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不管成与不成,有没有什么收获,他都可以带人回梁山,终结任务了。
唔,就是不知道豹子头林冲见到张贞娘之后会有什么反应。
带着些许奇怪的想法,李二凤换了一身富贵装束,暂且离开张贞娘她们,朝着御香楼那边走去。
白天的樊楼虽然不如夜晚那边金碧辉煌,不过热闹却没减几分。
这样的销金窟,可不会放弃白天专做晚上生意。
毕竟白天有白天的玩法,晚上有晚上的玩法嘛。
投壶射箭,赌马猜花,摇骰推牌,喝酒唱曲……
高雅的,低俗的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要说会玩,还得是这些人呐。
李二凤穿廊桥,走厢房,一路上喝呼之声不绝于耳。
他不由得感叹高级雅间里面的隔音效果,昨天晚上只能听见风声雨声,是有些构思巧妙~
转转悠悠来到了御香楼这边,热闹不减分毫,但是却看见一些粗妇。正在布置着一处独栋小阁楼。
询了个人,得知那栋阁楼便是花魁李师师所在。
现在各种装点,恐怕又是什么新奇宴会吧?
对于这里的常客来说,保持新鲜感还是挺重要的,在这一方面时常举办各种不同主题晚会的李师师,做的就相当不错。
李二凤问了问能不能见上一面李师师,不过他这样的要求,老妈子可听多了。
即便见着拿出拳头大小的金锭,狂咽着口水,也愣是忍住了诱惑,没有同意。
李二凤笑笑,也没有强求。
顺便金子变银子,而且也就只有指头大小,顺便塞在了缝隙中,笑问道:“见不得李师师,指一条通向赵佶王爷的路总可以吧?”
“这,王爷千金之躯,若有了个闪失……”
“樊楼之中谁敢动粗?”李二凤作势又要将那银子扣走,“实在为难,我去寻他人问问也一样。”
老妈子慌得连忙按住嗔道:“公子爷急个什么,奴家不正在想吗?”
说着她脸色羞红,看着李二凤俊朗撞健的身材也有些咽了咽口水:“离着不远处,门口有两个站岗的便是。”
顺便一指,人却是越靠越近。
李二凤不着痕迹的避开,让扑了个空的老妈在一阵幽怨。
光许你占我便宜,怎么就不准我占你便宜!
这些男人就这德行!
笑着又给她塞了一小锭银子,顿时这风韵犹存的老妈子,眉开眼笑,转身就走。
就跟李二凤说的一样,现在樊楼背景雄厚,可不担心有人敢在这里闹事。
不仅明面上有着大家心知肚明却不说出来的皇室背景,暗地里也是有着许多武林高手驻场。
当然这些在李二凤眼中,看过即忘,不怎么受他重视。
神态自然地来到两个英武侍卫站守的门前,李二凤先开口说道:“我乃王爷旧友,还不去通报一声。”
“???”
两个侍卫为其气度所慑,只见面前这人气度雍容华贵,不似凡人,倒也不敢怠慢。
一人留下告罪,一人只得进屋询问。
此时赵佶挥毫泼墨,正写着一卷美人词,想着今天晚上好出出风头,搏一搏李师师欢心。
却不想被开门声扰了兴致,顿时气韵全无,搁下狼毫,怒目而视。
“什么事!”
“王……老爷,外面有一神俊青年,说是您旧友来访,特来通报。”
赵佶眉头一皱。
自己为了避免被靖国宗那小子猜忌,都成天往这里跑了,政治资源几乎都没有,哪有什么旧友往自己这里凑。
第419章 王爷,可登大宝否
尽管有些疑神疑鬼,但最终李二凤还是被放了进来。
其实就算他们不同意,李二凤也是进得来,无非是先礼后兵,省得大家面子不好看。
都是文明人嘛。
赵佶想的可能是哪个年轻人想要一步登天,特地来走自己的门路。
虽然自己一闲散王也没什么可说道的,但终究是个王爷,被人推崇倒也不意外。
此地又是樊楼,谅也不会出现什么事故。
反而见到李二凤进来的第一眼,赵佶就知道这年轻人是说谎了。
他不仅不是自己的旧友,甚至还不是来求自己帮忙的。
因为如此英俊神武的年轻人,他若是见过,必定不会忘记。
而若是来找自己帮忙找门路的后辈,也不会昂首挺胸,萧洒写意。
“看样子你不是大宋的人,莫非是大理来的哪个世子?”
赵佶也曾听闻,大理国那边有一个世子,长得俊俏秀气,不知是否就是那人。
李二凤自来熟一般挥了挥手摒退下人,那种不容拒绝的气势,让那些歌姬以及两个侍卫下意识的听从退了下去。
这自然是带了一丝迷魂大法的效果,但同样也有李二凤久居皇位的缘故。
举手投足之间的贵气,让本来有些散漫的赵佶,瞬间浑身一凛。
如此做派神态,他只在当今圣上身上见到过。
只是相比起来,未老先衰的圣上更显得沉闷;眼前这人却是意气风发,犹如朝阳般升起。
下人离开之后,房间之中只剩两人所在。
赵佶也没空思考自己的安全问题,因为对方开口就是一句。
“王爷,可登大宝乎?”
此话吓得赵佶差点就夺门而逃。
要不是现在周边没什么人,你这就是要把我给坑死呀!
赵佶满脸严肃正经:“休得胡言乱语!当今圣上,明辨是非,勤勉有加,本王甚是钦佩。”
李二凤先声夺人,最后反倒沉了一下:“莫紧张,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王爷若知我之身份,必然又是另外一番想法。”
“你到底是谁?!”
“大宋之南,南之又南,有一大国名为大明,王爷知否?”
“你是大明朝的人?”赵佶惊奇的看着李二凤。
他这样的逍遥王爷不见得能跑到多远去,对于大明这些国家也就是书上知道,鲜少有人来往。
李二凤摇头。
“我又是大明之北,万里疆域处,一统北境,二分天下的唐国之主,李二凤。”
“诸侯王!”赵佶略有些怀疑起来,觉得对方应该是在吹牛皮。
虽然都是年纪轻轻,但人家靖国宗,那可是走的宗室道路,算是继承的皇帝。
而听李二凤这样的,貌似是从无到有建立的帝国,难度根本不一样啊。
对此李二凤倒也不意外,熟练地拿出通关文牒和皇室玉玺,大方的给赵佶看看表明自己身份。
一番分辨之后,赵佶这才相信,对方竟然真是一个诸侯王,而且还是实力极为强劲的那种。
但是来找他的话……
“若是吟诗作对,泼墨挥毫,本王自当欢迎,其他的切莫再说。”
李二凤倒是有心对其使用迷魂大法。
可是想一想迷魂大法源自九阴真经,这一功法又是来自于朝廷的黄裳。
按照这个世界的强者寿数长绵,指不定这也是一位宗师般的人物,被皇家供奉起来。
催眠一位王爷,极有可能被其发现,所以李二凤还是做罢,没有直接搞这种事情。
反而是让他神色清明的去做,更不容易被察觉出来。
于是李二凤便微笑着说道:“王爷何必担心,我唐国与大宋相隔路远,只能远交,哪有什么祸事?
我想着大宋如此富庶,自当与唐国交好,双方通商互利,岂不是两欢?
然则本国主远道而来,游历大宋四方,所见到的便是匪盗横行,民不聊生,官僚富硕流油,欺压成性。
如此情况可不是我唐国想要谋求发展的国家。
但就此放弃,也显得尤为可惜。
思来想去,只有去除顽疾,才可继续合作,共惠共赢。”
李二凤自顾自的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润了润嗓子,见到赵佶已经不自觉的在认真倾听,便又微挑眉毛:“王爷认为如今顽疾在何?”
赵佶其实是个聪明人,不然的话他的诗词歌赋以及书法等等,也达不到一定的高度。
只能说他在当皇帝这方面,等级不怎么高而已,加点加偏了嘛。
从李二凤开始问他的话,再联想到李二凤的身份,他就已经隐隐猜出了想要说什么了。
一时之间口干舌燥,竟不知觉的有些遐想起来。
可那种话他却不敢直说,即便没有其他人听到也是一样。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要知道大宋想要杀人,那可不一定要动刀子。
指不定明天你家狗子就长角了呢~
所以他很谨慎,再三咽了咽口水还是摇摇头。
“本王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嗯,话虽然这么说,他却没有找人将李二凤轰走。
有戏。
李二凤似笑非笑,可没有赵佶的那些顾虑,很是直白的说道:“我看这大宋的顽疾在于靖国宗!”
“你,你莫要胡言!”赵佶嘴上为自家皇帝鸣不平,可神色却显得有些期待和认同。
因为若是没有靖国宗横空出世,他就有可能成为真正的皇帝!
李二凤说道:“大宋如今的皇帝确实勤勉有加,不过有什么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