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会修仙! 第2节

  那人站在李道玄面前,朝他笑言。

  “吾乃茅山林正英,见过小友。”

  “九,九叔?!”李道玄大感震惊,他没想到能在这里看到九叔林正英。

  “哦?看来小友还认识林某,当真是三生有幸。”九叔笑道。“不过林某在此是为了传授小友符箓之术,还望小友不要三心二意。”

  李道玄正想要说点什么问候叙旧的话,就见九叔衣袖一挥,一张摆满黄符的桌子出现。

  而九叔则是笑眯眯的指着桌子,对李道玄说道:“还请小友先将这一万两千张黄符画满吧。”

  “画一万两千张符箓?!!你是要我命吧!”李道玄大惊道,他还从未听过如此离谱的要求。要知道一万两千张符箓,寻常道士一生都未必画的完。让他在一夜间画完这么多符箓,那不是痴心妄想吗?

  “小友莫慌,画不完这一万两千张符箓,伱也难出去。无论这里经过多久,于外面都是一夜。”九叔毫不在意的笑道。只是有些幸灾乐祸的看着李道玄,看着他那铁青的脸色。

  李道玄望着桌上厚厚的黄符,知道自己是上了贼车。只能敞开袖子,开始了漫长的画符之路。

  等到他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手还不自觉的在画符。

  “一万两千张……初生啊!”

第3章 泥丸宫

  梦中画符一万两千次,李道玄梦醒后已经觉得恍惚。他的手指似乎还停留着执笔的触感,那种肌肉记忆的酸疼令他的手腕忍不住酸疼起来。

  到了晨读早练的时候,他还是有些精神萎靡。只是随着师兄弟们打着拳,一边回忆着九叔教过的东西。

  其中在梦中,他学的并非只有画符。九叔教他画符描文的过程中,还教了他不少符箓道术的知识。比起跟随老道学来的符术,九叔所传授的东西似乎更加健全。

  从画符的基础至各种符箓的用法,尽是比在白云观里学到的还要多。更为重要的是,比起茅山的道术,九叔的符箓法门更为健全。弥补了李道玄在学习茅山道术时的很多疑惑。

  “九叔是茅山出身,我也是茅山弟子。莫非九叔继承的才是正统,我这学的茅山道术是冒牌货?”李道玄心中颇感疑惑。

  演武场上练拳强身毕后,众道士们听着钟声敲响,皆是到膳堂吃起早饭。白云观向来诉求少食简餐,以静修养生为主。

  平日便是吃两餐,分别为早食和午食。到晚上若是饥饿,则是有水和瓜果填腹。平日里过的可谓清贫,饭菜里油水少,一碗下去肚子都未必能饱。再加上都是在山上,山野虽多但也难寻,偶尔抓到一两只那就跟得了宝一样欢喜。

  李道玄对山下念念不忘,也有一部分是因为观中饭菜的原因。

  做完早饭后,李道玄随师兄们来到玉皇殿中。

  平日里这里人不会少,毕竟玉皇殿作为供奉玉皇大帝的观宫,来拜访的香客是络绎不绝。

  只是如今大雪封山,香客们来不得。便是便宜了李道玄等人,作为授业之处安置。

  在众团之中,李道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蒲团。他特意寻了个避风的角落,安心的坐在地上开始了一天的打坐修行。

  作为清微派修士,修的自然是内丹之道。所谓内丹,便是性命双修。紫阳真人曰:“任君了悟真如性,未免抛身还入身。何时更兼修大药,顿超无漏作真人。”

  谓之性命双修?

  是以,炼阳神者本之于天,道在冲举,谓之仙,故曰天尊。

  有修纯阳之精者,谓存神气,而于有中炼妙,全身形而入无形,故生无死,为天上神仙也。

  有修积阴之气者,尽弃魂神,于无中炼妙有,任定而性寂静,故死而为阴爽之鬼也。

  说的玄乎其玄,实质上就是外练筋骨,内修道心。

  李道玄每日随师兄们打拳强身,修的便是‘命’。

  这晨煮餐食后的静坐调息,就是修的‘性’。

  老道说性命双修在于人,所谓有易遇而难成者,有难遇而易成者。寻道修仙本就在于个人智慧。

  若妄有执着,欲强行入正道之中,那定是会不悟妙法之真。最后落得怨神仙谩语,终生不得成道者。

  所以即便是茅山传世四十二代,堪为真人的道士也没几个。

  李道玄平日念诵黄庭悟真,也参坐静修。但总是没能感受到老道所说的纳气吐浊,玉鼎汤煎。莫非这就是因为他还没有所谓的慧根,参悟不透道?

  思绪翩然,但很快就入了定。

  李道玄双足伽趺,脊梁直竖。左右两手圜结在丹田之下轻轻相拄,正身挺胸,双目微微闭起。舌头轻微舔抵上腭,将一口琼浆玉液裹住。

  此参禅入定之法名为七支坐法,算是玄门中常用修道坐姿。或是还有特殊入定的法门,那都是玄门内不外传之术。

  思绪似梦非梦中,李道玄只觉眼前漆黑一片。

  换做往日他便是昏昏欲睡,然后被老道叫起来一顿训斥。

  但此刻李道玄却是发现了视野中出现了大不同。

  浑噩的思绪变得清晰,漆黑的视野里出现了一缕光斑。

  这光斑如黄昏落日,顺着漆黑朝眉心钻去。李道玄意识好奇的跟随这团光斑,随它飘忽不定。

  那光斑似是灵敏,很快就钻到了额眉中心。未等李道玄想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感觉额头一阵炽热与疼痛。

  像是有什么东西钻进眉心,欲破开骨皮往外钻。

  李道玄感觉到疼痛,却没有出声。他紧闭神识,让自己尽量陷入空静之中。他知道这等情况非同寻常,按照老道的话来说就是万年也难遇一次。

  若是放跑了这次机遇,怕是老天爷也会看不过去,降雷劈死他。

  神识紧闭,感受着眉心越来越严重的疼痛感。那种撕裂额头,敲碎眉心骨的感觉实属难忍,好似要破开他的脑子,朝里面塞一些什么东西。

  李道玄倒是坚韧,便是这疼痛难忍他也是一声不吭。暗中卷舌咬牙,尽量让自己的稳住心神。万般苦难也就这一刻,只要能跨过去,他就算是步入了另一片天地。

  老道曾说过,人有三丹田。上者为泥丸宫,中者曰绛宫,下者名生宫,此三宫为三花。通生宫聚气化液,就能叩道问仙。通绛宫炼精藏血,就能长生不老,青春久驻。而通泥丸宫化神,就能阴阳神和,灵秀天成。

  而李道玄此刻便是越过了中下两丹田,直通泥丸宫。这般机会莫说是老道了,就是茅山祖师在世也没见过。

  要知道,上丹田乃称太乙。是一身之祖宫,位居至尊无尚。

  《修真十书》曰:“天脑者,一身之宗,百神之会,道合太玄,故曰泥丸。”

  李道玄摒中下两丹田而通泥丸,实属古书上都未记载过。若能顺利通融开辟,这好处自然是难以言喻。

  他也正是知道这点,这时候强忍着额头的疼痛。

  那炽烧达到极致,犹如刀割斧劈。李道玄差点以为自己头都要裂开。这过分的疼痛他已经快忍受不了,几乎晕厥过去。

  就当他无法坚持,疼痛感达至顶点时。便觉一股清凉之意顺着眉心传至全身。额头中央好似开了眼,玉皇殿中的一切都被他看的清清楚楚。

  李道玄是分外好奇,他试着睁开双眼,眉心的触感便慢慢隐去。当他闭眼用意识指挥眉心时,那股奇异的感觉再次传来。额头上好似装了监控,能将外面的情况看的一清二楚。

  “这真是神奇。”李道玄心中窃喜道。

第4章 天眼

  像是得了什么新鲜的玩具,李道玄便是睁眼闭眼的试用着眉心好似眼睛的东西。

  他闭眼体会,便是感觉世界都清晰起来。无论左右前后,他都能看的清楚。甚至于脑后的景物,也能分毫可见

  “这,这……莫非就是传闻中的天眼?”李道玄是极喜悦,他是未曾料到惊喜来的这般突然。

  所谓天眼者,乃是泥丸宫开化所得神通。传闻中天眼上可达九霄,下可窃黄泉。凡间魑魅魍魉,便是化人贴皮,皆能在天眼下显露无疑。

  这等法眼非寻常之物,便是茅山典籍记载的祖师都未曾能过开过天眼。对这法眼自然是记载不详,没能说清楚一二。只道是:“眉心即天目,乃为三光会归出入之总户。”

  传闻中天眼修炼至极,便是二郎真君的第三只法眼。可照九幽万世,可窥十方世界。

  李道玄不知道自己这天眼是不是如此,他细细查看。就觉眉目中心有金光入神识一寸,此金光入直尺,散落皮肉于神识之中。只是闭眼细看,便觉混沌黑暗中有金光浮现。

  看到这等奇景,李道玄便是想到了《洞真太上道君元丹上经》中所述的那般:“头中有九宫:两眉间上却入一寸为明堂宫,却入二寸为洞房宫,却入三寸为丹田宫,却入四寸为流珠宫,却入五寸为玉帝宫;明堂上一寸为天庭宫,洞房上一寸为极真宫,丹田上一寸为玄丹宫,流珠上一寸为太皇宫。”

  若是无错,他这般金光入神识一寸,便是那明堂宫所在。

  明堂宫乃是长生大帝所居之处。长生大帝者,名玉清真王,统御万灵,执掌四时变化,乃万物生发福祸之枢机。

  金光存明堂宫之中,虽不知到底会有何变化。但李道玄是知道长生大帝的居处定是不简单,泥丸宫开明堂之后会有什么不同,他现在也不大能确定。

  如今天眼能够视察四方之境,的确也算是个有用之处。起码往后演武比试,师兄们是休想从背后偷袭到他。

  颇有兴趣玩弄天眼,李道玄只觉脑子昏昏沉沉。眼皮垂重,不知觉便打起了哈欠。他想睁开眼,发现是千难万难。意识昏昏糊糊,头一歪便是睡了过去。

  这下玉皇殿里顿时乱糟糟的一片,在李道玄四周的道士们惊呼起来。

  “李师弟倒下了!!”

  “快!快去找大夫来!”

  “大夫?哪有大夫?平时白学了吗!”

  “师弟,你醒醒啊!”

  ……

  七嘴八舌,仿佛鸡窝。手忙脚乱者皆有,闹得清静的玉皇殿跟菜市差不多。

  老道坐在玉皇殿莲台上,望着这般场景只觉脑瓜子疼。他白眉紧缩,看着倒地的李道玄满是无奈。手里扯下一把白须,老道不禁长叹一声。

  “孽障啊,孽障。都给为师肃静。”

  喊了三声,众弟子这才慢慢安静下来。后知后觉自己还在玉皇殿内,便都害怕责罚的低头静思。

  老道没理会这些逆徒们,只是从莲台上下来踱步走到李道玄身边。他伸手试探这小子的人中,发现还有气息。又捏着小子的手腕经脉,觉脉象稳健,不似有病伤。再翻了翻眼皮,就看到黑白分明的眼睛。这健康的样子应当不是出了什么意外,只是单纯的睡过去了罢。

  老道低头望着手里的胡须,只觉这胡子白掉了。耳边是弟子小心翼翼的询问,都关心着小师弟的安危。

  “师父,李师弟他……没事吧?”

  看着面相老实的弟子,老道再次长叹。那弟子顿时神色哀痛,眼中含泪。

  “师父,您老人家别难过。李师弟要是没了,是他没这个道缘福分。您老人家还是保重身体要紧,切莫伤极损身。”

  老道无言,捡起弟子面前的书卷成一团。举起来朝着这人的脑袋上狠狠砸去。

  “老道叫你没了。”

  “老道叫你大惊小怪。”

  “伤极损身!”

  “道缘福分!”

  众弟子听着声响,皆是栗栗危惧。殿内一片寂静,皆不敢喘大气。

  许是老道打累了,将那书一扔。指着躺在地上酣睡的李道玄没好气的说:“还不将这逆徒抬回去,竟是在这里睡着,当真气煞老道。”

  弟子们这才明白原来自己的小师弟没有出事,只是睡去了罢。脸上露出欢喜,几人连忙站起来将李道玄送回居室中。

  梳洗胡须,老道再坐到莲台上望着众人,哼声道:“还楞着做什么,且读。”

  于是玉皇殿内咏诵之声响起,与那殿外的大雪混合。

  白雪,空山,宫观林立。于茫茫鹅毛大雪中传钟声阵阵,倒颇有些仙家意境。

  只是躺于居室内的李道玄闭目酣睡,呼吸不知觉成了三长两短。

  一呼一吸间,无形之物流传于身体。惨白的小脸蛋逐渐变得红润,鼻中隐约有雷霆轰声汇聚。那居室内的窗户未关,鹅毛大雪竟无风自进,旋绕在李道玄周围转动,片刻后悄然落到被褥上。

  等到李道玄从睡梦里起来,外面已然漆黑。屋中油灯昏暗,在料峭的寒风里摇曳。

  火光颤抖,众人的身影倒映在墙上。

  李道玄伸了个懒腰,长呼一声舒服。他坐起身看向周围,却是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居室里。身上盖着被褥,连道袍都未曾脱下。

  “我怎么在这儿?现在什么时辰了?”李道玄茫然的望向卧室内闲聊的师兄们,不由的出声问道。

首节 上一节 2/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