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第428节

毕竟其它各国,或许对于宋国的实力和底细,因为距离的缘故,并不怎么了解。

可作为与宋国紧邻的苏国,当然不可能不清楚宋国的威胁。

这是一个无论面积,人口,还是兵力,都要远强于苏国的强国。在宋国的身上,苏玄哥甚至看到了昔日长沙国的影子。

同样的以一郡之国养十万兵,同样的通过一场诸国合纵,开拓半郡疆土。

同样的国内政治清明,百姓安乐。

同样的国主实力极强,英明神武。

无论怎么看,宋国都像是一个放小版的楚国,或者说是一个昔日的楚国。

要是给宋国时间,可能再发展个十年,对方就能达到如今楚国的声势。

作为亲身经历了楚国崛起的苏玄歌,看着自己身后又崛起了一个新的楚国,心里怎么可能不感到威胁忌惮?

这种忌惮,甚至还要超过楚国。

因为楚国虽然与苏国紧邻,但还处在岭北,两国中间山脉阻隔,看起来像是相隔遥远,处于两个世界。

因此楚国的威胁,苏国还并没那么感受强烈。

可苏国与宋国之间,却是水路通畅,没什么山岭相隔,两国一马平川,骑快马只用五天,就能从玉林城到宋平城一趟。

两国国都如此相近,可见从宋国进攻苏国,有多么的简单和轻易了。

事实也是如此。

在察觉到了宋国的威胁后,苏玄歌便常年调动一半的神剑军,驻扎在苏国南界,防备着宋国北上。

有着这么一层关系在,面对宋国提议合作的要求,他当然会有着忌惮。

楚国威胁虽然大,可苏玄歌同样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

要是把宋国大军放进苏国,等打退楚国之后,对方顺手把自己灭了,那时可就难有还手之力了。

正是因为顾虑这点,所以他迟迟没有同意两国合作。

但现在……

一想到楚国大军正在集结,并且矛头已经指向了苏国。

现在已经不是担忧,以后会不会被宋国兼并的时候了。

而是不找宋国帮忙,自己马上就要被楚国灭了。

出于此点,苏玄歌彻底放下了担忧,转头倒向了宋国的橄榄枝上。

不仅是苏国宋国。

在楚国兵马集结的越来越多,各方面动静越来越大之后。

同一时间内,南海国已经派出了前往金陵的使者,开始向自己这个名义上的宗主,哭嚎求救。

金陵那边也异动频频,不仅接连数波,向南海国派遣了使者。

就连宁国国内,豫章地方也大量兵马集结,许多武侯被调往了彭蠡大营,进行兵马检阅,熟悉军伍。

甚至就连西南的大理、南诏二国,也察觉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氛,开始暗中集结兵力。

北边的梁国,也注意到了风向不对,开始在江夏集结兵马,不知指向为何。

也就是周国,此时刚刚结束与蕃人的春掠大战,兵马损失严重,正在暗舔伤口,无力它顾,没什么动作。

其余周边,则都因为楚国的异动,纷纷紧跟了起来。

一时间,整个长江之南,扬州之土,都变得风雨欲来,气氛压抑。

战争的阴云笼罩在所有人头上,犹如一个火药桶,只等火星点燃,再轰然爆炸,波及所有国家。

第347章对峙时机

六月初十。

随着使者不断往来联系,经过大量沟通之后,苏、宋两国之君,各自率着车架来到两国疆界,在一个叫做鸿壁的小城外,筑坛祭天,宣告盟誓,正是缔结了盟约。

随后两国各自撤离了边界屯驻的重兵,只留下地方的府县兵维持治安,不再彼此敌视对子。

苏国也派出五万精兵,正式进入宋国领地,汇合了宋国神剑军后,七万精锐大军北上,驻扎在了郁林郡的北部门户苍梧府。

两国用意很明显,就是联合到一起,以对抗楚国的承重压力。

这便像是个信号一样。

随着苏、宋两国联军行动,南海国也终于打起精神,在国内到处摊派拉丁,收刮了五万壮丁,并原本的五万常备兵马,抽出了一支十万人的大军。

不过这十万大军倒是没有北上,如苏、宋两国一样,想的御敌于国门之外。

而是直接屯驻在了国都南海城内,一副打定主意死守,就是不肯外出的模样。

接着是宁国。

在接连见了数波南海国使者之后,宁国天子沉丘,借口南疆不宁,宵小频生,需以力镇之。

于是这位建武天子宣布,正式摆驾西巡,带着五万禁军,浩浩荡荡的前往了豫章,准备在这里检阅诸营兵马,用烈烈军威,震慑天下不臣人心。

嗯。

宁国口中的宵小,不用多想,说的自然就是楚国了。

而沉丘西巡,目的也很明确,针对的就是楚国。

虽然名义是检阅兵马。

可众所周知,凡大军出征,将帅必须要清点兵马,检阅士卒,祭祀上天,振奋士气的。

宁国天子跑到豫章郡,说不定检阅检阅着,就直接宣布亲自挂帅,然后领着几十万大军西征了。

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毕竟随着沉丘的到来,宁国与楚国的交界之处,已经聚集了六十万宁国大军,此外包括天子本人在内,还有十位先天宗师。

可以说,除去地方各郡的镇守兵马,还有防御梁国的北疆精锐。

宁国所有能调动的机动兵力,都已经汇聚在了楚宁边界之上。

对方只要开战,便是对楚国的倾国之战,没有留丝毫的余力。

如此的态度,已经说明了宁国做好了开战,并且开一场倾国之战的准备。

而随着苏、宋、南海、宁国接连的兵马调动,此时在楚国东、南两处方向,在边界之上,已经聚集了各国七十七万大军。

这些兵马毫无例外,都对楚国饱含敌意,并且隐隐联合到了一起。

只要楚国胆敢对任何一方发动进攻,那么剩下的三方,必将毫不犹豫的从四面扑来,撕咬向楚国。

此即为牵一发而动全身,无可避也。

由此可见,近些年随着楚国不断扩张,带给周边各国的压力有多么大。

能让苏、宋这种天敌,苏、宁这种世敌,纷纷摒弃前嫌,联合到一处,共同对付一个敌人。

说出去,陆渊也算名垂千史了。

……

各国联合到了一起,隐隐组成了一个针对楚国的联盟。

可战火的阴云,并未立刻点燃。

压抑的氛围,除了继续笼罩着整个扬州外,依旧还在酝酿着。

虽然外界纷纷猜测,甚至已经下了判断,楚国将要南征。

可事实上,陆渊对于这场大战,倒是并不怎么着急。

原因也很简单。

此时时机尚不成熟,或者说,他还没有完全的把握。

所谓没有把握,并不是指他没信心,能在出兵南征之余,应付宁国的压力。

如今宁国虽然强大,有着十四位先天,以及扩增到八十万的兵马。

可以上这些,并不足以让陆渊畏惧。

如今楚国也有十位先天,常备兵马也已经扩增到了六十七万之多,另外还有李雄以及他统帅的十万附庸国兵马。

此等实力,比起宁国也相差无几。

真打起来,凭借陆渊和两个分身的实力,楚国比起宁国来说,于高端战力上,反倒还更有优势些。

再辅以规模相等的常备兵马,陆渊完全有着这个自信,能在南征的同时,挡住宁国有可能的进攻。

所以宁国不足为虑。

真正让他感到忌惮的,还是以紫云道为首的九州仙门。

当今之世,陆渊已是站在最顶端的那一小批人,放在外人的说法,那就是道主级的人物。

可道主级人物,却也不代表着,完全高枕无忧了。

在宁国那边,同一级别的人物,便有紫云道主。

同时紫云道内,修有法力的修士,数量亦是不少。

以上这些人,都是有着足够实力,能威胁到陆渊安全的强敌。

现在紫云道明显站在了宁国的阵营中,陆渊要是对宁国动手,或者说与宁国交战,很难说这些修士会不会直接插手其间,帮着一起对付他。

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一想到自己可能要对付一个仙门的所有修士,陆渊哪怕再是自信,也难免感到棘手忌惮。

正是由于此点,哪怕如今楚国各部兵马已经就绪,调拨的粮草也已经到位,随时都能发动一场南征。

可如此万事就绪的情况下,他还是没有下令进攻。

任由外界纷纷扰扰,各种消息传得满天飞。

楚国依旧不动如山,只是继续聚积兵马粮草,做好了一副随时出击的模样。

不得不说,这副姿态,反倒又让外人有些琢磨不透了。

这想打又不想打的模样,令无数人横生猜疑,搞不明白楚国到底想做什么?

而楚国数十万大军引而不发的状态,也令周边各国深感忌惮,生怕楚国又在弄什么阴谋,又为了自保,不得不跟着聚集大军。

宋、苏、南海、宁、梁、周、大理、南诏……

这些与楚国接壤,同时也与楚国有着矛盾或仇恨的国家,因为楚国聚集重兵的举动,也不由纷纷跟着一起,或多或少的也开始聚集兵力。

长江南北之地,变相的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军备竞赛当中。

而这种竞赛一开始,立时让许多人叫苦不迭。

聚集重兵,引而不发,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想做成此事,需要聚集大量可以随时动用的精兵,以及数量更多的,为精兵提供各种辅助的民夫。

只是这一点,便代表着无数的人力被调动。并且在调动期间,被征用的人完全不事生产,只是纯粹的消耗物资。

首节 上一节 428/46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