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村民就摇头叹息说:“走吧,我们还是去借钱吧,去宜春小区买个楼吧!”
第1465章 三断一坑
苏县就是用这种等于下三滥的做法,无所不用其极,用行政手段,威逼手段,引诱手段,强制手段,人为干预农村城市化进程,强迫农民住进楼房,这就叫典型的拔苗助长!三断一坑也是够绝的!同时呢,又用法治手段,在各个道路上严防死守,坚决不允许出现群体性上访事件,坚决杜绝群众上访。严厉打击上访人员。通过一系列的高压手段,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苏县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方面,工作确实是走在了全国前面。
当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农民一户户的搬进来,很多原始村落开始拆除,进行还耕还林。这种政绩,不可否认,是耀眼的,光芒四射的!
很快,农村楼房购买率就上升到了百分之八十,这个比例已经很惊人了。
这个政绩,足矣傲视全国了。
苏县方面,在农村城市化进程开展的如火如荼之时,召开了一次县委常委会,专门讨论和研究苏县经验,解决苏县经验在推进当中,遇到了一些个现实问题。会议由县委书记牛学斌主持召开。
会议首先由县长左风臣介绍了当前情况,他说:“同志们,我向大家介绍情况,目前,我们苏县推行的农村城市化进程,总体来说,进展的很顺利,各个乡镇都推行的很好,多数乡镇,已经达到了楼房购买率百分之八十以上,我们的苏县模式,已经是初步见到了成效!但是呢,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工作的复杂性和严重性!要把困难估计的足。越是剩下的,越是最难啃的骨头,越是到了最后,越是攻坚战最难克服的时候。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直面问题。当前,主要问题是,资金短缺。最后剩下的农户,之所以没有去制定的区域购买楼房,主要原因,他们家庭条件贫穷,确实是因为没有钱,剩余的这些个农户,百分之八十的是没有钱,生活困难!有的还是属于五保户!本身就需要国家照顾,我们制定的原则是,真是属于特别困难户的,其所住的楼房,先由我们乡镇财政垫付。这是一笔巨大的支出。我们县财政也拿出来资金,奖励优先去购买小区楼房的农户,这也是一笔巨大的支出。还有就是,最后,为了让最后的农户搬进楼房,我们协商银行,给予这些个农户贷款,帮助他们搬进楼房,我们政府再拿出来一部分资金,帮助他们,这样的话,我们这个工程。就能顺利完工了,也有利于我们苏县经验的向外推广。”
县委书记牛学斌继续说:“刚才风臣县长主要是讲到了,我们县财政的支出,仅仅是有支出,而没有收入,这是不可以的!我们县做这么大的工程,要想做成全国典型,这是需要花钱的,资金问题,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做这么大的一个工程,我们还没有向农户收取一分钱,关于那个乡镇建设配套费,这个我们也是收支平衡。只要是农户购买小区楼房,我们是不向农户征收乡镇建设配套费的。这项款项,等于是没有收。但是呢,做这么大的工程,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越是到最后,越是要攻坚克难了。今天上午,我还听取了财政局的汇报,他们也讲到了资金困难,已经不堪承受了!所以,我们今天这个常委会,就专门议议,如何解决这个资金短缺问题,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吗。”
县委副书记夏秋耕,这是一个好同志,他从一开始,就反对苏县大搞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这对农民来说,不是好事,但是,他一人是孤掌难鸣。这个时候,工作遇到了难处,资金成了大问题,他就表态说:“同志们,从一开始,我就反对这个做法,我认为,这是不合时宜,是违背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的,这就是典型的拔苗助长!现在,你们还是一意孤行,我认为,最后,是容易出问题的。”
另一位县委常委副县长童志,立时就反对夏秋耕,这位童志同志讲到:“我不能同意夏书记的意见,我认为,这个农村城市化,我们苏县推行的很好,走在了全国的前面,我们苏县,一定能够走向胜利的,走向全国,我们将会创造一个奇迹,让全国上下都感到惊叹。我感觉,我们苏县经验,一定会成为全国先进典型,届时,会有数不清的县级兄弟,来我们这里参观学习考察观摩。关于资金问题,我们也有一个非常好的靓点,那就是农村人口搬离到了小区楼房,那么,原来的农村宅基地,就可以进行还耕还林,腾出来的宅基地,我们可以卖给农户,或者是租用给农民们继续耕种,我们可以收取一部分的租赁费的,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可以用于补偿到农村五保户家庭购买楼房上。”
县委书记牛学斌,非常赞同童志的意见,他说:“我们这么做,必然会腾出来很多的宅基地,开发出来很多闲置土地,还耕还林,这是必然的,把闲置土地利用起来,承包给农户,收取一部分承包费,这是很好的做法,值得我们向外推广,也值得大家学习,再说了,我们这个还耕还林,是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相切合的,我们一再提出,要保证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不动摇,要保证这个亩数,其实是很难的,我们苏县,就不但不会土地耕地亩数减少,反而是大批量的增多,这是为国家保障土地供给,是立了功的。这就是我们做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靓点之一。”
夏秋耕说:“可是,目前遇到的资金缺口是巨大的,仅仅靠那一点的还耕还林收取的承包费,是杯水车薪啊!何况,现在,农户购买楼房,已经把家里的积蓄给掏空了,你再让农民去缴纳土地的承包费,他们拿的出来吗!他们会承保你们的土地吗?还有就是,那原来都是宅基地啊,都是砖瓦遍地,把原来的村子驻地变成耕地,这是需要很多前期资金投入的,没有第一笔的资金注入,这些土地是很难变成耕地的,要平整,要清运垃圾,要上化肥,要规划,这都是钱。这笔钱谁出啊?”
第1466章 不堪重负
童志说:“当然是谁承包,谁就平整土地,谁出钱。”
夏秋耕反驳道:“农户把所有积蓄都购买楼房了,他们有钱吗?”
牛学斌清了下嗓子,打圆场说:“秋耕同志担心的也不无道理,我也是这么担心的,恐怕农户还一时拿不出来承包土地的钱。返耕还林也需要前期的资金投入,这是实际问题,我们需要面对。所以才请大家议议嘛!”
大家一时陷入沉默。
这个资金缺口,是个大问题,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何况是这么多钱,需要上亿。
最后县长建议说:“筹措资金,目前只能有两个途径,第一个途径,那就是银行贷款。第二个途径,那就是加大税收,增加财政收入款项。向农民征收农村城市化配套款。”
牛学斌听后点头说:“风臣同志的建议很好,眼下,我们还达不到一定要从银行贷款的地步,暂且不向银行申请贷款。我们就对全县农户征收农村城市化配套款,以保证我们苏县经验能够成功。”
副书记夏秋耕反驳说:“我不能赞同风臣同志的意见,现在农民负担已经够严重了,我们又强制他们上楼,这一次又收取税费,基本上都等于是乱摊派了,我们不能同意。农民是住上楼房了,可是,他们依然过不上好日子,他们没有钱,有的还是借钱住楼,他们已经是不堪重负了。”
牛学斌说:“秋耕同志,你可以保留你的意见,但是呢,你也要识大局顾大体,眼下,我们也是没有其他办法能够筹措到资金,银行贷款,也不是可行的办法,我也清楚百姓困难,但是我们政府也难啊!我们和百姓一起咬牙坚持,只要走过去这个攻坚阶段,胜利最终是会属于我们的,我们要有信心。”
然后,牛学斌提议举手表决,结果呢,常委会上,还是通过了决议,向全县农户征收农村城市化配套费。每户是五千元。
牛学斌最后总结发言,他给苏县这个模式给定了调子,叫苏县经验,他说:“我这个工程,一旦做成,将会是本世纪华夏之最大政绩,将会领先全国,傲视群雄。”
随即呢,一场轰轰烈烈的苏县经验,在苏县开展起来。
苏县第一期的工作顺利结束,一共是清除农村400个自然村落,节省土地达到了5000亩。农户楼房入住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八十多。预计到明年,全县彻底全面消除村落化,农村小区楼房覆盖率百分之百。
苏县经验已经是初具规模,效果显现,整个典型的外貌已经形成,就差大张旗鼓的对外宣传了。宣传可是个大事,一旦成功了,有可能苏县就被列为全国先进典型,堪称旷世之作。
渔阳市市委书记吴尚印,专程是赶到了省城,为苏县经验推广宣传,见到了省委书记周希良。
周希良听取了吴尚印的汇报,也看过了苏县经验的宣传材料,他点点头说:“很好,尤其是返耕还林,节省出土地上万亩,很好啊。走在了全国县市的前列。尤其是今天,全国土地红线频频被动摇,土地供给紧缺啊,又要发展工业,又要发展城市化,大搞房地产,没有充足的土地供应,一切都是无从谈起,在中央要紧紧守住18亿万亩耕地的决心面前,我们苏县走出来了一条新路,就这一个亮点,就可以引起全国震动啊!”
吴尚印点头说:“是啊,周书记,苏县确实是做出了成绩,我去苏县很多次,确实是楼房遍布农村,消除了原来的农村原始居住模式,很有划时代的意义啊!而且这个节省土地上万亩,确实是中央迫切关注的,正好是顺应了时代发展。闯出来了一条新路。”
周希良点头。
吴尚印建言说:“是不是组织省宣传部门,对苏县经验,进行全方位全覆盖的大面积宣传啊!广造声势,把苏县经验喊出去。引起轰动。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一旦苏县经验被树为典型,这个可是旷世奇功,大功一件,一定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政绩中的政绩!一定会傲视全国的。”
周希良点头说:“宣传是可以的,我也知道,这绝对是个政绩。但是呢,一旦树立为典型,那就要慎重了,必定会引起全国注意,全国各大新闻媒体记者,就会蜂拥而至的,这个局面一旦形成,其后果是严重的。”他毕竟是封疆大吏,头脑还是很冷静!他想想说:“唐诚现在没有在家,他去学习了,也不知道他会对此事有何看法。我看这样吧,先发个内参吧,看看反应再说。”
周希良这么决定了,吴尚印就没有表示反对,也不敢擅自就扩大宣传范围。
很快,内参消息,就发了一篇文章,讲到了苏县经验,辖区之内基本消除了原始的农村原始村落化,建成了城市小区楼房化。节省出来土地上万亩。有效的保障了全县工业用地供给,捍卫了国家制定的耕地红线亩数。
唐诚正在帝都党校学习班学习呢,同班的一个同学,进来之后,坐到了唐诚的面前,他拿出来一本内参杂志,高兴的对唐诚说:“唐诚同学,好消息啊,你的甘南省,这一下又要露脸了,这次还是露个大脸,你们辖区里有个苏县,这下厉害了,率先走出来一条苏县经验,节省土地上万亩,全面消除农村模式化,集体过上城市居民生活,这是恒古没有的大变革啊!是大手笔,大动作!果然是高手啊!老唐,强将手下无弱兵啊!”
“是吗!”唐诚一听,颇感惊讶,他立即接过来内参,仔细一看,唐诚的心情十分复杂,果然是个大手笔!尤其是节省土地上万亩,在今天全国上下都在捍卫耕地红线的时候,苏县能够出来一个节省土地上万亩,这是极其容易引起上层注意的!
第1467章 亲自调研
但是,就因为是大手笔,大动作,为了吸引人眼球,越是有造假的可能。
一般来说,博物院藏的东西,最容易被造假。工程越大,这个里面,就有造假的嫌疑,工作到底做的扎实不扎实,有没有浮夸的嫌疑!有没有违规的嫌疑?
唐诚离开了三个月,怎么就冒出来了一个苏县经验!
当然了,吴尚印是周书记亲自提名提拔的,是铁杆周粉,他和他的苏县,早就偷偷做了。或者是,还在吴尚印没有到渔阳市任职之前,苏县就有这个想法了,只是那时候是小打小闹,得到了吴书记的认可之后,是大张旗鼓的搞起来了。
唐诚就离开了教室。找一个僻静地方,给周希良打过去电话,询问这个苏县经验,到底是怎么回事?
周希良就把情况告诉了唐诚,苏县经验是一个靓点工程,甘南省下一步,要先在全省推广苏县经验,然后,再走向全国。
唐诚一听,心情凝重,唐诚说:“这样吧,周书记,既然是苏县经验,将来还要被推选为典型,一定要慎重,一旦被树立典型,将来如果再发现了问题,再想把典型撤下来,可就丢人了!我们甘南丢不起这个人啊!”
周希良说:“你是什么态度啊?我们甘南省,能够有一个这么好的政绩推向全国,不容易啊!这是你我治甘数载的成绩啊!我需要它,你唐诚也需要它啊!我们做为一方大吏,总要给自己一个交代,给国家一个交代啊!”
唐诚思考了下,说:“这样吧,我的意见,我们成立一个调查组,亲自赶往苏县去调研,如果说,在调研组调研苏县经验问题上,没有发现问题,一切都真实可考,我们可以把苏县经验推向全国,大力宣传它。但是呢,如果我们调查组在苏县发现出来了问题,我们就要直面问题,在苏县经验上,就采取关起门来处理的做法,暂不对外宣布。这样做,就更稳妥一些。俗话说的好,不要破裤子先伸腿,容易扯烂了。”
唐诚讲的很有道理,周希良听后,勉强同意唐诚的建议。先派调查组赶赴苏县进行调查,而后,根据调查组意见,再决定是否推向全国。
周希良说:“唐诚同志,你还在京城学习,这个往苏县派调查组的事情,就由我做主吧。我来指定调查组长人选,好不好啊?”
唐诚点头说:“你是班长,区区一个调查组长,你当然有权决定,不用和我商量。”
周希良淡然笑了。
不料一天后,党校进修班提前结业,唐诚照了合影之后,并没有直接返回甘南省城,而是绕道,直接去了渔阳市,让秘书高原前去接机,同时保密行程安排。唐诚也没有给省里打招呼,也没有给渔阳市打招呼,直接下去了苏县调研。
甘南省方面还以为唐诚在京城学习呢,渔阳市方面更是不知道,唐诚悄悄的已经进入到了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