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卷功德天书 第171节

第197章 粮食!还是粮食!(求订阅!)

  翌日,长泽郡城府衙。

  白发苍苍的李太白站在少年身后,用敬畏的目光看了身前少年一眼。

  就是眼前这位看起来岁数异常年轻的少年,却是完成了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壮举,攻下了长泽郡城,在崂山道以及黔中郡的口中,啃下来长泽郡这块肥肉。

  “陈大人唤老朽前来,不知有何吩咐?”

  低眉垂眼,李太白恭敬问道。

  “李大儒,我欲要统计全城百姓,乃至整个长泽郡的人口,编策入户,不知李大儒可否助我?”

  陈衍也没有任何隐瞒,直截了当的问道。

  实际上陈衍麾下已经聚集了不少人,诸如圆通、徐吉、秦冲、乃至恩巴图、庆忌姐妹等等等等,但这些人、妖之中,大多都是“擅攻”而不擅长治理人才。

  换句话说,就是打江山容易,治理江山却是很难。

  而偏偏陈衍手下就很缺乏这样的人才。

  有人可能会问长泽郡本身的官吏。

  这些人,全都是贪官污吏,沆瀣一气,坑害百姓,谋财害命,没有一个是清白之身,陈衍一个也不会用。

  因而陈衍不得不任用李太白这位已经年过花甲,近乎古稀的老人帮忙。

  听到少年的问话,李太白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微微皱眉沉思了一会儿,陈衍也不急,静静的等待李太白的回复。

  坦白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想要统计一城的人口已经是不易,更别说长泽郡城外还有上万的灾民,并且灾民的数量随着时间的流逝日渐增多。

  一城尚且如此,更遑论是一郡之地了。

  特别是对于湘州来说,本就动乱、妖鬼、邪祟、天灾、人祸……

  生灵涂炭,具体人口多少,想要彻底了解,是一件非常耗时又耗力的事情。

  一刻钟后,似乎是做好了心理准备,李太白点了点头,沉声说道:

  “老朽尽力一试。”

  听到老人答应,陈衍脸上露出一抹笑容,开口道:

  “有任何需求,李大儒尽管开口,同时本官也希望李大儒能够网罗一些能踏实实干的人才,能够尽快将长泽府衙运转起来。

  从今日起,李大儒你便是我长泽郡长史了,此事我会上报朝廷,相信不久朝廷文书就会下达。”

  说到这,陈衍看向老人,微微笑道:

  “我代长泽郡百姓谢过李大儒了。”

  李太白老眼中闪过一丝激动,深吸一口气,郑重点头:

  “定不负大人所托!”

  陈衍点点头,目送老人激动又沉重离去的背影,眸光深远。

  之后的几天里,长泽郡城都在实行闭城处理。

  每天在长泽郡城的西大街上,都有大量的人被斩首示众。

  这些人中有作恶多端的豪族子弟,有长泽郡城里的贪官污吏,也有作奸犯科的青皮恶人……等等等等,多不胜数。

  有人传闻,每当晚上,都会听到西街之上有恶鬼在哀嚎,血流成河。

  无数长泽郡城的百姓都惊惶不安,不知这忽然变了天的长泽郡城未来究竟会如何。

  但和生活在长泽郡城内的百姓相比,聚集在长泽郡城外的灾民们却是忽然有了希望。

  几乎是在攻占下长泽郡城的第一天,陈衍便下令施粥救民。

  在重新整编了长泽郡城的五千郡兵以后,徐吉深知少年脾性,因此大刀阔斧的整改长泽郡兵,剔除了其中的无恶不作之辈、青皮流氓等,只留下还算‘干净’的三千郡兵。

  三千郡兵在城外维持秩序,筑棚施粥,并连同灾民在长泽郡城外修筑能够遮风挡雨的简易窝棚。

  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同样‘施粥救民’的往生教在见少年竟然抢了他们的活,当即是勃然大怒,竟是大胆的想要号召灾民发生动乱。

  不过动乱还未开始便胎死腹中,被有心之人告发,徐吉遂率领龙雀军将这些往生教教徒一一抓了起来,毫不留情的斩首示众。

  如此闭城七日,城中乱象终止,长泽郡城也终于是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惶惶不安七日的长泽郡城百姓发现七日后的长泽郡城似乎和往日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甚至……

  不仅没有变差,生活似乎更好了许多。

  首先便是那入城费大大降低了,仅仅只是象征性的收取十个铜子,街道上多了许多全副武装的巡逻士兵。

  这些士兵不会像往日那样滋事扰民,反倒勤勤恳恳的执行巡逻的任务。

  但凡有人敢在郡城内惹是生非,便会被毫不留情的被郡兵抓走,轻则劳役改造,重则砍头毙命,叫本来一片乌烟瘴气的长泽郡城一下子清明了许多。

  长泽郡城百姓开始念叨起这位攻占长泽郡城的“湘西郡陈镇抚使”的好来。

  除了豪族富商……

  这七天豪族富商的日子可谓是心惊胆战,那些赈赊给灾民的粥,就是长泽郡城内的豪族富商‘贡献’的。

  他们能想念少年的好才有鬼了。

  当然了,外界如何分说陈衍实际上并不在意,他只不过求的是问心无愧罢了。

  只是现在的陈衍心情却是有些不太美丽。

  依旧是那长泽郡城府衙。

  少年眉头微皱的站在三尺台上,在少年的身后,是一身风尘仆仆,疲惫不堪却双目炯炯的李太白,以及一脸愁苦之色龙雀军校尉徐吉。

  “你方才说,粮食已经不多了?”

  陈衍皱着眉,看着下方的徐吉说道。

  徐吉满脸愁容的点了点头,这些天里他率领郡兵抄了不知多少奸恶豪族富商,在长泽郡城内留下了个‘徐判官’恶名,可以说长泽郡城里的豪族富商没有一个听到徐吉的名字不害怕的。

  抄家是为了什么呢?

  两个字——粮食。

  民以食为天,陈衍深知,粮食才是一座城能够正常、良好运转的基础,更别说是一整个郡了。

  所以在掌控了长泽郡城的第一时间,陈衍便命徐吉率领长泽郡兵“征粮”,征粮对象当然不可能是普通百姓,而是长泽郡城富的流油的豪族富商了。

  其中以田、邓两家为最,这两家也彻底已经成为了历史。

  该斩首的斩首,该问罪的问罪,该劳役的劳役,该浣洗的浣洗。

  ……

第198章 策略!(求订阅!)

  陈衍手下就那些人,数来数去,也就只有徐吉能担此重任。

  下首,听到少年问话,徐吉满脸愁苦的点点头,抱拳说道:

  “好叫大人知晓,末将这几天里搜遍全城,共计征集到粮食二十八万石,其中田家粮窖共有粮食粟米等十三万石,邓家粮窖共存粮十一万石,其他富商豪族共计四万石左右。”

  “二十八万石?这么少?”陈衍听到这,眉头一皱。

  没记错的话,前世古代任何一个粮仓的储备都在几十万石起步,甚至不乏百万石乃至千万石的大型、巨型粮仓。

  陈衍没想到,长泽郡城作为长泽郡首府,其粮食储备竟然连前世一个普通粮仓都不如。

  徐吉苦笑着点了点头,满脸愁色的道:

  “是的,哪怕是算上百姓家里的余粮,以及那些粮贩的存粮,整个长泽郡城的粮食储备不超过五十万石……”

  五十万石……

  陈衍心底微沉,他看向一旁同样面色不太好看的李太白道:

  “李长史,长泽郡城的人口统计的怎样了?”

  “老朽带人走遍全城,编户入民,最终统计处,长泽郡城现有人口四十三万八千九百七十二人,郡城外共有灾民四万六千五百三十八人……”

  说到这,李太白的语气一沉,声音略显沉重的道:

  “并且城外灾民的数量每日都在提升,预计一个月后,城外灾民数量将达十万之数……”

  城内四十万人口,城外十万灾民……

  听到这,陈衍的心情彻底沉重了起来。

  长泽郡城的人口实际上并不多,至少比起中原地带的灵州夷陵郡、沂州六安郡、平州平阳郡等大郡来说,那些中原大郡首府动辄都是百万以上的人口。

  长泽郡城作为长泽郡首府,只有区区四十余万人口,已经算是非常稀少了,只有人家一半都不到。

  哪怕算上城外聚集而来的灾民,也不过五十万,刚到人家首府人口一半罢了。

  然而虽然人口不足人家一半,但长泽郡城的粮食储备更是低得发指。

  五十万石粮食,分散全城连带灾民一起也不过是每人一石粮罢了。

  一石粮,省着点吃大概勉强够吃两个月。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粮食进项,两个月后,长泽郡城就要出现粮荒。

  更加要命的是,现在正值九月,再过两个月,长泽郡正好是进入冬季,是最需要粮食的时候。

  寒冷外加饥饿,这会彻底要了长泽百姓的命。

  除非……

  陈衍像田学林、邓远鹏那样派出郡兵到长泽郡各地强行‘征粮’。

  抛开长泽郡各地村镇还有没有余粮不谈,陈衍也不可能也不会这样做。

  从不断涌入长泽郡城灾民就不难看出,长泽郡城以外,各级村镇长泽百姓生活已经过不下去了。

  如果不是实在过不下去,灾民又岂会背井离乡,冒着被山精鬼怪、豺狼虎豹、山贼恶匪“吃掉”的风险,不远千里来到这长泽首府乞活呢?

  一旁的李太白也是面色沉重的说道:

  “陈大人,这还只是五十万人,根据老朽从前册十年前的长泽郡人口普算来看,当时的长泽郡总人口在两百八十一万人,如今由于天灾人祸妖乱,长泽郡人口大幅减少,但保守估计也应该在一百五十万以上……”

  一百五十万人……

  陈衍心情沉重,这个数量较之其他州郡非常之少,甚至不足其他州郡的十分之一。

  但对陈衍来说这个数字却是异常的庞大。

  因为这代表着他的背后有足足一百五十万穷苦百姓等待救援。

  只听李太白继续道:

  “然而由于湘州多山,适合耕种的田地并不多,我长泽郡更是多山多湖,适合耕种的田地面积就更少了,十年前长泽郡的耕地情况就不足八百万亩……”

  自听到李、徐二人汇报起,陈衍的眉头就没舒展过,皱着眉头继续问道:

  “亩产呢?”

首节 上一节 171/2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