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实世界得道成仙 第27节

  不愧是价值一千万的身份令牌,光是这一幅卖相,就要比朱魁强上三分。

  突然,林间传来一道叫喊声:“千叶师兄,快把最后一担水担回寺里,迟些就要错过金池长老讲法了!”

  “…………”

  “没有世界简介?”

  “是因为修仙界过于庞大难以用资料赘述?”

  “还是说所有非培育类灵境,都不能凭空获取角色未触及到的知识?”

  危险性增加不说。

  竟然连接世界意识读取到的资料也变少。

  陈景没有回应林间传来的声音,点击手背剑形图案,查看名为千叶小沙弥的资料。

  【人物资料!】

  【姓名:千叶(李缘)。】

  【年龄:16。】

  【身份:金山寺——迦兰法脉,小沙弥。】

  【简介:本为山下李员外幼子,身具佛缘,于三个月前上山出家,被唯识宗迦兰法脉——法济和尚收入门墙,取法号为千叶,与金山寺之中其他沙弥做着挑水、劈柴的杂活,今日寒潭担水,被域外天魔夺舍。】

  【注:可读取浅层记忆,可截取关键词,人物面貌,风景建筑,搜寻记忆海查看相关记忆。】

  【任务:无。】

  陈景将目光落在身份一栏,信息和身份令牌有细微不符。

  眼神闪过一抹疑惑:“金山寺,难道不应该是迦兰寺,迦兰寺怎么变成迦兰法脉?

  “………………”

  【读取!】

  陈景读取李缘浅层记忆。

  也就是人生中留下深刻印象的记忆,以及近期发生的记忆。

  李缘留下深刻印象的记忆并不多,不似朱魁天纵之资,人生起伏跌宕,他就是一位普通的员外之子。

  家里有一个虔诚信佛的祖母,李缘读书认字之后,就将一些佛经读给祖母听,渐渐也对佛法产生了浓厚兴趣。

  等到年满十六岁,就辞别父兄就近上山在金山寺出家,由于并非家中独子,因此也没有受到丝毫阻力,兴许是因为长相原因,一眼被法济和尚看中,成为唯识宗迦兰法脉的弟子。

  而近期记忆,就是一些诵经、礼佛、听法、挑水、担柴的枯燥记忆。

  不过,倒是找到了为何迦兰寺会变成金山寺。

  记忆画面中,是金山一座偏峰,神台上一尊大乘天像斑驳破旧,千叶早课结束后就问法济和尚:“师傅,为什么我们和寺里其他和尚不一样,供奉的佛不一样?连念的经也有很多不同?”

  法济和尚没有隐瞒:“因为我们属于唯识宗,而唯识宗在很早以前就败落,存法脉,而不存宗门,只能与其他寺庙相融才能生存,而迦兰寺正巧成为金山寺的一支法脉,姑且算作寺中之寺。”

  千叶挠头思索片刻,继续问道:“寺中之寺?那金山寺为何还能容得下我们?”

  法济和尚嘴角勾起一抹自得的微笑:“自然是因为有用,我唯识宗秉承开山祖师遗风,论辩法,无出其右。”

  “………………”

  陈景根据千叶的记忆,沿着山林一条小径上山,将寒潭担来的两桶水挑往寺院伙房。

  伙房胖和尚见千叶又是最后一人,也丝毫不感到意外,瞥了一眼水桶喝斥道:“走路稳一点,一桶水叫你给洒了半桶去,今日是金池长老讲法,就不叫你补回来了!”

  “哗啦!”

  陈景将两桶水倒进大陶缸。

  向胖和尚行了一佛礼,在千叶记忆搜索金池长老讲法的经堂。

  沿着记忆路线,走到讲法的经堂门口。

  放眼望去,偌大的经堂全是光溜溜的脑袋。

  除了如千叶这般刚入门的沙弥之外,竟然还有不少受了戒的比丘,只有上首主位黄绸色蒲团无人坐。

  突然,一只手从一众光头中升起,一道清脆的声音喊道:“千叶师兄,这里,我给你留了蒲团。”

  声音正是寒潭林间传出的声音,是一个法号叫清登的沙弥,与千叶同在香积厨干杂活。

  陈景走到人群,接过草编的蒲团,谢道:“多谢清登师弟。”

  讲法!法不轻传,道不贱卖。

  进入修仙界不就是为了法,进入第一天就有人讲法,哪怕不是自己所需之法,这块身份令牌就不算浪费。

  突然,众僧同时起身恭迎:“金池长老!”

  门口,一名穿着袈裟,手持法杖,身体有几分佝偻,眉毛半白的老和尚走进经堂,坐到上首空置的蒲团上。

第45章 五性九识

  金山寺、经堂。

  金池长老盘坐于蒲团,老僧入定,如肉身庄严肃穆。

  待经堂众僧静默许久,方才睁开浑浊双目,开口讲法:“我佛有五性九识之妙境。”

  “五性:声闻、独觉、菩萨、不定、无性。”

  “声闻者,沉迷于声色,因色而喜,因色而悲,如怒海孤舟不知何往。”

  “独觉者,不以色喜,不以色悲,与尘世自觉求索,不似无舵之船。”

  “菩萨者,感一切众生,度一切众生,已无物类之别,可化嬴鳞毛羽昆诸相,…………。”

  “不定者,已超脱生灵界限,感山川之气脉,江河之灵韵,一念化山海…………”

  “无性者,万法归虚,超脱诸界,入寂而明,…………”

  “…………”

  金池长老口中的色。

  指的是财富、权利、娱乐、美色等,声闻者便是沉迷其中的寻常之人,

  独觉者并不是将财富、权利视之为无物,而知道这些都只是为自己意识服务,不会沉迷于酒色财气。

  陈景按五性划分已至独觉境界,因此有所明悟,至于菩萨境及之后的境界,却不敢置喙。

  “现实世界也有五性之说,却与金池长老所言有别。”

  “声闻、独觉、菩萨,分为下乘、中乘、大乘,衍生之意更是极尽夸张,不过为了传教倒也正常。”

  “若以将金池长老口中的五性,与相学境界相结合。”

  “声闻是我相需达到的境界。”

  “独觉是修人相需达到的境界。”

  “菩萨是修众生相需达到的境界。”

  “不定是修寿者相需达到的境界。”

  “无性是修仙相需达到的境界。”

  “…………”

  经台下,众僧同样听得如痴如醉。

  金山寺多数出家人,并不是上山混一口饭吃的贫民,基本都和千叶一样有着不错的家境。

  出家是为了求法,听闻妙法自然竖起耳朵来听,课堂纪律好到不需要维持。

  金池长老讲完五性之妙,瞥见众僧或沉醉,或挠头,心中不由浮现一抹得色。

  继续开口道:“九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阿摩罗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此五识为显识,先天皆具备,眼观色,喜美丽、厌丑陋,耳听声,喜悦耳、厌刺耳…………。”

  “第六识:意识,为第一觉识,不应以喜厌而动,明觉自身,…………”

  “第七识:末那识,为第二觉识,…………”

  “第八识:阿赖耶识,为第三觉识,…………”

  “第九识:阿摩罗识,为第四觉识,…………”

  “…………”

  五性对应着认知、思想层次。

  说是心灵修持境界也不为过,修行诸法皆能通用。

  九识却和相法一样,都是修炼之法,不过一个修炼的是相,一个修炼的是意识。

  修识之法,不仅如相学先天入门,而且只要是个正常人,直接就第五境起步,而后面四重境界,也就第六识意识比较好修成,后续三重听这拗口的名字就知道,起码是三班那么难修。

  另外也有八识的说法,第九识就像无寿者相境,都不能具象进行描述,属于非人所能达到境界。

  “…………”

  金池长老讲了一个时辰,才结束本次讲法。

  一双浑浊眼眸扫视众人:“诸位有疑惑尽可提出来,求法之路甚艰,老僧略尽绵力帮诸位答疑解惑。”

  众僧挠头者有之,垂目低头者有之,提问本身就需要水准,一不小心就容易露底。

  陈景却不管那么许多,起身行了一个佛礼,开口问道:“敢问金池长老,五性九识妙境该如何修持?”

  金池长老神色不变,淡淡开口道:“自然是坐禅,人人皆有佛性,只需入定冥想向深处挖掘佛性,就能达到五性九识妙境。”

  “你个小沙弥,虽说好学求知是一件好事,但未免太疏于诵经念佛,嘱咐他师父,往后让他多抄几遍经。”

  陈景:“…………”

  讲境界,讲达到此境界有多妙,讲了足足一个时辰之久,都足够出好几本经书了!

  结果问你该怎么修持,就这么一句囫囵不清的话?

  摆好餐具,摆好筷子,讲完用餐礼仪,描述餐点是多么多么的可美味。

  却不种稻,不砍柴,不打谷,不烧火,你能吃到个大锤子?

  佛陀又不生崽,伱丫从哪里继承的佛性?

  这和打开基因锁开启生命进化,吐纳天地灵气,炼气,筑基……又有什么本质区别?

  只不过前两者容易被人给戳破,打开基因锁怎么不得有点超能力?吐纳灵气不得有点法力?

  但心性和‘识’方面的修持却只能自知,不是那么容易证伪,甚至无法证伪。

  陈景明白金池长老是个样子货,控制情绪行了一佛礼:“多谢金池长老指点,是弟子学艺不精。”

  也就修仙之后脾气变好。

  换做现实世界有人这么传法。

  陈景早就一口唾沫啐到金池长老脸上。

首节 上一节 27/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