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凌安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被冒犯的神情。
他认真地消化了韦斯特的这番话,
韦斯特说的这些,他不是很能理解,或者说,他所处的时代,不允许他理解这样的事,他只能用自己的方式来看待。你只要想想,如果科比在总决赛上被同一个人一次次地击败,你觉得这个人会被允许出现在他的球衣退役仪式上吗?还要听对方说“我爱你”,你猜科比会在几秒内肘击他的脖子?
但韦斯特代表的是一个很久远的时代,那个年代,NBA谈不上商业化,球员薪水微薄,他们没有当下这么多的场外干扰,也许正是那种环境让他们之间形成了纯粹的竞争氛围。
可现在不行。
徐凌走了过去,在韦斯特旁边的地板上坐了下来,篮球放在身边。
这个举动让韦斯特有些意外,他预想到对方会激烈反驳,却没预想到这种平和的、似乎要和自己促膝长谈的姿态。
“杰里,”徐凌的声音同样平静,“谢谢你告诉我这个故事。”
“但我想,也许我和你的理解不一样。”
“你认为他赢得了爱你的权力。我认为”徐凌仔细斟酌了一下用词,“.他只是在履行胜利者的义务。”
“义务?”韦斯特皱起眉头。
“胜利者拥有定义一切的权力,杰里。他可以定义伟大,定义传奇,也可以定义尊重和爱。”徐凌的目光清澈而冷静,“拉塞尔对你说那句话,是因为在那个时刻,那是符合他‘胜利者’身份的最完美结局。那是他为自己,也是为你,为你们那段漫长的竞争故事,画上的句号。一个充满‘体育精神’的、被传颂的句号。”
“但这改变不了核心的事实。他完全战胜了你。那句话是锦上添花,是王冠上最璀璨的宝石,但它首先是建立在赢的基础上的。”徐凌的语气没有丝毫冒犯,只是在陈述一个在他看来再简单不过的事实,“如果输的人是他,如果拥有十一座奖杯的人是你,杰里,你会去拥抱他,对他说你爱他吗?也许也会。但那时,拥有那份‘权力’和‘义务’的人,就是你了。”
韦斯特愣住了。他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拉塞尔的那句话。那句被他珍藏一生、视为最高荣誉的话,在徐凌的解读下,竟然变成了一种.胜利者的叙事工具?
“我不是说拉塞尔的感情是假的,”徐凌好像看穿了他的心思,“我相信他是真诚的。但这份真诚之所以能被如此完美地表达,被世人铭记,正是因为他赢了。作为终极的赢家,才有资格慷慨地展示他的友爱。”
徐凌抓住地上的球,用手指轻轻地转动。
“我不想在未来某一天,某个击败我的人,来给予我他的‘爱’,来为我的故事画上句号。我不想把我的价值,寄托在对手的友谊之上。”
徐凌抬起头,看向韦斯特,眼神里没有挑衅。
“尊重不是求来的,杰里,也不是靠风度换来的。尊重是打出来的。拉塞尔尊重你,不是因为你的风度,而是因为你一次次把他逼到极限,因为他知道击败你需要付出什么。那份尊重,在你们每一次交手、每一次从他手里夺走胜利希望时,就已经存在了。最后那句话,只是确认。”
“我现在做的,也是一样。”徐凌继续说道,“我不需要勒布朗·詹姆斯将来某一天来‘爱’我。我需要他现在就知道,击败我需要付出代价,需要他拼尽一切,需要他即使赢了也必须脱层皮。我需要他想到孟菲斯,想到我,就觉得这是一场必须严阵以待的战争,而不是一场可以优雅赢得胜利、然后握手言和的游戏。”
“当他,当所有人,都不得不以百分之百的能量来对付我时,”徐凌轻声说,“那才是真正的尊重。至于他们爱不爱我,原不原谅我.那不重要。那是胜利者才需要考虑的余兴节目。”
韦斯特彻底沉默了。他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
徐凌的话像一把钥匙,插入了他心中那把尘封已久的锁,轻轻地转动,打开了一个他从未窥视过的角度。
他一直以为,拉塞尔的爱是超越胜负的。但现在他忽然想到,如果当年一次次输的人是拉塞尔的话,拉塞尔还会那样拥抱他吗?也许会,但那感觉还会一样吗?那份“爱”里,是否真的包含了胜利者才能拥有的从容和俯视?
他一生都在追求胜利,也追求着胜利之后的认可与尊重。他以为这两者是并行的。但徐凌却冷酷地指出:后者只是前者的衍生品,是胜利者的特权。真正的尊重,藏在每一次让对手感到痛苦和艰难的对抗之中,而不是赛后的拥抱里。
徐凌不是在拒绝尊重,他是在用一种更极端、更本质的方式去索取它——他要把自己变成对手的噩梦,从而成为他们必须全力以赴的理由。
这种想法让韦斯特感到一种寒意,但也有一种无法名状的、被说服的感觉。因为他无法反驳。他内心深处知道,当年他之所以能“赢得”拉塞尔的尊重,正是因为他从未让凯尔特人轻松过关,他是那个在60年代一次次把匕首刺向凯尔特人王朝心脏的人。
过了许久,韦斯特缓缓地站了起来,没有再看徐凌,也没有再说什么。
他走向门口,脚步似乎没有来时那么沉重了。
在他即将推门而出的时候,身后传来了篮球撞击地板的声音。
“砰!”
“唰!”
篮球清脆的唰网声紧随其后。
韦斯特没有回头,但他知道,那个年轻人已经回到了他的世界。
但是,他的世界在哪里?
这是另一个问题。
第108章 主的烦恼与降临
就在NBA群星即将启程前往新奥尔良参加2008年的全明星周末之际,随着交易截止日的临近,NBA各队开始了激进的运作。
自从小牛、灰熊、篮网和湖人之间发起那笔惊天四方大交易之后,西部的格局已经明显改变。
小牛基本上掏空了家底,但要想确保在总决赛上战胜东部的凯尔特人三巨头,仍然需要继续补强。
而西部其他球队则更有补强的动机。
谁也不想看到小牛队一家独大,自认为处于不破不立阶段的太阳队决心干一票大的,他们选择送走SSOL的灵魂人物肖恩·马里昂,从东部换来看起来已经老态龙钟的沙奎尔·奥尼尔。
这无疑是一笔令人震惊的交易,而且,不是因为奥尼尔是什么不可交易的球员,而在于太阳居然认为奥尼尔可以帮助他们更进一步。
全联盟节奏最快的球队选择了全联盟最不想打快的中锋。
这很抽象,真的很抽象,就像是把库里身边的格林换成鲁迪·戈贝尔,戈贝尔的内线防守也许远强于格林,也许他会让库里的挡拆三分变得更加可怕,但NBA不会再有死亡五小,不会有小球革命,勇士会变成另一支球队,在这种情况下,库里甚至没有打无球的必要,因为你不可能指望戈贝尔像格林那样支配球,那么,不打无球的库里在最理想的状态下比达米安·利拉德又强多少呢?
对于这件事反应最激烈的人是谁呢?
勒布朗·詹姆斯。
这是另一件抽象的事。
杰森·基德被交易到灰熊之前,詹姆斯就像去年的科比不断地催促管理层去做这笔交易,就好像一个巅峰已过投篮不准的大龄控卫真的可以和他兼容一样。
国王有意,骑士管理层自然唯命是从。然而谁又能料到这篮网队也是个抽象的,他们完全没意识到这是个毁掉骑士队的机会,反而觉得自家上赛季被骑士队在季后赛淘汰,说什么也不能把自己的队史最佳球员送到对方帐下资敌,断然拒绝骑士队的交易申请。
这一看似荒诞的决定,却在某种程度上阴差阳错地挽救了基德的职业生涯。否则,拉塞尔·威斯布鲁克在湖人队所经历的一切尴尬与挣扎,将会原封不动地在老基德身上提前上演。
自基德被交易至灰熊并立刻产生显著效果后,詹姆斯便公开表达了不满。尤其在徐凌于速贷中心球馆对他做出那个极具侮辱性的摇手指动作后,国王已深切意识到阵容补强的紧迫性。
所以,詹姆斯将目光投向了大鲨鱼奥尼尔。若能引入奥尼尔,又何须忌惮凯尔特人的加内特?即便再次与马刺在总决赛相遇,也有人能应对邓肯了。然而,热火队的掌舵人帕特·莱利同样不愿将奥尼尔交易给同赛区的竞争对手。
于是,詹姆斯那一厢情愿的补强愿景再次落空——他总是希望得到一位状态已然下滑、且球风与他本人全然不兼容的过气全明星,却终究未能如愿。
交易市场上风声四起,但都与灰熊队无关。
因为灰熊队如今的人员已经完备,要做的只有等待买断市场的消息,能捡漏就捡漏,捡不到也没有损失。
不过,交易场上的沉寂一点都不影响灰熊队成为全明星周末期间备受关注的球队。
因为徐凌即将抵达保罗·加索尔在孟菲斯的最高峰——入选全明星。
而这只是徐凌职业生涯的的第一年,看起来,孟菲斯的主将会在未来几年轻松超越西班牙人成为灰熊队的队史最佳球员。
《孟菲斯商报》在这件事上没有给予队史第一人任何的尊重:“入选了全明星之后,伊莱只需要带领灰熊队在季后赛赢球就可以超越PG成为灰熊队史第一人。”
然而,即使真的在季后赛里赢球,这对徐凌来说也不过是新秀赛季中的小事。
比起他亲手制造的那些事情,这些事情实在是渺小如烟尘。
2008年2月15日,清晨,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新奥尔良国际机场
徐凌背着双肩包,戴着耳机,随着人流走出。他脸上没什么长途飞行后的疲惫,却有种角斗士即将进入角斗场的平静。
因为他知道,这里又会有很多该死的记者问那些该死的问题。
“伊莱!看这边!”
“伊莱,你对克利夫兰的事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
闪光灯如同骤雨般噼啪作响,几乎要闪瞎人的眼睛。
几十名记者举着录音笔对着他,外围的球迷将通道口堵得水泄不通。安保人员手拉手组成人墙,才勉强清出一条狭窄的通道。
徐凌停下脚步,摘下一只耳机,平静地扫视了一圈。他没有像一些新秀那样下意识地缩脖子或寻求工作人员的庇护,只是微微皱了下眉,似乎嫌这些躁动打扰了他的安宁。
不过,他躲不掉,这就是成为球星的代价,何况是一个只要打球几乎天天上头条的球星。
“伊莱,恭喜入选全明星!”一个靠前的记者抢到先机,“首次全明星之旅,感觉如何?有什么特别期待的吗?”
很常规的开场。徐凌点了点头,言简意赅地回答:“谢谢。我有很多期待,但一时半刻之间我也不知道我在期待什么,我可能需要时间。”
难道说,这里的记者比其他地方正常一点?
正当徐凌对这个群体微微有些改观的时候,一个充满攻击性的声音立刻从侧面插了进来,来自一个戴着金丝边眼镜、表情严肃的男记者,他的麦克风上贴着克利夫兰当地媒体的标志。
“伊莱·徐先生!我是《克利夫兰老实人报》的理查德·莫里斯。你在克利夫兰的行为,尤其是那个极具侮辱性的手势,已经被很多球迷和评论员认为彻底违背了体育精神!你对此感到一丝一毫的后悔吗?你是否认为,你应该向勒布朗·詹姆斯和全体骑士队球迷道歉?”
这个问题让现场瞬间安静了几分,
所有镜头都死死对准了徐凌的脸,等待他的反应。这正是媒体们最想问的问题。
徐凌开始相信,他对詹姆斯摇动的手指将会像他的大学恩师鲍勃·奈特扔进球场的那张椅子一样,伴随他一生。
但是,他绝不想贴着这个标签度过整个职业生涯,他相信他还会作出更出格的事情,然后人们就会把摇手指放下,聚焦于另一件事。
但现在,他必须回击这个克利夫兰的记者。
徐凌看着那个记者,脸上非但没有怒意,反而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慢条斯理地将另一只耳机也摘了下来,小心地收进包里。
“后悔?道歉?”徐凌重复着这两个关键词,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开,“理查德先生,你的问题让我有点困惑。我记得勒布朗本人不是已经公开表示了吗?他说那只是比赛的一部分,他理解竞争者的心态,并且嗯,用他的原话说好像是‘我欣赏伊莱的竞争性’?”
徐凌顿了顿,环视着记者,仿佛在寻求认同。
“你看,当事人勒布朗都已经展现出如此宽广的胸怀,公开原谅了我。为什么你作为一位专业的记者,反而比勒布朗本人更耿耿于怀,急着替他讨要所谓的道歉呢?”
那位《克利夫兰老实人报》的记者脸瞬间涨红了,他没想到徐凌会这么说,支吾着试图反驳:“因为勒布朗是一个绅士!这并不能改变那件事的性质”
“性质?”徐凌立刻打断他,“我打进了一个好球,然后做了个庆祝动作。联盟认为庆祝动作过火,所以对我罚款,我接受了。这件事在任何层面已经结束了。如果你还想和我讨论道德层面”
“我觉得,比起一个庆祝动作,在球场上全力以赴,才是对对手、对球迷、对这项运动最大的尊重。我每一场比赛都是这么做的。理查德先生,你觉得呢?”
说完,徐凌不再给那人纠缠的机会,在经纪人过来圆场之前,补充了最后一句话:“如果你真的那么在意勒布朗的感受,下次采访他的时候,不妨亲自问问他,需不需要我道歉。不过我觉得,他可能更想在下一次交手中赢回来,而不是没完没了地听你们讨论一个已经成为过去式的比赛时刻。”
莱昂·罗斯见状,立刻挤到徐凌身边,脸上堆起职业化的圆滑笑容,巧妙地隔开了大部分话筒:“好了,女士们先生们,伊莱的航班刚刚落地,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休息,而不是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
他一边说着,一边不动声色地用力拍了拍徐凌的后背,示意他立刻动身。
罗斯心里清楚,必须尽快把这位言语犀利的小祖宗带离这个“雷区”,天知道他接下来还会面对多少直白的陷阱,又会抛出多少枚重磅炸弹。
“全明星周末才刚刚开始,我们未来几天再见!”
罗斯用一句客套的结束语稳住场面,随即在保镖的协助下,护着徐凌迅速挤出重围。
一行人快步穿过机场大厅,迅速坐进了阿迪达斯提前准备好的一辆黑色梅赛德斯奔驰轿车。
徐凌很难想象,这竟然只是令人疲惫不堪的全明星周末之旅的一个简短开头。
“老天!”徐凌揉了揉眉心,忍不住抱怨道,“我感觉未来几天,我的脖子上得挂个牌子,上面写着:‘是的,我摇了手指,下一个问题,谢谢。’”
坐在他旁边的莱昂·罗斯,这位精明的经纪人,一边整理着自己的西装领带,一边忍不住笑出了声,他的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同情和幸灾乐祸的古怪表情。
“知足吧,伊莱。”罗斯摇了摇头苦笑道,“你只是被追问‘为什么摇手指’。想想我另一个客户,他未来几个月,甚至未来几年,都不得不面对无数个麦克风,反复回答同一个问题的各种变体:‘勒布朗,谈谈你被晃倒那一刻的感受?’、‘被人在主场当面摇手指是否是你职业生涯最耻辱的时刻?’.”
罗斯模仿着记者们尖酸刻薄的腔调,然后摊了摊手:“相信我,比起这些,你的处境要轻松多了。”
徐凌愣了一下,随即想象了一下詹姆斯被无数记者围着追问“被晃倒细节”的画面,嘴角忍不住也勾了起来。
那画面确实有点过于残忍了。
第109章 面具之下
虽说全明星周末的比赛要到明天才正式开始,但大部分提前一天来到举办城市的球员都会参加关怀日活动。
尽管大部分球员都不是那么有公众意识,比如徐凌,但就算是出来装装样子,他们也会听从品牌商的要求,主动参与到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