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场休息的更衣室里,奈特赞扬了所有球员的表现,唯独贾里乌斯·杰克逊除外。
“J.J,我已经厌倦批评你了,真的厌倦了!”奈特的声音里充满了怒气,“我非常想感谢你四年来的贡献,但你必须在我们最需要你的时候站出来!我无法接受我执教过的最出色的球员之一,是一个软蛋!”
听到这番话,杰克逊的队友们都能感受到他体内翻涌的怒火。他看起来非常需要一个宣泄的机会。
“我会让你继续首发,但你要记住,你欠这支球队很多!”
奈特这种典型的“霸凌式激励”手法,让徐凌想起火箭名宿兼边线球奇才周琦先生曾在解说比赛时言道:打球时最烦那些肚子里只有半桶水的教师爷当教练!
奈特这不就是教师爷吗?区别在于,他的肚子里并非只有半桶水,而是很多很多水。也许正是因为“水”太多,所以他的脑子也时常进水,于是才有了那些层出不穷的劣迹。
接着,奈特开始认真布置下半场的战术,并扬言道:“只有彻底摧毁约什·麦克罗伯茨,我们才能取得完全的胜利。记住,今晚要进入甜蜜十六强的球队是我们红色袭击者队!”
更衣室顿时陷入沸腾之中。
帕特·奈特和克里斯·比尔德同样燃起来了。
尤其是比尔德,他激动地说:“这才是执教!”
徐凌并未有热血的感觉,还戏谑地想到——要是K教练有比尔德这门舔功,他和奈特的关系应该会长长久久。
下半场一开始,红色袭击者队的队长贾里乌斯·杰克逊就好像发疯了似的,防守端极其凶狠。
当然,凶狠不代表防守好,但奈特要的就是他这股态度。
逼人的气势会导致对手出现失误。
杜克大学传球被断,徐凌运球推进,刚过半场,杰克逊已经在前场落位。
徐凌直接把球传过去。
杰克逊投进追身三分。
然后便是杜克的应对,约什·麦克罗伯茨被提到高位,奈特对此的安排是让徐凌去对位。
这一出,与几年前火箭队在季后赛里让麦迪去防守诺维茨基的安排如出一辙。
他们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
与其让稀烂的内线去装模作样的对位,不如让真正有天赋的人去试试看。
这个安排恰恰证明奈特看透了约什·麦克罗伯茨外在强硬实则软弱的本质。
徐凌将麦克罗伯茨的位置越逼越靠外,要么,他像诺维茨基似的投篮,要么就持球进攻,但麦克罗伯茨在高强度的防守压力下根本无法运球。
他下意识地传球意识被徐凌看得一清二楚。
“啪!”
徐凌断球,杜克的阵地战再次因失误而转向守势。
“伊莱的抢断,TTU的反击要来了,前场三分线外,贾里乌斯·杰克逊.命中!!!”
“又是他!贾里乌斯·杰克逊从沉睡中醒来,连续命中两记三分,将TTU的领先优势扩大到14分!”
“杜克请求暂停!”
“伊莱,好防守,那是我见过的最棒的防守!”奈特拿着战术板大喊,“他们已经无计可施!继续压迫他们,他们最后还会找麦克罗伯茨!小心他的低位进攻!”
自从来到德州理工大学,徐凌已经很久没看见这么全情投入的奈特了。
他之前同样是在执教,但与今晚相比,能量和决策根本不在一个量级。
也许是杜克的缘故,也许是老K的刺激,也许是他意识到第四座全国冠军不再遥不可及,总之,他当下的姿态会让印第安纳大学的老人们想起80年代,那是他的巅峰时期。
迈克·沙舍夫斯基能做的调整并不多,这支杜克队和他执教过的其他杜克队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队内没有带领球队前进的领袖。
一旦被压制,或者攻防断电,他指望不了任何人站出来扛着球队往前走。
所以,这种时候只能尽量安排最有把握的人接球。
杜克的这个人是约什·麦克罗伯茨。
将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寄托在一个不可靠的人身上,杜克的结局不难预料。
沙舍夫斯基麻木地做完最后的战术布置,然后看着球员们踏上球场。
他不敢奢望任何好结果,因为那份沉重感像冰冷的铁链一样缠绕着他。然后他不禁想,现在的我和1993年之后的奈特教练有什么区别?
奈特早已告别80年代的全盛时期,杜克队史上最伟大的90年代也已经过去了十几年,无形的困境摆在沙舍夫斯基的面前。
他想再赢一次,那将使他的全国冠军数量超越奈特。但这又能带来什么?成为“现代NCAA最伟大的教练”?这份荣耀能让他感到真正的快乐吗?奈特教练会因此感到骄傲吗?不,那份骄傲早已不复存在。
无论是对奈特,还是对沙舍夫斯基,他们都心知肚明,那道裂痕的关键在于他们都想成为“最伟大的教练”。如果沙舍夫斯基想要登上那个独一无二的王座,他头顶就不能带有“门徒”的标签,那是对伟大的削弱。所以,在杜克登上巅峰的每一步,他都在刻意强调自己与奈特的不同,想尽一切办法摆脱那道导师的阴影。
正是这种单向的切割,导致了今天这个局面。
他触碰了奈特最大的逆鳞——忠诚。奈特当然想成为史上最伟大的大学教练,但如果有人能超越他,他可以接受。如果这个人是他的门徒,他甚至会更高兴。奈特唯一的愿望,不过是希望在沙舍夫斯基的加冕典礼上,能听到他谦逊地承认:“如果没有将军,我不可能达到今天的高度。”
这是奈特应得的荣耀,而沙舍夫斯基拒绝给予,为此,奈特永远不会原谅他。
比赛再次开始,14分的分差,不多不少,却像一道横亘在两队之间的深渊。这一攻,至关重要。
德州理工的盯防密不透风,连贾里乌斯·杰克逊都死死锁住自己的对手。在尝试从外线撕开裂口无果后,杜克只能将球传给约什·麦克罗伯茨,将希望寄托在内线的单打上。
这是徐凌等待已久的时刻。
他像一头蛰伏已久的猎豹,在观察中洞悉了麦克罗伯茨的致命弱点——一旦进攻发起,他的全部注意力都会集中在油漆区内。这是致命的习惯,给了徐凌这种狡诈如狐狸的防守者,一个伺机而动的机会。
麦克罗伯茨转身,虚晃,点起达里尔·多拉,他试图用强硬的内线进攻扛起蓝魔队的大旗,将比赛的火苗拖延下去。然而,就在他出手的瞬间,TTU的1号,那个身披战袍的幽灵,从他身后悄然出没。他腾空跃起,高度甚至超越了麦克罗伯茨的出手点,在一声清脆的巨响中,将那颗刚刚离手的篮球,残忍地拍向地面!
“多么精彩的封盖!伊莱彻底埋葬了约什·麦克罗伯茨的进攻!”
“TTU的反击!”
徐凌如离弦之箭,冲向前方。马丁·芝诺迅速运球,形成三点连线的快攻阵型。来到三分线外时,他一记快速的横传,篮球飞向徐凌。阻挡在他面前的,是杜克首发中身体素质最出色的德马库斯·尼尔森。
徐凌托着球,全力起跳,如同出膛的炮弹。他比对手更强壮的身躯在触碰的刹那占据了绝对优势,如同不可撼动的战神,将尼尔森直接撞开。他嘶吼着,那声音仿佛来自地狱深处的咆哮,青筋暴起的右臂抓着篮球,对准篮筐,以雷霆万钧之势,狠狠砸下!
爆炸!
篮球入筐,篮筐在震颤,空气在嘶鸣。
这不仅仅是一次扣篮,更是一场彻底的爆炸。
由此炸飞的不仅仅是德马库斯·尼尔森,还有杜克大学蓝魔队的赛季。
PS:CN电竞迷今年真是遭老罪了。
求追读、求收藏、求票票。
第34章 甜蜜十六强
NCAA的终极赢家约翰·伍登曾经说过:“失败不是一瞬间的事,失败是一种下意识的集体行为。”
杜克大学的那根紧绷的弦从下半场开始就断开了。
他们努力过,挣扎过,最终的回报是对手愈发猛烈的反击。
这种时候比拼的就是耐力和意志力,但这两样东西并不像是生来具备的天赋,它们更像是一种暂时性的心灵力量,尤其是意志力,人类的意志力能有多强,可以忍受多么糟糕的局面?如果你听过那些拥有钢铁意志的人是如何的坚忍,自然也知道有些人的意志根本经不起挑战。
今年的杜克恰好就是这样的球队。
曾经的全美第一高中生约什·麦克罗伯茨的本质在他的大一赛季便已暴露无遗,哪怕他在大二赛季兑现了一点天赋,但球探也不会再以明日之星的角度去看待他。
杜克在核心球员崩溃的情况下快速地被TTU将分差拉开到21分。
最糟糕的时候,他们落后了25分。迈克·沙舍夫斯基受够了被屠戮,于是五上五下,换下全部主力,摆出放弃这一季的架势,结果却更加讽刺。
杜克的阵容中塞满了美国各级百大高中生,他们都曾是希望之星。但一群来自各个鱼塘的大鱼挤到同一个池子里就会变成修罗场,天赋更高、即战力更强的人进入了轮换,而那些掉队的人则沦为替补,几乎没什么前途可言。他们的能力还在,如果去一所竞争力较弱的学校,他们可能会成为球队的核心。在这种胜负已定的时候上场,反倒让他们轻松上阵,越打越好,比赛结束前五分钟,分差被缩小到16分。蓝魔队在黑暗中看见了一缕微光。
然后,奈特一边对表现糟糕的替补们展开吹风机教育,一边又把本来已经休息的徐凌换回到场上。徐凌上来第一个回合就是不讲理的外线单打,连续运球,变向,虚晃,然后标志性地晃左,右撤步三分出手。
“唰!”
徐凌的得分由此来到30分。现场镜头给到老K,他无奈地对身边人说:“那个孩子是货真价实的!”至此,杜克的最后一口气也咽上了。
86比68,全场比赛结束,德州理工大学红色袭击者以18分的优势战胜杜克大学蓝魔队,时隔两年再次追平队史最佳成绩,进入了甜蜜十六强。徐凌全场砍下32分11篮板7助攻2抢断2盖帽的全面数据。
对于自己的发挥,徐凌表现得很平淡。“我只是做了奈特教练要求我做的事情。”
“奈特教练让你做什么?”
徐凌笑了笑:“我不能说。”
“我们发现你在场上多次对K教练说话,你可以告诉我们你说了什么吗?”
徐凌依然保持微笑:“我不能说。”
“好吧,伊莱,看来你有很多秘密!”金发女记者抛了个媚眼,“那你总得告诉我,为什么你从来不在场上和球迷互动?作为大学赛场上最受欢迎的球员之一,这很不寻常。”
看在对方大罩杯的份上,徐凌不介意分享一下秘密:“这充分说明球员和球迷是两个世界的人。”
“哦,何出此言呢?”记者天真地说,“我们都需要睡觉、吃饭,我们绝对活在同一个世界里。”
徐凌解释道:“但他们并不明白,我与他们交流的方式,正是通过场上的表现——不断变得更强、更好。”这是他第一次对外解释自己为何在球场上显得如此“冷酷”,而这也仅仅只是个开始——在未来的岁月里,他还将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个答案,面对千千万万次相似的提问。
然后是今晚的对手。看起来,被徐凌在球场上当面犯下大不敬之罪的迈克·沙舍夫斯基没有计较年轻人的失礼。不知出于什么用意,老K把徐凌吹到了天上:“在我看来,伊莱的表现已经超过了2003年的卡梅隆·安东尼,他在一支深度更浅的球队承担更多的责任,我不认为我见过比他更出色的大一球员。”
那么,记者同样想知道,徐凌到底在场上对他说了什么。沙舍夫斯基的回答却和徐凌如出一辙:“这是个秘密。”向来擅长与媒体打交道的他微笑地说,“我有权保留。”
鲍勃·奈特被问到了更多的问题,但他的回答总是不尽不实。
尤其是关于迈克·沙舍夫斯基的,媒体想知道他们关系如何,他说还好;媒体想知道战胜杜克进入甜蜜十六强是不是别有一番滋味,他认为没有区别。
最后,媒体受够了,既然你不愿意分享你的秘密,那就说点可以说的吧。
“教练,你认为伊莱在你职业生涯中遇见的那些伟大的大学球员中排名第几?”
这看起来像是一根刺,会让奈特回忆起他当年如何错过执教拉里·伯德。但也会让他变得怀旧,因为他确实执教过很多值得回忆的杰出球员。
奈特略微思索,而后,说出了一句日后会反复被人使用到徐凌身上的话语:“奎因·巴克纳发明了篮球,兰迪·威特曼(Randy Wittman)完善了篮球,史蒂夫·奥尔福德(Steve Alford)诠释了篮球,戴蒙·贝利(Damon Bailey)重新定义了篮球——而伊莱,他是篮球的未来。”
有人欢喜有人愁。
徐凌带队横扫杜克晋级下一轮的同时,有许多未来之星已经打完了最后一场大学比赛。这里面就有着承载了比徐凌更高期待的凯文·杜兰特。
德克萨斯大学在杜兰特的带领下进入了疯三锦标赛第二轮,对阵由单打王尼克·杨领衔的南加大。然后,这就变成了一场关于更出色和更伟大,但不是在今晚,也不是在大学的遗憾之夜。
杜兰特全场空砍30分8篮板2盖帽,虽是全场最高得分,但面对主力五人全部得分上双的南加大,他却是差了许多。长角牛队以15分的差距输掉比赛,结束了疯三之旅。
杜兰特成为“三巨头”里第一个备战2007年NBA选秀大会的人。
这个背着圣经的孩子看起来很失落,他看起来绝对会因为自己没能在这场比赛里得到50分而做噩梦。如果他能拿下50分,长角牛就晋级了,为什么他做不到呢?
“我现在不会去考虑未来如何。”杜兰特神色黯淡地说,“我辜负了队友的信任,我没有成为最好的自己,这场比赛会在我的脑海里停留很长一段时间。”
多长呢?两三个月?直到NBA的千万新秀合同把他从噩梦里揪出来?没人知道。但肯定的是,他不可能回来打第二个赛季。
杜兰特这一出局,对他还是有些不利的。
这代表着他从此不再有在实战中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一直被拿来和他作比较的徐凌仍然有比赛打。
而且,徐凌目前的表现明显比杜兰特更好。
虽然杜兰特两场疯三比赛下来场均有28分8篮板,但徐凌胜在全面,他在疯三的场均数据达到28分11篮板6助攻2抢断2盖帽,俨然就是单核超巨的表现。
徐凌的比赛影响力更加全面,效率更高,而且,TTU的天赋明显不如德克萨斯大学。
但是话又说回来,说起天赋,那是NBA管理层的最爱,杜兰特的天赋虽然不能说是十年一遇,但在过去的十年里,仅仅以大一或者更年轻的年纪作为参考,能够在选秀大会上以天赋压他一头的不会超过三个人。
所以,天赋这一块,杜兰特已经溢出了。这也是徐凌目前虽然打出巨星表现但依然只是大概率前五而不是锁定前五。天赋,他也有,但他的天赋是属于选秀大会里的精英级别的,而这届有几个怪物级的,NBA就喜欢这种潜力值爆表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