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工开物 第406节

  “两人竟然相处得这么融洽吗?”

  小菊感觉匪夷所思,这和她料想中的完全不同。

  “有人来了。”宁拙神识扩散,早已知晓小菊的到来。

  两人便让小菊进来禀告,得知林珊珊的担忧,令狐酒、宁拙相视一笑。

  令狐酒摆手:“师妹多虑了,且去,且去。”

  小菊却不敢走,还牢记着林珊珊的嘱托,她担心现在走了,万一接下来,两人闹出矛盾,那就不美了。

  便说道:“就让小菊给二位大人斟酒如何?”

  令狐酒想了一下,立即明白了小菊的心思:“罢了,你来倒酒也好。”

  他和宁拙又“争斗”起来。

  起先,两人只是坐在石凳上。渐渐的,两人就站起身来,令狐酒撸起袖子,一脚踩在石凳上,每次划拳,都放纵呼喊,声音很大。

  宁拙则一手撑着石桌,身体前倾,向令狐酒每每发动“强攻”。

  两人连续喝了三坛酒,又都站不住了,双方坐在石桌上,勾肩搭背,摇头晃脑。

  令狐酒兴致极高,唱起了山歌。

  宁拙聆听了几段后,也会唱了,便应和起来。

  “哈哈哈!”两人相对而笑,都喝高了。

  令狐酒披头散发,像是猴子般,在石洞内疯走。他长袖摆动,迅疾如风,潇洒至极。

  宁拙则端坐在地上,垂头耸肩,默默无言。

  令狐酒忽然停下来,仰头望向洞外天空,吟诗一首。

  宁拙立即对诗!

  令狐酒击掌而赞:“宁拙公子,大才啊。”

  宁拙摇头,苦笑一声:“我算什么公子?和我相比,你才是公子呢。”

  “令狐公子!”

  他拱手施礼,颇为搞怪。

  令狐酒昂首点头,嗯了一声:“宁拙公子。”

  宁拙已是天旋地转:“我不过只是个小贼而已。”

  说笑完,他再也支撑不住,倒在地上,呼呼大睡起来。

  令狐酒摇头:“宁拙小贼,偷的什么?偷了我师妹的心吗?”

  小菊心头大震,立即看向令狐酒。

  令狐酒依靠着山壁,慢慢坐在了地上,看着洞外的天空,惆怅的情绪浮现在脸上。

  他轻轻哼着山歌,也沉沉睡去了。

  小菊:?!

  懵了一下后,她长舒了一口气。

  两人最终没有打起来,只是斗了酒,划了拳而已。

  小菊开始了行动。

  她来到这里,就是为了照顾宁拙和令狐酒的。

  她将两人都拖上了石床,守候在床边,不断伺候着。

  宁拙和令狐酒抵足而眠,睡了一天一夜。

  到了第二天早上,令狐酒先醒来,睡眼惺忪间见到了宁拙,哈哈一笑,声音都沙哑了。

  又见到小菊,便对她致谢。

  小菊连忙表示,要谢得谢林珊珊,她是受命而来。

  到了第二天中午,宁拙也醒了,和令狐酒热切交流了好一会儿,这才依依惜别。

  他回到小争峰的洞府,立即开始复写《五脏庙灵神功》。

  很快,全篇全都写下来。

  宁拙松了口气,庆幸自己没有醉酒误事!

  “看来,喝下幽思冥酿,得到先人传授的东西,都深刻在心底,不会轻易遗忘。”

  “老大,快来帮我看看这份神功!”

  孙灵瞳从机关游龙中出来,拿了玉简,嘴里嘟囔着:“幽思冥酿到底什么味啊?小拙,你也没给我留一点,让我也尝尝!”

  宁拙讪讪而笑:“下次我去相求,凭令狐兄长的为人,定会给我匀一些的。”

  “我打算将储藏舱中的特级云茶,送给令狐酒,老大,你看呢?”

  孙灵瞳耸肩:“随你啰。”

  他逐渐面露肃容:“好功法,五脏庙灵神功绝对是顶尖功法啊。你的分家有了镇家的功法了,远比主脉的冰心诀高出好几个档次来。”

  “只可惜你修不了了。”

  “说起来,小拙你五行灵根,根根平衡,修行这类五行功法极为适合。或许,这也是你得到那五行神主青睐的重要缘由。”

  宁拙道:“老大,你先行研究。我去灵隐柳树下,参悟一番,看看能从《五脏庙灵神功》中借鉴多少过来。”

  宁拙来到灵植舱,和灵隐柳絮絮叨叨地说了一番话,心情彻底平静了下来。

  他盘坐在树下,开始了参悟。

  忽然间,他竟再次“见”到了五行神主。

  “灵隐柳?”五行神主对宁拙微微一笑,“小辈,竟然不去转修我的神功,还留恋旧物。灵隐柳?的确是宝植。”

  “看好了,这就是五行的道与理!”

  “唉,对你而言,还太早了。你能参悟多少,就算多少罢。”

  一时间,宁拙再次获得了五行神主的传授。

  道可道,非常道!

  他紧闭双眼,眉头深皱,身躯摇摇欲坠,七窍流血,脑袋滚烫,汗水升腾出白色烟雾。

  灵隐柳的一根根柳条,则以一种恐怖的速度,迅速干瘪,无数柳叶脱落飘零,好不凄惨。

第401章 狂飙吧,五行境界!

  五行神主身形变幻,金木水火土五行种种姿态,在宁拙的眼前轮番上演

  青木、赤火、黄土、白金、黑水。

  木有那三足金乌落足的扶桑树、通天之道的建木、增寿的蟠桃,栖凤息凰的梧桐……

  火有那热烈的南明离火、不灭的三昧真火、文明的燧人火、因果报应与业力的红莲业火、炼丹至宝的八卦丹炉火……

  土有那无穷无尽的息壤,有补天的五色石,有生育不息的后土,有圣神的昆仑土……

  金有那炼器至宝的昆吾金,王命权威的轩辕金,外道神威的星陨铁……

  水有那沉溺一切的若水,有星光繁耀的天河,有分明的泾渭水,有增寿的蓬莱不老泉……

  种种宝物,皆是五行的精华的极限,是各行道理的表征。

  因为聚集的道理过多,以至于一些修士亲眼目睹这些事物,神海中衍生真意,领悟到相应的道理。

  当然,这和修士的悟性强烈相关。

  宁拙阅览种种五行之宝,迅速精通五行表象,五行境界由此晋升到普通级的大成。

  五行神主的幻化,还在持续。

  这一轮,他不再幻变五行的宝象实象,而是各式各样的意象虚象。

  金行的白色光辉,有时像是剑的尖,刀的刃,刺劈割切。

  宁拙由此领悟,金性的刚强,主肃杀。

  木行的青芒,像是藤蔓一样蔓延,像是草叶一般生长,由渺小到粗壮,再到伟大。

  宁拙因此明白,木性的生发,代表着生长、蓬勃。

  水行的墨流,时而化为滔天巨浪,要吞灭一切,时而铺散开来,平静无波,时而小溪潺潺,时而一汪死水。

  宁拙有所了解,水性柔顺,主变化,能以柔克刚。

  火行的焰朵,化为灯火,看似柔韧小巧,仍旧能将飞蛾焚灭。化为烈焰,熊熊蔓延,化为光辉,灼照四方八面。

  宁拙便清楚了,火性猛烈,是光,是热,是一往无前,从不回顾。

  土行的黄光,凝固成块,石块堆砌,就是山峦。山峦倾倒,化为一片苍茫大地,广阔无垠,厚重无方。

  宁拙就了然了,土性的厚重。它承担一切,是万物的基石。

  宁拙的七窍,缓缓流出鲜血。

  五行的特征、个性,让他将自己的五行境界,直接从普通级,推至大师级!

  他对五行的掌握,变得更加深刻。

  五行神主哈哈大笑,手指着宁拙:“小子,你能参悟到这里,悟性不俗,是个善于用脑的,可以再看下去了。”

  他接着变幻,更加彻底地给宁拙展示五行道理。

  白色的金行光辉化作了一颗丹丸,饱满含蓄,金刚不坏。

  宁拙心头触动:“原来金性主杀,既是斩人又是斩己,将自己的杂质、他物等等一一斩除,不断提纯至一。所以,金性是杀,也是止,是收敛。”

  青色的木行光辉,从草苗衍生出大树,大树又在转眼间落叶、凋零、枯萎。

  宁拙领悟真意:“原来木性表面是生,内则是死。正是因为有死,才有生的存在。有了生,才有死亡。生死循环,犹如木之萌发与衰败,这便是生灭、轮回与无常。”

  黑色的河流静静流淌,沿途的花草茂盛,无数野兽前来饮用,沿途的人们栖息繁衍。

  宁拙明白了:“水性是包容,是慈悲于广度众生,是无为于不争,但无处不在。”

  赤色的火光这一次焚烧出了人形,智慧的光晕形成一轮又一轮的同心圆。

  宁拙知晓了:“火性不只是猛烈的毁灭,也在于焚烧自己的内心,烧毁心中的烦恼、欲望,照亮智慧之路,引领自身和他人。所以火性,是觉醒、觉悟。”

  黄色的土块崩裂成无数的石子,石子从山上滚落,一颗颗融汇到地面上,被踩踏,被消磨,最终仍旧是大地的一部分。

  宁拙感受到了:“土性不只是承载,也是归宿。一切的石子不管飞得多高,最终都会落到地上。厚德而载物,载物而厚德。本就是根基的一部分,所有自然也会归于根基。所谓的承载,也是埋葬!”

  至此,宁拙深达到五行内里的根基,掌握到了本质道理。

  他的五行境界,提拔到了宗师级数!

  从此以后,他遵循内里根基、本质道理,便能开创每一行所对应的法术、功法。

  宁拙脑袋空空,肚腹咕咕乱叫,体能、精神都干涸见底。

首节 上一节 406/66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