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从罗纳尔迪尼奥模板开始 第402节

  “瓜迪奥拉执教的球队,四月底才跟皇马打平,他们今天能赢吗?”

  “对于他们来说,要在下一轮击败阿森纳,同时阿森纳输给维拉,莱斯特城打平埃弗顿或切尔西,才能拿到英超冠军!”

  “条件很苛刻!”

  “.”

  “恭喜曼城主场作战3-1击败南安普顿,他们没有受到欧冠赛事影响,轻松的拿下了这场比赛!”

  “英超争冠到了最后的阶段!”

  “不过,我们现在更加要关注的,是三天后的欧冠半决赛!”

  在前往西班牙的前一天。

  科尔尼训练基地,秦铭跟队友坐在餐厅,吃启程前的一顿饭。

  “马竞的联赛没出意外,也没任何球员受伤.”

  蒙雷亚尔不知为何,莫名有一点失望。

  “别把希望寄托在那些事情上。”

  秦铭吃着最喜欢的柠檬烤鸡,“做好我们自己就行。”

  “马竞能走到今天,不单单靠技战术,还有其他原因。”

  阿尔特塔从足球理念的角度科普。

  巴萨式小快灵成功无法被轻易复制。

  高大、强壮且全能的球员终将重回潮流,这是西蒙尼信奉的现代兼古典足球哲学。

  还有,既然球员天赋有限,那就把重点搞清楚。

  无球跑动。

  马竞球员在训练课中的跑动距离,甚至比一场意甲联赛还高。

  充沛的跑动也保证马竞在丧失控球权时,第一时间在局部形成人数优势、进行围抢。

  他们首回合就已经体验过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念,其实我们也并不差,追求美丽的足球,用传切进行渗透.”

  秦铭轻松的语气却让人听出了坚定。

  “他跟你还真像。”餐厅门口驻足的帕特-莱斯对温格说道。

  温格笑着回想起曾经。

  1998年,在海布里的那个更衣室,他用全息投影仪放了七秒钟的球员跑位动画,那画面简直像从外星来的高科技一样让人震惊。

  他当时也是如此坚定自己的理念。

  现在想想,自己是英超教练里最后一个奇幻的完美主义者、唯美主义改革者和天主教徒。

  秦铭似乎也似乎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我一直崇拜那些不只是为了赢而赢、而是更愿意以某种方式去赢的人。”

  “如果一个球迷早上睁眼后,能想到‘哦,今儿有阿森纳的球啊,我又能度过美妙的一天’,那我就愿意为此而工作。”

  “如果我们赢了球,那说明我做得一定不错;如果没赢,那至少说明我尽力让大伙儿有这种层次的体验.让他们觉得能看得见美。”

  温格重复了那天在剑桥大学演讲说过的话。

  帕特-莱斯苦笑:“但足球实在称不上完美的运动。”

  他这句话的意思是,球场不是个追求美的地方,一场比赛90分钟,前锋追着皮球跑,后卫追着前锋跑,88分钟都是无趣的追逐和冲撞。

  只有在剩下的几分钟里,当进球机会出现,足球运动才展现出不可思议的、让人顿悟的美。

  三个球员形成三角形的跑位,微小的空当被悄然拉开,眼看就要破门,一条腿不期而至,把球破坏出了底线。

  足球更像是破坏。

  因此,在足球这项运动中,美丽是稀有的东西,追求这件稀有物件的代价就是意外。

  对1970年的巴西来说,是1974年的荷兰。

  对威尔希尔来说,是对阵诺维奇时受的困扰了他两年的膝伤。

  对迪亚比来说,是被丹-史密斯铲成重伤。

  对爱德华多来说,是被泰勒铲断腿。

  二十年间,温格尝试着教导他的队员用双脚作画,让人看了后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

  当人们看到在这个世界上,讥讽已经不常见的美德成了众人最安全、最精明的活法儿时,这种感觉就尤其强烈。

  因为现代的价值观是.能赢就行!

  温格觉得这有点悲哀,倒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这项运动。

  工兵型球员如流水线般被生产,以防守为主的无趣足球流行。

  不是说不好。

  而是温格认为,在这样不确定的世界里,美仍然是有价值的目标。

  当然这是他的理念。

  阿森纳不可能总是赢,但他们可以总是尽力踢得好、踢得赏心悦目,至少输也输得有意义。

  如果结果必须是输,那么温格或许会问:为什么不漂亮地输?为什么不在输球中展示出你自己,而非要在大禁区内外蹲守90分钟、什么美丽的场面都不希望踢出来?

  秦铭看到了餐厅门口的温格。

  他想起了在本赛季夏窗时,面对多家俱乐部的追求,阿森纳给出的待遇并不是最好的。

  那他为什么会选择阿森纳?

  理想主义者。

  他在温格身上看到了理想,在外界舆论中听到了恨。

  但经过这一个赛季相处,他对温格有了不同感受,对于一个理想主义者说,温格要活的更加矛盾。

  每到周末,坐在教练席座位上的温格,看上去都像是一个改革者,一个希望他的强大阵容既能够碾压对手,又能打出艺术般的传切配合、场面华丽流畅的唯美主义者。

  但是,当温格的角色切换为俱乐部经理时,他又是一个少见的实用主义者。

  为了保证将来能够跟顶尖豪门掰手腕的球场建设顺利进行,经他之手,枪手卖掉了亨利、纳斯里、维埃拉等人。

  秦铭以前曾把温格和其他主教练做过对比。

  穆里尼奥几乎每个赛季都是温格的最大对手之一。

  比赛日的穆里尼奥是一个可怕的实用主义者,执掌的都是所在联赛中最有钱的俱乐部。

  普利斯、阿勒代斯和马克-休斯都是双倍的实用主义者。

  他们知道本队预算有限,一直在寻求周六赢球的最简单办法。

  晚期的弗格森也可以归入此类,盘算着如何用最小的成本取胜、为了获胜可以踢得多难看。

  瓜迪奥拉呢?

  他的战术深刻影响了最近的两届世界杯,也在欧冠上做到了温格所未能做到的。

  他的球队更唯美。

  但这种美是建立在拥有上不封顶的转会预算基础之上的。

  温格要想有同样的财力,只有走人才行。

  而温格在有限财政条件下,让球队尽可能踢得漂亮,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总是能在周六10点的布鲁克林大小酒吧里,看到身穿各种阿森纳球衣的粉丝的原因。

  温格是个每天都要劳作的艺术家。

  不管是哪位圣人,被世人铭记的都是创造的奇迹,而非日常所做的圣礼。

  当然,秦铭知道这只是足球,远远谈不上那么高。

  说到头,足球没啥大不了:在绿茵场堆上一群人、抢上两个小时球的游戏。

  一个到酒吧畅饮、坐在电视机前大喊大叫的由头。

  一个让芸芸众生从生活中、工作中暂时脱身而出的寄托。

  但如果人们关心的多了,它的外延就随之扩展。

  足球上的很多事走出酒馆和体育场,影响直达伦敦、纽约和全世界,波及到普通人的生活。

  但秦铭确实打心里钦佩温格。

  他认为,温格执教生涯的最伟大之日,并非在取得冠军的那一天。

  胜利很简单,在大巴上高举奖杯,然后逐渐被遗忘。

  但是,遍览全欧洲,没有一家俱乐部能凭一己之力,建起一座像酋长球场这样的主场。

  这才是一座奖杯、一座能容纳65000人的冠军奖杯。

  49场不败是温格在球场上取得的最举世闻名的成就,但这个冠军相比于阿森纳后来的长期无冠,更像是惊鸿一瞥。

  当保持不败长达一年多后,阿森纳终于输球,范尼这样的球员在打进点球后狂喜异常,因为那场对决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比赛本身。

  回顾那场球,可以看出不管人变成什么样,都不会摆脱失败、差距和困难。

  这些道理,足球如此,生活亦然。

  重要的是失败后。

  先经历风雨,再看到彩虹。

  也许比穆里尼奥的只有获胜更有意义?

  秦铭在枪手的一个赛季,真的学到了很多道理。

  5月4日的卡尔德隆球场。

  哗!马竞球迷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让马德里这座城市变得喧嚣。

  西蒙尼穿着比齐达内和瓜迪奥拉更结实的裤子,激动地扔了看上去比iphone更耐摔的手机,像指挥家一样去调动着马竞的球员,像摇滚乐队的鼓手一般带起了全场的节奏。

  就在刚刚,马竞凭借一次反击,打进了制胜进球。

  2-1!!!

  不多时。

  电子记分板上的时间和比分就此定格。

  秦铭坦然地站在球场上,他们到底是没留下遗憾,拼到了最后一个分钟。

  还打进了一粒算得上美丽的进球吧。

  秦铭想起那球,扭头看向场边。

  温格建起了自己的体育场,也偿清了绝大多数贷款。

  先前的各种伤口接近愈合。

首节 上一节 402/4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