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人对视一眼,面面相觑,起初还没反应过来,猜到定是刚才两人的对话让李少安误会了,随即放声一笑。
老者冲李少安微笑道:“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一定非得是学校里面的才能称为老师。”
李少安点头道:“老先生说的是,是在下愚钝了。”
老者打量着李少安和孙丽萍,问道:“听你刚刚说了个也字,难不成你们二位是学校老师?”
李少安忙摆手道:“我不是老师,我身边这位女士才是,她是四中的校长。”
孙丽萍想要阻止都来不及,没想到李少安大大咧咧就将自己的身份给讲了出去,当下只能硬着头皮介绍自己,“老先生你好,我是四中的副校长孙丽萍,今天我组织学校老师来桃花洲游玩,不想却遇到险情。”
“嗯,刚才老师们的表现我都已经看到了,孙校长更是不顾个人安危,放弃逃走的机会来提醒游客,如此行为实乃大义之举,能有像孙校长这样的教育工作者,实在是教育事业之幸事。”那老者说话,不卑不亢,从容有度,大有领导风范。
“老先生过誉了,其实真正功不可没的还是我这位朋友李少安。”
“噢,原来你叫李少安?”老者甚是满意的笑了,他的方法更为委婉,却不着痕迹地问出了两人的姓名。
李少安点头道:“是的,我叫李少安,铁山湾人,在家种地。”
老者不禁砸了砸嘴,觉得好奇,他眼光毒辣,看人一向不会看错,看这李少安气质不凡,儒雅偏偏,实在不像是一个种地的农民。
“少安,你上过学没?”老者问道。
李少安答道:“华夏农业大学,大四在读,今年夏天毕业,目前在家中种地属于校外实践。”
老者眉毛一挑,华夏农业大学可是全国闻名的大学,看来自己看人的眼光确实不会错,这李少安真是个难得的人才,尤其是关键时刻表现出来坚决果断,这就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气质。
“那有没有想过毕业之后呢?有没有想过去更大的城市发展?”老者眼神里充满了对李少安的喜爱。
李少安坚定的摇头道:“毕业之后我会回到铁山湾。”
老者不解道:“像你这样的人才,走到哪里都是抢着要的,为什么要继续回到农村呢?”
“我们农村有一句话叫做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铁山湾是我的家乡,我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让铁山湾成为全县全市,甚至是全省最富裕的村子。”
说起这些宏伟的志向,李少安也不太好意思,摸着后脑勺,脸红不已,“虽然现在问题还很多,道路很曲折,但我相信总有一天能够做到。”
老者忍不住为李少安鼓起掌来,嘴里不住夸赞,自古英雄出少年。
“少甫,这都是人才啊!”
“老师说的没错,少安同志和丽萍同志都是难得人才。”
老者颇为惋惜,喜爱无比地拉着李少安的手,叹气道:“可惜啊可惜,你的理想是回到家乡,若不然老朽我真想邀请你去东阳。”
东阳?那不就是东粤的省会吗?李少安心说原来这老先生是东阳人。
水位还在继续上涨,又等了一会儿,河岸已经有消防员赶到,弄了一条冲锋舟过来救人,把困在岩石上的四人全部救下。
上岸以后,那老者给李少安留了一个地址,便和那中年人一起离开,还特地嘱咐以后要是去到东粤,要李少安一定去这个地址找他。
正文 第167章 小卖部构想
自打李少安从刘玉兰那里拉回来一车化肥之后,加上口头上这么一宣传,告诉村民们要买化肥不用再费时费力地跑到县城,只需来李家就能买,果真有许多村民一改往日进县城买化肥的方法,都来到李家扛化肥。
一个四十来岁的农村妇女站在李家堂屋,现在这里已经被用来堆放化肥,谭红霞脸上带着热情的笑意,正在接待这个女人。
这妇女体型富态,一身碎花格子衫,用料也都是棉布,看得出来家里条件还算不错。
“谭妹子,还是你家少安脑瓜子灵活,能想到搞这么个化肥代销点,既赚了钱又方便了大家。”
“哪里哪里,廖婶子言重了,我家这小本生意,全靠乡亲们的捧场。”
谭红霞口中这位廖婶子叫做廖香花,是村民孔建军的媳妇,这孔建军在铁山湾中也是一个种田大户,虽不及王长贵种地厉害,但每年也都勤勤恳恳经营着手里的十几亩地,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听说李少安的化肥销售点搞得有声有色,廖香花便想要过来看看,顺便给家里买上几袋化肥。
“谭妹子,你家现在除了化肥,还有没有卖些别的什么?”廖香花突然问了一句。
“这个还真没有,目前就卖化肥。”谭红霞有些尴尬,“廖婶子想要买些什么,下次我叫少安去城里进货的时候给你带来。”
廖香花笑了笑,“也没什么,就是些牙膏肥皂之类的生活用品,这些东西没多大物件也值不了几个钱,每次都要跑到镇上的供销社去买,实在麻烦得紧。”
谭红霞爽快答应道:“这个好说,等会儿少安从田里回来,我就跟他说说。”
“诶,那就多谢谭妹子了。”
“举手之劳,乡里乡亲的,说这些干嘛。”
付完钱,谭红霞帮忙把化肥扛上板车,廖香花拉着化肥回家去了。
刚送走廖香花,李少安、李少国还有沈春兰从田里回来,正好到了要吃午饭的时候,只不过谭红霞一个上午都在忙着卖化肥,实在没来得及做饭,只好把昨天晚上剩下的隔夜饭拿来做了一锅酸豆角炒饭。
看上去是素了点,不过配上农家自制的剁辣椒下饭,还是别有滋味的。
吃饭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说到了卖化肥的事情,谭红霞面带喜色,从房间的抽屉里取来一个小本本,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一笔卖出去的化肥,哪家什么时候买了多少,全部都记着。
“少安,真是没想到,来咱们家买化肥的人还挺多的。”
“二十八块,这么多!”
看到本子上做的小结,昨天一天卖出去了二十八块钱的化肥,李少安也觉得挺意外的,当时从刘玉兰那里拿回来化肥的时候只是想说能卖就卖点,没想到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谭红霞笑道:“这几天来咱们家买化肥的村民个个都夸你,说你搞这个化肥销售点方便了大家。刚才廖婶子过来买化肥,也是对你赞不绝口,我听了心里头也跟着高兴。”
李少安开心道:“能够让村民们省时省力,也算是做了件好事。到咱们家来买化肥,价格和城里一样,关键还不用一路奔波,换了谁都更愿意来。”
“嫂子,照这个速度那些化肥还能卖多久?”李少安又问道。
“差不多还能再卖个两天。”
李少安扒了一口饭到嘴里,“那我过两天再跑趟县城去进货。”
谭红霞提醒道:“少安,这施肥都是一阵一阵的,过了这阵需求量肯定会下降,你可别拉回来太多。”
这一点倒是提醒了李少安,确实如大嫂所言,施肥这种事情都是按农时来的,虽说从刘玉兰那里拿货不要钱,可是真拿得太多又卖不出去,还是不太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