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会修仙! 第31节

第70章 余后之事(二)

  “半生英名,一朝毁于一旦。我这卧龙一脉的天才,怎么就落得如此下场。”小女孩孤芳自赏的念着。“都是雪姨误我,都是雪姨误我!”

  白璃听着小女孩的碎碎念,只是笑笑不理她。凭她所作所为,长点教训也是应该。至于什么形象坍塌,英名被毁,小孩子哪有什么英名。

  且不理会小师妹的自语,白璃看向角落里的李道玄,拱拱手点头示意,又看向在场余活的江湖众人。

  “此獠已斩,祸害已除。我于有言在先,先得者而获之。我等几人斩了这獠,这棺椁中的所获之物便是我等的。至于洞中其他之物,诸位随意拿便是。”

  听完这话,众人皆是露出笑容。

  他们出生入死的来了这么一趟,自然是要挣些本钱回去。这明太子墓中其他的东西不多,天材地宝,金银首饰是一大堆。随意拿两块金子出去,这后半辈子也就有了。

  至于李道玄刚才的那一记惊天动地的出手,财帛迷人眼,富贵醉人心,何况拿了财宝,江湖一别,人海陌路,谁还会去理会这十来岁的毛头小子呢?

  于是哄哄闹闹之间,存活下来的众人开始自己的收获之行。

  但也是在这一刻,整个墓室地动山摇。许有地龙翻身,叫天地颠倒。

  “怎么回事!”

  “地龙翻身了!!”

  还没拿上几件的众人惊恐叫唤道,手中的动作越发的迅速。

  而李道玄则是全然不在意的坐于原地,望着颤抖的墓室不慌不急。借用一缕人火,将道人的尸体点燃。看着熊熊燃起的大火,他的面色无喜无悲。

  “你不去抢些东西出去吗?这龙陵是要坍塌了。”

  耳边传来男人雄厚沙哑的声音,李道玄转头看去,却是那浑身伤口的黄袍壮汉魏安。

  他捂着伤口站在燃烧的尸体面前,任由地动天颠,便是纹丝不动。这般下盘的功夫着实厉害,没有个数十年如一日的练习是很难有的。也足以见得魏安这硬功厉害,能练到这般天颠我不颠,自稳如山岳的地步。

  原本魏安身上被毛僵抓伤的位置,像是被刀子剐去了一块,缺失了一大块皮肉,而且肉色已然焦黑,想来是用火烤过。如此防止尸毒扩散的方式着实狠厉,恐怕也只有这样的横练到一定地步的汉子,才能对自己下如此狠手。

  “都是些金银珠宝罢了,能拿多少出去?”李道玄摇摇头回答道。他已经拿了一些比较贵重的东西,顺带还有道人留下的凤凰木。这些玩意足够了,也没必要贪心太多。

  “呵,你这小子,倒是比起其他人都有见识。”魏安惊异,不由为之赞许道。“这些江湖人士混迹江湖数十年,也没几个能有你这般胸怀。若伱将来没身死,注定会成为世人诵唱的对象。”

  “……谢谢您夸奖嘞。”被这魏安如此称赞,李道玄脸都有些挂不住。他不是什么胸襟坦荡之辈,实属自己身上带不了太多东西啊!要是给他个传说中的乾坤袋,他能把龙陵搬空!

  “军师,他死了?”魏安轻咳一声,寻了个地方坐下。也不在意这龙陵中的震动,只是静静的看着道人燃烧的尸体。

  “死了,正烧着呢。”李道玄示意着火的尸体,有些无奈的和魏安说道。都已经快烧完的尸体了,还搁这儿问他死了没。纯属于没话找话,想寻个开头说说心事是吧。

  果然不出他所料,魏安又接着问:“军师死前有说什么遗言吗?”

  “有,他说让我将他的骨灰送回杭州。”

  “杭州?也好。”魏安露出笑容。“落叶,是该归根了,军师也多年未曾回去了。这些年倒是累了他,死了也好啊。红尘那么多烦心事,他也不用再去看了。”

  “……”李道玄不知道该说些啥,毕竟他和这群太平天国的余孽也不熟。方才这魏安还和他是仇人,这下又能坐在一起说说话,倒也算是奇了怪了。

  “这义王未曾活过来,你们反而被这个所谓的‘义王’杀了这般多的兄弟,心里就不觉得遗憾吗?”

  李道玄还是忍不住好奇的问了句,他也想知道黄袍众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遗憾?哈哈。”魏安不由笑道。“事已至此,遗憾又有何用?无用的情绪罢了。只是可惜死了这么多好兄弟。”

  魏安说着,惆怅的看向高台上那些横躺的黄袍尸体。那些都是与他朝夕相处的兄弟,如今都是去了黄泉路上。

  “他们都有家人吗?”李道玄又问道。

  “有。”魏安点头应声。“只是满贼尤在,何以为家?”

  “你可见那洋人的坚船利炮?你可见那满大街小巷抽大烟之人?世道如此不堪,纵使回到家中又如何?迟早也是会被祸及。不去改天换地,谁又能安稳的生活下去。”

  魏安的话说的李道玄沉默,没想到这群太平余众竟然是这样想的。

  他们对于义王复活失败没有感到遗憾,只是遗憾心愿未成罢了。

  “你为什么不从这里面拿些金银出去,安顿一下这些死去兄弟的家人呢?为什么不用这里的财富,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不管怎么样,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吧?起码你的这些兄弟们,他们的家人能够过得更好一点。”李道玄觉得魏安的想法或许是对的,但他并不太认同。

  改天换地或许没那么容易,但现在能够让兄弟们的家人过得更好些,这也算是件不错的事情。

  “世道混乱,有何意义吗?”魏安喃喃说道。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李道玄突然来了这么一句,那魏安听到后愣了许久。

  他目光紧紧的盯着地上渐渐熄灭的火光,嘴中重复的念叨着。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只争朝夕。”

  “……”

  他沉默了许久,随后抬起头看向李道玄:“我明白了,谢谢你,小子。我本已经死志已决,但你的话让我明白了一些事情。这等恩情无以为报,还请将这个收下。”

  魏安递来一张图纸,上面标注着众多的符号。没等李道玄看明白,黄袍汉子便是站起身来,从陪葬品中选了些金银珠宝。将其收拾好捆住,随后便朝墓室外走去。

  “你也快些离开吧,这里将要塌陷了。军师说过,一旦他布下的大阵被破,那么龙陵就会沉入地中。若是不早点出去,将会一辈子都被困在这里。”魏安朝李道玄挥挥手,头也不回的向甬道走去。

  “军师的后事,劳烦你了小子。若日后有需要帮忙之处,就来奉化寻我。刀山火海,我都能陪你走一趟。”

  “……”望着魏安消失不见,李道玄不由的揉了揉脑袋。看向地上已经成了骨灰的道人,就脱下外衣将骨灰都裹了进去。

  到底是人火,烧化速度非寻常火能比,烧的更是一根骨头都不剩。

  骨灰捏在手里,看上去就像是土地上的灰尘一般。

  或许这就是老祖宗所说过的,尘归尘,土归土吧。

  “唉,看你认识的都是些什么人。死后的骨灰都不愿意给你收拾一下,还得我帮你,算是了结我拿你东西的因果吧。”

  李道玄收拾完道人的骨灰,就撑起精神,摇晃着朝墓室外走去。他不经意回头看了墓室中一眼,那些江湖人士依旧在拼命的抢夺财物。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李道玄嗤笑一声,随之走出墓室。

第71章 群龙无首

  顺着来时的通道朝外走去,就见碎石不断地从头顶滚落。整个龙陵的震感越发的强烈,墓穴似乎正在下沉。

  李道玄跌跌撞撞的过着穿过一条条甬道,比起来的时候这里已经通畅许多。很多机关陷阱都已经被太平余众解除,甚至于他们还贴心在各处放有标记,避免迷失在了这复杂多变的甬道之中。

  绕回那盘龙巨坑,螺旋形的石洞中,投下了幽暗的光芒。

  在那石洞顶部之上,巨大的龙头龟裂出痕迹。不知何处而来的液体从龙头上滴落,溅入这螺旋石洞底部的深处。

  李道玄只是朝底部看了一眼,深邃不见底。

  道人曾说过这龙陵应该是有九层,寓意九重天。而他们只是处于这第一重上罢了。

  龙陵之下还有什么,也没有人再会下去探索,至少现在没有。

  据说在这龙陵的最底部,朱元璋的真墓就埋葬在那里。其中宝藏难以计数,天材地宝如斗星繁多。

  至于前世记忆中的那个众所周知的明孝陵,谁知道里面是不是真的就埋葬着朱元璋呢?

  但如今龙陵将坠,或许往后也无人能探究其中奥秘了。

  李道玄对此倒也不觉得遗憾,寻到那通往外界的路,头也不回的就离开。

  等到他走出龙陵的那一刻,整个洞穴震颤的猛然加剧,越发厉害。

  踩步走出墓室,至墓外的石洞中。就见石门上的双龙刻像血液干枯,那插入的石柱正在一点点破碎。

  “希望以后也不要有人再来打扰这座龙陵了。”李道玄心中想着,朝石洞外走去。

  出了石洞,外面已经天际泛白。一缕晨光乍现,照红了半壁天空。群星逐渐隐晦,但能见将退的星河夜幕上,两颗巨亮的星辰正一点点靠近。

  “那是,紫微星?为何会有两颗?”李道玄看着天相,顿时瞪大了眼睛。他连忙起盘掐算,六壬法。

  李道玄虽没学多久的占星之术,却也知观星一事,乃世间一等法门,也是玄门中的相师术士都想掌握的门道。

  所谓一等风水观星斗,二等风水寻水口,三等风水满山走,四等风水顺口溜。

  但此道尤为高深,非正统道门及名师弟子难学。

  道光年间,陕西咸阳一周姓道士喜天文星象,仰王常月祖师遗风,至北斗坪拜斗三载。道光二十三年,云游至广州纯阳宫,随李明彻真人登朝斗台,观天文星象七载。咸丰三年入江浙,居杭州玉皇山福星观,传《天文图》。后隐居茅山,立天文台于茅山三茅峰仁祐观西侧,自号“茅山老人”,至此,茅山观星术便在道门有了一席之地。

  故而观星之学于玄门,是何等重要之事。

  而李道玄所用掐算之法名为六壬法,掐算之法虽多,大体分为大六壬及小六壬。大六壬法可算天下大势,小六壬法可算祸福凶吉。

  小六壬又称诸葛马前课,相传是奇门的简化版,诸葛亮行军打仗,常掐指一算,便知吉凶,借以排兵布阵,调兵换将,无往不利,故而又称“铁口直断”。但小六壬与奇门也好,大六壬也罢,都大不相同。

  可惜他学业不精,便是用上大六壬,起天地盘,归三元。也无法算出这双帝临空,烁烁生辉之意。

  “还是学业不精呐。”李道玄叹道,盯着天上的两星看了片刻,也无头绪,便是迈步朝山下走去。

  等到他走至山脚,就听那龙陵处传来一阵宛如惊雷的龙吟声。

  回头望去,朝阳之下。一条万丈巨龙腾空而起,化为天上云彩翻腾。那龙吟之声滚滚向前,传遍整个江宁诸地。

  没等李道玄看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见京师顺天府方向,亦有巨龙化云朝着这条巨龙奔腾而来。

  这般奇迹之景,李道玄瞪大了眼看。他目视着天上,就见两道巨龙彩云互相交融,好似有双龙搏杀,在那满红的朝霞天空之上行云布雨。

  你来我往,爪牙交融。巨龙身躯逐渐相融,慢慢的碎裂成无数片浮云。

  寻常人看去,只道是天上云彩如真龙显现。可是在李道玄眼中,方才那天上可是有着一场决定神州国运的厮杀。

  两条巨龙你来我往,绝不肯定退后一步。它们斗的支离破碎,斗的爪牙飞落,斗的浑身鲜血淋淋,连肉体都被互相撕碎扯烂。那是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的争斗。

  直到最后太阳升起,天空之上只余下片片白云。

  “……”李道玄紧紧抿着嘴,他看着天上消散的云彩。脑子宛如被巨钟贴耳敲响,无数的记忆涌现,让他在这一刻明白了一些事情。

  “群龙无首,原来这才是伱真正的目的吗?”李道玄喃喃自语。

  直到这一刻,他方才明白了道人最后为何能释怀的离去。他才明白了为何道人对于义王复活失败毫不悲伤。那是因为在道人的谋划中,义王的复活只不过是一个选择罢了。

  而道人真正的目的,不是太平天国的复活,也不是反清复汉的遗愿。而是叫这天下群龙无首,叫这神州百废待兴。

  或许从始至终,道人的目标就从未变过,就像是魏安所说的那样,道人已经完成了他的心愿。

  何以为棋局?天下为棋局。

  “贫道问自己,修道为善,难道真的错了吗?后来贫道想明白了,错的非渔家乃是此间世道。”那时道人的话如今回想起来,或许早就阐明了他的心愿。

  道人要做的事,不是什么争权夺利。也不是什么神州归于汉家。他想要覆灭满清的国运,想要将这天下归于天下人。既然错的是此间世道,那便不如改一片天地。

  “果然,就和我所知道的那样。不出三十年,满清必亡。”李道玄感叹一声,心中情绪复杂无比。道人一生所做,竟让他有种惭愧之感。

  他忽然想到了一首诗,那位伟大领袖所写的。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没想到你这道人还真厉害,罢了,就唤你为我的先生吧,权当另一个师父。”李道玄摸着怀中的册子,一步步朝着山下走去。听着远处传来的鸡鸣声,新的一天也是开始。

  滚滚的闷雷声传来,好似天崩一般。整座山脉朝着下面崩塌。飞沙走砾,乱石拍空。尘烟渺渺,朝着四面八方散去。

  白璃一行人站在来时的悬崖上,望着那坍塌的山峰。龙陵已经沉入地下,恐怕今后也难以寻到。

  他们每个人身上多少都带点伤,连平日精致的小师妹也不例外。

  灰头土脸的瞅着落陷的山峰,脸上带着后怕的说道:“还好我们出来早,不然得埋在这龙陵之中。”

  “怕是有不少人也出不来了。”青雀笑道。她的青衫有些凌乱,不少地方都被刀刃划破。显然龙陵中的搏杀对她来说也是危险,稍有不慎就送了命。

  “东西已经拿到,我们该离开这里了。”白璃望着天上散去的云彩,深吸口气后长叹道。“这天下,恐怕是要大变了。”

首节 上一节 31/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