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荒,水元成圣 第70节

  更何况,人皇宫传人之中,可还有位瑶池金母呢!其乃积年大神通者,近来更是疑似进军天尊领域,实力强悍。

  这样对比下来,帝鸿氏心中自然也是门清,对于紫光天后而言,自己从来不是最佳人选,只不过是“当前最合适”的人选罢了。

  事实上,若非太一天帝属意以妖皇帝俊为五代天帝,从而导致紫光天后不得不适当压制帝江与巫门,而西王母又投身于玄门之中,相当于自己放弃了对人皇宫的继承权,不参与竞争。

  不然,就算是论资历,也绝对轮不到他来继任这个三代人皇。

  别的不说,若有朝一日紫光天后当真坐化,就是人皇宫中,又有几人能服他呢?

  当然,若说帝鸿氏心中没有半点野望,对继承人皇业位没有想法,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帝鸿氏身为人族族长,也是号称一族圣皇的人物,岂是郁郁久居人下之辈?此刻的惶然,不过是因为事情来得太过突然,而他自己的准备还显得有诸多不足罢了。

  别的不说,要是他如今不是道君大能,而是一方准圣天尊,那帝鸿氏早就欣欣然接过了人皇业位,一门心思只想着如何能尽快与人皇大道相合呢!

  终于,就这样沉吟了半晌之后,帝鸿氏终于还是开口了。

  “帝君如今为我人族圣师,又受天后娘娘之托,以保全人皇大位不至旁落,说起来,倒也算得上是我人皇宫中的客卿了。”

  “朕如今既执掌人皇位,少不得要托大,称帝君一声道友,还望道友勿怪。”

  闻言,齐虞点了点头,帝鸿氏这话倒是说的不错,人皇乃是神族三皇之一,地位极其尊崇,可比于天帝,如今帝鸿氏虽然还不曾真正炼化人皇位格,但其终究是紫光天后选定的接班人,自然不可等闲视之。

  哪怕齐虞如今已为西沉帝君,但终究还不是黑帝,与帝鸿氏互称一句“道友”,自然也是礼法上的应有之义。

  见齐虞点头,帝鸿氏心中稍缓,随即又道。

  “道友也知晓,如今神族正值风雨飘摇之际,天后娘娘身负重伤,这才不得不将人皇业位托付于朕,又请道友代为护道,以保三皇法统不失,人皇一脉基业长存。”

  “可如今,太一陛下早已不理政事,巫门由此猖狂,长此以往,帝江之辈必然窥探中宫,以图谋人皇大位,窥伺神器。”

  “道友,如今既为我人皇宫客卿,又是天后娘娘钦点的护道之人,不知可有教朕?”

  此刻,帝鸿氏没有选择直接说出心中的想法,而是反将了一军,询问齐虞可有什么解决之道,这不仅是问策,实际上也是在试探后者的底线,想要了解后者能做到什么地步。

  作为紫光天后最终选择的接班人,帝鸿氏自然是清楚齐虞与紫光天后的约定的,包括其中齐虞宣称“事不可为”则“抽身而去”的那部分,帝鸿氏也同样知晓的一清二楚。

  所以,问明齐虞的底线,在帝鸿氏看来十分重要,是必须要率先确认的一件事。

  “这位圣皇陛下,倒是有些意思,早先我道其空有一身勇武,却无甚城府心计,恐怕是小觑这一位了。”

  “又或者,这位当初有心藏拙,并不在人前显露本相?”

  听到帝鸿氏这番话,齐虞显然也听出了前者话里的这一层意思,当即在心中暗道。

  要知道,此前,帝鸿氏在人前可并未表现过这般缜密的心思,行事倒是以大开大合居多,往往不拘小节。

  唯独一次算得上有所考量的,便是延请自己出掌人族教化诸事,成为人族圣师的那一次了,但彼时,亦有数位人祖参与其中,着实算不上这位人族圣皇一人的主意。

  眼下这遭,帝鸿氏不得不放弃藏拙的想法,倒是让齐虞难得看见了一个更为真实的人族圣皇,后者心中自然是一时惊奇。

  不过,齐虞心中随之而来的,便是一个深深的疑惑了——

  帝鸿氏,为何要藏拙呢?

第141章 上下三策,圣皇决断

  看着眼前的帝鸿氏,齐虞终究还是暂且按捺住了心底的疑问,而是在沉吟了片刻之后,才开口道。

  “陛下的问题,可当真是有些不好回答。”

  “毕竟,如今的神族之中,盯着人皇传承的强者可不在少数。”

  “旁的不说,人皇宫几位走人皇万灵之道的古神,就皆为陛下的劲敌,而这一干人等之中,又以巫神帝江势头最劲,堪为陛下的劲敌。”

  “而据贫道所知,那帝江祖巫早已晋入天尊领域多年,就是比之太阳宫的妖皇也不逊色。”

  “且巫门向来同气连枝,对上了其中之一,就不得不考虑另外十一人的反应。”

  “这样算下来,陛下实不宜与帝江正面争锋,不然,莫说人族没有那个底蕴,陛下没有那个实力,就是贫道,恐怕也抗不住那十二祖巫齐出。”

  “今日之事,可不会为人皇之争而重演,陛下以为如何呢?”

  闻言,帝鸿氏唯有苦笑,齐虞这话说的很犀利,一点都不曾给他留情面,但其中的道理却也实在是没错。

  巫门势大,帝江更是个堪称恐怖的对手,帝鸿氏与之对上,目前而言是没有半点胜算的,只会累及整个人族都为之一同陪葬。

  要知道,到目前为止,十二祖巫一旦齐出,那几乎就是无敌之势,多少年来,也只有齐虞这么一个特例,合纵连横之下,竟能生生让巫门吃了前后两个大亏。

  其余强者若对上巫门,哪个不是身死族灭,徒留余恨?

  且正如齐虞所言,今日之事,是不可能因着人皇之争而再次重演的——

  一来,他身后可没有玄门那样大的靠山,没有海神一脉那般深厚的底蕴,只有人族这个还需要他来支撑的基本盘和人皇宫这个早已靠不住,随时有可能反噬的所谓“背景”。

  二来,他也没有什么合纵连横的资本,毕竟,齐虞能和帝俊结盟,那是人家自己的影响力够大,可自己却是没有这样的底气的,唯一拿得出手的人皇业位还一时不得见光,真要强以之为筹码,只怕还要引出更大的祸端。

  一时间,帝鸿氏也有些无言了,只能默然点头,算是应下齐虞的说法。

  而见状,齐虞心中微微一笑,继续开口道。

  “看来陛下心中有数,那贫道也就不多言了。”

  “好在如今敌明我暗,故而在贫道看来,陛下如今却并非无路可走,依旧留有选择的余地。”

  “贫道就有上、中、下三策,如何取舍,全在陛下一念之间了。”

  听到齐虞这番话,帝鸿氏的双眼顿时一亮,心中颇有惊喜之意,他倒是不曾想到,这位西沉帝君心中居然早有成算,竟真的给出了解决之法,还是足足三种。

  “还请道友教朕!”

  闻言,齐虞点了点头。

  “三策之中,下策,便是一走了之。”

  “洪荒之大,无垠无尽,上有九天圣境,周天星域,下有地界十方,血海无疆,天地之中,又是灵界无穷,山海广阔。”

  “陛下若能放下心中牵挂,暂离人族,自然是大有可为。”

  “且不至于洪荒之中,洪荒之外,近有大千诸界,依附天道而存,远有混沌苍茫,天道不覆,圣人难测。”

  “陛下若当真遁入其中,便是帝江与巫门又能如何呢?十二祖巫固然神通不凡,但便是帝江与烛九阴联手,难道还能勘遍浮世万象不成?”

  “只要远走高飞,则陛下可无忧矣。”

  齐虞说完之后下策之后就停了下来,随即看向了面前的帝鸿氏,等待后者的反应。

  而后者在听到齐虞口中的下策之后,显然是精神一震。

  要知道,齐虞口中这最末流的办法,可就是帝鸿氏一开始的打算!在他看来,既然洪荒之中危机四伏,那不若遁入大千之中,借人道龙气锤炼自身大道,也算大有可为。

  这般想着,帝鸿氏不由就开口了。

  “道友,此法朕以为甚妙,可解当时之困局,何以为下策末道呢?”

  对此,齐虞微微一笑。

  “陛下,避其锋芒,诚然不失为解决之法,可却是治标不治本的路子。”

  “如今,天帝已然是退位在即,而巫妖之势则愈大,陛下在此刻一走了之,不就是明摆着告诉巫门,人皇之位被托付在了谁人之手?”

  “得知了此事,帝江又焉能不怒?岂会不对天后生出怨怼之心?”

  “这样一来,天后娘娘一番心血恐怕就要付诸东流了,人皇大位既失,帝江愈发紧迫,则神族之乱恐怕还要加剧,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且陛下一旦离开人族,那这偌大的人族基业又该如何保全,贫道可终究还有玄门基业呢,总不好常驻于东海祖地之中的。”

  齐虞这一番话,果然让帝鸿氏皱眉了,是了,先前他想着避其锋芒,却忘了紫光天后之所以选他为三代人皇,就是为了压制巫门,避免神族再生乱象的。

  自己要当真背道而驰,成为了惑乱根源,便是紫光天后都未必会站在他这一边,届时,才要惹出更大的祸端来!

  况且,人族之事,的确是帝鸿氏牵挂所在,若非必要,他也不想托付人族气运于他人之手,齐虞终究只能作为外援,而不能作为全部的依仗,因而帝鸿氏在沉思了片刻之后,终于放弃了这个想法,转而又问道。

  “既如此,敢问道友,中策,上策又是如何呢?”

  闻言,齐虞则再度开口道。

  “所谓中策,无外乎借势。”

  “贫道曾言,今日之事,陛下恐难以复刻,但这话其实也不尽然。”

  “如今陛下,手持重宝,而孤立无援,的确是危险至极,但若有人愿为陛下牵线搭桥,那陛下未尝不能寻得一二靠山,要知道,人皇大位虽然至尊至贵,可却不是人人都对此有所念想的。”

  说到这里,齐虞顿了顿,没有理会帝鸿氏面上的那点迷茫之意,只继续道。

  “至于上策,倒是最为简单了。”

  “如今,太一天帝退位在即,欲拔擢五方神君以重开五帝府,轮值天帝之位,以应乾坤六合。”

  “而那位陛下还有言,此番五方神君之位,当以五方先天道宫之归属而定,也算是能者上位,使众神咸服。”

  如此,若陛下可夺得一方道宫,即位神君,则一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神君执掌大义名分,若陛下为一方神君,试问普天之下,又有敢再觊觎人皇大位呢?”

  “且只要陛下身合一方道宫,执掌大道元胎,自然便可突破大道藩篱,跃居而上,大神通者不过等闲,便是进军准圣天尊之境,都是指日可待。”

  “这样一来,陛下亦可早日成就人皇大道,证道道果,身合业位,不是一举多得?”

  “此三法,便是贫道能给陛下的全部建议,为今之计,端看陛下要选哪条路来走了。”

  说到这里,齐虞也就闭口不言,让静室再度陷入到了良久的沉默之中。

  帝鸿氏思索着齐虞说的后两个办法,心中也一时很是犹豫。

  诚如后者所言,若能拿下一方神君之位,当是一切无忧,可帝鸿氏犹豫的是,凭自己,是断然不可能占据一方道宫的,倒是眼前这位圣师,身为西沉帝君,实力还在祝融之上,或有可为。

  而那五方先天道宫之中,恰恰就有一方水元道宫,这位,难道是在暗示些什么吗?

  可对于这位而言,自己不过一尊大能,恐怕也只是可有可无吧?

  或许,这位是看中了人皇大位或者人皇宫中的某些东西,才愿意主动出手,为自己分担压力?

  想了想之后,帝鸿氏终究还是在心中否决了这个可能,又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了中策。

  合纵连横,当然不失为一种妙计,若能借的大势,帝鸿氏自觉的确会轻松很多,可是,他要请谁出马牵线,又是借哪方的势?

  需知,对人皇之位不会生出觊觎之心的强者可不多啊,还非是积年天尊,自身又势力庞大才可。

  当今之世,有这样的存在吗?

  纠结之间,帝鸿氏瞥见了齐虞脸上的一抹笑意,突然,他怔住了,随即,这位人族圣皇才反应过来了一件事——

  不在乎人皇业位的强者,当世还真有,而且还不止一位呢!

  凤栖山一脉,伏羲为昔日青帝,女娲乃地皇传人,显然对人皇传承就没有多么在乎。

  东昆仑之上,三清天尊乃是盘古正宗,又自开玄门,创立仙道,自然更不会在意三皇之法了。

  至于牵线搭桥之人,眼前,不就有一位既是玄门祖师,与三清关系不浅,又与凤栖山一脉交好,看起来与伏羲、女娲关系紧密的最佳人选吗?

  想通了这其中的关节之后,帝鸿氏终于是回过神来,随即面向齐虞,郑重行礼一拜道。

  “道友,朕心中还有些疑问,想请道友解答。”

  “陛下请讲。”

  “不知西昆仑金母娘娘,亦是我人皇宫门下传人之一,算来还是朕的师姐,不知,这位娘娘如今可有意人皇大位吗?”

  见帝鸿氏看出了问题的关键,齐虞则笑道。

  “据贫道所知,金母道友的根基不在万灵之道上,怕是与人皇大位无甚缘分了。”

  齐虞所言倒是不假,哪怕没有特意与西王母提及过此事,但齐虞心中也可以肯定,西王母心中绝对是无意于人皇大道的。

首节 上一节 70/1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