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地煞七十二术开始 第94节

既然决定将这里作为景阳宗的山门,陆凡当即就让第二元神收拢鬼卒阴兵来建设山门,同时让冥府派鬼魂来修筑山门。冥府当中每天都有因为各种原因死亡的鬼魂,这些鬼魂会按照生前的善恶进行奖惩。

积德行善的鬼魂获得奖励,或是投胎或是给予其他奖励,至于为恶受罚的鬼魂就先判处他们去阙闾山砸石头,修建山门,等到景阳宗的山门修建好了之后,再回去继续受罚。

因为这些鬼魂不能见太阳,所以阙闾山的修建只能在晚上进行。虽说着阙闾山人迹罕至,但是总有一些猎人会来这里,然后他们就发现了这阙闾山中晚上居然有鬼来挖石头,一时间阙闾山是鬼府的消息也私下里传播开来。本来就人迹罕至的阙闾山就更加冷清了。

有数万鬼魂在阙闾山中忙碌,陆凡只要将宗门的建设图纸交给他们就行了。这些这些鬼魂中自然有懂得建造的鬼,让他们负责就好。

陆凡趁着这清闲的时候继续一边修炼,一边和第二元神一起梳理阙闾山的地气。

阙闾山虽然也算是名山,但是比起泰山五岳还是差了不少,别说是五岳了就连五镇都比不上,只能算是地方名山。而且阙闾山也没有什么洞天福地。着了的灵气虽然也算充裕,但是比起峨眉山、终南山这些名山大川也差了不少。

陆凡梳理地气,让这阙闾山大地脉络通常,灵气升腾,提高阙闾山的灵气浓度。实际上如果第二元神完全炼化了神位之后,甚至可以改动山脉走势,来形成更多的灵气节点,将这阙闾山改造成一处福地。

道教当中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洞天暂时是别想了,陆凡现在还不会开辟之术,但是福地却可以尝试一下。

七十二福地估计都已经有主了,陆凡就打算用山川走势建立起一座聚灵阵,将灵气聚集在景阳门山门之处,人为的建立一座人间福地。聚灵阵陆凡也知道怎么布置,只不过像是这种涉及整座山川的聚灵阵可不是那么简单就能布置出来的。

陆凡打算一边设计阵图,一边等第二元神炼化神位。阵图的布置难度不小,这阵图聚灵只是其中一项功能,作为山门的屏蔽,这阵图还需要拥有幻阵、迷踪、隐匿等等功能。

陆凡并不是阵法大家,景阳宗传承有限,阵法造诣可想而知,想要建立这护山大阵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他有系统在,说不定那天就能从系统中抽到一份阵法。

等到了第二元神完全融合了阙闾山神位之后,配合陆凡担山神通,就可以尝试对着阙闾山山势进行改造了。有担山术神通和山神在,山脉移形换位,对于别人来说痴想妄想,对他来说只是有些难度。再勾连地气,到时候阙闾山自然也会成为一方福地。

阙闾山中云雾缭绕,每天收集五色烟岚也容易不少,炼制太乙五烟罗很是方便,这太乙五烟罗经过几番凝练之后,威能提升了不少。他手中的那根缚龙索经过这段时间的凝练也完成了差不多了。

缚龙索上那些云篆符文组成了一个符文法阵,这个符文法阵具有封印、束缚、追踪、坚韧等功效,就连定身术的神纹陆凡也篆刻了一部分,这样一来也让这缚龙索威力获得了不小的提升。

------------

第二百二十二章 难民

天气渐渐转暖,但是县城中却不见积分热闹,春夏之交正是每年难熬的时节,冬天储备的粮食基本上已经吃完了,夏粮却还未成熟,城外荒野里的野菜野果也还没有成熟。

百姓们好不容易熬过了冬天的鬼门关,又遇上了缺粮,只能去向那些大户地主们借粮,然后商量着等粮食丰收了再还回去。

只不过这个时候粮食缺乏,粮价也高。而粮食丰收,粮价下跌,这一升一跌之下,价格直接差了一倍还多,等到收获的时候,再算上利息,还完了租子、交了皇粮,再还了借粮,剩下的也就没多少了,肯定吃不到明年收获的,怎么办?只能是继续借粮。

然后就变成了年年缺粮、年年借,最后利滚利成了一笔几辈子都还不清的债务。这种套路,在这这片土地上已经绵延了数千年了。可是今天的情况有些特别。

淇县的大门口,乱糟糟的挤满了人。

“外面好多逃难的人过来了!”一个刚刚进城的商队说道。

“逃难?难道是郁州来的?”城门口的税丁立刻紧张起来,郁州那里遭了灾的事情大家都听说了,不过就算逃荒也要往南啊,这淇县只不过是个小城,逃到这里有什么用?

几个跑带快的兵丁们爬上城楼向远处望去,果然在远处的荒原上出现了大量人影,城门官脸色一百,立刻匆匆跑了下来,让人准备应对。

“快,快去报告县令大人,关闭大门。”对于这种情况,城门官也不好处理,而且这也不是他能够处理好的,立刻派人去通报县衙。

还没等报信的人来到县衙,消息就已经传开。

“怎么回事?灾民怎么都跑这里来了?”

“这可如何是好,现在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哪有那么多粮食?”

“粮食不够不更好吗?”

人群中纷纷扰扰,有人对这些灾民感到同情,有人则是担忧这些灾民到来之后他们也会受到波及,唯独那些粮商们一个个弹冠相庆。

本来这时节粮价就高,现在多了这么对灾民,粮价自然是应声而涨,直接比昨天的粮价高了三成。

淇县本来就是个小县城,自然是养不起这么多人灾民的,当然这其中还有刚刚经历战乱的缘故。

陆凡正在城中购买物资,不经意间抬头,就看到西南方向隐隐有阴煞之气,正是旱灾之相。陆凡身形一动,下一秒已经出现在城头之上。抬眼望去,只见西方的荒原上,零零散散有不少人影正缓慢的朝着淇县方向而来。

人虽然不密集,但是却络绎不绝,而且更远的地方黑压压的声势惊人。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从郁州逃难而来,这些人衣不蔽体、身材干瘦、蓬头垢面、满脸菜色,男子被这包袱或者扁担,女人抱着或者牵着孩子。拖家带口向这里赶来。

在看到远处的淇县之后,立刻发出一阵欢呼声,似乎到了这淇县就能获救一番。

这么大规模的流民,县令自然是不敢让他们进城,这要是进城了,整个城市都乱套了。只能安排人手在城外搭设草棚,同时开始施粥,收拢这些灾民。

只是这时节夏粮未成熟,粮库中干净的都能吧老鼠饿死,只能去找那些高门大户和粮商们借粮。

只是这借粮谈何容易,县衙之中,穿着官服的淇县令急得坐立不安,来回这踱步,一会坐下喝茶,喝到一半又长叹一口气,将茶杯扔在了桌子上,很是烦躁。

过了一会,派下去出错粮食的手下跑了回来,县令立刻起身问道:“怎么样,粮食借来没有?”

“大人,那些大户都不愿意借粮。”手下摇头道。

县令脸色一变:“城中大户、粮店都不肯站出来借粮?”

“大人,那些人都是推脱,说是家中无粮,可是谁家不是堆满了粮仓?他们只是不愿意现在借粮罢了!”手下说道。

“有几家倒是同意借粮了,只不过数量很少,只有区区上百石。”手下继续说道:“主要是张家和戴家,这两家是城中的大粮商,他们不愿意站出来其他人怎么敢。”

县令脸色有些铁青,自己作为一方父母官,百里侯,那些世家大户居然一点面子都不给。县令虽然恼火,但是也知道这种事情并不是能够强逼的,只能说道:“去将粮库盘查一边,其中的缺额让那些大户们补齐,要不然本官直接上报。既然不让我好过,那大家就都不好过!”

说着将人派出去进行巡查。县令一屁股坐下,忍不住端起茶喝了一口问道:“灾情上报了没有?”

“已经安排驿站五百里加急送去了。”另一名差役说道。

“不过就算报上去了,要等到朝廷从其他地方调运粮食也至少要一个月时间了。”这手下显然很清楚朝廷的这套流程。

“大人,要不直接派人将这些灾民驱散道别处吧,反正又不是咱们这里遭灾。将人感到南方或者东方都行。”

县令一拍桌子道:“那可是数万灾民,就咱们县里那些兵丁差役能赶得走吗?一个不好激起民变,到时候咱们的脑袋可是要搬家了。”

“可是,天灾人祸,岂是我们能阻止的?”

“不行,必须从那些世家大户手里借一些粮食,最少也要让这些灾民有个希望,要是连这点希望都没,那颗正是大事不妙了!”

“这倒也是,那么多人要是聚拢在一起,再要是没有希望,那可是会出大乱子的,到时候谁也别想跑。”

“你再去找那些世家大户,粮商们,让他们立刻按照咱们的意思来做。找钥匙正激起民变,覆巢之下无完卵?”

最后在县令强行摊牌,那些世家大户也只能给一些粮食,也不过是一家几百石粮食。总共加起来大约有五千石粮草。

五千石粮草看着挺多,但是分给数万人来出,根本就是杯水车薪,不过好歹也能吃上几日。等熬过了这一段时间,朝廷粮食过来了,也就能松口气了

------------

第二百二十三章 赈灾

县城西门外,简陋的搭建着勉强能遮风挡雨的草棚,从郁州逃难来的灾民们正挤在这简陋的草棚当中。好在现在天气转暖,要不然就这简陋的草棚,一晚上不知道要冻死多少人。此时无数人都挤在这草棚中,一脸希冀的看向城门口。

“不是说今天开始放粥吗?这眼见天都大量了,怎么还没有人来?”大量望眼欲穿的灾民们眼巴巴的望向城门。

“昨天就发了一碗稀粥,咱们一家一人一口就喝没了,孩他爹,今天放粥要是像昨天一样可怎么办啊!”旁边一个妇人担忧的说道,在她的怀中还抱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只是男孩的身材干瘦,显然没有吃饱饭。

“淇县也只是小县城,明天咱们接着往南或者往东去吧。”旁边的中年男子看了看周围的难民小声说道。现在他们这些难民就有几万人,都快赶上这县城的人数了,而且每天还有新来的难民过来,这淇县显然是供养不起。

“也不知道这旱灾要多久才能过去,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去。”旁边的一个难民叹息道,故土难离可不是说说。

“放粥了,放粥了!”就在这个时候,一阵嘈杂声传了出来,紧接着就看到原本死气沉沉的营地瞬间活过来了一般,无数人立刻爬起来,向前面涌去。

密密麻麻的灾民们就如同是蚂蚁一般快速围拢上去。

“所有人排好队,人人又有份,要是不听指挥,乱跑乱窜,可就没有粥喝了!今天这粥可是县太爷特地命人熬制的稠粥,一人一碗。”旁边几名差役一手拿着铁尺一边大声喊道。

那些那灾民们一脸敬畏的看着几名差役,老实的排起了队伍。看到队伍排好了,差役们这才从那驴车上搬下来了半人高的木桶。

两名放粥的差役拿起水瓢在木桶中搅了几下,然后舀起一碗稠粥。对面那流民连忙用一个缺了口的破碗接住,紧接着下一位灾民上前。

一碗碗稠粥被盛出来,越来越多的流民分到了稠粥,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放粥之后,所有的灾民都领到了一碗稠粥。

只是仅仅只是一碗稠粥,也只能让这些灾民饿不死罢了。分派完了稠粥之后,那些差役们并没有离开而是在营地中大声宣讲起来。

“尔等遭受旱灾,千辛万苦来到淇县,县老爷怜尔等小民辛苦,特意放粥五天,但是淇县本是小县,灾民却有数万,仅仅一县之地无力供养,尔等吃完这粥,自行前往其他县城去吧,五天后不再放粥。”

“不再放粥?这要让我们怎么活啊!”

“从这里到最近的县城都要走两三天时间,这么远的路,我们怎么走?”

“我儿子才四岁,大人行行好,让我们留下吧?”

差役们刚说完,灾民中瞬间就炸开了锅。本来一碗稠粥虽然能填饱肚子,但是喝下去的都是水,用不了多久就会饿。躺在草棚里休息还好,这要是赶路根本就顶不住。

“嚷什么,嚷什么?”那些差役立刻抽出铁尺,大声喊道。周围的灾民们看到那些差役下意识的就感到害怕,虽然这些差役不是官员,但是百姓对他们却是畏之如虎。

“大老爷好心放粥给你们吃,你们还想赖在这不走?”

“没东西吃?你们之前怎么从郁州跑到这来的?”

“三天时间,三天一过,不再放粥!”

交代完了之后,差役们这才收拾好东西返回城中。

......

就在城外放粥的时候,陆凡来到淇县的常平仓中。这常平仓乃是齐太祖设立的,齐太祖三年,命州县皆于四乡各置常平仓,出官钞籴粮贮之以备赈济,荒年借贷于民,秋成偿还,遂为一代定制。

什么意思呢?就是丰年的时候,粮价下跌,官府高于市价的钱收购粮食,储藏起来,避免谷贱伤农,荒年的时候再以低于市价的将粮食卖与百姓,或者借与百姓,然后等到粮食丰收之后再如数偿还。

这样的做法是为了平抑粮价,避免粮食价格过低或者过高。同时常平仓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为了赈灾所用。这常平仓的制度自然是好的,但是这制度在王朝鼎盛的时候自然可以施行,但是到了现在,那常平仓早就成了摆设。

陆凡看着眼前破败的仓库,仓库里面空空如也,一粒粮食都没有,负责看守常平仓的人也是一个白首老翁。显然这里已经废弃了许多年了。

陆凡转身离开常平仓,来到了城中另外几个官仓,可是这些官仓同样是没有多少粮食,显然官仓已经靠不住了。既然官仓中没有粮食,陆凡身形一闪,来到了城中那些豪门大户的家中。

这淇县中的最有名的就是李家,陆凡来到这李家,就在他准备去寻找粮仓的时候,突然听到客厅中传来一阵欢笑声,陆凡眉头微皱,然后来到房外。

“林兄,现在外面粮食价格已经涨到斗米千钱了,价格比之前已经翻了三倍,咱们这次要发上一笔了。”

“张兄,要发财也是你张家发财,谁不知道这城中最大的粮商就是你张家。”另一人开口说道。

“哈哈,一起发财一起发财。”

“要我说这旱灾来的真是时候,这一次天灾过了,咱们这些人的家业至少也要犯上几倍才行。”

“这是自然,对了明天让管家去城外看看,挑一些男童和女童回家。”

“对,对,对,这次好几万人呢,一定要捡俊俏的挑,回来后认真调教几年。”

“对了,诸位,咱们还是收敛点,给那县令一些面子,多少捐一些粮食。”

“对,等到赚钱了也分给他一份。”

“这是自然,我已经让管家将我家灶房中的粮食全都挑出去给了县太爷,一粒不剩!”

“哈哈哈,张兄啊,你家灶房有几斤粮食?”

“不少了!当时县太爷可是看着呢。灶房中可是一粒没留下装了整整一大车呢。”说着众人又是一番哄笑。

“张兄这是毁家纾难,果然是吾辈楷模。”

“那里那里,不过是拾人牙慧。”

众人哄笑道。

------------

第二百二十四章 病(补昨天)

听着那大厅中的欢笑声,陆凡脸色愈发难看,虽然以前他也知道这些人借助灾荒之年巧取豪夺的事情,但是当时看到的只是冰冷的文字,直到现在看到城外那群灾民的样子之后,他清楚的认识到,这是在赤裸裸的吃人。

势要之家,高门世族,就是用这种方式,一点点将那百姓田产土地变成自己的,甚至就连那些百姓最后也变成了他们的奴仆,世世代代为他们劳作。

首节 上一节 94/2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