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吾掌大教,号令群仙 第13节

  最终,看到了双方没有进一步大战的意思,那九天之上的雷云中,传来了沉闷的声音,一道璀璨的光芒激射而下,卷住了“散魄葫芦”,消失在天地之中。

  众多大神通者眼睁睁看着“鸿蒙紫气”没了,一个个拳头紧握,咬牙切齿。

  最终,还是不敢反抗天道,只能看着“九九散魄葫芦”无踪无迹。

  那雷云不断地翻滚着,许久,不见下面双方有其他动作,慢慢的消散。

  “唉!撤军!”

  帝俊有些泄气,这种好机会,都没有搞到“鸿蒙紫气”,难道证道注定无缘?

  “该死!都是该死的巫族捣乱,巫族就是我们的死敌,不摆平巫族,咱们一辈子都没有希望。”

  带着浩浩荡荡的大军返回三十三天,东皇太一依然怒火中烧,两位皇者的怒火,瞬间转化为新一轮的军备竞赛。

  整个天庭集中了所有的资源,全部向着战力方面转化。

  现在天帝帝俊、东皇太一把成道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一统洪荒,以整个天地的气运,帮助他们证道成圣。

  祖巫同样撤退了。

  面对妖族越来越过分的举动,十二祖巫再次聚集在“祖巫殿”,准备召开会议,研究应对妖族的方法,双方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程度。

  冥河的证道想法同样被打破,红云被天道收走了,未来如何,谁也说不准,女娲可以造人成圣,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创造一个种族,获取天道功德?

  这一场大战下来,无论是妖族、巫族、冥河都没有占到半点便宜,全都灰溜溜的各回各家。

  不过“鸿蒙紫气”争夺战,影响深远,三方反思,竟然都有了震动洪荒的大举动。

  另一边,“昆仑山”上,李云景已经开始了闭关。

  自从老子证道,李云景得到了巨大的好处,和女娲成圣一样,无数的大神通者去“昆仑山”道贺,李云景不但又听了一次圣人讲道,更是认识了洪荒中大量的准圣。

第24章 阐教、截教立,元始、通天成圣

  因为老子成圣,李云景的地位大增。

  就是准圣看到李云景,也是面带笑容,客客气气。

  李云景还真狐假虎威,跟这些大人物混了一个熟脸,并且遇到了几个大方,好说话的大人物,从他们那里混了点小玩意。

  而等到太清圣人讲道结束,李云景已经彻底闭关修炼了。

  哪怕第二次巫妖冲突,他都没有看到,更不知道,又一次准圣大混战爆发了出来。

  此时,“混沌宫”中,李云景的修为已经进无可进。

  整片宫殿之中,弥漫着混沌气,一片又一片,从李云景身上散发出来的力量,简直要崩塌一切。

  若非这座宫殿是三清施法建立,早已经成为了废墟。

  李云景头顶之上,一道道血气洞穿弥漫的混沌气,一圈圈的同心圆散发了出去,那是巨大的能量波动,传递到哪里,哪里的混沌气就被逼退在角落里。

  李云景体内滚滚的力量不停翻腾,各种法则一冲,擎天柱一般的金仙法则开始解体,融化,变化为了天花、地花、人花,整个人的精气神得到了彻底的升华。

  五行元气回归本体,五脏全部修炼圆满,五气朝元聚于顶,三花陡然自脑门中浮现出来,三花显出,李云景立刻冲击到大罗金仙之境,万法不侵,诸邪辟易。

  大罗金仙,意味着不朽,一切时空永恒逍遥,超脱于天地,可以纵横无穷无尽的混沌之中,到了这个境界,李云景真正的站在仙之巅。

  “天地都在一心中,法法如念,重塑乾坤。”

  整个“混沌宫”依照李云景的意念,再次变化了起来,整个宫殿内部的布局,按照李云景的想法,变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晋升到大罗金仙境界,李云景的实力大增,领悟大罗法则,更是多了种种不可思议的神异,而不仅仅是力量的增长。

  这一次的晋升,李云景立刻跻身洪荒主流高手,不再是可有可无的小人物了。

  自鸿钧道祖“紫霄宫”开讲以来,历时几十万年。

  曾经的“紫霄宫”三千客,如今死的死,消失的消失,洪荒明面上,除了晋升为准圣的高手外,估计也就剩下了一千多人。

  再加上这些年新晋的,整个洪荒,大罗金仙也没有一万名。

  李云景一晋升,就是顶尖的大罗金仙,自身无论是神通还是法力、法宝,都是洪荒顶级,他终于在洪荒之中排上名号了。

  掐指一算,距离老子成圣,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时间。

  李云景从“混沌宫”中走出,驾着祥云出了“昆仑山”。

  回了一趟“武夷山”,打理了一番洞府,收集了灵茶、灵果,转道又去了一次人族的聚集地。

  短短一百年时间,人族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起码因为太上老子的原因,巫族、妖族不敢肆意的屠杀着人族。

  至于小规模冲突,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别说人族了,就是巫妖两族也时常爆发冲突,死伤无数。

  人族只要大体上没有问题就行了,保住种族传承,减少一些苦难,李云景就知足了。

  最后,来到“首阳山”,李云景亲自为人族讲解了太清大道,传授了更多的生存之法,这才满意的离开了。

  岁月悠悠,一晃又是一个元会。

  这一日,“昆仑山”上再次传来了震动洪荒的威压。

  “天道在上,吾为鸿钧道祖门下玉清原始,乃是盘古元神三分所化,吾今立下一教,名曰:阐教,吾为:元始天尊!”

  “阐者,明也,应天顺人,阐发大道,以先天至宝‘盘古幡’镇压阐教气运,天地灵物,异秉超然者,可入我门,可得吾鸿钧与盘古真传,阐教立!”

  “轰隆隆!”

  原始成圣了,成为元始天尊了,铺天盖地的威压传遍了洪荒。

  人人心生敬畏,同时对于新生的阐教露出了向往,许多生灵跃跃欲试,欲前往“昆仑山”拜师学艺。

  不等亿万生灵行动,顿时,又被一股浩瀚的威压席卷,圣人出世,地涌莲花、妙音种种……

  “天道在上,吾乃玄门正宗通天道人,乃是盘古大神元神三分所化,今亦立一教,截取一线天机,号截教,以此教化众生,以‘诛仙剑阵’为镇教之宝,洪荒之中,芸芸众生,有缘者皆可入吾门下,善保自身,各自修行,可得大道,截教立,吾当成圣,吾为:通天教主!”

  通天教主亦成圣了!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成圣后,两人相互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如今三清尽数证道,整个洪荒都是他们三兄弟的了。

  圣人之下皆蝼蚁,掌控天地伟力,一举一动都带着天道的力量,元神寄托天道之中,成为整个世界规则的一部分,从此,天道不灭,圣人不死。

  “哈哈!”

  “哈哈!”

  “哈哈!”

  “昆仑山”上,太上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位圣人,发出了畅快的笑声,声音响彻天地,久久不曾停息。

  “圣人圣寿无疆!!!”

  截教的多宝道人、金灵圣母、龟灵圣母、无当圣母、李云景、羽翼仙;阐教的白鹤童子;人教的嫡传大弟子玄都大法师、金银两道童,整个“昆仑山”上,所有的人都齐齐参拜三位圣人。

  整个洪荒轰动了!

  先是元始天尊,此后又是通天教主,鸿钧道祖门下,已经诞生了四尊圣人!

  随着圣人不断出现,巫妖两方越发不自在了。

  头顶上的压着四座大山,让所有人心头发慌,他们的日子越来越艰难了。

  巫妖大决战,已经越来越近了,还有七个元会,道祖鸿钧制定的时间,就到了,两族变得更加疯狂了起来。

  只有一统洪荒,得到洪荒气运,才有一线证道希望。

  只有本族再次出现圣人,才能在圣人时代,掌握自身的命运。

  圣人的威压持续了三月,震撼芸芸众生,等“昆仑山”上的威压消失后,亿万生灵把的目光看向了西方。

  接引和准提这两位什么时候证道呢?

第25章 开宗立教,教化众生

  不过芸芸众生,没有等来接引、准提的证道异象,反而因为三清开山收徒的消息,再次让整个洪荒沸腾了起来。

  圣人至高无上,不死不灭,与天道同在,维护天地运转,只要拜入圣人门下,不仅能够得传上乘妙法,聆听圣人大道,还能得圣人庇护,不至于死于巫妖战乱之中。

  “圣人慈悲!”

  洪荒大地,无数生灵面朝“昆仑山”,行大礼,叩首参拜,大声说道。

  自家二师伯、老师证道了,李云景再次听得了两次圣人大道,这已经是李云景参与的第四次圣人讲道,每一尊圣人,都有自身的大道理解。

  这些至理名言,为李云景对于“道”的理解,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思路,这就是圣人门徒的好处,没有三清的招牌,他哪有这个机缘。

  因为八方来客,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只是讲道三年,浅尝辄止,必须法不可轻传,自然不能真正的好东西,讲给洪荒的各路大神通者。

  “可惜啊!二师伯、师尊开宗立派,日后必然要分家了。趁着现在的机会,一定要从老子师伯、原始师伯这里多弄点好处才行。”

  结束了听道,李云景显得忧心忡忡,哪怕是羽翼仙招呼他,他都有些没有听清楚。

  “嘿!李师兄,你想什么呢?难道老师讲道,令你大彻大悟,准备斩尸了?”羽翼仙调侃道。

  “放屁!我哪有这个资质?斩尸?拿什么斩尸?只是有些道理不懂,我在思考!”李云景笑骂道,他和羽翼仙老朋友了,自然和其他人不一样,说话随意的太多。

  在整个“昆仑山”,除了羽翼仙外,李云景都带着虚伪的面具,小心翼翼的应对着其他人,在这里,他谨言慎行,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别人,结下了因果。

  也就是最近晋升了“大罗金仙”,实力大增,李云景才轻松了许多,只要不是洪荒中,鼎鼎有名的大人物要杀他,基本上就不会遇到危险。

  而且自己的老师通天教主证道,有这么护短的老师,整个洪荒,各方准圣,谁敢招惹圣人的真传弟子?

  “走!陪我去‘混沌宫’饮茶!”

  调整了心态,李云景压下心中对未来的担忧,展颜一笑,邀请羽翼仙尝尝他的“五行灵果”、“悟道茶叶”。

  在李云景轻松的时候,三清立教,成为了洪荒谈及最多的话题。

  时光飞逝,足足过去了一千年。

  无数生灵从洪荒各处赶赴“昆仑山”。

  各种先天生灵、妖族、甚至人族,除了没有元神,无法修炼玄门大道的生灵,但凡有些志向、资质的都聚集在昆仑山下。

  洪荒太大了,这一千年时间,不知道多少向道生灵,死在了途中,无论是洪荒恶劣的险地,还是祖巫、妖族,又或是其他生灵之间的纷争,导致了来到“昆仑山”的人百不存一。

  此时,经历了千难万险,比后世西游都要惨烈的跋涉,几十万生灵站在山脚之下,望着昆仑山顶那或隐或现的三清宫,目光中露出了激动和期盼的神色来。

  “轰隆隆!”

  伴随着九天雷鸣,原本隐藏在昆仑山巅的“三清宫”自虚空中浮现。

  紫气浩荡三万里,道道瑞气挂苍穹。

  天地之间,浮现出无数金莲,金莲半开半合之间,吞吐无数瑞气,虚空之中显现出天女散花之异象,大道玄音阵阵,如同洪钟大吕一般响彻天地。

  圣人出行,天地为之贺!

  三道破天地的身影,突兀的出现在“三清宫”前。

  光影散去,太清圣人、玉清圣人、上清圣人出现了。

  只见太清太上老子身披太极道袍,盘坐于太极图之上,身后隐隐浮现出巨大的阴阳鱼,阴阳相生,五行轮转,向众生众灵阐释着天道至理。

首节 上一节 13/4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