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会修仙! 第7节

第14章 不出意外的意外

  待到夜幕降临,马车的速度也慢了下来。车夫给车两旁挂上灯笼,然后就将车棚后面的遮帘拉下。

  他从车里拿出手掌大的铜铃,将其挂在车头。赶车的时候铜铃便会发出叮当声,听起来倒是颇有些节奏。只是在原地稍作休息,车夫便是吆喝一声道:“走咯!”

  马车慢慢前行,李道玄趴在手臂中昏昏欲睡。这坐马车的感觉着实难熬,身心皆是受罪。毕竟这可不比后世的汽车,不仅没有松软的座位,木板还硌屁股。这马车走起来左右晃荡,加上地并不平坦,所以晃悠的更是让人难受。

  如果不是这马车通风,如果不是没有难闻的汽油味。李道玄都怀疑自己铁定会吐出来。

  许是陈师兄看他难受,就让他将头放在自己的腿上枕着。然后用手拍了拍李道玄的背部,减轻他的难受感。

  “师弟该是第一次坐马车吧?”陈师兄笑道。

  “是。”李道玄没精打采的回答,他也的确打不起什么精神。

  “多坐坐就好了,以后也会习惯。”

  “师兄是每年都会坐一趟马车?”李道玄好奇的问到。

  “有些时候会多坐几次。这冬天坐坐还好,你若是夏天来坐,肯定是更遭罪。”陈师兄颇为回味的说着。这话听在李道玄耳中,他想想那种场面,不由的打了个寒颤。那种情况实在是太可怕了。

  马车里的人大多数都睡着,有些则是小声的闲聊着家长里短。李道玄也是听了不少,什么谁家母猪下崽,谁的媳妇跟汉子跑了,哪家寡妇又偷了人。总而言之,这些话也算是解了他路上的无聊。

  从帘缝里看向车外,陈师兄却是伸过手来遮住他的眼睛。

  “入夜就不要往来过的路后看。”陈师兄说道。

  李道玄这才想起赶夜路的一些忌讳,据说晚上赶路时不要回头,不要吹口哨,也不要聊一些忌讳的事情。这些都容易招致怪东西,不小心就会惹祸上身。所以车夫才会将车棚后面用车帘挡住,免得车里的人作出一些逾越的举动。

  “所以在车前挂铜铃也是如此?”李道玄又问。

  “是。”陈师兄点点头。

  两人无话,各自陷入了黑暗的沉默中。

  马车走了许久,或许是听到了狗叫声。车夫提着灯走进来,告知会在这里休息一晚,等到卯时天露白再行赶路。

  李道玄趁机朝外面看去,却是个荒山野岭之地。不过两旁倒是宽敞,没有什么山丘丛林。远处隐隐能看到灯火,应该是一处村子。

  这样的村子在江宁府随处可见,这里山贼较少,不似安徽庐州那边多。所以很多赶夜路的人也会依官道夜宿,等到天不亮时再赶路。

  所以说起来,在这个时代赶路都是一件麻烦而费时费力的事情。

  车夫鼾声睡去,李道玄却是怎么也睡不着。夜深入寒,车中的众人都是睡去。裹了裹身上的衣服,他准备舒适的姿势也休息一会儿,就听到马车外传来叮咚的铜铃声,几匹老马好似受惊般嘶叫。

  车中的人顿时都惊醒过来,神色慌张的看向外面。皆是小声窃窃私语,谈论着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车夫提着灯笼出去,脸上神色凝重。他望了望远处,便钻回车内严肃的说道:“待会儿都不要说话了,俺们这是路上遇到了青帽子。”

  听到这话,车内的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喘一声。毕竟半夜遇到青帽子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指不定会惹出什么麻烦。所以大伙都是紧闭着嘴不敢说话,连呼吸都轻微了不少。

  李道玄开始没听懂青帽子是什么,再联想这夜景与那渐渐传来的铃铛声,顿时就明白这青帽子是什么意思。

  有一种人无论什么天气,都会脚下穿着草鞋,身上穿青衫。腰间系一条黑带,头顶戴着青布帽。他们寻常都是白天休息晚上赶路,路遇生灵时都会抛洒纸钱,摇铃念咒。寻常人见了都纷纷避让,暗道一声晦气。这便是传闻中的内八门赶尸匠。

  所谓内八门,便是于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之外的江湖门内。世间奇能异士,多记载于这八门之中。而赶尸匠便是属这内八门中的蛊门。虽说也有道士赶尸,但这般惹煞气的活多是赶尸匠干。

  伴随着铃铛声越来越近,隐约有人念叨着什么。

  “阴人上路,生人回避……”

  铃铛声便是越近,就只见一行披戴白布的东西慢慢从车慢前跳过。那跳动的身姿随铃铛声晃悠,脚步沉重的从马车旁慢慢经过。

  只是听着那赶尸匠的铃铛声,众人心中便有几分沉甸。而李道玄眨着眼睛,他倒是对这赶尸有些好奇。虽也看过类似的电影,但现实却是难得一见。老道也曾提过赶尸匠一嘴,只是他似乎看不上这等行业。毕竟道教属三教,乃是上流行道,自然不屑于与这江湖八门牵扯。

  车内人等着赶尸匠离去,却是越不想意外,意外也就越容易来。

  就听那赶尸匠铃铛大作,当是怒吼一声:“孽畜!”

  便听混乱声传来,有嘶哑咆哮声响起。车中人听得皆是心慌,互相抱着乱做一团。而陈师兄则是面色一变,看向外面露出凝重的神色。

  “且走!”车外传来赶尸匠的声音,陈师兄便是掀开车帘跳了出去。

  他手持长剑,身形矫健。几步蹬出,如飞似跃。浑身融入夜色中,就听到兵刃与硬物的碰撞声响起。

  李道玄赶忙向外看去,就见墨色里陈师兄正与几只白布缠斗。而那戴着青色头巾的赶尸匠却是捂着左臂,狼狈的从地上爬起来赶到一旁。

  只见赶尸匠立马翻看左臂的衣袖,似没有破损的迹象,应该只是撞击所伤,未破皮肉,长舒一口气,才缓过神开口道:“多谢阁下出手相助,不知阁下师出何门?”

  “我乃茅山白云观道士。”陈师兄也没多说,只是一脚将那扑上来的东西踹翻。随即一剑捅穿其身体,抽出后剑身颤抖着。

  “原来是茅山道长,这次出手当是万分感激。还请道长助我一臂之力,将这等畜孽拿住,莫让它们伤人性命。”赶尸匠恭敬的说着,陈师兄自然是应许的点点头。

  于是两人通力合作,与那数具尸首搏杀。赶尸匠从腰间掏出符箓,便是趁机会贴在尸首上。

  未料到那符箓不起作用,那些尸体依旧活动着。

  赶尸匠见此情形,便是急的大叫:“不好!这等孽障该是被孤魂野鬼上了身,我这符咒也没了作用。”

  “那该如何是好?”陈师兄冷静的问到。

  “且须将这那孤魂野鬼驱除,方才能定住他们。”

  陈师兄劈开这尸体,叹息的看向赶尸匠道:“我此番下山是未带什么法器符箓,如何驱逐这鬼怪?还是得想想其他法子。”

  “这……”

  两人正为难,李道玄见状从自己包里掏出几张符箓。然后朝着陈师兄大声喊道:“师兄,我这儿有几张驱邪符,且拿去用用。”

  “可用吗?”陈师兄走来有些怀疑,但还是接过了李道玄的符箓。毕竟事到这般地步,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第15章 句容

  所谓修功,便是修的这手脚上的功夫。陈师兄到底是个老道长,这身手自然也不凡。虽在茅山弟子里说不上名列前茅,但应付眼前的事却也容易。

  李道玄趴在车上双眼明亮的看着师兄与那野鬼附体的尸首缠斗,若不是现在年小加上陈师兄肯定不允许他出手,自己也是想下去操练一番。

  毕竟常与梦中被九叔喂招,李道玄觉得自己还是能出一番力的,这般诡异的场景他也算是第一次见着。

  毕竟之前都是待在山上,什么鬼怪僵尸都只是听师兄嘴中一说,未曾想到今日竟然真能见到。这也着实出乎李道玄的意料,甚至让他怀疑自己或许是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

  不提小子的胡思乱想,这边陈师兄拿着李道玄递来的符箓,捏在手中只觉有些异样。只是没等他想明白这究竟是什么情况,就听沙哑的叫声传来。一具尸体已然扑上来张嘴就要撕咬陈师兄,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瞬间,陈师兄手持驱邪符按在那尸体头顶。

  就见符箓流光闪过,那些文字无风自燃。伴随着一股赤黄色的光芒闪过,附着于尸体上的鬼怪被推出了尸体。鬼怪发出一声尖啸,浅薄飘忽的形态如烟般消散。而那尸体则是愣愣的站在地上,当即就被赶尸匠贴上符箓。

  陈师兄见此情形,知道自家师弟给的是灵品真符。这信心顿时大震,气势熊熊连克四尸。

  等到将骚乱的尸体都降服住,赶尸匠这才缓过气来擦拭掉额头的汗水。然后郑重的朝陈师兄道谢:“多谢道长出手相助,不然我今日便是有大祸降身。”

  若无陈师兄帮忙,这四具被野鬼附着的尸体可就没那么好弄,搞不好赶尸匠自己都要搭进去,然后这些尸体还会祸害周边的百姓。

  如不能及时制止,到时候尸体化为僵尸那才是真正麻烦的时候。也是因为这等原因赶尸匠是千恩万谢,还给掏出几锭银子递给陈师兄。

  陈师兄自然没客气的收下,顺便还告诫赶尸匠:“你既入此行就应当知晓,在赶尸前不可近女色。不然阳气尽失六觉沦丧,就会闹出今夜这般祸事。也幸得我师弟有真符在手,否则也是麻烦。”

  “小子谨记道长教诲。”赶尸匠额头冒汗,手掌也微微颤抖。做他们这一行的自然知道很多忌讳,想到今日犯下的错误,他是心有余悸。

  心中念叨着往后不能被女色迷惑,赶尸匠便是重摇铃铛,汇集尸体再次赶路。

  看着赶尸匠走远,陈师兄揉了揉手腕后长呼一口气。今夜的确是很惊险,毕竟他下山也没带什么法器符箓。没有师弟的帮助,面对这些尸体也是凶多吉少。现在能够安稳的渡过去,他心里也轻松不少。

  陈师兄跳上马车,车夫对他都热情几分。招呼着送来吃的,还给陈师兄一床被褥用来休息。

  车中的其他人自然是不会有意见,毕竟道长救了他们的命。于是其他人也多少都塞了些东西表示感恩,以报答陈师兄的救命之恩。

  车中的村民们虽大字不识几个,但论起人伦道德他们其实是最恪守的那一群人。知恩图报乃是常理,村民亦是懂得感激。

  李道玄就沾了师兄的光,有了一处被褥躺着。陈师兄贴心的将被褥摊开,让他躺的足够舒服。顺便还递上几锭银子过来,放在他的面前。

  “这是你的。”陈师兄笑道。

  “啊?!师兄,师弟也没做什么吧?这不是你刚才拼死拼活换来的吗?怎么就给师弟了。”李道玄不解,也没拿那几锭银子。反倒是陈师兄硬塞给他,非要他拿着不可。

  “方才若非伱的几张真符,师兄也难以降服那几具尸体。这等真符难得,想必也是观主给师弟护身之用。师兄怎么又好白白用了呢?你且收下,不许再推辞。”陈师兄的话很坚决,李道玄看这事也推辞不了就只能先收下。至于师兄口中说的真符难得,他是挠挠头没好意思再解释下去。

  毕竟总不能说这些符都是他画的,倒也不是很难吧?这话说出来,李道玄觉得师兄估计就要和自己恩断义绝了。

  没办法师兄,只是先瞒着你了。李道玄心里宽慰着自己。

  经过了赶尸之事,晚上就再无其他波澜。等到天际留白,雄鸡高唱。车夫赶着马车再慢慢上路,他扯着嗓子吆喝一声。便是唱起了民俗歌谣。

  “正月初一去望郎,我与郎哥谈家常,家常谈的七个字,百年夫妻好鸳鸯。二月初一去望郎,我郎埋头写文章,十篇文章九篇好,郎哥累得脸发黄……”

  车夫唱的高昂却有力,车里众人是安静的听着。李道玄便是在这歌声里昏昏睡去,等到再睁开眼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句容。

  句容自西汉元朔元年置县,至今已有两千年余久。地处苏南,东连镇江,西接金陵,乃是南京东南门户。素有“南京新东郊、金陵御花园“之美誉。

  只是渐进入句容,路上行人便是多了起来。往来商客不止,担夫往来作息。商家开门做生意,两道旁炊烟缭绕。穿着厚棉衣的人们来往挑选物品,准备新一年的用物。

  车夫将马车赶去一处聚养点,说是要在这里补给后再上路。于是去金陵的人都下车,在句容四处闲逛了起来。

  陈师兄的家就在句容,所以到此地就与李道玄分开。听闻车夫得到未时才上路,便是邀请李道玄去家里坐坐。

  李道玄自无不可,他也想看看陈师兄的家是什么样的。寻着街巷往里走,路上皆是融雪后的泥泞。比起后世宽敞的街道,干净的水泥路。这种沾满泥浆的小路却是到处都是,即便是为首都的京城,也不是条条大路都是青石路。

  街巷两旁屋舍俨然,有高墙围着院子。放眼看去都是密密麻麻的平瓦房,少有一二层凸出的阁楼。但比起乡村的泥土房,这里的木瓦房屋显然就干净很多。

  偶尔能听到旁边屋中传来的狗叫声,李道玄颇有种在乡村里的新鲜感。

  到了陈师兄的家里,就见男女两娃娃正坐在门口玩着泥沙。陈师兄远远唤了声,两小儿转脸看来露出欢喜的神色。手都不擦一下的朝师兄扑来,看的李道玄直皱眉头。

  师兄这衣服,怕是又要重新洗了。李道玄有些幸灾乐祸的想。

第16章 小事二三

  “进来坐坐,等会让你嫂子给你做点面食吃。”陈师兄跨过门槛走进屋内,李道玄也紧随其后。

  他于屋中左右看着,发现陈师兄的家里倒是挺简朴。堂中是放着案桌,墙上挂着一副太上老君的画像。几盘水果摆放在香炉附近,又均匀的放着三只酒杯。而案桌的另一侧则是摆着两块灵牌,上面写着告陈公和姜氏,显然就是陈师兄过世的父母。

  至于屋中其他处,除了桌子就只剩下几张坐出桨的椅子。桌子上放着茶杯,里面却是没有什么茶水。

  李道玄坐在椅子上,很新奇的打量着这种算是古建筑的房屋。屋中的地上都是坑坑洼洼的坑洞,那是下雨时候雨水从屋顶滴落在家里造成的痕迹。

  院外养有鸡鸭,不时就能听到咕咕的声音传来。两旁还有茅厕以及搭着架子的菜地。算是个经典的农家模样。

  师兄让他稍坐一下,自己则是去了一旁的灶房提着热水进来。撒上茶叶泡好茶水,将一杯茶递给李道玄:“师弟,喝点茶水吧,这两天赶路也是累着了。”

  李道玄接过茶杯,刚喝了一口就看到师兄家的小孩正好奇的看着他。两个娃娃年龄看起来差距不大,长得倒是脸蛋圆润,看起来都吃的还不错。

  他们盯着李道玄,眨巴眨眼睛不出声。好似对他这个陌生人感到兴趣,也很好奇他是谁。

  “这是你们的师叔,以后要叫小叔。”陈师兄声音柔和的给两个孩子介绍李道玄的来历。

  孩子们在听到父亲的话后都很乖巧的点点头,脸上也随之露出笑容来。他们朝着李道玄甜甜喊道:“小叔。”

  那声音稚嫩甜腻,弄的李道玄都有些不好意思。他左右翻看,就将自己回来时师兄们送的土特产分给孩子们。小孩拿着礼物欢呼雀跃,也不在乎得到的到底是什么。对于他们而言,能够有礼物拿就是最快乐的事情。

  “小叔,我叫陈灿灿!”

  “小叔,小叔。我叫陈梦梦!”

  两个孩子说完自己的名字,见陈师兄进来时便是高举着礼物兴奋的说着话。陈师兄见状颇有些无奈,语气带着几分责备道:“师弟,那是师兄们送与伱的东西,你怎么可以乱送人。”

  李道玄毫不在意的露出笑意,看着两个孩子说:“都是陈师兄的孩子,也算是我的侄子。反正师兄们送的东西我带回去也吃不完,不如当做新年礼物送给孩子们。”

  “好吧。”陈师兄也不再说些什么。

  这时候院子的推门声传来,就见一位绑着头发的妇人提着篮子走进来。她看到坐在堂里的陈师兄,脸上露出欢喜的神色。

  “相公,你回来了。”

  “这段日子辛苦你了。”陈师兄走上去接过篮子,顺带捏住妇人的手。两人亲亲热热走进来,妇人在看到李道玄时露出意外的表情。

首节 上一节 7/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