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工开物 第574节

  “只是目前,在清单上并没有看到这类宝物。”

  赵熙点头,喟叹一声:“宁拙公子,你不愧是大族出身,这点要求有点奢侈啊。”

  一直在旁听的刘耳,听了赵熙的评价,非常赞同地点了点头。

  对于绝大多数的修士而言,筑基期的修行,根本没必要投注过多的资源。这太浪费了!

  因为修士前期,修行起来相对容易,修为很容易就能得到提升。

  但宁拙却在筑基的第一阶段,就动用国力砖这样的罕见宝物。在第二阶段,还想用一些不输于国力砖的宝物,来加快修行速度。

  这有必要吗?

  正常情况下,对于绝大多数的修士而言,根本没有这个必要!

  把资源留在更后期的修行阶段来使用,才更有性价比。

  宁拙年纪轻轻,只有十六岁。大多数的少年修士来讲,还处于炼气期。就算有天才,晋升到了筑基期,也不会刻意寻求这些重宝,来单纯来增长修为。他们更多用于其他方面,诸如参悟功法、切磋技艺等。

  赵熙评价宁拙这个行为很奢侈,深得刘耳之心。

  刘耳仔细回想,自己筑基期都是自己努力,消耗时间,大半天时间用来运功修行。

  宁拙此时消耗的资源,即便他晋升到了金丹期,有些都没有享用得上!

  尤其是国力砖。

  这种好东西,刘耳至今都没用过一块呢。

  之前,他的确因为战功获得了此类赏赐,但都交给了关红,帮助后者迅速疗伤去了。

  刘耳羡慕的同时,也只能感叹宁拙不愧是大族的公子了。

  宁拙向二人解释,他此次是生平首次参加如此大战,对于修为的渴求达到了人生巅峰,极其希望自己越强越好。

  所以,非常迫切地希望,能有这样的辅助宝物,帮助自己的修为更快地突破到另一个阶段。

  这番解释,让刘耳、赵熙对宁拙又增添了一些理解。

  赵熙回想情报,觉得宁拙此举也颇为合理。毕竟后者的战力高达金丹级数,目前来看,最大的短板在于宁拙本身。针对弱项进行补强,其实是一项正确的选择。

  只是,宁拙不惜如此耗费重资,有违常情,叫人吃惊的同时,也在心底艳羡不已。

  赵熙沉吟道:“我仔细想来,我国王室宝库当中,的确是有这么一件宝物的。”

  “还是当时,三阳国的使者到访,作为外交礼物,赠送给王室的一副宝符。”

  “宝符名为三垣交宝符。三阳国的王室主修《三阳泰元功》,以经文内容演变,采用日月星三光淬炼的玄磁玉砂为墨,在千年阴阳梧桐叶上绘制符纹,最后融入蛟龙筋磨出来的粉,才算大功告成。”

  “这等宝符品质高达法宝级数,重复使用。消耗到了一定程度,仍旧能够在其基础上,重新增添材料,制作一遍,又能增添很多使用次数。”

  “众所周知,《三阳泰元功》具备万物生发之意,乃世间顶尖宝功。在化神级初期,就能分出三阳分神,极其厉害。宝药滋生阶段,对《三阳泰元功》更是小儿科了。”

  “宁拙公子若是能换得此宝,相当于在筑基阶段,拥有《三阳泰元功》的某些修行优势!”

  宁拙不由心动:“依照大人的意思,此等国宝,也能用战功兑换么?”

  赵熙笑了一声:“正常渠道自然不行,不过,这不是还有我呢吗?”

  宁拙顿时明白,递出一个储物袋,又告诉赵熙,事成之后,还有加倍的礼物奉上。

  赵熙神识一扫,嘴角就不由自主地翘起来,堂而皇之地将储物袋纳入怀中。

  房间内的氛围不由更加融洽。

  三人又闲聊了一番。

  主要是赵熙、宁拙交流,刘耳偶尔插话。

  “时间不早了,我还有事务要去处理。”

  临走前,赵熙看了宁拙,又看了一眼刘耳:“你们都是我的人了,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可要好好立功,立功越多,我才越有面子啊。”

  “既然你们都献上了机关造物,那就是有觉悟的。”

  “别总盯着战场上的一些玩意儿,虽有不错的宝材,但能和战功相比吗?”

  “尤其是我们军营附近的那些山头,那些势力的据点,经营的可都非常丰硕啊。”

  刘耳和宁拙立即听出了言下之意。

  宁拙便问:“打扫完了战场,不是应当全力进攻龙王巨木山么?”

  龙王巨木山虽然被铁流平川撞倒,但因为神光笼罩、神术护体,山体保存得很完好,从竖直状态变成了横躺。龙王巨木山上损失有限,且有大量的龙王庙宇,仍旧有很多顽固力量坚守此处。

  赵熙摇头:“杜铁川闭关养伤之前,就下达了军略——对龙王巨木山控而不攻。我只是监军,对这项军略改不得,也不想改。”

  “所以,打扫完战场,你们各支军队都会四处开花般,速击周围各处据点。”

  刘耳皱起眉头:“龙王巨木山是参须龙王庙必救之地,杜帅是想要将敌军吸引到这里,进行第二场大会战。”

  “难怪他在此地,耗费如此巨资,建造如此坚厚营地呢。到现在,都还有修士不断动工。”

  宁拙补充道:“所以,在第二场大会战之前,我军四处出击的范围也是有限的。”

  “周围能够下手的目标并不多。”

  赵熙哈哈一笑:“这都是你们领悟出来的,我可什么都没有说。就这样,先走了。”

  宁拙、刘耳双双起身,跟随赵熙,一路恭送出营。

  离别之时,赵熙又神识传念给宁拙:“对了,你能否为第二次会战,做一次卜算呢?”

  宁拙之前的谶言诗很准,让赵熙也念念不忘。

  宁拙当即苦笑:“我这项本领,只在心有所感之时,才能卜算有成。其他时候,根本无能为力。还望大人见谅!”

  “那就算了。”赵熙骑上高头大马,径直离开。

  刘耳一边看着赵熙离开的背影,一边神识传念宁拙,感谢他这一次为自己引荐了赵熙。

  宁拙暗中回应:“也是机缘巧合。赵熙想要捞取战功,不惜冒险,来到前线大营。”

  “他初来乍到,必须要立声威,正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

  “我们这事情,正符合他的需求,这才达成了合作。”

  刘耳感叹:“话虽如此,若无军师的关系,以及机关造物,怎可能达成如此成果呢?”

  有了赵熙这个紧密的关系,刘耳这个外人,也算是在两注国的朝堂上有了根。

  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突破!

  刘耳从小被师父教导,政治上的才能不俗,让他明白他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才是最大的受益人。

  于是,他投桃报李,当即对宁拙许诺:“军师,不管那三垣交宝符价值多少战功,我都愿意将自身战功送给军师你。若不够,我再出面,劝说二位贤弟,必定竭尽所能,让军师你得偿所愿!”

  宁拙面露微笑,毫不推辞,只回应了一个字:“好。”

  目前,打扫战场的成果,都换算成了战功,挂在刘耳一人身上。

  毕竟,他才是三将营的主将。

  这种出风头,惹人眼红的事情,宁拙也不想去干。

  按照宁拙和三将之前的约定,这笔战功的三成,都隶属于他。

  只不过,为了将刘耳推上榜首,他们之间暂时没有分配。

  榜首之位,能让三将营名望大增,方便后续收拢残兵。

  这又是另外的一层考量了。

第537章 军议

  三将营一事引发的动荡,旋即波及整个前线大营。

  监军赵熙以几乎无懈可击的理由,直接免除了军需官的职务,惹来无数人的关注和敬畏。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

  赵熙的第一把火,可以说烧得相当漂亮,一下子就确立了自己的权威。

  三将营作为当中的重要角色,也让旁人有了新的认识。

  “这群外来的小人,居然偷偷摸摸地就和赵熙勾搭上了。”

  “能把军需官都给算计了,刘耳这个混血还真不容小觑!”

  “嗐,他们哪有这样的胆量和见识?无非是赵熙幕后设计,暗中授意他们这般做的。”

  “从此以后,就要慎重对待三将营啰。他们攀上了赵熙,不好惹啊。”

  一时间,三将营名声远扬。

  当然,不是什么好名声。

  首先,刘耳作为混血,刘关张都是外人,三将营更是新建军队,在两注国的人脉极少。

  其次,赵熙本人的名声向来也不好听。两人联系在一起,在众人眼中,绝对属于臭味相投。

  不管旁人如何非议,三将营算是在十几支军队中脱颖而出,成了每个将士都要谨慎对待的存在了。

  将领们则更加关注赵熙。

  赵熙的下一步行动,比他人料想中要早得多。

  一天之后,赵熙就当众宣布,经过他的晓以大义,以情动人的耐心协商,三将营军师宁拙愿意分享他的三种机关造物,方便大军更快地打扫战场。

  而三种机关造物,可凭借战功,进行兑换。

  很自然地,众将士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一试之下,将士们都对宁拙的机关作品赞叹有加。进而,对促成此事的赵熙,也大有好感。

  “没想到三将营的军师宁拙,竟然有如此巧思。”

  “嗯,他在机关术上很有一手。这些机关造物太针对参龙须了,让我等收割的时间至少减少了八成!”

  “不愧是能娶穆兰的男人啊。”

  “嘶……他真的只有十六岁吗?年纪轻轻,就成了穆上将军府的姑爷,还有如此机关造诣,和他相比,我简直活到狗身上去了!”

  “何止啊。据说,整个三将营的军费都是他资助的,他甚至还资助了红花营。之前在木轮镇中,他可是一掷千金,豪购重甲,将三将营的份额一次买空!若非如此,三将营怎可能买得起那么多的重甲?”

  “年少多金,有才华,又长得俊俏……”

  “他还是大族出身。”

  “唯一的缺点,就是修为太次了,只有筑基期啊。”有人嫉妒地道。

  “已经很好了!他只是十六岁啊,这个年龄的修士基本上都还是炼气期。”

  “那唯一的缺点,就是他的头有点大。”嫉妒之人并不甘心。

  “这算缺点?头大显得聪明啊。不,他就是很聪颖,要不然怎可能有如此非凡造诣。”

  “那他的缺点,就是战力不……”挑刺的人说不下去了,因为他想到了宁拙在之前战斗中展现出来的金丹级战力。

  伴随着机关造物大受欢迎,作为发明创造之人的宁拙,其名声也在整个军队中广为流传。

  金丹级、元婴级别的将领们频频出动,扫荡战场。

首节 上一节 574/6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