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会修仙! 第84节

  和李老三刚出村长家的院门,就见李老大在村长家门的口石头上坐着。

  “大哥?你怎么在这儿?”

  “你和三少爷走的匆忙,爹怕你们有个好歹,让我跟来瞧瞧,我看村长家屋里人多,便没有进去。”

  “让爹和大哥担心了,咱们这就回吧。”

  李老三扶起李老大,三人便一路往回走去。

第163章 疑云重重

  等三人回到李延明家中,李老头也忙完农活,见到李道玄时露出亲切的笑容。

  李道玄朝他打了声招呼,便准备收拾东西回老宅去,虽然李老头热情挽留,但最后还是被李道玄婉拒。

  他也不是那么不讲人情,主要还是回去有些事情。

  探井之事需要早些做,他也该准备些东西以防万一。

  至于李老头心中有千般狐疑,李老三自然会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跟李老头言说。

  在丁角镇赵家里将带出的符用的七七八八,倘若不备用一些,他总觉得不妥。

  再说李老头家那么多人,一家三房足足有十四口人,吃饭添双碗筷并无大碍,但是人多嘈杂,他也无法静心准备。

  所以李道玄就不愿意留在李延明家中,而是选择回自家的老宅里。

  见李道玄要背起包裹,李延明很自觉的上前接过,便随着李道玄和周婆婆一同回去。

  路上的时候周婆婆竟还在感激着李道玄的救命恩情,可老人除了一片心意,也实在拿不出什么可以感谢的物件,只得说等自己回了河南,定要给李道玄说门亲事。

  “我那孙女从小就机灵聪慧,长得也是个美人胚子。配你是正正好,婆婆也欢喜。”周婆婆笑眯眯的说道。

  李道玄听了这话哭笑不得,前世本就是个社畜,这一世可能因为这躯体中残留的记忆原因,性格比前世好了很多,可即便如此,他也是没想过成亲之事。李老爷都没提这事,反倒是让周婆婆说了出来,这叫他有些无奈。

  何况这周婆婆都已逃荒至此,家人失散,这口中的小孙女也不知是如何。

  只是这些话问出来反倒是像在调侃一般,李道玄既然不在意这事,便也不再多言。

  可周婆婆似乎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李道玄也只能好言相劝,告诉周婆婆自己救人是出于好意,并无其他想法。

  “婆婆知道,婆婆知道。”周婆婆也不知听没听进去,一个劲的点头应是。

  见这般情况,李道玄也无话可说。只能摸着怀里的兔子,安慰自己这周婆婆或许过几天就忘了这事。

  回到老宅前,守家的大娘老远就看到了他,面色顿时欢喜不已,迈着小步子就走了过来。

  “三少爷!三少爷!您怎么就回来了?也不提前和老身说一说,这也太突然了!”

  守着老宅的大娘姓孙,是个孤苦伶仃的寡妇,丈夫儿女都在一场人祸中丧命,只能卖身给李家当奴。李夫人见她品性善良,也是老实,就让她管老宅中事,虽只是过年时相处一段时间,可孙大娘早就记住了李道玄的模样。

  这次见李道玄突然回来也是意外,忙过来迎接。

  “孙妈妈,我这次是要去扬州,只是路过李家村罢了。”李道玄递过包裹,朝着孙大娘笑说道,随后介绍起周婆婆,说婆婆现在没有去处,就暂时寄住在老宅里。

  孙大娘听着周婆婆的来历,也是眼中微湿,叹道都是苦命人,住下来也不会少周婆婆一口饭吃,于是这话就落地,李道玄就让周婆婆安心的住在老宅里,平日里帮着做做事,打扫打扫,也算对得起李家供她的一口热饭菜。

  四人进了门,留在老宅里的丫鬟家仆并无几人,但也皆是热情迎接三少爷的到来。

  平日里老宅没什么人,只有孙妈妈和几个丫鬟家仆在。这几个丫鬟家仆都是在老宅忙活几个月,然后会被换去金陵主家的。之所以这么做,也是李夫人怕老宅中的丫鬟家仆呆久了,容易生异心。这轮换着来,多少也能限制这种事情。

  毕竟在一个地方坐久了会生地主,这丫鬟家仆没有主子管着也容易生异心。

  李家人虽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回来,但老宅里放着的东西也是不便宜。

  让人准备一些膳食,李道玄便让李延明回家休息着,此行本意就是想让李延明回家看看,小小年纪的李延明随着李道玄离家,本就是人生第一次,平日里李延明很懂事,哪怕想念自己的父母家人,也从不言说,可李道玄自是看在眼里。

  将兔子放在桌子上,叫丫鬟洗干净一些萝卜拿来。

  看着兔子自顾自的吃着,李道玄便想和孙大娘继续探听一些这李家村的情况。

  “这老宅之中近来可好?我看这一路流民,家中有什么事发生吗?”

  “也无什么事。”孙大娘笑道。“村中族人都加派了青壮年的小伙子们看守,这些过路的难民倒也安稳,并未滋扰到村民。只是.倒是有些其他的事,这有些可怕。”

  “哦?孙妈妈说与我听听。”李道玄好奇心起来,正襟危坐。

  “这些日子打更的说,总是会在夜里看到人影,那人影有时候如狐有时候又和人一样。只是每次走近前了看,却什么都没有。这种事听多了,吓得晚上丫鬟们都不敢出恭。”

  “是在何处?”

  “就是这咱们家这条巷子里,都叫人看过几次。”孙大娘心有余悸道。“说的吓人,连我也有些怕。”

  “那是吓人。”一旁的周婆婆插声说道。“老身就听过一些怪事,说是这野狐若是有了人的身份,就能变成人。”

  “老身那边就有个故事,说是有一家猎户,那老猎人杀了一只狐狸,准备炖汤,妻子便说自己出门打个水,回来就炖。可这老猎人的妻子一去便是到了晚上才回来,回到家的妻子连那老猎人都觉古怪,走路扭扭捏捏,很不自然。等到夜里躺下,就感觉被子中多了一截毛茸茸的东西,一摸竟是一条尾巴。这老猎人反应很是机敏,一把扯住那尾巴,才发现竟连着背对着自己的妻子的后背,赫然就是这变得古怪的妻子长了条狐狸尾巴。老猎人二话没说就将妻子杀了,这被杀的妻子,最后也变成了一只狐狸尸体。最后他出门寻找,就在井里发现了溺死的妻子。原来是那狐狸为了报仇,魂魄不知用了什么法子,将老猎人的妻子推进井里淹死,然后化成他妻子的模样,想混迹在老猎人身边找机会杀了老猎人。”

  “啊,婆婆您可别吓咱。”孙大娘心有余悸的说道。

  “这故事老身也只是听说,当不得真假。”周婆婆笑道。“再说不做亏心,还能怕这些东西上门?”

  “孙妈妈莫慌。”李道玄也在一旁安抚。“我有一法子可保宅中平安。”

  “那咱就听三少爷的。”孙大娘听李道玄的话,面上露出欣喜的神色。家中上上下下,谁没听过三少爷的事迹,都知道他年幼就被高人收到山上修道,也打心底认为这三少爷能保家中平安。

  李道玄自然是不知道孙大娘心中的想法,只是吩咐一二,让孙大娘给他寻些作法事的东西来。

  宫幼薇则捧着最后一根萝卜在一旁咀嚼,吃完后就趴在桌子上懒洋洋的打盹。

  不多时,孙大娘便将李道玄需要的东西买了回来,放下东西请李道玄过目,还很负责的问道:“三少爷,您看看这些是否得当?可是要需要什么?”

  李道玄将东西仔细清点一遍,见其周全就摇头道:“齐了,辛苦孙妈妈了,你先去忙吧。”

  “那便好,三少爷若还是有需要就尽管和咱说,我先去做事,不打扰三少爷了。”孙大娘离去,带着周婆婆去安顿的房间。

  丫鬟小心翼翼的端上膳食,李道玄一路风尘仆仆,只能吃干粮不说,更不见的有几分油水的吃食,此刻见到这李家老宅的膳食,也觉得腹中饥饿,此刻哪怕吃上几粒椒盐花生米,他也觉得分外的香。

  “说起刚才的事,幼薇你觉得这狐狸之事如何?”李道玄捏着筷子,朝坐在桌上的兔子问道。

  那兔子直起身子,动了动耳朵:“我也不知道,我没见过和我一样的妖精。但以我看来,想要冒充一个人肯定很难。毕竟平日里的一举一动都有不同,寻常人都容易看出来。”

  “这样吗?”李道玄若有所悟。“不过若是变成身怀六甲的孕妇,或许这些问题也容易遮掩吧?”

第164章 姜氏和孕妇

  “孕妇?你的意思是”宫幼薇睁着大眼睛看向李道玄。

  “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李秀才的媳妇就是狐狸变的。而那井中的死尸才是李秀才的媳妇?”李道玄大胆猜测道。他想到李延明说的事以及那井中死尸,又联系起周婆婆的话。

  这些事情的关联让他感觉事情或许就是如此。

  “我不知道。”宫幼薇摇摇头。“不过要是让我见一见,或许我就能知道一些情况。”

  “你是说见一见李秀才的媳妇?”

  “对呀。”

  “嗯吃完饭后,我们寻个理由去拜访一下。”李道玄说。

  吃完饭,李道玄换上一身干净的马褂。

  他虽然不太喜欢这种马褂,但现在流行的也就这种衣裳。

  重新收拾好自己的头发,戴着瓜皮小帽,将宫幼薇揣在怀里,便提着东西出了门。

  他准备去拜访一下秀才家,顺便探一探那秀才媳妇的情况。

  至于理由,他打算说自己想去上学堂,想来请教那文哥儿平日里除了四书五经,还会读一些什么书。

  刚走到秀才家门口,就觉这院子里一股阴沉之气传来。

  伸手敲了敲门,屋中就传来妇人的询问声:“谁呀?”

  李道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着,轻咳声问道:“姜大娘可在家中?晚辈道玄特来拜访。”

  “哎,在的,在的。”屋中妇人说着话,就听到一阵匆乱的脚步声传来。

  门被人拉开,一脸憔悴,梳着鬓发的妇人姗姗走出。

  她穿着白净的内衣,外面套着绣梅花的蓝色马褂,虽是有些年纪,却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她眼皮下泛着青色,手中拿着木梭看向李道玄,见他模样也是有些诧异,便问道:“这不是前远家的三郎吗?来我这儿可是有事?”

  前远是李老爷的名字,之前老村长也是如此称呼,妇人能这般称呼李老爷,想来也曾是旧识。

  李道玄听着这话,只觉这姜氏的语气不大好,似乎对他那便宜老爹有些怨气。

  但想到自己是来办事,也只当充耳不闻,朝着姜氏作揖道:“见过大娘。”

  “免了吧,不知道三郎来此可是有事?”姜氏有些疲倦道。

  “的确是有些事情。”李道玄说。“小子近来准备上学堂,又不知要看些什么书。问成爷爷知道大娘家中的小子也在读书,就特意过来问问。”

  李道玄说着,就将手中的礼物递给姜氏。

  那是他带来的几只鸡,都是肥美硕大的公鸡。

  姜氏看着递来的礼物,沉默片刻后才让过挡着门的身子:“进来说话,站在外面多不好。”

  “是。”李道玄应声走进这秀才家中。

  便觉一股阴寒袭来,叫他皮毛皆是浮起。

  “当真是阴气过重。”李道玄心想着。

  观气法眼悄然开启,只见院中还有丝丝缕缕的灰雾散落着,似乎是残留下的迹象,看来这秀才家中应当是有人生了病痛,一直迟迟未曾好。

  本就觉得此地恐有古怪,望气术也是一观便收。

  再看院中的景色,树木成荫,杂草丛生。

  那几株树木的枝叶异常茂密,几乎将整个院子遮住,看起来即便是正午阳光正艳,都很难照射进来。

  这等阴闷院子让李道玄感到诧异,树木能将院子几乎遮了个严严实实,且不说人住的舒不舒服,这样既容易招惹虫蚁,也容易藏蛇鼠。

  或许是看李道玄打量着院落,姜氏便似解释又似自言自语道:“我那儿媳妇惧光,平日里不愿意出门散步。如今又怀了身孕,在家中久坐对身体也不大好。所以就让这树多长了些,好盖日头。”

  “原来是这样。”李道玄点头应道。

  踏入堂屋中,入眼的就是正中摆放着瓜果的灵位。

  那灵位上立着一块牌位,看上边刻着的逝者姓名,应是姜氏的相公,过世也没几年。

  李道玄不知道李秀才之母姜氏的事,家中也没人提及,所以姜氏相公是何人,又经历何事,他是一概不知。

  除了那灵位外,屋中还摆着一台织布机。

  这种木制的机器在两江和闽浙地区并不少见,也是寻常家妇人用来补贴家用的法子,尤其在江浙两地,毕竟东方的丝绸在这个年代依旧是抢手货,即便大英看中的鸦片生意,也多会以丝绸进行交易,不过这些事情就只能另谈。

  “坐吧。”姜氏说着,卷下袖子给李道玄端来吃食。“文哥儿刚好睡去了,也不能叫他出来与伱说说话。等会儿我去看看他平日里的书,拿来给你自己看。”

  “那就多谢大娘了。”李道玄连忙答谢。

  “也不用这般客气。”姜氏强打起精神笑道。“说起来我也听说过你的事,你不是去了山上修道吗?怎么又回来读书?”

  “是师父看我年纪到了,便放我回来。所以回来后我爹就让我好生读书识字,想着让我将来能考个功名。”李道玄编着瞎话,这眼皮都不带眨一下,只是看向姜氏,神色甚是镇定自若。

  “这样啊,那也是。”姜氏轻声说着。“你爹最近如何?”

  “我爹?我爹最近还好。不过他总是夸大娘家的文哥儿聪慧过人,说我比不上文哥儿。”李道玄又道,故意将自己贬低一些,将文哥儿夸赞一番。

首节 上一节 84/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