患,乃是一大妖魔也。当年有闻禹王曾压水猿大圣,但不知为何教其逃出,这厮神通广大,无神可收,作乱多时。当年我喜交豪杰,曾与之相会,不料这厮看不上我,我与之赌斗,非其对手。”

  姜缘道:“此事我已知悉。你且安心,我定将这等事转达天界,是非曲直,定有人前来为你主持公道。”

  土地再三叩拜,说道:“多谢真人,多谢真人!”

  姜缘道:“你且远去躲好,莫教那道人将你拘走,待天界知得,定有人来处理此事。”

  土地道:“但请真人上达天听时,须使来神小心,此道人有些法力,寻常鬼神若来,恐耐不得道人,这道人有时受些金银,连地府勾死人亦敢捉拿,只道鬼神有错,便将之捉拿回观中,保全将死之人性命。”

  牛魔王道:“地府吃干饭不成?”

  土地道:“一来有龙王庇佑,二来那怎说亦是道人,不受诸多条律所规,却是难耐得他。”

  姜缘道:“你且安心,我自耐得此人,你暂且先去。”

  土地闻听,再三拜礼,方才遁地而去,

  姜缘叮嘱牛王在左氏少待些日子,他去往武当山一趟。

  牛王自是应下。

  姜缘方才踏祥云,往武当山而去。

  左氏老者见姜缘踏云而去,慌张拜倒,直呼仙人在前。

  ……

  姜缘踏祥云,使个庆云法,须臾间,他便到了武当山,有祥光拥簇五百灵官而来,见了他行至,急报入太和宫中。

  荡魔天尊闻听真人到来,下殿相迎,二人在殿中相见,互是见礼。

  荡魔天尊问道:“真人此来,可是有何进展不成?”

  姜缘遂将前事尽述。

  荡魔天尊闻听,十分发怒,道:“早闻阎浮世界多有不法,不想猖獗至此!肆意拘拿土地,乃至地府勾魂者亦可拘拿!更以玄门条律护身!”

  姜缘道:“但请玄帝以此为例,我料阎浮世界,多有凭此不法者。”

  荡魔天尊沉吟良久,使一灵官取来一黑书来,再执一笔,在书上写一玄字‘律’,他说道:“不瞒真人,我意整修律法,上表玉帝,以此律法,约束修行之人。今闻真人所言,我麾下部将行走人间时,亦常有此类之事奏说,便亦此事为主,定律一条,是以‘凡修行之人行法,于拿鬼神时,须焚香以奏北极四圣,三官大帝,酆都大帝,奏明缘由,再者请神公检行刑审问。若有违者,去寿三年。再犯加一等者,死入酆都刀山地狱’。”

  姜缘闻声一拜,说道:“玄帝修律,功在万年。”

  荡魔天尊摇头道:“非我所愿修律,乃天下修行之人行法,多有不从。玉帝近前四大天师使天下修行者,多有向往,以法谋私,重在飞升,怎有道心不移者。”

  姜缘道:“若有此律所颁布,定能震慑不法。玄帝,近来听闻有一妖祟,乃水猿大圣,我意往擒之。”

  荡魔天尊说道:“我亦曾闻此妖祟,但分身乏术,故不曾擒拿,若真人愿往擒拿,亦是大功一件,我调遣兵将,随真人前往。”

  姜缘说道:“无须这般,且看我拿他。若我拿不得他,那时玄帝再调兵遣将不迟。”

  荡魔天尊自是应允。

  姜缘不再殿中逗留,驾云返回。

  ……

  话表宝梁国中,取经人一众将王后乃妖祟之事点出,使得国王悲痛欲绝,只道害了孩儿性命。

  国王悲痛之余,奉取经人四位为上宾,以宴席相待,礼仪俱全。

  席间,国王出面以拜行者与唐僧。

  唐僧起身将国王扶起,说道:“陛下,当不得,当不得!”

  国王道:“我却是糊涂,错将妖精当贤后,以至国将不存,幸是长老一众解救,方有我醒悟。但我孩儿因我过错而死,我知长老有神通本事,乃是个真神仙,但请长老能救我儿,我愿以我性命换我儿性命。”

  猪八戒嚷嚷道:“你那一条命教妖精拿走半条,怎个还要换个新的,果是国主,会打算盘。”

  沙悟净拉住猪八戒,不使胡说。

  行者说道:“你那儿叫什么名字?今肉身可还在?若肉身还在,老孙可去地府替你一寻,不瞒你说,我与阎王有些交情。”

  国王闻听,垂泪说道:“我儿肉身不在矣,教人一把火烧去。”

  行者闻听,十分发怒,说道:“有你这般为人父者?论国,你今后继无人,国之将倾,全在你一人之过,论家,你以父使子亡,烧毁尸身,教人死不安宁,何曾尽一父之责,有道是‘入土为安’,你烧子尸身是何理。”

  国王跪地痛哭。

  唐僧叹道:“徒弟,今国王知错,不若徒弟使个神通,教他一家团聚,亦不失为一桩美谈。”

  行者道:“师傅,非老孙不愿,他儿尸身教一把火烧成灰,老孙上那去寻尸身,便是找到他儿,如何复生?”

  唐僧问道:“果是无法?”

  行者眨了眨眼,说道:“若他将此身让给他子,或是可行,但他则当身亡。”

  国王道:“长老,我愿以我性命换我儿性命,但求长老成全我,了此悔恨。”

  行者道:“既如此,你在此处少待,老孙去往地府一遭,问问阎王,能否通融,将你子魂魄带来。”

  说罢。

  行者又问许多关于太子的信息,如姓名,相貌,生辰八字,死去时期。

  行者闻听后,说道:“你这太子九月九日生?果是个修行命,有趣。且容老孙去地府一看。”

  行者不再多虑,拜别唐僧,使猪八戒与沙悟净护持,教国王好生安顿唐僧,不教唐僧饿着闷着,便是一驾筋斗云,直奔地府而去。

第163章 心不正则邪侵,左良跟随

  却说行者一驾筋斗云,径离宝梁国,撞入森罗殿中,慌得那十代阎君出殿来接,五方鬼判叩头来迎,诸般阴兵倒身下拜,行者现出威气来,正有神光映照地府。

  行者落在森罗殿前,教十代阎君请入殿中,奉茶以待,礼毕,十王道:“大圣修行有进,我等祝贺。”

  行者摆手道:“莫说这般虚话。”

  十王道:“但请大圣明示,此来何事,我等定为大圣效劳。”

  行者说道:“那西牛贺洲宝梁国国主太子是那个收了?快点查来与我。”

  十王闻听,急令五方鬼判彻查,不消多时,鬼判来报,十王说道:“大圣,那宝梁国国主太子不在五类之内,查无此人。”

  行者道:“裸虫生死簿,无此人不成?”

  十王说道:“查无此人。生死簿正在此处,大圣可自行查阅。”

  行者摆手道:“老孙近来修正,不做那等勾当。那宝梁国太子,九月九日生,其相貌那等,我俱知得,怎个查不得了?”

  十王道:“大圣,周天内有五类,是以裸,毛,羽,昆,鳞。此五类不见者,多为神仙门下,且与法号,故生死簿不曾登记。我等这生死簿自广心真人那年来后,年年有批改,绝无缺漏,故那宝梁国太子不在,多半在神仙门下。”

  行者道:“你等却是哄老孙。那宝梁国国主与我言说,宝梁国太子教毒酒赐死,尸首教一把火烧没了,如何拜入神仙门下?”

  十王道:“我等不知。”

  忽有鬼判言说:“诸位大人,宝梁国属下有些印象。”

  行者上前扯住鬼判,说道:“你且说与我听。”

首节 上一节 137/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